附:学校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45
颗粒名称: 附:学校简介
分类号: G659.285.7
页数: 11
页码: 549-5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教育学院、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三明师范学校、福州师范学校、福州幼儿师范学校的介绍。
关键词: 福建省 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

内容

一、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座落在福州仓山区长安山。是福建省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学科较齐全的高等师范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民国成立后改称福建高等师范学校。其前身校还包括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民国4年(1915年)创办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以及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私立福建学院、福建省研究院和国立海疆学校等。1950年起,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接管的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福建师范学院。并将创建于民国33年的国立海疆学校(师范专科)并入福建师范学院。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于1951年4月,由省人民政府接管,同年8月,合并为福州大学,首任校务委员会主任由省文教厅厅长许或青兼任。同年,创建于民国28年(1939年)的福建省研究院和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福建学院(部分学科)并入福州大学。1952年8月,福建师范学院并入福州大学。1953年,福州大学的政法农经系科调出,厦门大学的教育系调入,改称福建师范学院。设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俄语)、历史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卫生、艺术(音乐、美术)11个系。“文化大革命”时遭受严重破坏,1970年停办,1972年,复办时改为现名。1983年,福清师范专科学校并入,称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现设有13个系24个专业。
  学校科研机构有:教育科学、哲学、经济学、易学、福建文化、历史学、古籍整理、激光、高分子化学、电化学、微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科学、地理学、自然资源等14个研究所和中心;还有福建历史、中外关系史等24个研究室。
  学校图书馆是全国第一批高校委员馆和福建省高校图书资料中心。馆藏图书175万余册,其中古籍20余万册,珍本善本2万余册,珍贵古画500余帧。出版发行书刊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分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福建中学数学》、《福建外语》、《福建地理》、《福建教育研究》、《中外教育》等。设有夜大学、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电化教育中心、电子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等。建有自己的教育实验基地,包括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校办工厂有光学仪器厂、化工厂、偶联剂厂、印刷厂、塑料母料厂等。
  1980~1989年,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校园占地713亩,校舍建筑面积达22.6万平方米。1989年,全校教职工2500多人,有专职教师1179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334人,讲师490人,教员99人,助教327人。在校学生10900多人。其中本、专科学生7200多人,成人高师学员3400多人、研究生130人。
  福建师大既办高师本科、专科教育,也办成人高师教育、高师函授教育、高师自学考试教育、高师师资进修班和非学历的多种培训班。1979年起,先后设置18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比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英国语言文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区域地理学)。在主要培养本省中学师资及为本省其他行业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还接受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委托,代培一批高校和中学师资,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式。
  福建师大从80年代起积极扩大国际教育协作和学术交流。设有外国留学生培训中心,已接受外国留学生122人。英语和发育生物学两个专业,还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外语系许崇信教授、生物系丁汉波教授分别担任中方导师。还聘请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华人)、菲律宾著名乐队指挥家蔡继琨教授(华人)、日本神户大学佐田明雄教授、美国航天专家陈哲人教授(华人)、美国心理学家刘永和教授(华人)为学校名誉教授,同时,与美国堪萨斯匹兹堡州立大学、美国俄勒冈州高教系统、美国南俄勒冈州立大学、比利时比中文化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冲绳大学、日本琉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和交流。
  福建师大有优良的教学、科研传统。民国时期,在其前身的福建师专、协和大学等校任教的有叶圣陶、郭绍虞、章靳以、王西彦、胡山源、陈世昌、陈逸园、傅家麟、严叔夏、郑作新、唐仲璋、林兰英、黄维垣、陶亨咸、吴茀之、宋秉恒等名家学者。他们的严谨治学态度、学术探究作风和科学研究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学校各任党政领导人的主持下,由唐仲璋、王岳、丁汉波、周贞英、余宝笙、张其昕、甘景镐、唐崇惕、王邦珍、林辰、吴芝兰、孙承梁、王宠、黄寿祺、俞元桂、郭虚中、朱维干、许崇信、谢德贞、檀仁梅、谢投八、金云铭、林观得、陶德悦、王耀华、吴松刚、施巧琴、章文贡、高时良、徐君藩等新老名家教授带动继承和发扬,形成“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新校风。在教学方面,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教育专业基本功训练,教育理论教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各系都设有中学教材教法教研室,重视与中学教师的联系,吸取中学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以改进教材教法教学。1982年开始,物理系中学教材教法教研室由白炳汉牵头,与20所中学物理教师合作,开展中学物理教改五年跟踪实验,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学物理导控探索教学法”,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奖。各系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注意文理渗透,增开选修课,扩大知识面。安排高年级学生参加学术、科技课题研究工作,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早在50、60年代,就在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史、易学、福建地方史、外语翻译论、寄生虫学、实验胚胎学、医用抗生素、光学、天然高分子、数学、地理学等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到80年代,又有《资本论》研究、区域地理学、比较教育学、文艺学、现代散文学、民族音乐论、比较音乐论、激光、生物医学、工业微生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开展富有成果的研究。计理科研究项目259项,文科研究项目174项,获教学、科研进步奖30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6项,通过专家鉴定科技成果141项,获得国家专利38项,科研成果转让推广167项,出版各种专著9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
  据《福建师范大学校友录》统计,1907~1989年的82年间,有各类毕业生50106人,其中本科生30225人,专科生16660人。各类进修生、培训生2532人,研究生427人,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培训生217人。1949年前,各组成学校毕业生总数3200多人。1949~1989年毕业生总数45900人,为前42年的15倍,其中1977~1989年的毕业生26000多人。
  二、漳州师范学院
  漳州师范学院位于福建花果之乡的漳州市。1958年,创办时称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与厦门、泉州、南平3所师范学院合并,改称福建第二师范学院。设中文、英语、数学3个系,学制4年。当时有教职工300多人,学生107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1970年停办。1977年,复办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教、体育7个大专班,学制2年。1983年,复称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学制改为3年。1986年,增办本科,改为现名。本科学制4年,专科学制2年。现校园占地面积11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2501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余万册。有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室、中文语音室、英语语音室、理化实验室和电教馆等现代教学设施。设有中文、英语、政教、数学、物理、化学6个系12个专业。有马列主义、大学英语、教育心理学、德育、体育、艺术6个公共课教研室和6个系的35个学科教研室。还有学院学报和院刊两个编辑部。现有教职工462人,专兼职教师2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5人,讲师88人,教员7人,助教93人。在校学生1770人,其中本科生660人,专科生1110人。
  院办企业有机电厂、电子厂、中外合资南方饲料饲养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漳州正大液化气有限公司和学院劳动服务公司等。
  该院复办以来,坚持面向农村、面向中学,以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为宗旨,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突出师范性和实践性教学。在办好高师本科、专科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开办各种非学历的培训班,形成多形式办学的格局和“艰苦创业,求实创新”的校风。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开展科学研究,建立教材教法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室、闽南历史文化研究室、农村教育研究室、高教研究室、心理测量与咨询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几年来,在国内外科学、学术刊物上发表859篇论文,出版8种专著和20种其它著作,其中陈炳昭教授的《近义词词典》、许其端教授的《中国心理学史》、刘庆璋副教授的《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等专著,为国内行家所重视。吴炯圻副教授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中“位势论”部分的编写工作,王桂芳教授参加《机械工程手册》第二篇“工程数学”的编写工作,该《手册》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从1958~1989年,该院共为闽南各地培养输送4814名合格的中学师资。
  三、福建教育学院
  福建教育学院位于福州西湖之滨,大梦山南麓,是一所承担培训全省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成人高等师范学校。1956年创办时,原名福建教师进修学院,1959年,与福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改为现名。院设办公室、政治教学研究室、教育科学教研室、文科教研室、理科教研室、小学教研组。1961年,增设工农教育教研室。1962年,附设福建函授广播学校。
  自建院之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先后举办语文、数学、物理、体育、政治教育5个师范专修科、共培养毕业生700余人。培训中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和其他行业各类人才共12000多人。同时,开展中学教学研究工作,指导全省中学改进教学,为福建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突出作用。从1959年春季开始,各教研室每年多次派教师到全省各地调查研究,或自带研究课题下校蹲点,帮助中学总结经验,改进教学。高考期间,参加高考评卷和考卷质量分析,负责整理各科质量分析会议纪要,印发中学作改进教学参考。先后出版《教学通讯》150多期,编辑各科教参、中学生课外读物近百种。根据对中学的调查研究和高考分析资料,编印高中毕业生各科《总复习纲要》,成为省内外中学生喜爱的读物。“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培训和教育研究工作。1970年停办,干部、教师下放农村劳动,校舍被其他单位占用,校产被瓜分,文书、档案散失,仅存图书10多万册。
  1977年10月,福建教育学院复办。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的要求,适时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组成省、地(市)、县三级培训网,连续举办46期部编中小学新教材培训班,共培训骨干教师2500多人次再由他们回地(市)、县负责二、三级培训,使全省中小学教师及时熟悉新教材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同时,还举办教育学、心理学师资培训班、中学校长培训班,着重研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内外教育思想、教育改革新动向,总结“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经验。
  1983年4月,该院升格为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成人高等学校,由省教育厅主管,任务是提高中学(含中师、部分职业专业学校)在职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思想、政治、业务和教育理论水平,逐步办成本省的教学、资料、实验、电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中心。校园占地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电教、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语音、天象观测等一批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有馆藏图书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出版有《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福建中学教学》刊物。现有教职工268人,其中专任教师142人,(教授1人,副教授30人,讲师75人),聘请美国、加拿大等外籍专家来院任教,也派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现设有教育管理、中文、外语、政史、数理、生化、地理7个系。
  1984年开始,学院办学进入新阶段,各系的离职进修、函授进修、短期培训和教研科研工作同时展开,齐头并进。为解决一部分中学教师学历达标问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工作重点放在教师离职学历进修上,并逐步提高学历进修档次,把以专科学历进修为主逐步转到以本科学历进修为主。本、专科已毕业学员2000多人。为适应本省初中教育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8年开始,每年都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一定数量的委培生和自费生。调整和设立新专业,不断增加新的设备,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每年本专科在校生都稳定在1000人以上的规模。
  1986年起,各系增招本、专科函授进修班,学制3年。在职与离职进修生已达1:1比例,教师们利用寒暑假到各地、县函授班面授。有的系采取与地、县联办的办法,在地(市)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设高师函授站,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设高师函授点,分工合作,形成函授网络,既发挥地(市)、县教师进修院校的作用,又方便学员,有利函授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到1989年,本科函授生已毕业500余人。
  1984年开始,先后举办县(市)教育局长轮训班,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班、专业合格证书培训班、中学各科教师教学实验及教学仪器、标本制作技能技巧培训班、“人口学”师资培训班、中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培训班、中学校长时事政策读书班等,每期15天至3个月不等,共培训学员12000多人次。
  1984年,教研部改为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划归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学院的教研工作与中学的联系一度有所削弱。1985年起,学院的教务处、干训处和科研处逐步聘请一些重点中学校长、中学特级教师和有丰富教育行政管理经验的中学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为学院兼职讲师,同时,每年派出部分年轻教师到中学参加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1年,做到熟悉中学教学、教材和教师。还经常组织一些教师到中学做专题调查研究,参加省教育学会和各科教学研究会的教育学术活动。又以《福建中学教学》和《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为纽带,发表中学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教改的科研成果,召开中学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办法,帮助和推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许多教师还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参与外单位的科研协作。复办以来全院共出版专著和教材500余部,发表论文2000多篇。
  四、宁德师范专科学校
  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位于闽东名港三都澳西侧、宁德市南郊,校园占地164吉,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大楼、科学实验大楼、图书馆、教工楼、学生楼、厨房、浴室、球场、田径场、健身房、游泳池等,都是80年代新建的。图书馆藏书26万册,订有国内外期刊1000多种;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实验仪器和电教、电脑、语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音乐、美工、体育器材,都是新近购置的崭新设备。
  1975年,为改变闽东教育落后状况,在宁德师范学校开设中文、数理两个师范大专班,首次招生55名,学制3年。1977年,成立宁德师专筹建组,边兴建校舍,边抽调干部和教师,边开始招生,在宁德师范学校和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开办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师范大专班,招收高中毕业程度的新生400名,学制2年(1984改为3年),1978年春季开学。秋季招生时,增办生物专业。1979年秋季,增办体育专业。1983年前后,校舍逐步建成,各专业先后与宁德师范学校和宁德教师进修学院分离,集中到新校舍办学。到1985年,基本完成了筹建工作。1989年,全校8个专业,在校学生数1063人。教职工262人,其中副教授8人,讲师43人,助教87人。基本形成结构比较合理,素质不断提高,学科配套比较齐全的教师队伍。
  宁德师专创办伊始,即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保证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首先对新从中等学校来的教师组织培训、进修,熟悉高师教学大纲和教材。同时,引进省内外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到校任职。支持教师参加全省师专校际各科教学协作组,研究和编写教材,讨论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又参加省内外各种教学、科研学术会议,以开阔眼界,吸取经验。1979年以来,有64位教师在全国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81篇学术论文,主编和参编师专教材98种,出版其他著作11种,许多教师还承担各类科研资助项目17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5个,“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1个,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科研项目1个,省级科研资助项目10个。校办刊物《宁德师专学报》有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
  遵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导,和宁德地区背山面海畲族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除保证必修课外,开设了32门选修课,生物专业开设“对虾养殖”、“食用菌栽培”,物理专业开设“家用电器维修”,化学专业开设“化学小工艺”,中文专业开设“汉语拼音与普通话基础”、“应用文写作”,艺术课教师开设“音乐与乐器”、“美术工艺”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除按规定开设各门政治课外,着重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路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举办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省情、闽东史地和风土民情、国内外重要时事政策讲座或报告会,放映帝国主义侵华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影片,组织社会调查,培养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教育事业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感情。
  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从1977年创办到1989年的12年间,共毕业学生1026人。主要分配在闽东各地中学任教,使宁德地区初中师资达标率提高到87.95%,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987年前后,多次获得省和地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搞得好,1987年,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育才成绩突出,1988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
  五、三明师范学校
  三明师范学校座落在三明市风景区麒麟山东侧,占地200余亩。“文化大革命”后按照校园标准化设计,逐步建成教学、生活和体育、文娱活动配套齐全的楼群。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和50米标准游泳池,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现有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理化生物实验室、电化教室、电脑教室、语音教室、手工教室、素描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练琴房、舞蹈厅中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大都是80年代新添置的。
  三明师范学校始称全闽师范学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办人陈宝琛,原校址在福州乌石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称福建师范学堂。翌年,增办优级师范选科,易名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分设初级师范科和优级师范科(中师和高师)。民国2年(1913年),改称福建高等师范学校。民国3年,高师科停办,改为福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16年,与省立福州女师、省立福州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女子职业学校、甲科商业学校高中部、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预科合并,定名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下设师范科、女子职业师范科、普通科和商科。民国18年,又改称福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增设幼稚师范科、初中部和短期民众师资讲习所。民国20年,普通科和商科停止招生,改称福建省立福州师范学校。民国25年,又与全省各地的省立师范和省立乡村师范大合并,以福州乌石山为校本部,称福建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全校师生随同文书档案、图书仪器等,迁临时省会永安文庙及大湖办学。.民国31年易名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至永安西城原永安县立初级中学旧址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增办3年制初级师范班和1年制速成师范班;并设立函授部,招收函授生。1953年,将宁化中学、大田中学两个附设初师班并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1959年,增办3年制幼师班和1年制初师班。1962年,幼师和初师停止招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停课。1970年停办,校舍全由工厂占用,文书档案和部分图书仪器幸存。1972年,改在三明市现址重建,更名三明师范学校。原校长和教师陆续回校,文书档案,图书仪器也逐步调回。1972~1976年,招收“工农兵学员”。办2年制普师班。“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普师改招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文化程度的知识青年,学制2年。1978年,既办普师班,又办大专班,学生成倍增加,校舍无法容纳,普师班分散在三明、永安、沙县、大田、尤溪等县办分班。1981年,师范大专班分出,在新址成立三明师范专科学校,各县普师分班回校本部办学。1982年起,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改为4年,1984年,又改为3年。1983年恢复函授部,招收函授生。1987年,增办体师班。至1989年,全校有23个教学班,其中3年制普师15班,体师5班,2年制普师(民办教师)5班,共有在校学生1001人;函授生2173人,教职工167人,其中高级讲师9人,讲师32人。
  三明师范学校有爱国革命传统。清末始建的全国师范学堂,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民主共和思想在学生中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在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国家民族危难深重的形势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高涨。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日本订立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均在学生中引起强烈抗议。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师生参加罢课游行。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民国14年共青团员翁良毓等,在学生中建立支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反帝救国思想,次年,翁良毓被反动派杀害。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师范学校学生组织宣传队和抗敌剧社,开展抗日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福州乌石山和永安文庙的闽师校舍,均遭日机轰炸破坏。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下,学校提出“三杆”(笔杆、枪杆、锄杆)教育方针,对课程、教材进行变革。一面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一面进行军事、救护训练和生产自救劳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该校同各地大中专学校一样掀起“要和平、要民主”、“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史、时事政策和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的教育鼓舞下,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数成为各条战线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1980年,全省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后,确定三明师范学校为福建农村师范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据此提出“面向农村,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指导思想,以“办成全国一流的师范学校为奋斗目标。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1989年,历经86个春秋,为祖国培养大批人才。据“全闽师范——福建师范——永安师范——三明师范”校史资料专辑《闽师之源》及其《校友名录》记述,各个时期各类毕业生,分布在闽台港澳,东南亚以至日美欧各地,多达2万人,桃李遍天下。
  六、福州师范学校
  福州师范学校座落在福州市于山北麓。校园占地23亩、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现设有省中心函授部和两所附属小学,为福建省首先开展中师教改实验、教育科研、电化教育的学校和省小学师资培训中心。1985年,定为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学校。
  清末,在福州乌石山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为福建最早的中等师范学校。民国初年,改称福建师范学校。民国20年(1931年),改称福建省立福州师范学校。民国25年,又改称福建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迁往临时省会永安后,改为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永安师范就地办学。但有部分教师回福州,分别在福州体师、福州女师、闽侯师范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合并福州女师、协和幼师、闽侯师范体师科和艺师科、在现址重建福州师范学校,设有普师科、幼师科、艺师科及速成师资班。1956年,幼师科分出另建福州幼儿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时,福州师范遭受严重破坏。1969年停办。1972年,复办二年制工农兵普师班。“文化大革命”后经过整顿调整,拨乱反正,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改办四年制普师生。1984年,恢复三年制。1986年,在福州郊区磐石设立培养音乐、美术师资的艺术分校。1989年,全校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9人,另有中师函授生11880人。教职工169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讲师21人,讲师3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建的福州师范学校,成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开设政治课,师生们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时事政策。50年代初期,不少学生参军参干,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等宣传活动。60年代初期,“学雷锋、创三好”,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教书育人本领。
  “文化大革命”时,学校陷入无政府状态。1970年停办,1972年复办。“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学秩序。1982年以后,学校制定各年级的《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序列化方案》,通过课堂教学、班会、团支部和学生会活动,让学生自觉遵行。1983年起,每年定期举办“五讲四美”文明月和艺术节活动,开文艺晚会,唱文明礼貌歌,搞绿化、美化校园劳动。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举办少年儿童夏令营和智力娱乐学校,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熟悉儿童、热爱儿童。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形成勤奋、进取、乐群、务实的好校风。
  福州师范学校从1952年建校时起,就以原福建师范学校、闽侯师范学校体师科和艺师科、福州女师、协和幼师一批有经验的教师为骨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经验,按照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提出以培养“多才多艺、又红又专”的小学师资为目标,成立各科教研组,制订教师职责和备课、听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学考评和学生学习、生活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各教研组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功过关标准。把“普通话”和“写字”作为最根本的基本功要求,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严格训练。编写《汉语拼音字母教学程序》、《常用字方音辨正表》、《福州方音与北京音对应规律表》、《大小楷字书写》、《简体字书写》等教材,供教师教学使用。教师必须在熟悉教材、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参加集体备课,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双基要求、重点关键和教学方法。校长、主任身体力行,参加教学,指导教学。
  60年代初,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该校按照条例精神,突出师范特点,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文化课、政治课、劳动课和社会活动时间的恰当比例。加强教育专业课教学、专业基本功训练,改订教育见习和实习计划,增加学生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1963年,省教育厅为检查师范应届毕业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集中全省各师范学校毕业生代表,在福州举行“教育实习大比武”,为期一个月,该校毕业生经过评比,名列前茅。
  “文化大革命”后,经过拨乱反正,整顿改革,福州师范重新提出:“多才多艺,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恢复“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调整教师队伍,改造校园,充实设备,按省教育厅提出的编写师范学校教学用书计划,组织教师编出50多种教材和教参,在全省交流使用(有7种全国发行)。编订各科《教学“双基”和“基本功”训练手册》,对“双基”内容要求、基本功项目和训练措施,考核办法,都做出规定。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提出正确处理教与学双方关系(教师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变教学三中心(课堂教学、教材、教师三中心)为教学三为主(学生为主,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主),教师课堂教学力求少而精,着重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1983年以后,以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提出新措施:(1)增开选修课:《电化教育基础》、《电子计算机基础》、《小学思想品德课》、《小学儿童心理》、《小学体育》、《小学音乐》、《小学美术》、《自然》、《英语》。(2)更新教学设备,建立特种教室:除充实理化生物实验室外,增设电教室、语音室、电脑室、写生室、工艺美术室、音乐室、练琴室。(3)加强基本功和各种技能训练,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演讲、书画、诗歌朗诵、舞蹈、体育等比赛。举办音乐会,歌舞晚会。通过表演比赛,对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以应有的表彰。1983~1989年,省市每年举办的“学校音乐周”和“武夷之春”汇演,福州师范代表队都获得一等奖。1988年,全国中师学生音乐舞蹈录像评比,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987年,全省书法大赛、6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及团体一等奖。1988年,全国青少年“神龙杯”书法品段大赛,1人获铜牌奖,并被评为最高品位“能品”。1989年,全国中师“龙泉青瓷杯”书法大赛,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0人获优秀奖,并获团体金杯奖,指导教师获园丁奖。1983~1989年,全省中师每年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评,先后9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1981年,全省中专田径运动会,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1983年,全省中师田径运动会,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1983~1989年,福州师范均被省体委,省教委评为体育先进单位。(4)增加社会教育实践和加强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通过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学生到小学当课外辅导员,当家庭教师,办少年儿童夏令娱乐学校。确定郊区7所农村小学为实习基地。实习生参加实习前,要做到“七个一”的要求,即试教好一堂课,唱好一支歌,讲好一个故事,设计好一场儿童游戏,跳好一个儿童舞蹈,做好一个儿童广播操,掌握好一项小学生科技活动。实习结束要举办实习成果展览。
  福州师范学校1985年被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先进单位,1986年,评为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百所优秀师范学校之一。
  1952~1989年,福州师范共培养毕业生7334人。
  七、福州幼儿师范学校
  福州幼儿师范学校位于福州西湖附近的西涧,校园占地30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文化大革命”后,按幼儿师范标准化设计扩建,现有1幢5050平方米6层综合大楼,1幢3400平方米造型独特的艺术大楼,3幢教工楼,1幢学生楼,以及礼堂和膳厅等。已建成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文体和生活等设施。有数理化、生物实验仪器和电教、电脑、美工、音乐、体育、舞蹈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校园北侧附设一所花园式的幼儿园。1989年,国家教委评定为全国百所优秀中师之一。又是福建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1985年,定为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学校。
  福州幼师的前身是福州协和女子幼稚师范学校。民国4年(1915年),由美国传教士安毓明创办于古田县。旋迁至福州鳌峰书院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先迁顺昌县洋口,后迁闽清县六都。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福州原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与省立女子师范幼师班合并,成为福州师范学校幼师科。1956年,幼师科脱离福州师范学校,在现址成立福州幼儿师范学校。招收初中应届毕业女生,学制3年。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停课。1969~1976年改为福州五七中学,附属幼儿园改为五七小学。“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复办幼师和附幼。年底招收高中应届毕业女生和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知识女青年。学制2年。1978年2月,正式开学。1982年,改招初中毕业女生,学制4年。1985年,改为3年制。到1989年。在校学生788人和函授进修生190人。教职工147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讲师8人,讲师36人。
  50年代,福州幼师初建时期,学校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参照1952年部颁《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开设课程。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但联系实际不够,忽视课外活动的指导。1958年,“教育大革命”时,为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克服“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的偏向,让师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锻炼。从这年秋季至1960年夏,组织全校师生到街道、工厂、农村大办托儿所和幼儿园,共办380个托、幼园所,招收1万多名婴幼儿,培训584名农村保教人员。这次大规模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工农群众的热情欢迎。但也影响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贯彻部颁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的精神,1961~1965年夏,建立和健全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把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与幼儿园儿童联欢定为制度,师生分组到各幼儿园与儿童一起过“六一”节,或邀请市区幼儿园到校参观展览会和参加“六一”节游园活动。将各年级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列入教学计划,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在文化课教学方面,着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各科都列出“双基”内容和过关措施;尤其对汉语拼音、口语会话、写字板书、算术珠算,音乐、美术、舞蹈列为最重要的基本功,务求人人合格。到幼儿园教育实习,要求教养合一,不但搞好教学实习,还要搞好儿童保育、生活、唱游等实习。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师对教材的不足之处,逐步进行补充、改编,使更符合国情和省情。1977年,幼师复办后,组织老教师,参照部颁教学计划,编出34种必修课、选修课新教材和辅助教材,发往全国各省幼儿师范学校交流选用。
  从50年代建校时起,除政治课教学外,重视学习时事政策,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60年代,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学雷锋,创三好”,出现不少好人好事。“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停课,1969年停办。1977年,复办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同时,着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儿童、爱专业为纲,进行3年4步深入教育,第一步进行新生入学训练,讲幼儿教育在人民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和任务要求。第二步,教师有计划地寓专业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第三步,精心安排教育见习和实习,从教育实践中培养爱儿童、爱专业的思想感情。第四步,毕业分配前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举行毕业典礼,隆重欢送。同时,联系接收地、县教育部门,热情欢迎。学生毕业离校后,通过常设的校友会,派员到各地调查访问,与毕业校友保持经常联系,帮助解决一些工作上、业务上遇到的问题,了解和通报校友的感人事迹。1984年,学校提出“文明、勤奋、求实、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幼儿教育事业,品德高尚,举止文明,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具有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文化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据此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务使知识基础巩固扎实。又定出“思想品德教育大纲”,按不同年级、生理和心理特征,分别提出不同要求,逐步养成“自爱、自理、自律”的行为习惯。在长期思想品德、文化艺术的培育下,福州幼师不少学生在歌舞、美工等方面较有专长。1980年后,全国中师音乐舞蹈录像比赛中,舞蹈节目《白鹭之梦》获一等奖,钢琴弹奏获二等奖。省学校音乐周,连续八年获一等奖。省中师普通话演讲比赛,11人获一等奖,5人被省电视台聘为《小星星》节目主持人。美术作品小制作、儿童文学创作也频频获奖。在教学科研方面,出有《学海浪花》刊物,编录有幼儿教学录像资料片。仅1985~1989年,就在全国和省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68篇,其中3篇在国全首届中师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从1956年创办起到1989年,福州幼师共向全省各地输送4100多名幼儿教育师资。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