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田县卓洋乡秀峰业余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22
颗粒名称: 五、古田县卓洋乡秀峰业余学校
分类号: G729.285.7
页数: 2
页码: 485-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福建省古田县卓洋乡秀峰业余学校的介绍。
关键词: 福建省 秀峰业余学校 简介

内容

地处古田、闽侯、闽清三县交界海拔千米以上高山盆地的古田县卓洋乡秀峰村(农业合作化前为秀峰乡,农业合作化后改为秀峰大队,80年代初改为现名),地瘦水冷,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全行政村22个自然村,离主村最远的25华里。1950年初统计,全乡308个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占96%。
  1950年冬,开始办冬学,由于缺乏办学经验,学习时续时断,效果不大。1952年,该村派人参加古田县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学习后,相继办3批速成识字班,160多人参加学习,从中培养20多个民师和辅导员。1953年后,速成识字班转为业余学校,由乡党支部书记兼任业余学校校长。为了巩固扩大速成识字班的学习成果,先后办起干部班、青年班,在9个自然村另设9个大班和10个学习小组。1955年秋,掀起扫盲学文化热潮,至1957年秋,全乡青壮年农民基本上摆脱了文盲状态。接着继续举办业余高小班和试办业余初中班,使秀峰乡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实现农村青壮年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1958年春,中共古田县委在秀峰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议,通过现场参观,总结介绍秀峰坚持办学,扫除文盲的经验。1958年3月26日,《福建日报》报导了秀峰的办学事迹,发表题为《学习秀峰、认真扫盲》的社论,号召全省向秀峰学习。1959年底,秀峰业余学校被评为省级“铁民校”。1959年,该乡有212人达到高小程度,其中172人升入业余初中,40人继续在业余高小学习。1961年初,教育部组织调查组到秀峰调查后,肯定了秀峰业余学校的成绩与经验。
  秀峰办学成绩突出,最重要在于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学习,办好民校。针对秀峰村落分散和学习对象不同的情况,采取大村集中大班学,小村组织小班学,部分妇女参加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就按住处组织小组学,参加学习的干部群众达430多人。为加强各班、组的组织,确定团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包组包户开展互助学习活动。夜晚,群众上学没有手电筒,就发动团员、青年上山采松脂照明,便利群众上学。乡干部还组织检查组,每10天进行1次巡回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出席率、教学进度、学习效果、班级秩序等。每月评比1次,及时表扬好的班级、小组、民师和学员。每次评模时,都把勤学苦练的学习积极分子和热心教学、成绩明显的民师,列入评模范围。
  秀峰党支部坚持文化教育为生产服务的原则,提出“校内一本书,校外一丘田”的口号,种试验田,运用课本和报纸介绍的知识和经验,开展科学试验,取得了成绩。在推广先进耕作工具和开展技术革新时,以民校为阵地,发动学员动脑筋想办法,推广300件新农具。
  在培养民师方面,他们坚持立足本乡,自力更生的原则。在扫盲阶段,坚持“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到了高小、初中班,采取原兵原将原班底,教师学员齐升级的办法来解决。其措施:一是每个班、组配备双套民师、辅导员,组织民师业余轮训,请当地小学教师负责教学工作,这样,两套民师轮流参加进修和教学,使民校教学不间断,又提高民师的文化、业务水平,保证民校教学质量;二是组织备课小组,每星期六下午民师集中一次,按担任的班级、课程,集体备课,研究疑难问题;三是每月组织一次观摩示范教学,交流经验。青年民师周世栋,原只有扫盲毕业程度,经过几年的培养,至50年代末已能教业余初中二册语文。1963年,该乡还组织民师17人参加福建广播函授学校学习,继续提高文化水平。
  巩固学习成果,组织群众读报看书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他们购置300多本图书,订阅报刊40多种,在每次上课前,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阅读书报,凡有重要的文章或好的文艺作品,就介绍给他们看,并由教师指导阅读。他们还组织科普宣传小组,开展写作比赛,运用黑板报开辟诗歌创作园地。民校把群众写的短文、民歌,汇编成4本小册子,有不少作品被选登在省、地办的报纸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举办扫盲、高小和初中班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举办各种短期的专业培训班,成为县、地、省农村成人教育重点联系校。他们发扬“校内一本书,校外一丘田,以田充实书,以书指导田”传统,基本实现“一班一厂(场)”。干部班附设农业试验场,青年班附设化肥厂,妇女班附设“三八”养猪场,村成人中心校成立水稻、甘薯、小麦、真菌、果树、畜牧、茶叶等7个科技小组。几年来,学员边学习、边实践,自己勘察、测绘、修筑水塘7个,防洪沟21条,轮灌坝300多条,并引进小麦和甘薯新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获得小麦亩产400多斤的好收成。许多农民用食用菌栽培香菇、白木耳,全村90%的农户推广此技术后,已成为“木耳之村”。
  几十年来,秀峰民校多次获得县、地区、省和全国的表彰奖励。“文化大革命”前,有7人次先后出席在北京召开的18个省、市、自治区扫盲先进单位代表座谈会、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文教群英会、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以及建国十周年观礼,其办学经验多次在各级有关会议介绍。至1989年,秀峰村15至40周岁青壮年1049人的文化程度是:大专1人,中专9人,高中37人,初中293人,小学463人,小学肄业134人,初小101人,文盲半文盲11人,非文盲率占99%。通过成人教育途径,培养了一批人才。50年代该乡女乡长肖金香,经过几年勤学苦练,1959年,考上厦门大学工农预科,成了第一代的大学生,后来还连续担任县委委员十多年。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