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18
颗粒名称: 一、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
分类号: G729.285.7
页数: 2
页码: 480-4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福建省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的介绍。
关键词: 福建省 厦门大学 简介

内容

1956年初,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决定由厦门大学试办华侨函授部,开设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修科,为海外华侨学校培养师资。当年5月,经高教部批准对外招生。第一届录取新生306人(其中教师占69%,社会青年占31%)。1957、1959年增设中国语文专修科和中医专修科,录取新生191人。1959年,中文专修科改为师范专修科。1960年,增设化工技术班和中国语文进修班。1962年,经上级批准,厦门大学华侨函授部改名为厦门大学函授部,函授教育对象扩大到海外华人。1966年,增设生物学专修班。至此,函授部已先后招生10128人,1966年在学4134人,分布在5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1979年底,海外函授部筹备复办。根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提出的“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发展友好关系,用函授和面授等多种形式向外国提供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湾同胞学习祖国文化提供条件”的宗旨,先恢复中文和中医两科。1980年5月,海外函授部对外恢复招生。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院长潘茂元、副院长蒋林(1987年后院长为庄明萱、副院长周世雄)。同年7月,与厦大医院共同建立中医门诊部,作为函授生临床实习基地。1984年11月,开办针灸面授进修班。1985年,增设《简明中国历史》、《民俗学》、《中国书法》、《唐诗欣赏》、《医古文》等课程;举办篆刻进修班、中医面授高级研究班、中医妇科学和中医骨伤科进修班。1986年,举办针灸英语面授班,扩大针灸实习场所。从1980年复办至1986年,海外函授学院共有在校函授生3500名,分布在54个国家和地区;另接收留学生300名。1987年3月,海外函授学院与1983年成立的厦门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合署,建立了统一的领导班子,设立中文部、中医部、留学生部和办公室,负责管理行政和教学工作。从1987年~1989年,在学函授生发展到5000名,已毕业或结业的800多名,留学生600名,来校中医实习生也逐年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招生代办处由10多个增加到近30个,分布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并在香港设立中医临床实习基地。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逐步加强,1986年9月,新建的教学办公楼落成。还先后建立了语音室、录音室、电教室和标本室,并与厦门大学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思明区医院、开元区医院、漳州市中医院等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中医临床实习基地。还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制订《课程评估系列指标》、《作业批改细则》、《临床实习带教细则》等,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管理。
  海外函授学院与国际教育中心合署办公后,中文函授教育增设了文学创作研习班、华文教师高等师范进修班、中国文化专修班、短期文化旅游班和新开设选读课程,各种程度学生入学均可得到安排。中医专业除原有中医内科、针灸、骨伤、妇科进修班外,又开设一系列专题进修班和新的选读课程。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有教职工近百人,其中正副教授6人,讲师31人;兼职正副教授30多人。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的内科专题、冠心病辩证论治讲座,针灸专家陈应龙的针刺补泻法讲座,庄明萱副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讲座,蔡铁民副教授的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工艺讲座以及彭德宁副教授的中药学,洪天吉副教授的内科学、方剂学等,教学上各具特色,受到学生欢迎。
  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创办以来,为海外华侨、华人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提高,不少人学成之后,在各自工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针灸函授生康庆义、赵金芝夫妇是中国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后到西班牙定居,分别开设两个针灸诊所。参加函授学习后,医术提高很快,每天诊所门庭若市,西班牙政府官员和皇家贵族也到他们的诊所求医。东南亚地区有一个诊所是由“文化大革命”前厦大的函授生为骨干组织起来的,全所12人,学院复办后全部参加学习,并轮流回厦大实习,理论水平和医术水平普遍提高,从一个诊所发展到3个诊所,业务扩展到附近的城市和乡村,受到当地民众好评。海外华文学校的许多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后,教学水平普遍提高。泰国华文学校教师28人中,有24人参加函授学习。澳门小学教师林晞,参加中文函授学习后,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当地教育界重视,被聘为澳门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的授课教师。广大函授生学成回国后,大都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泰国函授生林荣华,学成后在拥有50万学生规模的曼谷堪坦大学任中文讲师,在曼谷电视华文节目中任主讲教师。日本华侨潘创治,原是华文学校教师,通过学习,提高了中文水平,现专职从事中日文翻译工作,并多次担任中日互访代表团口语和文字翻译。许多华侨参加学习后,特别是回校面授或实习,亲眼看到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很受感动和鼓舞,不少人以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母校办学,有的向厦门大学捐赠巨款建造体育馆,以表达海外赤子爱国之心,并报答母校哺育之恩。海外华侨和华人称赞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传学四海,载誉五洲”。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