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学校选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1017
颗粒名称: 附:学校选介
分类号: G729.285.7
页数: 7
页码: 480-4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福建省的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福州市建联财经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建阳县童游乡文化技术学校、古田县卓洋乡秀峰业余学校的介绍。
关键词: 福建省 成人教育 学校简介

内容

一、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
  1956年初,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决定由厦门大学试办华侨函授部,开设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修科,为海外华侨学校培养师资。当年5月,经高教部批准对外招生。第一届录取新生306人(其中教师占69%,社会青年占31%)。1957、1959年增设中国语文专修科和中医专修科,录取新生191人。1959年,中文专修科改为师范专修科。1960年,增设化工技术班和中国语文进修班。1962年,经上级批准,厦门大学华侨函授部改名为厦门大学函授部,函授教育对象扩大到海外华人。1966年,增设生物学专修班。至此,函授部已先后招生10128人,1966年在学4134人,分布在5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办。1979年底,海外函授部筹备复办。根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提出的“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发展友好关系,用函授和面授等多种形式向外国提供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湾同胞学习祖国文化提供条件”的宗旨,先恢复中文和中医两科。1980年5月,海外函授部对外恢复招生。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名誉院长盛国荣,院长潘茂元、副院长蒋林(1987年后院长为庄明萱、副院长周世雄)。同年7月,与厦大医院共同建立中医门诊部,作为函授生临床实习基地。1984年11月,开办针灸面授进修班。1985年,增设《简明中国历史》、《民俗学》、《中国书法》、《唐诗欣赏》、《医古文》等课程;举办篆刻进修班、中医面授高级研究班、中医妇科学和中医骨伤科进修班。1986年,举办针灸英语面授班,扩大针灸实习场所。从1980年复办至1986年,海外函授学院共有在校函授生3500名,分布在54个国家和地区;另接收留学生300名。1987年3月,海外函授学院与1983年成立的厦门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合署,建立了统一的领导班子,设立中文部、中医部、留学生部和办公室,负责管理行政和教学工作。从1987年~1989年,在学函授生发展到5000名,已毕业或结业的800多名,留学生600名,来校中医实习生也逐年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招生代办处由10多个增加到近30个,分布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并在香港设立中医临床实习基地。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逐步加强,1986年9月,新建的教学办公楼落成。还先后建立了语音室、录音室、电教室和标本室,并与厦门大学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思明区医院、开元区医院、漳州市中医院等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中医临床实习基地。还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制订《课程评估系列指标》、《作业批改细则》、《临床实习带教细则》等,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管理。
  海外函授学院与国际教育中心合署办公后,中文函授教育增设了文学创作研习班、华文教师高等师范进修班、中国文化专修班、短期文化旅游班和新开设选读课程,各种程度学生入学均可得到安排。中医专业除原有中医内科、针灸、骨伤、妇科进修班外,又开设一系列专题进修班和新的选读课程。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有教职工近百人,其中正副教授6人,讲师31人;兼职正副教授30多人。名誉院长盛国荣教授的内科专题、冠心病辩证论治讲座,针灸专家陈应龙的针刺补泻法讲座,庄明萱副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讲座,蔡铁民副教授的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工艺讲座以及彭德宁副教授的中药学,洪天吉副教授的内科学、方剂学等,教学上各具特色,受到学生欢迎。
  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创办以来,为海外华侨、华人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提高,不少人学成之后,在各自工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针灸函授生康庆义、赵金芝夫妇是中国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后到西班牙定居,分别开设两个针灸诊所。参加函授学习后,医术提高很快,每天诊所门庭若市,西班牙政府官员和皇家贵族也到他们的诊所求医。东南亚地区有一个诊所是由“文化大革命”前厦大的函授生为骨干组织起来的,全所12人,学院复办后全部参加学习,并轮流回厦大实习,理论水平和医术水平普遍提高,从一个诊所发展到3个诊所,业务扩展到附近的城市和乡村,受到当地民众好评。海外华文学校的许多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后,教学水平普遍提高。泰国华文学校教师28人中,有24人参加函授学习。澳门小学教师林晞,参加中文函授学习后,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当地教育界重视,被聘为澳门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的授课教师。广大函授生学成回国后,大都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泰国函授生林荣华,学成后在拥有50万学生规模的曼谷堪坦大学任中文讲师,在曼谷电视华文节目中任主讲教师。日本华侨潘创治,原是华文学校教师,通过学习,提高了中文水平,现专职从事中日文翻译工作,并多次担任中日互访代表团口语和文字翻译。许多华侨参加学习后,特别是回校面授或实习,亲眼看到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很受感动和鼓舞,不少人以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母校办学,有的向厦门大学捐赠巨款建造体育馆,以表达海外赤子爱国之心,并报答母校哺育之恩。海外华侨和华人称赞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传学四海,载誉五洲”。
  二、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的前身是省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创办于1950年9月,由原省委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和省政府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合并而成。先后开设高小、初中、高中和大专等班级,1958年,增设大学部,由郑保经(省直机关党委会副书记)兼任校长,张潜任专职副校长。在校学员4000多人。1969年停办。
  1980年5月,学校复办,设中文、英语、日语、法语4个专业,学员800余人。由温附山副省长兼任校长,宋斌任专职副校长。至1989年,由刘加鹿任专职副校长。1982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审批获准备案。学校由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和福建省教育委员会双重领导。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校务委员会,由省政府有关厅局领导组成,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校教职工40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47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占70%以上。设办公室、教务处、培训处、中文教研室、外语教研室、财经教研室。校舍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设有现代化语言实验室、微机实验室,增添了音像教学设备。
  学校复办后,以文科为主,面向省直机关,招收在职干部和职工。至1989年,在校学员1140人,设大专中文、秘书、财经、经贸、英语、日语、公关、行政管理等8个专业,25个班,840人;单科8个班,300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注意转变办学思想,搞活办学机制。针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压缩长线专业,增设经济、管理类的财经、经贸、公共关系等短线专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1988年,第一届外经贸专业学员毕业时,不少单位上门要求学校为他们推荐毕业生。1985年以后,随着成人教育的重点转移,学校挖掘内部潜力,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办学。5年中,先后举办了会计证岗位培训以及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外经外贸、科技英语、英语口语、日语口语、宾馆英语、英语笔译等20多个短期培训班,培养应用型、管理型人才2000多人。
  学校还根据复办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修订了6个专业教学计划,组织编写20多门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在修订时,遵循“保证基础课,拓宽专业面,突出成人性,增加适应性”的原则,对课程进行调整;增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将一些技能课按轻重缓急分别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针对学员的工作性质和岗位需要开设3至4门选修课,体现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按需施教的特点。同时,不断改进教学,加强智能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据1984~1986年前三届毕业生参加全省毕业统考的485名学员的成绩统计,及格率占94%,80分以上的141人,占29%。
  学校定期组织学员、教研室和教务处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帮助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提倡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对兼职教师,通过认真挑选,了解教学情况,严格考试要求,建立经常联系渠道和兼职教师档案,加强管理。学校还鼓励和支持专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林则勋副教授在承担双倍教学工作量的同时,在报刊上发表200多篇文学作品。青年教师李平武潜心教学研究,近年来陆续撰写、出版5篇论著、译著,其中(英语词根)与《单词说文解字》两本书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教育书目。由于他的成绩突出,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每班配备专职班主任,对学员进行学习目的性和尊师守纪教育。组织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举办“青春、理想、未来”诗歌朗诵会等。每学年都开展学习积极分子和先进班级评选活动。学校复办以来至1989年,共表彰学习积极分子455人,先进班级15个。
  在教学管理上,重点是“两抓”、“两严”:抓各科教师授课计划和试卷的审核,抓.学籍管理,做到按章办事,不开口子;严格考勤,坚持上课点名,缺课三分之一的不能参加期考;严格考试,坚持期末抽考,以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学校开办以来,已有大专毕业生1400多人,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省直机关的业务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被提升为处级以上干部的有100多人,不少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61)届中文专业毕业生倪世道,任省物价委员会副主任,曾主编《福建经济概论》、《经济特区价格概论》等专著,获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省首届价格科研优秀成果奖。已调外省工作的(65)届中文专业毕业生周稚云,现任无锡市江南大学讲师,多年从事书法教学,是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无锡分校首任书法系主任,被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名人录》。编写过钢笔字专著5本,其中《钢笔字练习法》7次印刷共250万册。书作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并被辑入精品集出版,还为国内8所文博单位及日本爱知县、群马县、仓敷相模原市收藏,有些作品被政府作为礼品赠送外宾、侨胞。
  三、福州市建联财经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福州市建联财经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前身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福州市委员会和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于1981年5月联合创办的福州市建联财经业余学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州市民建、工商联受福州市鼓楼区工业局委托,为区属工厂企业负责人举办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培训班,学员50人,租用延安小学1间教室,聘请3位兼职教师任课,于1981年5月11日开学,培训3个月。同年6月,为适应涉外企业职工学习英语的要求,聘请1位英语教师,借用榕城酒家尚未开业的营业厅,开办2个英语班,招收营业员、服务员等50人入学。8月,租用花巷尚友堂举办第二期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培训班,学员50人。1981年9月,正式成立业余学校,并租用宫巷小学向社会招生。开设会计原理、商业会计、工业会计、基建会计和初级英语等单科班8个班,学员320人。1982年,春季到1985年春季,先后增设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工业企业管理、零售企业经营管理、建筑预决算和各种专业会计以及会计职称考前辅导等17门课程,67个班级,学员达5742人,结业2393人。1985年,学校迁往福州第二十三中学上课。由于开设专业适合经济建设需要,教学管理严格,师资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良好,赢得了社会信誉。1985年春季,开设27个班,学员增至1429人。连江、长乐、马江、琅岐等附近郊县的青年也闻讯前来报名参加学习,招生计划一再突破。光泽、宁德等19个县市青年也来信要求参加学习。
  1985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审批,学校改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由陈训焘担任。同年秋季,开设中专财会专业,计划招生200人,报名者800人。经全省统一招生考试,录取244人,录取线列全省前茅。从1986~1989年,又先后招收中专学员716人。这期间,在举办中专学历教育的同时,仍继续举办各种单科班、会计职称和成人中专考前辅导班等。学校规定,凡获得该校单科结业证书者,录取中专后该科可免修。同时,经省财政厅批准,持有该校会计原理、珠算技术、专业会计、会计法规4门单科结业证书者,可免试领取会计证。据1985年秋至1989年底统计,已毕业中专生387人,先后参加各种单科学习的5427人,结业的3006人。其中许多人已领到会计证,持证上岗,并有315人获得会计员、助理会计师职称。1987年秋,经福州市教委批准,举办福州市建联高级职业中学,开设财会专业,招生45人。1988年秋季,增办轻工工艺、营业员、电工专业,招生290人。至1989年底,已毕业85人,毕业生全部被推荐录用。这一年,该校与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财会大专班和财会大专专业证书班,招收学员46人。学校发展成为有中专、单科结业证书、职业高中、岗位培训以及与成人高校联办的大专班、大专专业证书班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千人规模的学校。
  该校由校长、副校长组成校务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处、总务处,配备14名专职行政人员(多系离退休干部、教师),负责日常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工作。聘请以厦门大学校友为主的专兼职教师80人任教。这些教师多数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富有教学经验,教学认真负责,深受学员欢迎。同时,建立了《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学习制度》、《学生出勤奖惩暂行规定》等制度,加强了教学管理。学校重视财务管理,坚持按规定标准收取学杂费,本着勤俭办学,精打细算的原则,开源节流,民主理财,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办学以来,已积累办学资金50多万元,并将部分资金购置办公和教学用品,为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为加强与海外联谊,1987年,成立董事会。聘请香港永昇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理事长赖庆辉先生为董事长,福州市民建、工商联有关领导5人为董事。聘请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主席兼台湾支部主委朱伯舜博士、香港侨联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桢先生、印尼椰城大加根公司董事长赖水镰先生、台湾正风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朱立容先生、台湾九华证券公司董事长张子露博士(已故)为名誉董事长。董事会成立以来,海外知名人士捐赠教育基金,设置奖学金,赠送专业丛书和教材资料,扩大了影响。
  该校办学成绩显著,曾被评为福州市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校长陈训焘被评为市、省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四、建阳县童游乡文化技术学校
  建阳县童游乡文化技术学校座落在潭城城郊童游乡。1950年9月,先办冬学,后改为民校、速成识字班,1954年9月,改为童游中心民校,办5个班,学员200多人。1956年,除办扫盲识字班外,还办了高小班,学员达300人。1958年,在扫盲识字热潮中,以童游中心民校为中心辐射各村、各街道,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都参加了学习。在三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中心民校始终坚持办学,被南平地区评为“铁民校”、工农教育先进单位。
  1974~1977年,举办农民业余技术学校,开设茶果、农业技术课。1978年,恢复原名童游中心民校,开设扫盲班、茶果班、畜牧兽医班等。1984年,开设3个文化班和书法、家用电器、茶果等专业班,并经县教育局批准,改名为童游乡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由乡党委书记兼任。
  学校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有一幢4层教学楼,有7间教室、6间宿舍、1间办公室,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一套电教设备。在校外的赤岸村和东泽茶场,设有实习园地10亩、果林20亩。另与建阳县医院、建瓯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建阳地区中医研究所和童游兽医站开展横向协作,设有专业班实验室。
  学校实行多门类、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班级门类涉及农村政治、文化、技术、计划生育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既有学文化的扫盲、高小、初中班,也有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有业余学习的长班,也有脱产培训的短班。学校遵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当地农民的需要,除童游乡办总校外,在17个自然村办17所分校,开设扫盲班、扫盲后巩固班、高小班以及农械、竹木、养殖、茉莉花、竹编等10多个项目的技术班。1988~1989年,全乡扫除文盲339人,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33%。学校同17个村的专业技术研究会,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196期,受训13400人次,9600多人毕(结)业,860多户成为农、渔、茶果方面的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240人成为专业技术员,750人成为能工巧匠,76人被保送到县科协继续培训,成为初级技术人才。总校办的医士班,结业后有56人成为农村医生,农民学员林华、金顺发、林泉弟在1987年全县农村医生合格证考试中,名列前3名。烹调班有72名在各乡镇开业。家电班有22名在电厂工作或在城乡开业。缝纫班有76名个体开业或进工厂当工人。书法班、美术班也出了不少人才。16岁的农家少年陈鸣参加1986年华东六省一市少年的书法大赛,荣获银质奖。颜成彪参加1989年全国首届农民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农民学员张铿强,因有一套袋栽香菇技术,1989年,被江西省宜春地区聘为技术顾问。还有闻名全省的“种植能手”江园林、“粮食承包大户”周永福等。
  学校根据“教学、实验、推广、服务一条龙”体制,建立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和农委、科协、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领导参加,定期研究学校的重大问题。学校设立教导处、总务处、生管室,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经费来源除县、乡每年固定拨给一定费用外,还收取一些学杂费,并组织勤工俭学活动,为学校的扩展创造条件。
  学校拥有一支热爱成人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师25人,兼职教师100多人。专职副校长肖登尧,从事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37年,先后17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59~1986年又先后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教导主任、美术教师丁在善的书画作品、书籍插图和学术论文曾多次在北京、南京和福州等地出版、刊登、展出和获奖,被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评为中级书法家。该校聘任的兼职教师,多是德高识广的名家名师,有的是大学教授、高级农艺师。
  该校在开发农民智力,发展城郊型经济方面成绩显著,被誉为“闽北山村一枝花”,成为省教委确定的乡(镇)文化技术学校重点联系校,连续4年被评为省、地、县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五、古田县卓洋乡秀峰业余学校
  地处古田、闽侯、闽清三县交界海拔千米以上高山盆地的古田县卓洋乡秀峰村(农业合作化前为秀峰乡,农业合作化后改为秀峰大队,80年代初改为现名),地瘦水冷,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全行政村22个自然村,离主村最远的25华里。1950年初统计,全乡308个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占96%。
  1950年冬,开始办冬学,由于缺乏办学经验,学习时续时断,效果不大。1952年,该村派人参加古田县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学习后,相继办3批速成识字班,160多人参加学习,从中培养20多个民师和辅导员。1953年后,速成识字班转为业余学校,由乡党支部书记兼任业余学校校长。为了巩固扩大速成识字班的学习成果,先后办起干部班、青年班,在9个自然村另设9个大班和10个学习小组。1955年秋,掀起扫盲学文化热潮,至1957年秋,全乡青壮年农民基本上摆脱了文盲状态。接着继续举办业余高小班和试办业余初中班,使秀峰乡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实现农村青壮年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1958年春,中共古田县委在秀峰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议,通过现场参观,总结介绍秀峰坚持办学,扫除文盲的经验。1958年3月26日,《福建日报》报导了秀峰的办学事迹,发表题为《学习秀峰、认真扫盲》的社论,号召全省向秀峰学习。1959年底,秀峰业余学校被评为省级“铁民校”。1959年,该乡有212人达到高小程度,其中172人升入业余初中,40人继续在业余高小学习。1961年初,教育部组织调查组到秀峰调查后,肯定了秀峰业余学校的成绩与经验。
  秀峰办学成绩突出,最重要在于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学习,办好民校。针对秀峰村落分散和学习对象不同的情况,采取大村集中大班学,小村组织小班学,部分妇女参加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就按住处组织小组学,参加学习的干部群众达430多人。为加强各班、组的组织,确定团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包组包户开展互助学习活动。夜晚,群众上学没有手电筒,就发动团员、青年上山采松脂照明,便利群众上学。乡干部还组织检查组,每10天进行1次巡回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出席率、教学进度、学习效果、班级秩序等。每月评比1次,及时表扬好的班级、小组、民师和学员。每次评模时,都把勤学苦练的学习积极分子和热心教学、成绩明显的民师,列入评模范围。
  秀峰党支部坚持文化教育为生产服务的原则,提出“校内一本书,校外一丘田”的口号,种试验田,运用课本和报纸介绍的知识和经验,开展科学试验,取得了成绩。在推广先进耕作工具和开展技术革新时,以民校为阵地,发动学员动脑筋想办法,推广300件新农具。
  在培养民师方面,他们坚持立足本乡,自力更生的原则。在扫盲阶段,坚持“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到了高小、初中班,采取原兵原将原班底,教师学员齐升级的办法来解决。其措施:一是每个班、组配备双套民师、辅导员,组织民师业余轮训,请当地小学教师负责教学工作,这样,两套民师轮流参加进修和教学,使民校教学不间断,又提高民师的文化、业务水平,保证民校教学质量;二是组织备课小组,每星期六下午民师集中一次,按担任的班级、课程,集体备课,研究疑难问题;三是每月组织一次观摩示范教学,交流经验。青年民师周世栋,原只有扫盲毕业程度,经过几年的培养,至50年代末已能教业余初中二册语文。1963年,该乡还组织民师17人参加福建广播函授学校学习,继续提高文化水平。
  巩固学习成果,组织群众读报看书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他们购置300多本图书,订阅报刊40多种,在每次上课前,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阅读书报,凡有重要的文章或好的文艺作品,就介绍给他们看,并由教师指导阅读。他们还组织科普宣传小组,开展写作比赛,运用黑板报开辟诗歌创作园地。民校把群众写的短文、民歌,汇编成4本小册子,有不少作品被选登在省、地办的报纸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举办扫盲、高小和初中班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举办各种短期的专业培训班,成为县、地、省农村成人教育重点联系校。他们发扬“校内一本书,校外一丘田,以田充实书,以书指导田”传统,基本实现“一班一厂(场)”。干部班附设农业试验场,青年班附设化肥厂,妇女班附设“三八”养猪场,村成人中心校成立水稻、甘薯、小麦、真菌、果树、畜牧、茶叶等7个科技小组。几年来,学员边学习、边实践,自己勘察、测绘、修筑水塘7个,防洪沟21条,轮灌坝300多条,并引进小麦和甘薯新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获得小麦亩产400多斤的好收成。许多农民用食用菌栽培香菇、白木耳,全村90%的农户推广此技术后,已成为“木耳之村”。
  几十年来,秀峰民校多次获得县、地区、省和全国的表彰奖励。“文化大革命”前,有7人次先后出席在北京召开的18个省、市、自治区扫盲先进单位代表座谈会、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文教群英会、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以及建国十周年观礼,其办学经验多次在各级有关会议介绍。至1989年,秀峰村15至40周岁青壮年1049人的文化程度是:大专1人,中专9人,高中37人,初中293人,小学463人,小学肄业134人,初小101人,文盲半文盲11人,非文盲率占99%。通过成人教育途径,培养了一批人才。50年代该乡女乡长肖金香,经过几年勤学苦练,1959年,考上厦门大学工农预科,成了第一代的大学生,后来还连续担任县委委员十多年。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