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人中等文化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成人中等文化教育
分类号: G723
页数: 7
页码: 446-4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开展的成人中等文化教育,包括学校类型、管理和教学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成人中等教育 文化教育

内容

一、类型
  (―)速成中学
  1951年10月,福建省福州工农速成中学(后改名福建师范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成立。学校由省文教厅主办,学生由各地、市、县根据省分配的名额,按照规定条件择优选送。采取脱产学习形式,要求通过3年学习达到高中程度。当年招收工农干部和优秀产业工人161人入学,开设4个班。厦门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创办于1952年秋季,招收新生40人,开设1个班。1953年以后,这两所工农速成中学每年都继续招生,逐步扩大办学规模。1954年,福建师范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教职员工90人,其中专职教师42人,在校学生625人,设14个班。厦门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教职员工70人,其中专职教师51人,在校学生692人,设15个班。到1957年,这两所工农速成中学先后毕业768人,其中大部分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少数回原单位工作。鉴于工农干部长期脱产学习有种种困难,生源不稳定,这两所学校从1955年秋季开始根据教育部和高教部通知停止招生,原在校学生陆续毕业后,学校停办。
  福建省革命残废军人工农速成中学,于1952年9月在福建省荣誉军人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学校教职员工126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职员34人,医务人员8人,工人38人。1954年,在校学生535人,其中小学部241人,中学部294人。招收未达高小毕业程度的革命残废军人,采取脱产学习形式,要求通过4年学习达到初中毕业程度。学生毕业后,有的继续升学,有的分配工作,有的复员回乡参加生产。1957年底,学校停办,革命残废军人一律归教养院安置。
  福建省军队转业干部速成中学,创办于1953年,主要招收部队营级以上转业干部参加脱产学习。1955年秋季,停止招生。1956年,经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将学校改为福建省干部文化学校,招收未达中学程度的区主干以上干部参加脱产学习。
  (二)业余中学
  1.机关干部业余学校
  1952年,省、地、市级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在举办扫盲、高小班的基础上,陆续开设业余初中班,共招收在职干部和勤杂人员954人入学。1955年,省、地、市、县级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发展到79所,其中业余初中班128班,学员5799人。1956年,各地机关业余学校重点试办业余高中班,招收学员971人。1959年,全省业余初中班学员30030人,业余高中班学员12740人。1960~1962年困难时期,在学人数显著下降。1965年,采取校内开班和校外设班相结合,自办和联办相结合,面授和函授相结合,集中上课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参加业余初、高中学习的人数回升到2446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停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机关干部业余学校陆续复办。1983年12月,省教育厅、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职教委)、省劳动局、省总工会联合颁发《福建省各级机关干部业余学校、职工学校和业余中学审批备案的暂行规定》,经各地、市教育局审批,省教育厅批准备案的29所。这些学校绝大多数是由各地(市)、县教育局主办,其中云霄、华安、南靖、沙县、平潭、宁化等6所干部职工业余学校由县教育局和县总工会联合举办。学制初中、高中均为2年,要求分别达到初中或高中毕业程度。
  2.职工业余学校和全日制中学附设业余中学
  1953年后,福州第五中学、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二中学、第十七中学等部分普通中学先后附设业余中学。各地职工业余学校开始重点试办业余初中班。1957年,在条件较好的职工业余学校试办高中班。这一年全省参加职工业余学校和全日制中学附设业余中学初中班学习的29098人,高中班学习的164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全部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陆续复办。1984年开始,经省教育厅、省职教委批准备案的职工业余学校和业余中学共47所。这些学校有的由县、市总工会主办,有的由县、市(区)教育局主办,有的由县、市主管局主办,有的由企业主办,有的由全日制中学附设。学制初中、高中均为2年,要求分别达到初中或高中毕业程度。福州第五中学附设业余中学,创办于1953年3月,开设初中9个班,404人。1963年春季,增设写作、应用文、戏剧与诗歌欣赏专业班。“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80年9月复办。学校由福州五中党支部统一领导,指定一位校长分管,下设教务处,配备专职教导主任、专职教师和管理干部,聘请全日制中学教师兼课。除开设业余初中、高中各门课程外,还兼办成人高考辅导班和电大教学班。复办以来,初中、高中全科毕业405人,单科结业1706人,电大班毕业165人,多次被评为福州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85年被评为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在举办职工业余中学的同时,为解决城市中小学毕业生继续学习问题,1963年9月,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市举办城市青少年业余学校,开设292班,9874人参加学习。课程从青少年的学习要求和适应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设语文、数学(代数、几何),有的加上物理;专业班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大多数采取业余学习形式,少数采用半日制。这类学校到“文化大革命”时停办。
  3.职工初中文化补习班
  1982年5月,省职教委、省教育厅、省劳动局、省总工会、共青团福建省委联合发出《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补课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1968~1980年初中、高中毕业而实际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程度的职工,均应进行文化补课,争取在1985年,使现有文化程度不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职工60~80%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各地根据省的部署,先后举办补习班,组织应参加文化补课的青壮年职工参加学习。
  (三)函授广播学校
  福建函授广播学校,于1962年9月由省教育厅、省人民广播电台、团省委联合创办。学校附设在福建教育学院,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教务处,下设语文、外语、农技3个教研组,配备56名专职教师,负责招生、学籍管理、编写函授教材、讲义、广播、巡回面授教学、批改作业等工作。派出5名干部常驻5个地区,协助地、市教育局管理函授广播教育工作。全省建立50个分校,236个辅导站,聘请642名兼职辅导员负责教学辅导工作。学校开设高中语文、外语和农业技术常识等科。初办时只在20几个县市招收1000多名学员,1965年上半年,招生范围扩大到50个县市以及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学9175人。教学采取函授与广播相结合,并辅以面授辅导。教学方法注重学用结合,引导学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被誉为“送上门的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
  (四)成人高中自学考试
  1986~1988年,福州市在职工初中文化补课任务基本完成后,举办成人高中自学考试。高中文科开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5科,高中理科开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科。每年春、秋季各举行一次自学考试。考生可自行选择报考1至5门课程。3年中,全市共1万多人次报考,其中5科累计全部及格领到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154人,单科结业的4000多人。1989年后,因报考人数极少,成人高中自学考试不再举行。1989年,福建省成人中学情况详见表7-5。
  二、教学
  (一)教学计划
  工农速成中学教学计划分类实施,第一类是准备升入高等学校文史、财经、政法等科系的,设11门课程,每周教学32课时,每学期实际授课19周,3年总课时为3584课时。第二类是准备升入高等学校理、工科系的,开设10门课程,每周教学31课时,每学期实际授课19周,3年总课时为3529课时。第三类是准备升人医、农、生物等科系的,开设11门课程,每周教学32课时,每学期实际授课19周,3年总课时为3584课时。教材采用工农速成中学课本,有的暂用全日制中学课本,有的自编。
  1959年,省教育厅制定了《福建省各级各类业余学校教学计划》,对成人中学的培养目标、学制、课程、教材等作了具体规定,经过各地试行,多次讨论修订,于1980年颁发《福建省工农业余中等学校教学计划》,供各地参照试行。
  业余初中是使已经在业余初等学校或全日制小学毕业的学员,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掌握语文和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文化程度达到相当于全日制初级中学的毕业水平。业余高中是使已经在业余初中或全日制初中毕业的学员,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掌握语文和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文化程度达到相当于全日制高级中学的毕业水平。1980年,工农业余中学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7-6。
  业余初、高中刚开办时,教材均暂用全日制中学课本。1963年初中语文采用省编的《干部职工业余初中语文课本》。1980年,业余初中各科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农业余中等学校课本》;业余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采用教育部推荐的上海市和浙江省职工教材编写组编写的课本。1983年,为适应职工初中文化补课的需要,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六种补课教材,供各校使用。学制,业余初中为2年或3年,业余高中为3年或3年半。学员修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其学历。1985年2月1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职工高中文化学习的意见》,要求各地参照执行。职工(包括干部)高中实行文、理分科。文科班一般设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5科;理科班一般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科,其课程安排情况,详见表7-7。
  学制文科2年,理科2年半,经毕业考试,各科成绩及格者,发给职工高中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职工高中毕业学历;单科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凡经自学或其他途径(如高中补习班)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在职职工(有条件的地方,社会青年也可以),参加统一组织的职工高中毕业考试,各科成绩及格者,发给职工高中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职工高中毕业学历;单科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取得全部学科结业证书的,可换发职工高中毕业证书。
  毕业证书和单科结业证书,由地、市教育局统一印制,统一验印,由办学单位负责颁发。
  1986年以后,各地在具体执行省颁教学计划中,略有更动。业余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门课程,学制缩短为2年,毕业考试由学校组织,毕业证书经县、市教育局验印,由学校颁发。业余高中文科设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5科;理科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5科,学制缩短为2年。毕业考试,政治、语文、数学3科由地、市教育局负责统一考试,其它学科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毕业证书经地、市教育局验印,由学校颁发。
  (二)教学研究
  1959年,经省编制委员会同意在省教育厅工农教育处内增设教研组,后扩大为工农教育教研室,附设于福建教育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机构撤消。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下设成人教育教研室。各地、市、县(区)教师进修学院(校)或教育局成人教育科(股)配备成人教育专职教研人员。任务是:编写、研究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研究教法,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培训师资;巡回指导,帮助各地解决教学问题。
  1960年5月,省教育厅成立业余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业余初等学校语文、算术和业余中学语文、数学4个教学研究小组,制订语文、数学教改方案,并进行试验。1960年10月20日,省教育厅根据试验的情况,发布《进一步开展业余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要求各地参照执行。1961年8月、1962年5月,分别召开教学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并着重研究加强教学领导等问题。1980年8月、1981年8月、1984年1月,分别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或教学管理会议,交流语文教学经验,讨论业余中学教学计划。同时,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讲师举办有关成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讲座。
  各地普遍组织学校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召开教学研讨会或师生座谈会,研究或听取改进教学的意见。有些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坚持听课制度,发现好的经验,及时介绍推广。福州市成立全市联合教研组,组织各校教师定期研究有关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举办教学讲座,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大革命”前,各地干部、职工业余中学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向学员进行思想教育。做法是:上课时结合讲,中心工作紧张时减少文化课学习时间。60年代,机关、工厂企业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学校在文化课中穿插学习毛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是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二是上好政治课,对学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福州市重视对青年工人开展系统共产主义教育。自1983~1989年,该市化工、商业系统参加《近代史》、《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民主与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6本书轮训的职工有20168人。三是建立班委会,发挥班主任作用。班主任根据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利用课前、课后和节假日,与学员个别谈心交朋友,交流思想,增进师生感情,勉励学员勤奋学习。四是开辟第二课堂,采取小型、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在学员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组织“如何对待人生”、“怎样立志成才”等专题讨论,举行“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演讲比赛,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纪念馆以及节日联欢活动等,以丰富学员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福州市教委在总结各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颁发《福州市成人中等学校德育工作试行条例》供各校执行。
  四、管理
  (―)行政管理
  “文化大革命”前,福建省各类成人业余中学(干部、职工业余学校)的开办、调整或停办,均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送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省教育厅(教委),主要抓审批备案,检查督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健全领导管理机构。
  1983年12月14日,省教育厅、省职业教育委员会、省劳动局、省总工会联合发出《福建省各级机关干部业余学校、职工学校和业余中学审批备案暂行规定》后,福州市、龙溪地区教育局于1984年,其他地、市教育局于1985~1987年,先后会同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对所属学校逐一验收,审批备案76所学校。
  “文化大革命”前,各地成人中学均有一定编制。1980年12月12日,省编委重新核定,各地机关干部业余学校专职人员事业编制298名;1984年1月5日,省编委又重新核定,各地工会办职工业余学校专职人员事业编制445名。有的县、市,自行调整事业编制,充实专职人员。各地配备的专职教师,大多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一定教学经验。兼职教师多是聘请中学骨干教师和离退休教师担任。学校的经费来源,教育部门办的学校,在国家拨给的教育事业费有关项目的经费内开支;工厂企业举办的职工学校,按财政部《关于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和开支范围的暂行规定》执行。此外,不少学校向学员收取一定数额的学费,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各类成人中学的办学场所,多是因陋就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有房屋中调剂解决,有的向全日制学校租借教室。80年代以来,一些单位开始进行基建投资。龙海县、建瓯县、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福州市轻工业局,均先后拨款购买或修缮、新建教学楼给县机关干部业余学校、成人教育中心使用,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健全学校领导管理机构方面,大部分县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和职工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办学中的重大问题。许多学校配备了相当于全日制完全中学规格的专职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加强学校的行政管理。福州、厦门市各全日制中学附设的业余中学,在校党支部和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设教务处,由专职教导主任负责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
  (二)教学管理
  主要措施有:(1)建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校历表、教学进度表、日程表、校务日志表,制定考勤、请假、成绩考核、评比奖励等制度;(2)制定《教师职责》、《学员守则》;(3)建立补课制度。针对机关干部开会、出差的特点,对缺课的学员采取课前、课后补,学员到教师家里补,利用星期日到校集中补等办法,以提高巩固率、及格率和毕业率;(4)有些学校规定教师备课要写教案,每学期抽出部分教案存档,以便查考、借鉴。各科课内外有作业布置,有指导、有批改、有讲评。教师有作业登记簿,学校领导可随时检查。期中、期末进行质量分析,期初补缺补漏。在学籍管理方面,执行省教育厅《关于机关干部业余学校几项制度办法的规定》,做好入学、休学、退学、插班、成绩考查、升留级的管理工作。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