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业中学与职业中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6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职业中学与职业中专
分类号: G718.2;G718.3
页数: 11
页码: 405-4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9年至1989年福建省职中学生与职业中专的设置、专业学制、教学、德育、学生、等管理情况。
关键词: 职业 农业中学 学校

内容

一、设置
  1979年,全省1088395名中等学校学生中,普通中学学生达1040787人,占总数的95.6%,中等教育结构很不合理。当年8月20日,省教育局向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报送《关于改革我省中等教育结构的请示报告》,提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压缩普通高中,发展职业中学。具体目标是:至1985年,全省高中阶段的农村学生有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上职业高中,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上普通高中;城市、县镇学生应有三分之一上职业高中,三分之二上普通高中。在初中阶段,农村学生应有三分之二上职业初中,三分之一上普通初中,城市及县镇争取普及初中。为实现这一目标,城镇大力举办职业中学,农村结合中学布局调整、恢复和发展一批农业中学。1980年2月,厦门第七中学最早试办财会职业高中班1个班,以后厦门第六中学、集美中学、永安第二中学、永安第四中学也都办起职业高中班。这年下半年,全省有福州第十二中学、连城隔田中学办起职业高中,永安县将全县6所普通高中缩减到2所,其余4所高中部都改为职业高中。德化县原有19所普通中学,只保留6所,在浔中、南埕两校各办1个职业高中试点班,在城关办了一个陶瓷专业为主的职业中学。建阳地区全区141所普通高中调整为113所,在南平第四中学、邵武沿山中学、光泽华桥中学及建阳将口中学各办起职业高中班。到1980年年底,全省办起职业中学11所,23个班,另有半耕半读学校35所、48班,合计有学生2108人。1981年起职业中学逐年发展,到1989年底,已有学生68953人(其中职业高中学生63061人),为1979年2092人(其中职业高中为262人)的33倍(其中职业高中为240倍);加上中等专业学校及技工学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已占整个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46.3%。
  1983年前,各地按照当地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规划,结合经济优势和人才急需,创办一批设置相关专业的职业中学或职业高中班。1983年后,各地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当地商品经济,特别是发展外向型经济,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职业中学。在农村,根据当地传统经济的发展和群众需要设置相应专业。永安农业职业学校自1982年办校以来,开设园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淡水养殖、农村家庭经营等专业,适应了当地农村经济家庭承包制的要求,被群众誉为“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安溪县特产乌龙茶,安溪十五中学就以种茶、制茶为主开设专业,建立茶树品种实验园,结合教学开展“茶树品种与移栽”、“茶树病虫害防治”、“乌龙茶品质工艺”、“黄金桂高产优质”、“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影响”等课题研究,对当地茶叶生产上新档次起了指导作用,学校也得到发展。在城市,根据当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和市政建设设置相应专业。福州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开设工民建、给排水、建筑经济、高级装饰、水电安装、基建财务与信用等专业,毕业生录用率达95%以上。厦门电子职业学校开办电子专业班,至1989年所培养的1300多名毕业生,基本上都安排在“三资”企业的电子部门工作。福州财政金融职业学校从1986年起为省市三家联合办学的银行培养了大批中级财会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职业中学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城市职业中学采取与企业结合,或校厂并举;有的立足本地,有的辐射四方;有的是多功能综合学校,有的是独立设置;有的是企事业、社会团体及私人创办,有的是多方位联办。农村职业中学结合实施“燎原计划”与当地生产部门挂钩,有的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做到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
  在学校结构上,有独立设置、全办和兼办三种。独立设置的职业中学不办普通高中班,也不带普通初中班,这一类学校以1981年创办的晋江职业学校为最早,至1989年,全省共有63所。其中教育部门主办的规模较大,在校学生人数都超千人,由有关部门或企事业部门主办的规模较小。全办的职业中学在高中部分不兼办普通高中,但带普通初中班,这一类学校最早办的有厦门第七中学、福州第十二中学、永安第二中学、连城隔田中学等,到1989年已达166所,学生都在千人以上。兼办的职业中学是高中部分兼办普通高中班,或者是普通中学、技工学校兼办职业高中班,1980年,这一类学校有厦门六中及福州六中两校,到1989年,全省已达78所。
  在办学形式上,有学校自办和学校与有关部门联办两种。1989年,学校自行办学的共141所,占45.9%,与有关部门联合办学的166所,占54.1%,联办单位302个。联合办学始于1980年,当时福州第十二中学与市财政局联合办财会专业班,是全省最早联办的学校。1984年,教育厅分别与省林业厅、省水产厅、省经济委员会先后联合发出举办林业、水产、包装工艺等专业的职业中学的通知,实行全行业联办。之后各地各行业、部门与学校联合办职业中学逐步推开。
  在办学层次上,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业初中和各种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班等4种。1985年5月,省教育厅首先批准福州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和福州财政金融职业学校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至1989年,先后批准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有福州建筑工程、财政金融、旅游、文教、电子职业学校等5所和永泰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厦门旅游、电子职业学校等2所,莆田湄洲湾工业职业学校,福鼎卫生职业学校,三明职业学校,永安农业职业学校,泉州华侨职业学校,晋江职业学校,惠安开成建筑工程职业学校,漳州职业学校,南平职业学校,龙岩华侨职业学校,龙岩林业职业学校,共计19所。另有职业高中288所及职业初中4所(福州地区1所,宁德地区3所)。省内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职业高中经常举办各种专业技术短训班,永安农业职业学校专门设立培训中心。
  1989年,全省职业中学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分布的情况是:福州市73所,其中:市区49所,福清县6所,闽清县5所,长乐县7所,连江县4所,罗源县2所(另有1所职业初中);厦门市15所,其中:市区10所,杏林区2所,集美区1所,同安县2所;漳州市39所,其中:市区7所,龙海县8所,云霄县5所,平和县7所,东山县2所,诏安县1所,长泰县3所,漳浦县2所,南靖县3所,华安县1所;泉州市38所,其中:市区8所,晋江县4所,石狮市2所,南安县6所,惠安县6所,安溪县6所,德化县3所,永春县3所;莆田市21所,其中:市区2所(1所为湄洲湾工业职业学校),涵江镇2所,莆田县11所,仙游县6所;三明市40所,其中:市区2所,梅列区5所,三元区3所,永安市4所,明溪县3所,清流2所,宁化县1所,大田县4所,尤溪县5所,沙县5所,将乐县3所,泰宁县2所,建宁县1所;龙岩地区28所,其中:龙岩市6所,永定县7所,漳平县4所,连城县3所,上杭县3所,长汀县3所,武平县2所;宁德地区26所,其中:宁德市3所,福安县3所,福鼎县5所(另有丹岐职业初中1所),寿宁县5所(另有竹管垄职业初中1所),古田县3所,霞浦县4所,周宁县1所,屏南县1所,柘荣县1所(另有富溪职业初中1所);南平地区27所;其中:南平市11所,建瓯县3所,邵武县4所,浦城县2所、建阳县2所、崇安县1所、松溪县1所、光泽县1所,政和县1所,顺昌县1所。
  1980~1989年福建职业中学发展情况,详见表6-6。
  二、专业学制
  (―)专业
  发展初期,各校从当地需要和学校本身条件出发开设专业,1982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合下达《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意见》,提出:“职(农)业中学的专业设置,必须从各地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眼前和长远等关系,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相对稳定、各有特色,不搞小而全”,“城镇职业中学的专业设置,当前以面向服务性行业为主”,“农村的应从大农业着眼,既为粮食作物,又为发展多种经营培养人才,为农村生产生活需要服务”。据此,福州及厦门市较多设置电子、电工、仪表仪器、化工、建筑、车辆维修、财会、旅游、服装设计、医药卫生等专业,农村主要设置种植、养殖、食用菌栽培、农副产品加工、竹木工艺、农村家庭综合经营等专业,有些地方根据当地传统工艺和特产设置专业。德化县城关职业中学设陶瓷工艺专业,惠安县洛阳职业中学设石雕工艺专业,安溪县第十五中学设茶叶专业,永安县抚市职业中学设烟草栽培及烤烟专业。
  到1989年,全省职业中学(包括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所设专业已达100种,其中有:
  工科类42种,即发电厂与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设置、电力与供电、农村水电、冶金、机械(包括农村机械、港口机械、石化机械)、钳工、电机、电工、电子电器(包括家电维修)、计算机、仪表(包括机械仪表、化工仪表)、化工工艺、水泥工艺、饮料工艺、造纸工艺、陶瓷工艺、炼油工艺、林产化工、制盐工艺、制糖工艺、食品工艺、制鞋工艺、棉纺、针织、服装加工、印染、印刷、木材机械加工、塑料成型工艺、玩具、工民建、给排水、建筑水电安装、环境保护、铁道信号(包括铁道通讯)、铁道供电、铁道运输管理、汽车驾驶、车辆维修、轮机、水手等。
  农业类19种,即农学、果蔬、园艺、茶叶、水果、食用菌、烟草、林学、营林、园林绿化与管理、林果、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捕捞、畜牧、兽医、养蜂、农村家庭综合经营、农村经济管理等。
  医药类8种,即医士(包括中医士、西医士、乡医),检验士、护理(包括护士)、保育护士、助产士、药剂士、针灸按摩、医药(包括制药)等。
  师资类5种,即幼教、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
  文科类4种,即图书馆、文书档案(包括文秘、打字)、公共关系、广播电视等。
  财经类9种,即财经、金融(包括城市金融、农村金融、财政金融、国际金融)、财会(包括会计、外贸财会、旅游财会、商业会计、乡企财会、林业财会)、基建财务与信用、统计、企业管理(包括工业企管、乡镇企管)、工商管理、建筑经济、营销(包括供销)等。
  政治类1种,即法律(包括司法)。
  艺术类4种,即美术(包括实用美术、工艺美术、装璜美术、陶瓷美术)、室内装饰(包括建筑装饰)、工艺漆器(包括油漆)、雕刻(包括石雕、木雕)等。
  服务类8种,即服装(包括设计与制作)、烹饪、饭店管理、导游、宾馆服务、美发美容、家具(包括设计与制作、木工工艺)、摄影等。
  (二)学制
  为适应当地各行业、各工种不同需要,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制不一致,有4年、3年、2年半、2年、1年和半年的。前4种是学历教育,进行系统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其中4年和3年两种,多数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所设的专业学制;后2种主要是实用技术培训,按社会急需办班,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学了就可以用。上述5类学制中,以2年及3年的两种占绝大多数。1987年,3年制占50.2%,2年制占45.3%,4年、1年、2年半和半年制的分别占2.3%、1.8%、0.2%及0.1%,—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开设1星期到2、3个月,最多不超过半年的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班,永安农业职业学校仅1986年1年中,就举办41期,受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
  在学历教育中,还有一种积分制,即边参加生产劳动、边参加学校学习,一次一次地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单科结业,学完一定课程和课时,经考核合格,凭单科结业证换取学历文凭。积分制在少数农村职业中学试行,莆田县农业职业中学制定文化课和专业课各主要学科积分标准,据此对学生进行文化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者即发给毕业证和专业合格证。
  三、教学
  (一)教学计划
  1980~1981年,教学计划由各校自订,省教育厅制订一份农村职业中学教学计划讨论稿,供各地参考。1981年7月,省人民政府批转厦门市教育局与劳动局关于部分中学举办职业高中班的报告,其中有教学计划部分,发给各地参考。1982年3、10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有关文件中,都对职业中学教学计划的制订,提出要正确处理学习与生产实习劳动、文化课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原则意见。省教育厅据此提出要逐步制订一批统一的教学计划,对未能统一制订的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各地根据各校实际自行制定。1982~1984年,省教育厅先后制订、推荐和印发给各地试行或参考的有土木建筑、幼教、体育、音乐、美术、种植、畜牧、林业、水产养殖、电子、电工、交通机械维修、木工家具、财会、商业、服装、烹饪等专业教学计划。1987年,修订和印发了体育、音乐、美术、财金、电子、工民建、机械、畜牧兽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林业、农学专业的教学计划,除体、音、美3专业教学计划外,其他专业教学计划均有三年制和二年制之分。1988年5月,省教委提出职业学校必须突破普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框框,可以在办学形式、学制、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招生对象、收费标准、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等6个方面灵活掌握,不强调统一性与规范化,据此,各地在执行教育厅制订的教学计划时,都针对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
  (二)教学大纲、教材
  1982年8月,省教育厅组织编写《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作物栽培》、《作物遗传与良种繁育》、《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解剖生理》、《饲料与营养基础》、《畜禽饲养》、《畜禽遗传育种》、《畜禽常见病防治》10门农业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印发各地试行。1984年9月,省教育厅颁发幼教、音乐、美术专业教学计划时,同时编写与印发这3个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共41份。1984年10月至1987年初,以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为主编成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有:财经专业的政治经济学、会计原理、统计原理、电子计算机基础、工业会计、商业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8门;电子专业的电工基础、电子电器、BASIC语言、无线电基础知识及工艺、电工工艺、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方法、硬件维修、PASGAL语言、音响设备、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机与拖动基础、工厂供电、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企业管理等15门;工民建专业的制图与房构、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建筑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基础、砖瓦抹灰工艺、建筑电工等10门;机械专业的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等4门;畜牧兽医专业的畜禽解剖生理、饲料与营养基础、兽医基础、猪牛兔饲养、畜禽疾病防治、中兽医学等6门;海水养殖专业的分析化学、海水化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海洋生物、饵料学、海藻养殖、鱼虾养殖、渔业经济与管理等9门;淡水养殖专业的化学基础与水化学、养殖生物学基础、淡水生物学、鱼类学、池塘养鱼学、鱼病学、渔业经济与管理等7门;林业专业的森林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林业基础知识、林木栽培等、林果病虫害防治、农林业生产、林业经济与管理等7门。此外,还编写了职业中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要和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基本要求。1987年开始,以职业中学有关专业中心教学研究组成员为主,进行修订。
  职业中学初办阶段,依据“一纲多本”的指导思想,由各校自行选择、推荐和编写教材。如1982年,永安县第四中学自编《木工》、《土工》、《塑料机械》、《商业基础》、《缝纫裁剪》等11种专业课教材,永安第二中学编写《土壤肥料》、《柑拮栽培》、《黑木耳及其栽培》、《银耳的瓶栽技术》、《凤尾菇栽培法》、《服装裁剪法》等7种专业课教材,永安大湖中学编写《植物学》、《饲料生产学》、《农业化学》、《淡水养殖学》、《畜牧兽医学》等6种专业课教材。1986年以前,文化课教材使用普通高中二年制课本。1986年秋季开始,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职业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外语等文化课基础教材,政治课本沿用普通中学相关年级政治课教材,1987年起补充本省自编的《职业道德》。农科类专业课教材在1984年以前暂用省农业领导管理干部培训教材,计有《植物和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作物栽培》4门,1984年秋季以后,改用教育部与农业部合编的《农民技术教育教材》(中级本),计有《农机基础》、《农村实用电工》、《植物和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作物遗传与良种繁育》、《植物保护基础》、《农业气象基础》、《造林基础知识》、《畜禽解剖生理》、《饲料与营养基础》、《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兽医基础与疾病防治》、《养猪》、《养牛》、《养兔》、《养禽》、《养蜂》、《实用淡水养鱼技术》共18门课本。省自编了《果树栽培》、《名优水果》、《四季菇耳》、《新兴养殖》、《芦笋植物学特征栽培技术》、《龙眼、荔枝、枇杷栽培》、《果树嫁接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补充教材。工科类和服务行业类教材来自4个方面:(1)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同类或近似专业的有关教材;(2)技术工人学校的有关教材;(3)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高中部分专业的专业课教材;(4)自行编写《财金与信贷》、《旅游概论》、《建筑制图》、《施工组织管理》等补充教材。
  师资类专业(体、音、美、幼教)教材中,幼教专业全部(含文化课)用普通幼师教材;音乐、美术、体育3个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及音乐、美术的专业课,均用普通中等师范教材;体育专业由省自编《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体育统计》6科教材。
  (三)生产实习与基地建设
  1982年10月27日,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几项规定》中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为职业(技术)所需要的教学劳动实习场所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要组织条件较好的厂、矿、场、店主动与对口的职(农)业中学(班)、职业(技术)学校挂钩,提供实习场所及实习教辅人员,学校也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筹建必要的实习场所。公社、大队应拨给学校适量土地帮助农业中学建立教学、劳动和科学实验的基地。”各地贯彻中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学校自主,由地方投资、国家补助,建设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开始时一般规模小,设备简陋,1982年起,省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增加投资,1983年起,省人民政府每年拨给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120万元,大部分用于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上,1988年,省人民政府划出40万元作为职业中学建设教学实习生产基地贷款贴息资金,由各校到银行贷款,行政部门给予部分利息补贴,学校依靠自己力量艰苦创办、经营实习基地,当年各校共向银行贷款445万元。1989年,省人民政府改变投资方式,从专项教学设备费中拨出100万元,作为职业中学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短期周转金,把一次性投资变为周转性投资,建设教学生产基地。建阳县将口职业中学靠这种办法建成了校内鱼塘17亩、柑桔园25亩、茶园10亩、杉木15亩、农地10亩的基地和食用菌研究中心、香菇木耳厂、棚鸭饲养场,校外开发了山柰水果基地150亩,校内外生产基地年产值达50万元,年利润10万元以上;晋江县陈埭职业中学向银行贷款50万元,建起制鞋厂、服装厂,年产值200多万元,利润20多万元。第二种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建设兼有育人与经济收益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一是把学业与家业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家庭生产经营项目结合起来,边学边在家实践应用;二是把社会生产场地作为职业技能训练基地。第三种是生产基地建设与实施“燎原计划”相结合,既发挥育人作用,又发挥向社会推广新技术的功能。1989年,全省接受国家教委“燎原计划”贷款239万元,建立14个“燎原”项目生产基地,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220期,受训学员(农民)达1.2万人,项目产值700万元以上,纯利润70多万元。
  (四)教学研究
  1982年8月,省中学教育研究会设立职业教育研究组。1983年1月,省教育厅成立职业中学教材编写组,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一年后,在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下设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将职业中学教材编写组并入,协助省教育厅拟订全日制职业高中一些专业教学计划,先后订出土木建筑、幼教、体育、音乐、美术、种植、畜牧、林业、水产等专业的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或讨论稿,并推荐厦门第四中学等校电子等专业教学计划共7份,在各地试行基础上进行修订。同时拟订主干学科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推荐各地使用,还编写部分专业课乡土补充教材。在此期间,省教育厅组织全省性职业中学的思想政治、幼教、音乐、体育、美术、建筑、电子、机械、财金、林业、水产、畜牧、园艺、语文、数学及旅游等16个专业教学研究中心组,开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研究与实验活动,并培训专业课教师。1984年6月,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会成立,每年举办学术年会,进行专题研讨和评选优秀论文,出版内刊,由于活动经常,该会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学会,有三位理事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其中一位是全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1988年底,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改为职业技术科,主要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教学改革的实验和教学评估等工作。
  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研究,主要依靠省职业中学各专业组教研中心进行,到1989年底前,又成立种植、养殖、家庭综合经营、服装4个专业组教研中心。这些中心组一般每年开会一次,不定期编印“教学通讯”交流息,协助制订各科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要求,检查教学质量,探索教学规律以及培训专业课师资。
  四、德育
  (一)机构
  1985年10月,成立全省职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研组,组织职业中学领导人和政治课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开展调查研究,编写政治课补充教材《职业道德》(1987年出版,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奖”),培训政治课教师,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总结经验交流。各地区(市)于1986年相继成立本地区(市)的相应组织。各职业中学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或中共支部书记任组长,政教室主任、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及班级代表参加,泉州华侨职业学校成立德育研究会。
  (二)内容
  省职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研组制订的《职业中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主义、道德和纪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形势任务、时事政策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一年级,进行科学人生观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职业理想、德智体全面发展、集体主义、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二年级,进行经济常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劳动观点教育;三年级,进行政治常识、时代精神、形势任务、理想前途、社会主义道德和职业道德、民主、法制和职业纪律教育。根据统一要求,各校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思想和专业特点,各有侧重补充有关内容。在沿海、城市和开发区、侨区,侧重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法制教育,同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厦门电子职业学校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第二年着重于“做一个特区合格技术工人”的教育,第三年重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3年的系列化教育,与爱国主义、前途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山区和农村,侧重于“爱农、学农、务农”和前途理想教育,以及热爱专业、艰苦奋斗的教育。
  (三)途径
  通过政治课教学、班会和共青团活动、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举办讲座和报告会、课外集体活动、行政管理手段、日常的思想工作以及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等各种途径进行。福州文教职业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进行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时,具体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解放军、爱校、爱专业的“六爱”教育,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际行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部队、工厂、农村,通过军训、社会调查、听取报告等接受教育,还组织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到闹市设点和到工厂、医院、部队等处进行“送温暖”活动,通过为民服务,进行德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晋江职业学校除政治课外,还通过报告会、班级读报、黑板报、结合专业教学外出参观等进行教育,还向学生介绍已有成就的历届毕业生典型事例,增强学生专业信念,树立巩固的专业思想,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培养学生爱集体、助人为乐和大公无私的品德,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等。
  五、体育
  各校设体育课,每个学期都是1周2课时。有的专业如土木建筑、交通机械维修专业等,在第三学年主要是安排实习课,少上或不上体育课。各校教学计划规定:体育课主要对学生加强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教育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各校一般都有早操和课间操制度,课后及节 假日,经常开展球类等各种竞赛活动。1983年后,有的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5年9月,成立全省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组。有些学校之间举行友谊体育比赛,1986年5月,龙岩华侨中学职高班与龙海第三中学共同举办体操、田径和篮、排球友谊赛2天,在11项田径比赛中,有35人次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同年,龙岩华侨中学职高体育班学生3人作为地区代表队成员参加第9届全省运动会,其中黄秉忠1人独得金牌5枚。六、学生
  (—)招生
  职业高中(包括职业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参加本地区(市)、县高中阶段统一招生,由当地招生办公室统一录取。招生人数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教育部门结合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研究确定。
  职业初中招收高小毕业生,由各县(市)办理。
  (二)毕业
  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联合下文规定:“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但国营或集体企业单位招工时,应在城镇职业中学毕业生中对口择优录用,也可以自行组织就业或申请个体开业;农村职(农)业中学毕业生原则上回社队参加劳动,农业部门和农村集体单位如有需要,可经对口考核,择优录用”。
  1984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从当年秋季开始,各地区(市)确定在1~3所有条件的职业中学中定点举办体育、音乐、美术专业职业高中班,并在一些县(市)举办三年制幼教专业职业高中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经过3年学习,毕业后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要求由省统一组织考试,从1987年开始,每年安排500名指标,从当年这批经过考试后的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安排到小学、幼儿园任教,承认其中等师范毕业学历,享受同等待遇;未被录用的,仍属职业高中毕业学历,按当地招工条件,从当年起参加招工,也可以报考升学或自谋职业。1984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从该年度起,在福州二十三中学举办助产士职业班和莆田哲理中学举办保育护士职业班,学生毕业后去向及待遇均与上述体育、音乐、美术及幼教专业毕业生相同。1985年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和授权,省教育厅陆续审批开办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职业中专),这类学生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但不包分配,由用人单位考核录(聘)用,享受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毕业生待遇。
  1986年,省教委决定对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经过1年劳动实践,通过有关部门考核合格的,发给农民技术员证书,并在贷款、信息和良种、化肥供应上给予优惠和便利。同年11月,省教委、省人事局及省劳动局联合下文,规定职业高中毕业生被聘用为干部的,工资待遇按有关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规定执行;被招为合同制工人的,试用一年期内按技工学校毕业生见习期工资待遇,试用期满后,三年制职业高中毕业生定级工资按技工学校毕业生见习期满定级工资规定执行,二年制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定级工资,一般转正为三级副,再满一年定为三级正。1987年起开始试行从省属农林院校招生计划人数中划出一定比例,采用推荐加考试办法,分别对口招收优秀农村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
  根据上述各项政策规定,职业高中(包括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有工作岗位,一般对口就业率达80~90%,财金、旅游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除被农林水部门和乡镇企业录用外,大都从事生产劳动,一般都成了农村技术骨干或种植、养殖业专业户。1987年,全省农林水院校对口招收农村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其中省农学院招70名,林学院招30名,厦门水产学院招20名。对体、音、美、幼教专业师资班毕业生,从1987年起每年聘用500名为公办教师。
  七、管理
  (一)行政管理
  1981年6月,福建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对全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制订方针、政策、确定方案等重大问题上进行宏观管理。具体行政工作由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统管。多数地区、市(除南平、宁德、莆田三地区)及一些县也先后设立领导小组,在行署(市政府)设立职教科,领导管理本地区(市)的职业中学。
  职业中学(包括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部,由校长负责管理学校全面工作,中共党支部领导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领导校内民主党派、共青团以及学生会和教育工会等群众团体。在校长主持下设有校长办公室(有的与中共党支部办公室合一)和政治、教务、总务等3个处,校办工厂(农场、畜牧场等)一般由总务处领导管理。
  职业中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宏观管理,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 制度和实施办法;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制订经费标准和人员编制标准;组织教师、干部的补充、培养和培训;负责教育质量检查和评估。市(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负责部署本地区职教的发展;确定学校设点和专业设置、发展速度和规模;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解决师资、经费、基地、设备;指导安排毕业生出路。各级业务部门和大中型厂矿企事业,负责制定本行业、本单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规划,管理和办好所属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由市(地)人民政府或省有关厅、局申请,报省人民政府(委托省教委)审批;职业高中由办学主管部门申请,报地区(市)人民政府审批;职业初中由所在县人民政府审批。
  至1989年,全省职业中学(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由教育部门主管的有260所,占学校数的84.7%,由有关部门主管的有19所,占6.7%,由企事业单位主管的有20所,占6.5%,由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主管的有6所,占2%,还有私立的,由学校董事会主管,共2所,占0.6%。
  (二)教学管理
  职业中学创办后,省教育厅通过制订、颁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推荐和组织编写教材,组建各专业中心教研组,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验活动,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对一些课程进行统考以及举办技能考核与竞赛等工作,进行教学管理。
  1982年3月,省教育厅颁布第一份全省统一的《全日制农业高中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至1984年9月,共颁发17种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或讨论稿供各地使用,统一了全省多数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后经过修订,1987年,省教育委员会印发了12个专业、21种教学计划。1988年5月,省教委提出,根据改革精神,在学制、教学内容及生产实习三方面,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教学大纲主要由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印发各校使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1984年11月起,省教育厅决定建立各种专业中心教研组,至1989年底,相继组建了20个专业中心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协助行政部门进行教学管理。省教育厅还在1985年及1988年,先后举办两期农村职业中学校长培训班,进行教学管理教育。此外,还委托福建农学院等4所高等院校短期培训770名各类专业教师,体育、音乐、幼教及美术4专业中心教研组也分别培训专业教师450人,促进教学管理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1985~1989年,省教育厅及省教委为了检测教学效果,先后对职业中学(职业中专)文化课及专业基础课统考20门学科,对3个专业、9个项目举办技能考核和竞赛。
  (三)学籍管理
  1986年8月22日,省教育厅制订《福建省全日制城乡职业高中学籍管理暂行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由各市、县教育局负责管理本市、县范围内全日制城乡职业高中全部学生学籍。该《条例》有别于普通中学常规管理的有如下几条:
  (1)全日制职业高中学生不得转人全日制普通高中学习,也不得转入全日制职业高中其他专业班,职业高中学生不能转入职业中专学校学习。
  (2)学生所学专业无后继班而应留级者,允许随原班级跟读,修业期满只发肄业证书,连续两年不能升级者退学。
  (3)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成绩经补考后,仍有语文、数学及主要专业课1科或其他学科2科以上不及格者,或专业技能考核不及格者,不予毕业,作为修业期满处理,发给肄业证书,毕业第二年允许补考1次,补考及格者,可由学校补发毕业证书。
  (4)少数专业的学生,学业成绩已基本达到毕业标准,且有关部门、单位确需提前录用,经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半年。
  (5)职业高中毕业证书由省教育厅统一印制,委托地(市)教育局验印,由学校发给学生;职业中专的毕业证书由省教育厅验印。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