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65
颗粒名称: 四、德育
分类号: G638
页数: 2
页码: 402-4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8年至1989年福建省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和劳动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德育 福建省 职业学校

内容

1958年,农业中学对学生进行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的思想教育。1963年,省教育厅提出农业中学一定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树立以参加农业劳动为荣的思想,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热爱农村、立志务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一代新农民。
  1964年,全省首次半工半读会议上提出“四个观点”(革命观点、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的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1965年,全省第一次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上,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教育战线上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两种方法的斗争。政治课以《毛泽东著作选读》为主要教材,教学时数多于全日制普通中学148课时,用于小组讨论和阅读参考文件以及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建立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自学组织,参加工厂和当地社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还向学生进行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教育,邀请农业劳动有成绩的历届毕业生回校,介绍他们在农业战线上的经历和业迹;举办“红在农村,专在农村”专刊,组织参观当地拖拉机站、水库等建设工程;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勤工俭学,劳动建校。平和县坂仔农业中学于1958年创办时,学校设在一座破庙里,学生白天自带椅子和锄头来校上课,还要上山砍柴、开荒,晚上走路回家。1959年,学校迁往偏僻荒凉的浮山庵,只有一座破落的废弃猪舍,师生学习延安“抗大”精神,上山采木,搬砖运瓦,经过三年劳动,建成24间教室、五间工具房。该校成立展览室,陈列创业时保留下来的五件“传家宝”:首任校长开荒创业用的镐和已磨损八寸的洋镐,首届毕业生为学校修理课桌椅的工具箱,首届毕业生用墨水瓶制成的煤油灯,学生自己理发用的理发工具和学校开办时当教室的猪舍。学校规定:每年新生入学,都必须到展览室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使农业中学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共青团组织带领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学习邢燕子、董家耕回乡务农的先进事迹。民兵组织以国防教育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人民战争思想,增强战备观念,实行劳武结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