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62
颗粒名称: 一、设置
分类号: G638
页数: 2
页码: 398-3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8年至1989年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的机构设置发展情况。
关键词: 设置 学校 福建省

内容

(一)农业中学
  1958年3月9日,中共福建省委发布《关于贯彻执行勤工俭学的办学方针的指示》,提出中等技术学校和部分中小学可以实行半工半读。同月中旬,省教育厅传达全国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精神,决定在莆田县举办农业中学试点。闽侯县闻风而动,率先在东岐乡办起半农半读民办中学。同月下旬,中共莆田县委发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书记挂帅,实现乡乡有中学”的号召,全县形成群众办学热潮。从3月21起,5天内办起农(职)业中学105所,招收学生4200人。3月29日,中共福建省委召开全民大跃进广播大会,号召“苦战30天,实现乡乡有中学,社社有小学,全部青壮年文盲入学”,全省迅速掀起全党、全民办学热潮,办起农业中学2071所,学生64613人,民办职业中学236所,学生20680人。到下半年开始整顿,停办部分学校,抽走3万名学生支援城市机械工业。到年底,全省实有农业中学(包括林业、渔业、盐业、茶业、工业、卫生)751所,学生41947人。1959年,调整学校布局,合班并校,办学规模适当集中,大部分地区做到1社1校、大社2校,村落分散的公社2、3校,全省保留330所、学生31597人,学校趋于巩固。年底,中共福建省委召开全省农业中学校长会议,提出农业中学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把农村未进入全日制中学的95%以上的应届高小毕业生吸收进农业中学。1960年5月,中央提出农业中学应积极提倡、大力发展、及时巩固、不断提高。因此,当年,全省农业中学增加到505所,学生40454人。1961~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大幅度裁并农业中学。1962年减至72所,学生5148人。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逐步恢复发展,到1965年,全省首次半农半读教育会议后,学校有1041所,学生56635人,遍布全省69个县市,其中有4县办16所以上,10县办11所到15所,29县办5所到10所,26县办4所以下。龙海、东山、平和、上杭和建瓯等5个县做到社社有农业中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举办农业中学受到批判,除东山县白埕农业中学外,其余全部被迫停办或改作普通中学。
  农业中学有县办、区办、公社和大队办,也有几个公社、大队联合办的,还有农、林场办的。初期强调生产劳动、学习、住宿、生活“四集中”,1961年,学校的土地归还生产队,超龄生退回生产队后,以小型走读为主,大型住校为辅,因地制宜,主要有下列三种形式:第一种,学习在校,劳动在队,住宿在家的走读农中,1965年,这种学校占28%。多数是大队自办或几个大队联办,一般设在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平原和沿海地区,或者是山区、半山区较大的自然村。校舍设备简陋,利用庙宇、祠堂、下马厂厂房作教室,课桌椅由社队筹集、群众援助或学生自带,经费来源靠学生勤工俭学。学生就近入学,聘用本地回乡知识青年作教师,半农半教,跟学生一起回队劳动。第二种,走读与住宿相结合,这类学校占36%,—般在居住比较集中的山区、半山区和部分平原、沿海地区,在山区多数由公社举办,在平原多数由几个大队联办。一般在公社范围内招生,也有招收邻近公社的学生,近的走读,远的住宿,有一定生产基地,学生校内劳动与回队劳动相结合,学校与学生均有收入。第三种,学习、劳动、食宿都在校,这类学校占总数的36%,—般是1958年办的老校,经过几次调整、合并、迁校、基建,一直保留原有的办学形式。也有的是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须要集中办学,在校住宿;还有是农场、林场办的,校舍、设备、生产基地等都具备集中条件。这类学校生产基地较多,农副业并举,在农事大忙阶段,放几天农忙假,或者让学生轮流回队劳动。
  (二)半工半读学校
  1964年10月,全省第一次半工半读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有条件的工矿企业试办一批半工半读学校,培养劳动技术后备力量,并成立了福建省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领导小组。当年,各地试办以厂矿企业为主、教育部门为辅的各类半工半读学校36所(其中工业类34所,艺术类2所),学生1637人。1965年,达到66所,学生7070人,分布在26个市、县;其中工矿企业办38所,交通及建筑部门办6所,财贸企业办6所,林业企业部门办1所,文化科研单位办2所,教育部门办13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停办。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