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54
颗粒名称: 一、设置
分类号: G718.1
页数: 4
页码: 388-3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6年至1989年福建省技工学校的类型、布局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设置 技工学校

内容

(一)类型
  1956年,省工业厅创建福建第一所正式命名的技工学校,招收初中生507名。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部分工厂企业自办技工学校35所,学生8005名。1959年,陆续批准建立技工学校14所,1960年建立14所。1961年起,停办一批技工学校,到1963年保留2所,部分学校改为半工半读技术学校。196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办汽车运输、电力、轻工和省劳动局技工学校等4所,当年招生70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全部拆散。1978年7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同意省劳动局新办和复办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等9所技工学校,招生2500名。同年12月,批准新办莆田地区技工学校,招生200名。1979年,新办和复办福州市等地市15所技工学校,到1989年,全省共有技工学校133所(其中总校39所,分校94所,另有教学班20个),教职员工4497人,学生27973人(未包括计划外学生1779人)。
  “文化大革命”前,全省技工学校都是省及地方劳动部门所办。“文化大革命”后,办学分成5种类型:第一种是中央部属学校,共有6所,经费由主管部门拨款;第二种是省属学校,共有13所,以及厦门市机械工业公司的厦门市机械技工学校,经费由省、市有关主管部门拨款,以上20所属于专业性技工学校;第三种是劳动部门所属学校,共有14所(连同地市技工学校的分校共有94所),除省劳动局技工学校由省劳动局主管外,其余13所,均由有关地市劳动局主管,经费分别由省和地市财政拨款,这些技工学校都是综合性技工学校;第四种是地、市劳动部门与企业联合办学,以分校形式办在企业,依托企业提供校舍、师资和实验实习场所、设备及办学经费(也有部分技工学校由总校拨给正常经费或提供文化课教师),总校负责招生、分配计划及教学业务的管理和指导;第五种是大、中型企业独立创办的学校,共有省汽车运输总公司的省汽车运输技工学校、省轮船公司的省船舶技工学校、省港务局的福州港口技工学校、省新闻出版局的省出版发行技工学校及省海运公司的福州海员技工学校等5所。1989年,福建省技工学校概况,详见表6-4。
  (二)布局
  “文化大革命”前,各校按照各部门和各地市需要而设。1978年后,铁路、电力、邮电、轻工、冶金、建工、建材、水产、林业、汽车运输、海员、港口、公路、船舶、机械、国防工业、出版发行、第二化工、省劳动局技工学校等19所设在福州,厦门市有省烟草技工学校,漳州市有省地质技工学校,泉州市有省粮油技工学校,三明市有省化工第一技工学校,龙岩地区有省煤矿技工学校,南平市有省闽江工程技工学校。另有邮电、冶金、机械、轻工、国防工业、汽车运输6所技工学校,建立了18所分校,分设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福安、建阳、永安等市、县。地区(市)劳动局和市主管部门办的技工学校有14所,其中福州市第一技工学校设在福州市,第二技工学校设在福清县宏路镇;厦门市有厦门市技工学校和厦门市机械技工学校;南平地区有第一、第二技工学校,前者设在南平市,后者设在邵武市;三明市有3所技工学校,设在三明的2所,设在永安的1所;漳州、泉州、龙岩、宁德、莆田各有1所。一些地市技工学校还在经济和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县(市)或某些行业如茶叶、陶瓷等产地的建瓯、建阳、顺昌、崇安、龙海、霞浦、福鼎、安溪、德化、闽侯等22个县设立分校,地区(市)总校为本地区(市)和所辖县(市)的生产建设和社会需要服务,分校既为本县也为邻县培养技工人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