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学校选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43
颗粒名称: 附:学校选介
分类号: G642
页数: 17
页码: 344-3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高等学校包括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价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选介 学校

内容

一、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是一所设有文、理、法、财经、外语、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民国10年(1921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校址设在祖国东南滨海的厦门市。
  学校初创时,设师范(包括文科、理科)、商学两部,以后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学等系科,到民国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有中文、外文、哲学、史学、社会学、算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政治、经济、法律、银行、会计、工商管理、教育行政、教育方法、教育原理等19个系。民国25年改为文、理、法商3个院9个系,学生从初创时的136人,发展到321人。在16年的私立期间,共有毕业生571人。鲁迅于民国15~16年曾在中文系任教,讲授《中国小说史》、《汉文学史》。民国26年(1937年),厦门大学改为国立,著名物理学家萨本栋博士任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往闽西长汀,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坚持教学。校长萨本栋、教务长傅鹰等,均担任基础课教学。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等,也应邀到偏僻山区的厦门大学讲学。由于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发奋学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民国30年、31年,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成绩第一。抗日战争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约1000人。
  民国35年(1946年),厦门大学迁回厦门,汪德耀博士继任校长,增设海洋系、国际贸易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加到1600人,当时在厦门大学任教的有王亚南、郭大力、林砺儒、洪深、杨东菁、郑重、卢嘉锡、唐世凤、余謇、郭一岑等知名教授。
  大革命时期,就有共产党人在厦门大学活动。民国14年(1925年),教育系学生罗扬才作为厦门市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并在那里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回厦门后,创建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这是福建省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厦门大学学生抗日救国会派代表往广州、南京等地请愿要求抗日。民国28年初,学校以校长和全体教授的名义,通电斥责汪精卫的卖国行为,主张抗战到底。解放战争时期,厦门大学进步师生奋身投入反美抗暴,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爱国民主运动,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解放厦门,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王亚南为校长。
  1950年,厦门大学原有的法学院与文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法律、政治两系合并为政法系,原有的商学院与经济系合并,改称财经学院,下设财政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工商管理、统计4个系。全校共有文法、财经、理、工4个学院11个系。不久,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一部分人员归并该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厦门大学确定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学校还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62年,厦门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6年,学校有8个系17个专业,学生达3000多人,教职工150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厦门大学蒙受重大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调整整顿,恢复和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对学生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行因材施教,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2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田昭武任校长。
  现在,厦门大学是直属国家教委主管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理两科及技术科学、经济、政法、艺术教育4个学院,有21个系、51个专业。除国际新闻专业学制5年外,其他专业均为4年制。
  厦门大学于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
  1989年,全校本专科学生6790人,在校研究生845人,教职工3383人,专任教师1382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347人、讲师700人、教员4人、助教262人。
  厦门大学有18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40位教授担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全校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57个。
  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科学研究机构有:南洋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寄生动物研究室等。由学校建立研究机构有特区经济研究所、抗癌研究中心、人类博物馆和鲁迅纪念馆等17个馆所。
  自1950年开始,厦门大学从事物质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方面的研究,招收晶体结构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在1956、1963年全国科技规划中,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均承担多项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课题,先后受教育部、四机部、石化部委托,举办多期学术讨论班、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催化化学和电化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1963年,蔡启瑞教授提出“络合活化催化作用”概念,是在国际上较早的有创见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模型设想。田昭武教授研制的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电镀参数测试仪和空气电池等,已由有关部门和工厂推广应用。1970年,重建的海洋系,积极开展海洋科学的教学与研究,郑重、李法西教授等多次参加国际海洋会议,该系已成为我国海洋科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厦门大学有“络合催化理论与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电极过程和等效电路的理论研究”等11项科研成果受到大会的奖励,蔡启瑞、唐仲璋教授及4个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1978年以来,获国家、省级科研成果奖的项目有129项。
  该校在人文科学的文、史、哲、经等研究方面,有较高成就。王亚南教授在校期间,培养了一批马列主义经济学的教学科研队伍。1980年成立的台湾研究所,率先对台湾的经济、政治、法律、民俗、文教等开展研究,在促进海峡两岸了解与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至1983年,厦门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已出版的专著有206部。学校承担60多种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审任务,自己编写出版了一批有特色的教材。
  学校科研面向特区,对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战略、自由港实施方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等课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经济学院教师组成智囊团,为特区对外贸易提供咨询。企业管理系为深圳特区培养管理人才,开设研究生班。生物系和环境科学研究所为海沧投资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
  学校致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国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校际协作关系。1983~1989年,接受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52人。1977~1989年,派出教师、研究生580多人次到20多个国家访问、留学。先后聘请国外专家、学者800多人次来校讲学。聘请世界著名科学家李远哲、杨振宁等为学校名誉教授。1977~1989年,派出教师150多人次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主办“国际电催化会议”(1985年)、“中、日、美三国催化学学术会议”(1987年)、“郑成功研究国际会议”(1987年)、“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89年)等国际性学术会议。
  厦门大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王亚南教授主持创办的《中国经济问题》月刊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有《经济资料译丛》、《南洋资料译丛》等。
  厦门大学背依苍翠的五老峰,面临蔚蓝的东海,全校占地面积1411亩,建筑面积40.98万多平方米。拥有图书166万多册,建有校实验中心、计算中心、测试中心、电化教学中心等现代教学科研设施。学校还附设精密仪器厂、电子厂、化工厂、印刷厂和农场等,还有可容纳5000人的建南大礼堂、10万多平方米的大操场、室内运动场和海滨游泳池等,为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良好条件。厦门大学有近70年的历史,先后为国家培养上万名大学生,其中有的已成为有突出成就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的有半导体物理专家、复量大学校长谢希德,四川大学副校长、数论专家柯召,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中共中央党校顾问陈康白,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家许涤新等;在国外,美国生物学博士、马里兰大学水产系主任顾瑞岩,美国医学家、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解剖学系主任教授李景昀,新加坡大学名誉教授陈育崧等,都是厦门大学早年的学生或毕业生。建国40年来,厦门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毕业生,有的已成为著名的教授、科学家、教育家或中央、地方机构的骨干。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陈景润,是该校1953年的毕业生。
  二、福建师范大学
  (详见第八章 师范教育•学校选介)
  三、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创办于1958年,校园座落在福州市西郊闽江之滨。
  福州大学坚持理工结合和多学科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厦门大学部分专业和专门化为基础,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无线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工程等9个系,分设数学、计算数学、物理学、无线电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铸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无机物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企业电气化、力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采矿工程、冶金工程等17个专业。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大学压缩规模,调整合并科系,全校保留5个系、10个专业。1966~1969年,停止招生。1970年,华侨大学的土木建筑工程系并入福州大学,新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道路与桥梁3个专业;以原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物理两系为基础,增办教育系,设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同时恢复矿冶系。1973年,福建师范学院恢复,改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教育系全部移交福建师范大学。1978年,华侨大学恢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的一部分转到华侨大学,另一部分仍留该校,维持原建制。1978年,创办轻工系,设置轻工机械、食品工艺和食品包装3个专业;1982年,增设工业管理系,下设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和工业企业管理专业。1982年,成立福州大学夜大学。1983年,增设财经学院,设会计、计划统计、商业经济3个系,并把工业管理系并入财经学院。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分别与国家电力部、煤炭部实行联合办学和长期协作办学。学校受省、部双重领导。这一办学特色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子。至此,福州大学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专科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使学校发展成为福建省属的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财、文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目前该校设有1个学院、16个系、57个专业。
  博士点有2个,即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黄金陵)和电器专业(博士生导师张冠生);硕士生点1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结构工程和电机电器;省级重点专业3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电机与电器。
  校园占地768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中外期刊7800多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较齐全,共有仪器设备19770台件,总价值达8860多万元,全校有实验室68个。
  福州大学师资队伍基础好,理科各系科以原厦门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卢嘉锡教授为核心,许多教师是原厦门大学的教学骨干;工科有关系科的教学力量陆续得到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许多院校的支援。学校长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许多学科有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有重点突出的科研课题和成果。本校现有专任教师1374名,其中国及专家4人、省级专家3人、教授38人、副教授228人、讲师530人。
  福州大学建校初期,曾设物质结构研究所和中心检验所,后物质结构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中心检验所改由福建省领导。目前,学校有1个研究中心、23个研究所室、6个校办工厂,取得主要科技成果44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比利时布鲁塞尔发明展览会银奖、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和其他科技成果奖的有150多项。该校化学化工系物理化学教研室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集体奖。大晶面距X射线分光晶体、马来酸氢十八脂(OHM)、福建老酒人工陈酿技术等获科技进步奖,新型高效率X光分光晶体邻苯二甲酸氢铊(TLAP)等27项获科学大会成果奖。“含银的双金属硫氰根综合物的结构化学”获1981年中国科学重大科技成果(合作)三等奖。“高级编译系统”获1983年电子工程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学校还编辑出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微分方程年刊》(英文版、向国外发行)、《高等教育研究》等。校办工厂除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外,还积极开发研制高新技术产品。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
  福州大学自1977年起,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现有在校生8432人,其中本专科生7933人、研究生116人、夜大学生383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大学毕业生近2万人,研究生200多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毕业于1965年的魏可镁主持研制的A110-3型氨合成催化剂获198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65年,电机系毕业生许天津设计的ST系列单项同步发电机,获国家产品金质奖,畅销国际市场。1983年,许天津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大学积极开展国际、校际学校交流活动,近年来派遣108多人次教师、研究生出国访问、考察、进修、讲学、留学以及进行国际学术活动。同时,接受200多名外国和港澳地区的科学家、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有数名外国学者长期在校授课。自1987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还与日本长崎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苏联国立乌德穆尔特大学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四、华价大学
  华侨大学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是一所为方便华侨青年回国升学而设的大学。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领导,首任校长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学制5年(医学系医疗专业为6年)。
  校址在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泉州市东郊。学校占地1500多亩,建有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师生宿舍等18.99万多平方米。1963年华侨集资兴建陈嘉庚纪念堂,1983年落成。纪念堂矗立在校园中心,成为学校的主建筑。1960年,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学生,暂借福建师范学院上课。1961年秋,增设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和化学系化学专业,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课。校舍陆续建成后,迁回泉州。1962年,增设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物理系物理专业、热带作物系热带作物栽培专业。1963~1965年,先后增设医学系医疗专业、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及农田水利专业、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和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外语系印尼语专业、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至1965年秋,连同设在北京的艺术系,全校共有11个系15个专业,在校学生2300多人,教师480多人,干部职工340多人。至1966年夏,该校共毕业两届学生228人。华侨大学90%以上的学生来自东南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印尼华侨青年为多数。华侨学生热爱祖国,学习勤奋,外语基础较好,文体活动开展活跃。1966年,华侨大学已建成校舍9万平方米,购置图书30多万册,期刊1.4万多册,其中外文书刊2万多册,建成理、工、医、农等几十个实验室及外语视听教室,还设有印刷厂、自来水厂、小学、幼儿园及其他福利设施。“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1969年底,被迫停办,多数教师、干部下放劳动,图书、仪器设备被分给其他单位,校舍分配给福建医科大学使用,校产、家具损失殆尽。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侨务办公室报告,决定复办华侨大学,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学制4年,以招收海外华侨以及港、澳、台青年学生为主,同时招收部分国内侨属子女。
  复办后的华侨大学,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学和物理等7个系。并开办专修班和夜大学。1983年后,增设建筑系、中国文化系、外语系、旅游系和艺术系等。
  1980年开始,华侨大学对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采取单独命题,提前考试和录取的办法。华侨大学是国家学位委员会授权可以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基础数学、结构工程、机械制造3专业可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现有本专科学生2470人,在校研究生42人。
  全校现有教职工1506人,其中教师607人(教授6人、副教授118人、讲师279人、助教204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福建建筑学会理事长杨曾艺教授和中国高校金属切削及刀具研究会理事长刘培德教授等,都是有较高造诣的老教授。学校聘请4位外籍教师来校进行外语教学。
  图书馆藏书36万册,其中4万册是海外华侨、港澳同胞赠送和用外汇进口的外文原版书刊。学校有实验室47个,可开出实验项目625个,有精密机械、微电脑应用、建筑结构、近代光学、计算机软件、材料物理化学、华侨史等研究室,还建立了电脑中心和电化教学中心。该校引进一套PDP11/34小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华侨捐赠)、“983型”红外光光度计、“声学振动测试系统”等,为教学与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该校校刊(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80年创刊发行。
  学校重视教学、科研与经济、生产的紧密结合,重视为特区经济建设服务。在厦门为特区举办计算机技术培训班,与厦门设计院合作,参加厦门市第一项大型建筑工程——18层厦门振兴大厦的部分设计。此外,还与莆田、漳州、三明等市陆续签订技术、经济合作协议或科研项目协议。数学系副教授赖万才在研究“兰道定理中的海曼常数的准确值”取得优异成绩,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研奖。
  1980年,华侨大学成立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及归侨的著名人士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会长庄希泉任首届董事长,并在北京、香港设董事会办事处。
  为进一步贯彻面向海外华侨青年、港澳地区和台湾青年招生的办学方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研究给予华侨大学更大的自主权,改革教学,改革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并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学进行投资。除继续办好理、工科外,还要发展文科、经济管理、法律和医疗等科系,使之成为一所多科性的综合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综合发展,面向世界”。
  五、福建农学院
  福建农学院的前身是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和福建省立农学院。现校址在福州西郊。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于民国25年(1936年)创办农学、农业经济学两个系,民国29年,增设园艺学系并成立农科,民国31年改为农学院,同时协和学院设文、理、农3院,成为协和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校址设在福州市魁岐乡。抗日战争时,迁到邵武县,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
  福建省立农学院创办于民国29年(1940年),设农艺、园艺、森林、植物病虫害、农化土壤、畜牧兽医、农业经济7个系,校址先在永安县,抗战胜利后迁到福州市。
  1951年6月,福建省立农学院并入厦门大学,改为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市。同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协和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仍在原址办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农学院和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建立了福建农学院,校址设在福州魁岐协和大学原址,设农学、园艺、森林3个系,共有教职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在校学生391人。
  1958年,该校林学系分出,单独设立了福建林学院。同年,福建农学院又创建了漳州分院。1960年,漳州分院划归龙溪地委领导并更名为漳州农学院。1962年,该院撤销并入福建农学院。1958年,福建农学院校址迁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亩,发展到6个系、13个专业。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65年,福建农学院已有在校学生1308人,专任教师32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讲师65人。仪器设备总值15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17万册,办有农场、园林场、畜牧场、农业机械厂、养蜂场等。还在全省建立10余个教学、科研点。农学系培育出深受农民欢迎的稻种“梅峰3号”,园艺系培育出弛名中外的包菜良种“福农3号”和花椰菜良种“福农7号”,仙游县龙华基点推广“甘蔗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农学院于1969年被撤销,干部教师下放劳动,图书仪器大部破坏散失,校园被占用。
  1972年,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合并复办,成立福建农林大学,校总部设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学院原址,分部设在三明市和沙县两地。1977年,撤销福建农林大学,恢复福建农学院,在三明市荆东和沙县洋坊两地办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福建农学院得到恢复和发展,恢复7个专业,增办6个专业。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有7个专业点,5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国务院批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昆虫学两个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指导教师分别是著名甘蔗专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该院于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该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园占地180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1986年,全院迁回福州市现校址。
  该校现设8个系13个专业,受省农业银行、省委组织部等单位委托,在农业经济系开设经济管理和农村金融两个干部专修科(2年制),1983年开始招生。该校的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昆虫学3个学科为省重点学科。
  1989年,在校学生3071人,其中本科学生2272人、专科生459人、研究生34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32人、预科生74人。教师903人,其中正副教授174人、讲师或相当于讲师职称的335人。
  近年来,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已建立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的中心实验室,并建立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以及各学科的78个实验室。学校图书馆藏书40万册,另有期刊20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400多种。情报资料室与近1000个单位建立情报资料交流关系,与国外的100多所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文献交流。
  该校设有甘蔗综合研究所、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亚热带果树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室、食用菌研究站等15个科研机构,有专职科研人员105人。受农牧渔业部的委托,建有全国甘蔗良种引种站。校内的实习场地有农场、园艺场、牧场、兽医院、养蜂场、农机厂、水产队等。该校直接参加科研的有400多人,40年来,共开展300多项研究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的有200多项。其中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福建省科学大会奖27项,获1979年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获农业部1979年技术改进一等奖2项。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奖4项,有3个协作项目分别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技术改进一、二等奖。1981年,1个协作项目获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农机部重大科技成果奖、省科技成果奖、省推广科技成果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各1项。1982年,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4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项。2个协作项目分别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及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3年,获省高校科技成果奖7项。这些成果中,已有48项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中以水稻、甘蔗、黄麻、蔬菜、水果、病虫防治等16项应用科学,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学院拥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教授和一批后起之秀。名誉院长李来荣在获得美国博士学位后在暂居新西兰期间,为该国解决了大面积油桐不结果等难题,被英国皇家学会聘为正式会员。他在学院执教期间,针对中国南方山地多耕地少特点,发表《南方果树上山》和《关于红壤丘陵山地的利用》等论著,提出三项果树上山重要措施,为发展我国南方果树生产作出重大贡献。赵修复教授先后发现昆虫新种80多种。并在《茧蜂科分类的研究》中对中国茧蜂作了系统的整理分类,为国际柄腹茧蜂分类填补了空白,为中国利用这一类群寄生蜂开展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中国棍腹蜻蜓分类的研究》,时过30多年,仍被各国同行认为是研究亚洲蜻蜓的“金钥匙”。由于他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周可涌教授从事甘蔗等作物栽培育种的教学、科研40多年,先后提出甘蔗栽培育种等技术措施20多项,育成一批优良蔗种,发表《甘蔗栽培学》等专著。他30多年坚持在仙游蔗区指导生产进行研究,50年代,研究推广“甘蔗三角条播密植”;60年代,推广“宿根蔗丰产栽培技术”;70年代,推广“甘蔗育苗移栽”;80年代,推广“蔗区光能利用”等先进技术;使仙游县保持甘蔗单产全国首位,为中国甘蔗生产作出重要贡献。卢浩然教授40多年从事黄麻育种研究,他引进推广黄麻良种,评选地方良种,先后选育“梅峰4号”、“闽麻5号”和“黄麻179”等全国优良品种,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对中国麻作事业作出贡献。应振举教授从事中国野生牧草的驯化研究,育出一些优良草种,其中牛鞭草已被列为世界牧草良种。陈振光副教授第一次成功地培养出柑桔花粉单倍体植株,取得木本果树花粉植株诱导的重大突破,为果树单倍体育种和遗传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龚一飞副教授对养蜂学有较深研究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在他指导下,首次获得中华蜜蜂人工授精成功。他编写的《养蜂学》等论著,反映了国内养蜂的先进水平,广受读者欢迎。
  该院近年来,先后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专家、教授到院讲学或作学术报告;同时也派出教授、讲师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菲律宾、泰国等地考察、交流。全院有800人次参加全国和省的各种学术会议,提出了100多篇质量较好的学术论文。
  该院不断挖掘潜力,在校内外举办各种类型技术短训班。为各省培训农科技人员和领导骨干。1982年,试办农民自费上大学的进修班。1983年,试招学制1年的果茶专业农民自费生。
  该院长期坚持在校外农村办基点,实行教学、科研、推广(生产)三结合。1953年,与福州市郊郑依姆合作社签订技术合同,建立第一个农村基点。以后相继建立了仙游龙华、漳州林下、莆田漏头、南靖南坑、晋江古厝、三明荆东、建阳黄坝洲等7个固定基点和30多个临时单项的基点。仙游基点30多年来,开展科研与推广,使仙游县获得大面积蔗粮双丰收,实现万亩吨糖吨粮。莆田基点20多年来,师生与群众结合,培育推广了黄麻及水稻优良品种。
  该院编辑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福建农学院学报》,1985年起,由国际书店向国外发行。该院还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委托的《国外农学——甘蔗》、《国外农学——土壤肥料》两种全国性科技情报刊物;并受省科委委托主编《武夷科学》。此外,还定期编印《科学实验简报》、《译丛》、《年报》、《科技资料汇编》等内部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福建农学院共为国家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1万多人,他们的足迹遍及海南岛和西藏高原,大都成为各地农业生产、教育、科研部门的骨干。
  六、福建林学院
  福建林学院是195S年在福建农学院林学系的基础上建立的。校址在福建南平市西芹。
  建院初期,设有林学系和森林工业系,分设林业、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机械加工等4个专业。1960年,增设森林保护专业、生物物理专业、木材水运专业。1961年,经调整,生物物理、木材水运两个专业停办。1962年,森林保护专业停办。1965年,林产化学工艺专业和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停办,增设林业机械专业,至此,福建林学院只保留林业、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林业机械化3个专业。福建林学院于1970年撤销。1972年,与福建农学院合并复办,改为福建农林大学。1975年,农林分开办学,恢复福建林学院。
  现在,全院有4个系、1个基础部、1个马列室。共有6个本科专业、2个专门化、5个专科专业,1个干部专修科和4个师资班。其中林学专业是全省九个重点专业学科之一。经济林、造林学、森林经理、林业经济等4个学科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福建林学院设有杉木、经济林、森工采运机械化、林产品综合利用、萜稀等5个研究室,专职科研人员27人。
  全院教职工847人,校本部322名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中,教授、副教授63人,讲师95人,还聘请一批校外兼职教授。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600余人。
  近年来,学院在厦门特区建立“窗口”,在福州建立科技与信息交流中心,并和新西兰坎特雷大学林学院、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建立校际友好关系,与省内一些经济部门建立协作关系。除招收本科生、研究生外,也招收相当一部分专科生、代培生、进修生、自费生、函授生,还进行专项技术的短期培训,教育对象以本省为主,遍及全国16个省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院3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部、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发明获国家专利,8项与外单位合作的项目获省级以上奖。近几年,学校还与生产单位签订59项成果转让或技术协作合同,为社会解决了数十个生产技术问题,还派出10多名教授、专家担任省地县建设技术顾问。1981年,该院成立“营造福建沿海绿色长城服务站”,组织学生参加营造绿色长城的社会实践。1985年,经省林业厅批准,该院成立“福建林业基地建设技术咨询中心”,开展为全省林业基地建设服务的业务。该院俞新妥教授长期从事杉木研究,取得突出成就。张建国教授长期从事林业经济研究,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被推选为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林学系谢卿楣、李友恭教师研究“木毒蛾核多体病毒”的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福建林学院创办30年来,走过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1958年,创校伊始,他们搭起临时茅棚,有的寄居开平寺内,.在山区艰苦创业。1970年,福建林学院被撤销,人员全部下放,所有资产分光散尽。1972年复办时,大量校舍被工厂占用,厂校混杂。师生在困境中坚持教学,持续到1980年。现该院占地360亩,校舍建筑达8万多平方米,图书资料38万册,科研实验林和用材林5万多亩,仪器设备和各种设施已初具规模。
  该院编辑出版公开发行的定期刊物有《福建林学院学报》、《林业经济问题》。
  30年来,该学院培养毕业了4147名本科生、127名专科生、32名研究生。他们大都成为林业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不少人长期扎根艰苦的林业生产第一线。
  七、厦门水产学院
  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奉命迁到厦门,改称厦门水产学院,学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是我国水产教育发祥地之一。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民国9年(1920年)在集美学校创办水产科,以后几经变迁,为以后厦门水产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1972年,厦门水产学院开始招收渔业机械、制冷工艺、淡水养殖3个专业,第一届招生100人,以后逐年增设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资源、水产品加工工艺、罐头食品工艺、渔船动力机械、渔业电子仪器及渔船船体设计与制造共11个专业,并按学科分设了水产养殖系、海洋渔业系、水产加工系、渔业机械化系、船舶制造系、基础课部、马列主义教研室,共建立35个实验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厦门水产学院的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其间,共招收三年制学生894人、“社来社去”学生106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4年学制。
  1977年以前,厦门水产学院属福建省领导,面向全国招生。1978年起,归属国家水产总局和福建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水产总局为主。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和续办厦门水产学院,学院一分为二,两院于1979年12月起,各自独立办学。
  初分校时,只有渔业机械、渔船动力机械、渔业电子仪器、渔船船体设计与制造4个专业学生留在厦门水产学院。1981年,增设制冷工艺、海水养殖,达到6个专业。1982年1月,国务院批准该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
  该院现设4个系、8个专业,面向全国,学制4年。此外,设置食品检验、工业管理工程、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外经财务会计等8个二年制、三年制的专科专业。该院于1987年经农业部教育司批准,开办夜大学,设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企业管理工程、财务会计4个专业。1984年,该院成立“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厦门水产学院分院”,担负部属系统企事业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形成了农科、工科、管理学科兼容;本科、专科,继续教育并举的格局。
  厦门水产学院在水产科研方面做出一定成缋。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该院有3个项目获奖,在福建省科学大会上有18个项目获奖。近年来,在海、淡水养殖方面,该院以对虾和经济鱼类(鲷鱼、牙鲆、石斑鱼)为主攻方向,从苗种繁殖、双季养殖技术、饲料开发利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形成系列化研究,并深入生产现场,提供咨询服务,为福建沿海水产业的高速发展作出切实贡献。在水产品保鲜加工方面,加强对水产加工基础理论探讨和保鲜加工工艺的研究,取得的成果经推广应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机械方面,加强经济适用的节 能、助渔、导航仪器的研制。自行研制的几种型号定位仪已在南方沿海普遍应用,成为校办电子仪器厂的主导产品。学院与龙海县锦江渔牧公司等合作,进行的“双季对虾养殖试验”,已获科技成果及显著效益。
  1980年以来,该院接待来自美国、日本、苏联、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学者来访或短期讲学。派出教师赴西德、日本、美国、英国、泰国、丹麦、挪威、加拿大、奥地利攻读学位、短期进修、参观考察、交流合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于1981年创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在1989年度全国优秀编辑质量评比中,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厦门水产学院创办初期,使用原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和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校舍。现已建设新校区,校园面积267亩,建筑面积已达7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中外期刊1500余种。
  学院现设实验室39个。学院的渔业机械厂、食品冷冻厂、电子仪器厂、印刷厂是国家教委评定的合格企业。海水育苗场、淡水养殖场等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实习与试验基地。此外,还与莆田、东山、龙海等地的养殖单位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1986年,学院建立了水产生物陈列馆,分鲸馆和海洋生物陈列室两部,有鱼类标本800余种,具有专业特色与观赏价值。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27人,其中副教授40人、讲师(含相应中级技术职务)97人、教员29人、助教61人。在校学生1107人。
  学院创办以来,为国家培养了3372名水产专业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大陆除西藏、青海以外的27个省、市、自治区。
  八、福建医学院
  福建医学院的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民国26年(1937年)6月创办于福州市,同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划为该校附属医院。民国27年6月,因抗日战争迁往闽北沙县。同年8月,定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学制6年,毕业生授医学士学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福州,在省立医院和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吉祥山)重建校舍,医科学习年限为6年,医学专修科为5年。当时仅有基础学科教师19人,兼职教师3人。解放前夕,基础学科仅有专任教师15人。附属医院设病床30张,有临床教师12人,在校学生294人。解放前毕业生共279人。
  194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接办福建省立医学院,改为福建医学院,学制5年。1951年,除原设的医学本科专业外,增设医学专科(3年制),还附设中级卫生教育师资专修班。到1957年,该院建立基础学科17个教研组,有基础学科教师90人,能按教学大纲开出实验课,同时有一所300张病床的附属合组医院。1958年,该院从吉祥山迁到八一七中路西洋村新校舍,福州协和医院划为附属医院,还确定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结核病防治院、福州传染病院5所为教学医院,形成了一个教学、医疗、科研功能较为完整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1959年,为适应卫生预防工作的需要,增设卫生系,招收一届学生后,于1962年停止招生。还曾举办2年制卫生干部专修科。1962年,厦门医学院全部学生并入该院。到1965年,学校有教师282人,其中基础学科教师171人,临床学科教师111人,教师中有正副教授和正副主任医师34人、讲师和主治医师85人,在校学生133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5年,共毕业学生3207人、副博士学位研究生2名。该院先后成立放射医学、经络、肿瘤、蛇伤、寄生虫病、创伤、高气压手术治疗、血液病8个研究室(组),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其中“高压氧手术室的建造和临床应用”,开创了中国高压氧医学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被迫停办,院领导和一大批教职工被批判、斗争,下放农村,学校资产散失严重,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两所附属医院与学校“脱钩”,分成8组,迁到闽西、闽北8个县,破坏极其严重。1970年,福建医学院奉命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迁到泉州华侨大学校址,华侨大学医学系并入,改为福建医科大学。1970年,开始招试点班学生(2年制),1971年,筹建附属第一医院,秋季招收3年制医学专业学生。1972年,设医学、中医两系。1975年,在莆田、龙岩两县举办“社来社去”班,学制2年。1983年10月,原晋江地区第二医院划为附属第二医院。在此期间,还举办3期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和其他短期进修班以及中级技术人员班。附设机构有制药厂、印刷厂。1977年秋,开始招收5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福建医科大学迁回福州原址。同年11月,中医系分出复办福建中医学院。1980年,复办卫生系。198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恢复福建医学院原名。1984年,附属第一医院由泉州迁回福州。1982年6月,恢复附属协和医院隶属关系。
  福建医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和基础医学部5个教学单位,分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医学、影像医学、高级护理等8个专业。学制本科5年,专科3年。还办有高级护理干部、卫生干部两个专修科。全院有31个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教研室、13个临床学科、57个临床教研室。1981年以后,有11个学科14个专业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1989年,学院本部有教职工986人,3所附属医院和1个口腔医院门诊部,共有医护人员2295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183人、讲师120人、正副主任医师198人、主治医师359人。在校学生3111人,其中本科生2088人、专科生970人、硕士研究生53人。
  该院占地250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有基础医学教学大楼、办公楼、图书馆、学术厅、预防医学楼和综合教学楼等。学校拥有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机、气相、液相色谱仪、超速离心机、紫外、萤光分光光度计、核酸蛋白检测仪等一批现代大型精密仪器设备。3所附属医院有CT、ECT、彩色超声多谱勒、脑电图、监护仪、1500mAX线血管造影及电视系统、血液成份分离机等先进诊疗仪器。图书馆藏书36万册,其中外文图书3万余册,中外期刊1600余种,有电脑光盘检索、脱机检索和复制文献等服务项目。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病理解剖学是省重点学科。科研工作有一定水平,先后成立了电子显微镜室、血液病研究所、肿瘤研究室、蛇毒研究室、内分泌疾病研究室等22个研究室(所)。1977~1989年,承担462项研究课题,获奖185项,其中获国家和部级奖励19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吕联煌教授的“三尖杉酯碱治疗白血病的研究”是国内首创。此外在生物遗传工程、心血管疾病、药物、蛇毒、医学昆虫等方面研究都具有特色。邹宁生、陈国熙教授等著译的《人体局部解剖学》、《腹剖外科形态学基础》、《局部解剖学基础》、《胸部外科解剖学》,博得医学界好评。该院编辑出版刊物有《福建医学院学报》、《高等医学教育研究》。
  1978年以来,学院先后与美、英、日、法、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的学校和团体建立联系。有145人次外国专家学者来访、讲学。学校有27人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访问,1982年以来,派出留学人员65人。根据卫生部和卫生厅的要求,4次组织赴塞内加尔和博茨瓦纳的援外医疗队。
  学院从建校到1989年,共有毕业生11913人,其中本科生7748人、专科生3953人、硕士研究生69人、中专生143人。进修生近万人。
  福建医学院现有附属机构: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门诊部、印刷厂、医学模型厂、标本厂、机修厂、修缮队、幼儿园和校医院等。
  九、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和福建人民医院划归福建中医学院统一领导,形成教学、医疗、科研三结合的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省内名中医胡友梅、李建颐、孙朗川、林古恒、盛国荣、赵棻、陈:雨苍等先后在该校担任教学工作。学院还举办“师资训练班”,吸收社会上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的中、青年中医,充实师资队伍。建校不久,学院就建立起24个教研组,自编了10多种中医基础、临床、中药方面的教材,承担起26门中西医课程的教学任务。
  1966年,福建中医学院已初具规模。院本部占地60多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培养本专科毕业生640人。该院的附属机构也相应发展,中医研究所有专职研究人员119人;附属医院有病床250张,职工243人;附属中药厂能生产30多种药品,其中枯痔丁、蛇伤药、白降丹、红降丹等,畅销全国及东南亚。
  “文化大革命”给福建中医学院带来一场浩劫。1969年11月,学院被撤并入福建医科大学,成为该校的一个系——中医系,迁往泉州。原有校舍被占,仪器设备散失,教学人员下放。
  197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福建中医学院,在福州市屏山东麓的五四北路兴建新校舍,学校占地114亩,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
  该院设有3个系(中医学系、骨针系、中药系)和现代医学部。其中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为5年制本科专业,推拿、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为3年制专科专业。该院的中医学、中医骨伤学、医史、中西医结合4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988年起,受国家教委委托招收留学生。此外,该院还举办夜大学、函授、外国医师进修班及中医自学考试。现有本专科生1099人,在校研究生21人。
  全院现有38个教研室和5个研究中心(福建省中草药开发服务中心、福建省针灸研究中心、福建省中医药图书资料中心、中医学院保健康复中心和肿瘤研究中心)。附属单位有: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州屏山制药厂、福建省中医骨伤科研究所,另外还有5所医院作为福建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分布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南平,总床位近1700张。形成教学、医疗、科研、生产及国际培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现全院(含附属单位)共有1000多名教职员,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正副研究员130多名,讲师、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500多名。学院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高、医疗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和学者。
  该院针麻原理研究——经络感传专题、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中西医结合研究慢性气管炎、复方满山白治疗慢性气管炎研究、林如高正骨经验等5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研项目奖。49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部委、省、厅的科研成果奖。研究所对仙饮乌龙茶的研究,引起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广泛兴趣。
  该院主编的《福建中医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订户遍及亚太、欧美21个国家。
  福建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和进修生分布在省内外、港澳地区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院的国际培训中心,为外国朋友、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提供中医培训、旅游保健、气功、太极、推拿、温泉疗法等保健项目。中心设有国医堂,荟萃名老中医于一堂,诊治各种疑难病症,中心还在长乐开设了海滨度假村。
  培训中心接受新加坡、联邦德国、奥地利、印尼、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15个国家和港澳台的医务人员来院进修学习中医,并同华侨大学联合举办海外针灸进修班。近两年来,该院院长、副院长和教授先后接受邀请赴联邦德国、奥地利、菲律宾、新加坡讲学;并派学者和进修生赴美、法、日和港澳地区开展学术交流。1988年8~9月间,该院派出团组赴汉堡举办中医药展览。
  该院的台湾中医药研究室,编辑台湾医药史资料、台湾中医药学术情报及有关资料,分发有关单位研究参考。该室现正进行闽台中医史的整理和研究,广泛收集有关闽台的中医药学术发展史料,为沟通和增进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作出贡献。
  十、福建体育学院
  福建体育学院1959年在福建体育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于福州。现校址在厦门市集美学村。
  1962年,贯彻中央的调整方针,学校停办。三年中,为我省培养了一批体育专门人才。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在集美福建体育学校的基础上,重建福建体育学院。重建以来,教学、训练设施逐步得到充实和扩大,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学院占地164亩,校舍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有教学实验楼、标准田径场、带10米跳台的游泳池、排球房、篮球房、体操房、武术房、乒乓房、举重房等场馆设施,综合训练馆和由新加坡李氏基金委员会捐赠的“竞武馆”正在兴建中。学院设有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实验室。
  学院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教练和其他体育人才。学院设置两个系、两个专业,即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系运动训练专业,学制4年,兼设2年制、5年制专科。1983年,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现有在校学生596人。
  学院教职工281人,现有29位副教授,64位讲师;教师中运动健将4人,一级运动员26人、国家级裁判8人。学院开设教育理论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外语等26门课程。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优势,积极开展与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了办学活力。1989年,学院举办“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会”与台湾武术界进行了学术交流。
  1982年省第八届运动会上,学院代表队159人,共获金牌44枚、银牌59枚、铜牌47枚,获女排和男子田径乙组冠军,获男子乙组游泳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7个集体精神文明奖。1984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8所体院游泳赛中,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
  学院自重建以来,共培养毕业生1000多人,为福建省培养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专门人才作出贡献。
  十一、集美航海学院
  集美航海学院的前身是著名的集美航海学校。它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民国9年(1920年)创办的。初称“集美学校实业部水产科”,后称“集美学校水产部”。民国16年,改为私立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学校初具规模。从初办时以渔捞为主,后为渔捞、航海混合建制,而今侧重于航海。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集美学村历遭日寇轰炸,学校辗转搬迁安溪、大田内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集美,在几同废墟的原址上,重建学校。民国36年秋,学校虽分设航海、渔捞两科,打破20多年的渔航混合设置,但渔捞只招收一届,后即全部招收航海科学生。
  1949年9月,集美解放,学校立即抢修校舍,于11月7日正式上课。11月11日,学村又遭到国民党飞机滥炸,酿成“双十一惨案”,学校被迫疏散同安上课,直至1950年6月重返集美。
  1952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与厦门大学航务专修科合并,成立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1953年,院系调整,高教部决定将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大连海运学院。陈嘉庚同意上述调整,但提出大连海运学院每年必须向福建招生,以维持福建高级航海人才的培养。
  1958年,集美水产航海学校的水产、航海分开建校,航海部分改称福建省厦门市私立集美航海学校。1961年,改称福建集美航海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迫停止招生7年,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和部分校舍被毁坏,图书资料散失殆尽。1970年,学校并入厦门大学,筹建海洋系航海专业。1973年,撤销厦门大学航海专业,复办集美航海学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为大专学校——集美航海专科学校。
  1984年秋,该校试办五年制专科班,招收初中毕业生。目前,该校设有驾驶、轮机、电气3个系;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通讯与导航、海洋船舶轮机管理、海洋船舶电气管理4个专业。1985年以来,举办76期各种培训,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4017人。经国家教委批准,该校于1986年成立夜大学,学制三年半。1987年,该校举办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船员应用英语、柴油机动力装置与管理和修船学基础等四门单科函授,学制均为一年半。
  该校已建设有一支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1989年,全校共有教职工757人,专任教师26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51人、中级职称的121人。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至1989年,有9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其中一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3项获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教师、干部共出版专著17部。1983年开始,编辑出版《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学报》。
  该校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与学习环境。改为大专后,学校增建了一系列实验室,建立了实习船队,购置3万吨级的远洋实习船,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海模拟器等一流设备。学校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1955年改为四年制后,实习时间约占一年,分为海上实习、航行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由于有严格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较强。据统计,四年制的第一届(1959年)毕业生,凡是上船工作的,后来都当了船长。该校毕业生航证考试的合格率,83届为90.5%,87届达93.18%。
  学校图书馆藏书230085册,订有中文期刊890种,报刊103种,外文刊物139种。馆藏中,船舶驾驶等专业方面的书刊资料丰富。
  学校占地291亩,建筑总面积81719平方米。校园绿化40多亩,覆盖率达36.3%。1987年,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重视面向海外,对外交流。1983年,香港集美校友会向中央建议,发扬母校面向海外、广纳侨生的办学特色,恢复在海外招生。1984年秋,获准对海外招生。1980~1989年,学校先后接待了美、英、法、挪威、瑞典、新加坡、泰国等32个国家的外宾来校参观访问。1985年12月,联合国经社委员会与中国交通部联合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举办国际商法讲习班,国际海事委员会4位专家开了讲座。
  学校相继从澳大利亚、美国聘请4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学校两次组团到香港考察海运教育和航运状况。学校领导先后赴埃及访问阿拉伯海运学院及赴瑞典参加世界海事大学召开的教育讨论会。1984年以来,先后选派12名中青年教师赴挪威、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进修学习。
  该校在海内外素享盛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9年中,共毕业学生470人,为中国培养了早期的优秀海员和现代航海业的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培养毕业生7275名,他们遍布国内航运部门,有许多航海人才进入国际航运界。校友中,有担任过世界最大客轮“伊利莎白皇后”号船长、世界最大油轮“维运”号船长、中国最大远洋辑轮“德大”号船长、最大油轮“丹湖”号船长、最高级远洋客轮“耀华”号船长;有中国第一个驾船进入北极圈的船长,参加第一次太平洋洲际导弹试验的唯一民用船船长等。1986年,作为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队长的王岩,就是该校1983年的毕业生。
  1989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该校升格为集美航海学院。本、专科并存,本科学制为四年,专科为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本科,修业年限为5年。集美航海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培养航海人才的学院。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相关机构
福州大学
相关机构
华价大学
相关机构
福建农学院
相关机构
福建林学院
相关机构
厦门水产学院
相关机构
福建医学院
相关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
相关机构
福建体育学院
相关机构
集美航海学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