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留学生与对外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27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留学生与对外交流
分类号: G648.9
页数: 20
页码: 299-3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1877年至1989年福建省高等教育留学生与对外交流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高等 留学生 对外交流

内容

一、留学生
  清光绪三年(1877年),福州船政学堂38名毕业生奉派出国学习,是福建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船政局共派遣优秀毕业生赴欧美留学4批87名。以学习造船与航海科技为主。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 程•学务纲要》规定:“出洋考察为办学人员之必要条件,而日本则为必往之地”。光绪三十至三十二年(1904~1906年),福建派出教职员6人、学生22人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工业学校、实习学校传习所学习或考察。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宣布准备实行宪政,提倡师范和法政教育。福建根据推行新政的需要,从福建高等学堂、全闽师范学堂、游学预备学堂(①1907年,学部颁布新章 ,凡游学外国,须在国内预备程度及格方准出洋,于是全闽公学添设学科,兼课日文,改为游学预备学堂,陈宝琛任监督。)、校士馆、福建常备军等多方派出留学生,以学教育、法政、军事为主,个别人习实业。
  光绪三十年(1904年),福建在日留学生72人,留学学校15所(早稻田大学2人、国民英语学校2人、东京大学法学院3人、法政大学速成科11人、东京高等工业学校2人、宏文学院1人、东京蚕业讲习所2人,同文书院5人、物理学校2人、成城学校2人、正则英语预备学校1人、振武学校10人、经纬学校13人、东京高师附属学校1人、预备学校14人、预备入校1人),分布面较广。这些留学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宣统元年(1900年)陆续回闽,一般都成为新政或新学的骨干。全闽大学堂监督陈培锟是进士,到日本学法政。福建官立法政学堂首任监督刘崇杰,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政学士,后调驻日公使馆供职。农桑总局派陈耀西、邱中馨留学日本,回省后分别任官立蚕业学堂监督和教务。宣统元年(1909年),福建师范学堂102位教职员中,留学日本学习师范的22人。私立法政学校教职员中,有日本留学生21人(其中在日学法政8人、师范11人、其他2人)。福州明伦小学宣统二年教职员17人中,5人是留日师范生。
  清末,福建省自费留日也风靡一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我国在日留学生269人,闽籍12人,其中官费4人、自费8人。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二年(1908~1910年),全省留日学生58人,其中官费20人,自费38人。当时留学生在日本的学习情况是:“习速成者居百分之六十,习普通者居百分之三十,中途綴学辗转无成者居百分之五六,入高等专门者居百分之三四,入大学者仅百分之一而已”(《学部奏咨辑要》)。福建留日学生中,有不少不满清廷腐败倾向革命的志士,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林文、方声洞等是杰出的代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把部分庚子赔款退还中国,接受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外务部制订了派遣办法。此后,留日学生渐少,留美学生渐多。从宣统元年起,清政府连续3年3次考选庚款留美学生180人,其中闽籍学生12人(第一次1人、第二次3人、第三次8人)。清政府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曾先后对毕业回国的留学生进行4届“廷试”,录取者“赏给”进士或举人出身,授予官职。首届福建取2名,医科进士1人,农科举人1人;二届取6名,均为举人;三届取10名,工科、法政科进士各1人,余为举人;四届取19名,工科进士2人、格致科进士1人,余为举人。严复曾参予主持考务。
  福建女子留学,始于清末。何金英是我国最早女留学生之一。光绪十年(1884年)她由美国教会资助赴美留学,毕业于费城女子医科大学,回国后先后主持福州妇孺医院(后名柴井医院)及马可爱医院(后名协和医院),培养了不少医务人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她受李鸿章 派遣,赴伦敦出席世界妇女协会,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第一位女代表。此后,福建女留学生渐多,以福州和莆田地区为最,所学多医学与教育。
  民国以后,福建留美学生显著增加,与美国基督教会在本省的活动和创办高等学校有关。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凡被认为是高材生的教徒,毕业后便有由教会资助保送赴美留学的机会。民国11年(1922年),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事部核定,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获准在该校注册,允照美国大学的资格规定,给毕业生以学士学位;毕业生赴美深造,美国学校均得认可。私立福建协和大学亦在该校注册。这就为这些大学输送赴美留学生,开了方便之门。
  民国16年(1927年),福建政务委员会决定实行教育改造,设教育改造委员会。各大学校改校长制为委员制,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也组织5人委员会领导学校工作,而这5位校务委员全是美国留学生(王世静,美国康尼尔大学文学士、密执根大学硕士;陈叔圭,美国康尼尔大学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黄惠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文学士、美国士里丘斯大学硕士;黄惠珠,美国威斯连大学文学士、波士顿大学宗教科肄业;李美德,密执根大学硕士)。
  基督教会选送留学生的条件:一是信教,二是学业成绩优秀。凡牧师子女、教徒及在教会工作10年以上者,得优先选送。凡教会资助的留学生回国后,必须为教会服务。
  福建教会学校选送的留学生,有一批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回到祖国,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郑作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厦门大学副校长唐仲璋,原福建农学院院长李来荣、教授赵修复、杨孙鎏,原福州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世静,华南女子职业学院院长余宝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景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檀仁梅、王岳、丁汉波、郑德超、林观得等;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艰辛回归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林兰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部副主任林一等。
  在集美水产科开办前3年的民国6年(1917年),陈嘉庚就资助上海吴淞水产学校的3名高材生到日本留学,预聘他们回国后到集美任教。厦门大学在民国10年创办之初,即有资助留学生,“以为养成将来本校教授之材”的宗旨,预定教授欧元怀留学美国,即受该校津贴(民国13年欧学成回校,任教育科主任,后为大夏大学创办人之一)。后来卢嘉锡、蔡启瑞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卢嘉锡是庚子赔款留学生,获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成为中国最早的核科学家之一,民国35年回母校执教。蔡启瑞于民国36年赴美留学,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哲学博士,因抗美援朝战争影响在美羁留6年,1956年,突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
  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派遣留学生甚少,据唐守谦民国24年(1935年)所写《福建的高等教育》所述:“福建省从前遣送国外公费留学生皆无定标准。民国18年起,严定办法,曾选派留学生二次。18年1月第一次考选2人,18年6月第二次选取4名,并继续供给。从前已送公费留学生20余名,现多数已次第回国,仅余留学英、美、法各一名,日本半费补助者一名。数年来,以省教费多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及社会教育,故久未再考选学生留学国外。”民国20年,全国出国留学生:广东70人,浙江67人,江苏60人,福建41人,而其中40人是自费的。民国26年,省教育厅恢复考派留学生,考取13名拟派往欧美留学,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及省财政困难而停派。民国37年,国民政府训令各省停止公费留学生派遣,福建省留学生派遣工作陷于全面停顿。自清末至民国,福建留学生共约2000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留学工作一度趋于沉寂。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分配给厦门大学留苏预备生名额17人(工科9人,理科6人,政法、财经各1人)。1954年,高教部与教育部联合通知,从1955年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送北京专修俄文及政治一年后派赴留苏。分配福建省名额40名。选拔结果,录取15人(福州第一中学3人、福州第二中学2人,福州第三中学2人,福州第四中学3人,福建师范学院附中1人,泉州第五中学1人,养正中学1人,国光中学1人,永春第三中学1人)。这些留学生在苏联获得学位后,均回国工作。1959、1962、1963年,教育部陆续给福建个别留学生名额。这时期,留学生主要是派赴苏联及东欧国家。厦门大学从1952~1965年,有20人由国家派赴苏联攻读博士研究生或进修。其中:工学2人、化学10人、生物3人、数学3人、物理2人。
  1964年,福建高校经中央批准录取留学生2人:福州大学1人,派往法国;福建医学院1人,派往意大利。1965年,高教部分配福建省选拔自然科学留学生4名,其中厦门大学3名,福州大学1名;派往社会主义国家2名,资本主义国家2名。“文化大革命”开始,高教部于1966年6月,发出通知,派遣留学生的工作推迟进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1985年,全省高等院校先后派往国外留学、进修的教师有346人。至1989年,达千人以上。
  厦门大学于1977年,派遣出国留学生1人,回国1人;1978年派出2人,回国1人;1979年派出5人,回国3人;1980年派出15人,回国10人;1981年派出26人,回国22人;1982年派出56人,回国30人。
  该校1984年教师出国学习的情况如下:
  (1)派出人数:99人。其中男90人;女9人。(2)派出渠道:国家计划内35人,“641”(①“641”计划系根据国家教委1984年641号文件规定的派遣留学生计划。)计划25人,世界银行贷款21人,计划外18人。(3)派出类别:访问学者37人,进修生28人,研究生34人。(4)学术职称:副教授4人,讲师47人,助教16人,77级以后留校青年教师32人。(5)派往国别:美国55人,加拿大20人,日本5人,英国5人,法国3人,联邦德国2人,瑞典1人,南斯拉夫5人,其他3人。(6)对方资助总人数:32人(金额23万美元)。(7)取得学位:博士1人,硕士3人。(8)出国教师所学专业:数学2人,物理13人,化学33人,生物6人,计算机2人,海洋10人,历史5人,法律1人,经济11人,经济管理1人,英语8人,日语1人,法语1人,俄语2人,语言学1人,计量2人。
  厦门大学在1988年,派出留学生104人,回国34人。1977~1989年,共派出留学人员580人次。华侨大学自1981年以来,派出72位教师到美国、英国、日本、联邦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菲律宾进行学术访问、进修或攻读学位。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福建省于1985年5月,成立福建省留学生奖金学基金会,以便筹集资金,资助省内留学生出国深造。当年,基金会从85级国内研究生中选拔15名,资助出国留学。1986年,该会在省内公开招考经济管理工程等学科、专业预备留学生8名;又从在职人员中(主要为省属高校年青助教)选拔留学生9名。1989年10月,通过省内公开招考,选拔留学生10名。至1989年底,基金会共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派遣留学生42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福建省的留学生前20年主要公派往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人数较少。“文化大革命”中停顿10年。后10年主要公派往发达国家,人数倍增,同时涌现大批“自费”留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是留学生“滞留”国外问题。
  福建省高等学校成批接收外国留学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事物。
  1983年秋,厦门大学根据教育部决定,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2名,均为进修生。其中英国2名、法国2名、瑞士2名、荷兰3名、澳大利亚5名、新西兰2名、日本4名、泰国2名。分别进入中文系及历史系。1984年起,该校先后为美中教育基金会举办中文学习班;为日本国际青年交流协会举办中文短期学习班。
  1985年,华侨大学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立“华侨大学进修学院”,接受美国,日本、菲律宾、泰国、朝鲜等国学生和华裔青年3批,到进修部和中文系学习中文。1986年,由菲律宾福州烟厂教育基金会赞助,定期组派菲律宾华裔青年到华侨大学留学,攻读中文,学制2年,已有两期学成返国。1988年,同泰国丰商业与技术学院签订互派交换学生协议。自1985年以来,该校先后为以上国家培养165名留学生、进修生。
  福建中医学院的国际中医药培训中心,先后接受新加坡、联邦德国、奥地利、印尼、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务工作者来院进修。1986年始,与华侨大学联合举办“海外针灸进修班”10期,进修生来自奥地利、联邦德国、菲律宾、加拿大、西班牙、日本等国。福州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近年来也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二、对外交流
  清末,民国初年,福建高等学校新设的学科,不少聘请洋教习任教。全闽大学堂所聘的20多位教习中,有英、日、法、德、意、奥等国教习,担任外国史、地、法制、理财、理化、博物、外语等科教学。有些学校的体操、音乐,也聘请外籍教师担任。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从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10年(1921年),聘美籍教师3人。
  民国以后,福建高校逐步以回国的留学生取代洋教习的教学工作,但一些学校的专业,仍聘用少数外籍教师。厦门大学于民国13年(1924年),聘请外籍教师4人(瑞士籍语言学教授、美籍动物学教授、德籍哲学兼德文副教授、英籍英文名誉讲师各1人)。民国时期,共聘外籍教师14人。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于民国29年聘请4位外籍教授和1位技师(德籍犹太人与西班牙籍)。民国35年,经教育部同意,又聘用美籍教授8人(有男女声乐、管乐、理论作曲、大小提琴、钢琴等教授)。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办学初期,文理主要学科都由有学士或硕士学位的美国女教士任教。王世静担任院长后,注意从美国留学的校友中挑选人才,余宝笙等先后应聘。民国5~25年(1916~1936年),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有美籍教师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欧美籍教师先后回国。50年代,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福建高校曾请少数苏联专家讲学,至60年代先后离去。1957年,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率领中国大学代表团应邀赴印度参加加尔各答、孟买两大学校庆并进行考察,回国后向教育界作考察报告,是当时较重大的一次出国访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高等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全省有400多人次前往美、日、英、法、德等30多个国家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考察、讲学。接待数千位世界各地学者、专家来省讲学、访问。全省高校聘请200多位外国专家、外籍教师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厦门大学聘请外籍教师139人,其中129人为80年代后聘请的,主要来自美国(60人)、日本(13人)和加拿大(13人)等国。
  1984年,厦门大学以对外开放与高教改革为主题,举行科学讨论会,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探讨开放办学的问题,随之制订改革开放的方案与措施,不断扩大与国外的交流,先后派出500多位师生到国外进修、留学;150多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讲学或进行学术考察;邀请外籍专家、学者800多人次来校讲学;接受外国留学生300多人来校学习;创办了国际教育中心,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对外”、“外对中”培训班、进修班和研讨班;在海洋化学、海洋物理、抗癌、红树林等一些科研项目与国外进行合作研究。经济学院还同联合国人口研究中心达成协议,承担人口研究任务。1985年10月,该校主办国际电催化和氧化还原酶模拟催化学术讨论会。厦门大学已同美、英、法、日、加拿大、荷兰和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17所高等院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
  华侨大学学生来自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8年复办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4年中来自美、英、法、日、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裔学者和外国专家,计253批、1170人次来校参观访问或讲学。应聘到校任教的外籍教师29位。学校也陆续派出干部和教师出国考察与访问,还与日本、美国有关学校,订立互派教师与培养学生的协定。1985~1989年,又有欧美及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教育、科技、企业、政治界及社会活动家291批、2040人次至校参观考察、讲学或学术交流。1988年8月,陈觉万校长应邀参加在菲律宾召开的“亚洲著名大学校长关于亚洲高等教育讨论会”。1984年9月,华侨大学设立公共关系处,归口管理和推进对外交流活动。1986年,华侨大学董事会对第二届董事会成员组成作了调整,59名董事中内地15名,占25%;港澳29名,占50%;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的董事增至15名,占25%。密切了海外联系,扩大了对外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高等教育具有特色的变革是扩大了对外交流;而对外交流活动中突出的方面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自1977年开始,福建高校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学术的优势、与海外关系的优势,积极争取参予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打开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渠道与局面。据原省高教厅科研处统计,仅1978~1982年,全省高校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其他学术交流活动即达87项之多,参加人员100多人次,参加的学校有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