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915
颗粒名称: 一、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分类号: D64
页数: 2
页码: 278-2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解放初期,各高等学校均开设“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联系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进行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分清是非和敌我界线。
关键词: 福建省 马列主义 理论教育

内容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是开设马列主义课程的根本目的。福建解放初期,各高等学校均开设“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联系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进行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分清是非和敌我界线。
  1953年,根据当时的新形势新任务,调整了马列主义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论”、“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明确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解放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57~1961年期间,由于受“反右派”、“大跃进”等“左”的错误影响,高等学校一度停开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结合阅读马列著作节 选和党的文件。
  1961年以后的5年,根据“高校60条”和教育部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恢复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通过这3门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文化大革命”初期,政治课用毛泽东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毛主席语录》取代马列主义理论学习。1971年,各高等学校恢复招生,政治课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为主要教材。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8年高校恢复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课。1980年,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本科继续开设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文科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校的理工科加开自然辩证法。
  1982年,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的通知,各高等学校增开共产主义道德课,建立德育教研室,组织各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教师分工协作,先后编出《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概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学教程》等教材,在各校不同年级试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