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8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教学
分类号: G632
页数: 13
页码: 199-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中学教育的学制、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研究与改革。
关键词: 福建省 中学教育 教学

内容

一、学制
  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奏定学堂章程》定中学为5年制。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全闽大学堂第一期招收的学生学习4年毕业,第二期起为5年毕业。
  民国元年(1912年),中学改为4年毕业,民国11年,改定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分初、高两级,各3年。先办3年制初中,以后逐步增办初、高中并设的完全中学,另设几所3年制高中,这一学制一直实施到民国3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学沿用“三•三制”。1951年,根据《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分初、高中各为3年,均得单独设校。
  1958年7月,在31所重点中学103个班级试行“高中两年制”。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第一年43周,第二年38周,参加生产劳动时间每年8周;要求通过两年的学习达到普通高中3年制学生毕业水平。1959年,留下23所中学的31个班。全省尚有50所中学的200多个班级,分别进行各种学制试验:其中9所中学试验“五年一贯制”,20所试验“四年一贯制”,7所试验“高中文理分科三年制”,9所试验“初中二年制”,5所试验“初中半工半读”。1960年至1966年初,中学学制除大多数沿用“三•三”制外,少数学校仍进行改革试验,而在试行中年年有所调整。1960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的精神,秋季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实行“三•二”制试验。这些学校共30所,其中省重点中学10所。1961年2月,又在10%的学校里从小学、初中一年级开始试验“全日制十年制”。1962年,全省保留8所重点中学继续“三•二制”试验,各专、市基本上有1所,至1966年又增加3所,全省共为11所,106个班级,学生5454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2%。从1961学年起,在某些农村和山区试办简易初级中学,学制3年,每年上课时间有5个月、6个月和7个月3种,其余时间让学生回家从事生产劳动。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程,采用全日制普通中学的课本,补充有关农业生产知识。
  “文化大革命”中停课,1969年复课后,全省中学均实施“二•二制”,初、高中修业年限各为2年。
  1977年秋季,初中一年级招收的新生,在九个地、市所在地中学实行3年制。1978年,全省初中从初一开始实行3年制。1981年起,分批在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开始实行高中3年制,1983年,推行到一般中学。1978年以后,各中学逐步使用部颁教材和各科教学大纲。
  1987年起,各地陆续进行初中“二年分流”和“三加一制”的试点工作。“二年分流”按三年制初中教学计划进行,不修英语(毕业会考免试),把课时用于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掌迨一技之长。“三加一制”是参照三年制初中教学计划实施,初中毕业后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用技术教育。
  二、教学计划
  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科目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法制及财政、图画和体操共12科,每周教学总时数36学时,其中读经讲经9学时,外国语8学时,本省中学堂基本照此标准设课,但限于师资条件等困难,大部分中学堂先设前7科,许多中学加设国语课(或称“正音”),闽南地区的私立中学外语(主要是英语)的教学时数多,有的教会中学,多数学科使用英文课本,用英语教学。宣统元年(1909年),实行文实分科,文科以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和地理为主课,其余为通习课;实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和博物为主课,其余科目为通习课。主课授课时间多,通习课较少,文科的读经讲经,实科的外语课每周10学时。
  民国元年(1912年),教育部于12月公布中学校施行细则,规定中学校课程不分文、实,废除读经讲经课,增设手工、乐歌两科,改算学为数学;女子中学加授家事、缝纫和园艺,其它学科的教学时数和内容与男子中学有所不同,每周教学时数33~35学时,修身课到民国12年“新学制”公布后废除。全国教育联合会拟定课程标准纲要,福建省一些中学曾照此设课,把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初级中学的课程分为社会、言文、算学、自然、艺术和体育六大科,高级中学则分公共必修科、选修科,并实行学分制。
  民国17~26年(1928~1937年),福建省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对中学教学计划和课程作3次改动,民国18年,把公民课改为党义,另加童子军(初中)和军事训练(高中)课;取消必修选修科的划分;初中增加职业科目,英文从36学分减为30学分;高中增加国文、英文学分。民国21年,党义科又改为公民科,工艺科改为劳动科;增加教学时数;高中加重语文、算学、史地等科的分量,每周教学时数共31~34学时。各中学实施这一教学计划后,普遍反映教学总时数太多,高中的课程太重。民国25年,根据教育部《修正中学课程标准》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初中设公民、体育及童子军、国文、英语、算学、生理卫生、植物、动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和音乐,教学时数每周31学时,第三学年每周4学时的职业教育。高中设公民、体育、军训、国文、伦理、英语、算学、生物学、化学、物理、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图画和音乐,每周30学时;算学分甲、乙两组,以适合学生个性;第三年增加职业科目。在实施中,有些私立中学任意减少劳作、音乐、美术和体育科的时数。有的甚至停授这几科。
  民国27年(1938年),中学教学计划为适应战时需要,把英文改为选修课,增加军训和童子军的课时,课外活动主要是演习防空、救护等训练。初中分就业组和升学组。高中分文理两组,课程各有侧重。民国31年起,进行新生人学训练,以了解学生个性、能力、志趣和家庭经济情况,然后指导学生选修甲组或乙组。
  抗战胜利后直至民国38年(1949年),中学教学计划仍以民国25年的课程为标准,恢复英文为主课,增加联合国宪章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取消国民党党义、公民、军训、童子军等课程,增设政治课。1950年9月,福建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教学计划内所列科目均为必修课,课外自修,生产劳动,文娱活动及社会服务等配合正课进行。课程设有政治、语文、数学(包括算术、代数、平几、三角、立几、大代数、解几),自然(包括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和生理卫生等),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有条件的设俄语,已设英语不再变更)、体育、音乐、美术、制图等。每年8月1日为学年之始,次年7月31日为学年之终。一学年分为两学期,全年授课时间共290天;暑期52天、寒假23天。授课时间内还安排春假和节日假。非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随便放假或停课。1951年,教育部通知,停开初中一、二年级的政治课;初中三年级政治课改为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一、二年级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政治课改为社会科学知识,高中三年级下学期改为《共同纲领》。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增设时事政策课,每周一小时。1952年秋季,各中学在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执行教育部新颁《中学暂行规程(草案)》的《中学教学计划(包括各科教学科目及时数)(草案)》。
  1953~1962年的10年中,部颁教学计划屡作变动。省教育厅结合本省中学各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1954年,初中不设外国语,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初中二年级授中国常识,使用暂用的经济常识课本。1955年,高中三年级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初中各年级及高中一、二年级增加参观一周,初、高中各年级增设实习科,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各年级每周2课时;原语文科改为汉语、文学两门,高中开设制图科,初中三年级继续开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无条件开俄语的,开设英语。1957年,为适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取消高中汉语和初中卫生常识,在体育课中加强卫生教育;暂停外国经济地理、达尔文主义基础、制图、实习4科,增设政治,初、高中三年级农业基础知识;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学,秋季初中一年级开设俄语或英语。政治课开设科目:初中一、二年级讲授“青年修养”;初中三年级“政治常识”;高中一、二年级“社会科学常识”;高中三年级“社会主义建设”。每月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一次时事政策教育。1958年的周课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30课时,高中不超过31课时;保证语、数两科教学时数,不减理、化两科时数,适当减少史、地两科时数;加强劳动教育,农村中学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合同,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城市中学与工厂或服务性行业订合同,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设立实验工厂。1960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精神,对教学计划作了较大调整,1962年,省教育厅颁布全日制中学第二类教学计划(草案),提高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水平,增加这三门学科的课时,从初、高中一年级开始施行;在高中三年级开设《平面解析几何》,并调整提高数学课的内容和进度,以及加强政治课的教学。
  1963年,省教育厅按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教育部《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学新教学计划(草案)》通知的精神,结合本省情况,制订1963~1964学年度全日制“三•三”制普通中学教学计划,规定各年级开设的课程,各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全学年应完全的教学进度,要求各校严格执行。详见表4-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68年停课。1969年复课,历史课停开,政治课与语文课合并。1972年12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宣教组发出《福建省城市中、小学教育大纲(适用于农村城镇)》,实行中学四年制(初、高中各2年),并在小学附设初中班。中学设8门课:毛泽东思想教育、语文(包括语法、逻辑)、数学(包括农村会计)、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包括医疗卫生知识)、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和外国语。每年劳动8周。集中军训一次(20天)。以上时间分配:毛泽东思想教育、政治活动、军训和劳动占40%,文化基础知识课占60%。
  1977年,省教育局颁发教学计划,上课时间初中全学年36周,高中34周;学工、学农的时间从8周减为6周;学军时间从20天减为1周;每周上课时数,初、高中28课时,形势教育和班级、团队活动3课时,自习5课时,文体科技活动9课时。每周统一安排的学生在校活动时间42课时,每天7课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9个地、市所在地的普通中学改为初、高中五年制三、二分段。
  1978年,根据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秋季始业,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实行初中三年制,高中二年制。中学设14门课程。初中一年级执行的新的教学计划,同时对其他年级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作相应调整。
  1981年,根据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省教育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高中从二年制向三年制的过渡。1981年,先在福州一中、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州第三中学、福州高级中学、厦门第—中学、厦门第八中学6所首批重点中学试行;1982年,推行到其余重点中学,1983年,开始在一般中学逐步实施。对未实行高中三年制的中学仍执行高中二年制教学计划。
  1984学年度起,高中一年级数、理:化三科实行两种教学纲要,分甲、乙两种课本;甲种本要求高,在全省重点中学使用,乙种本是基本要求,在一般中学使用。1985年,调整降低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科的教学要求,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1987年,在颁发6年制教学计划的同时,附发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五•四”制初级中学教学计划。
  1988~1989学年,全日制普通中学教学计划(表4-7)贯彻义务教育法精神,中学试行“二年分流制”、“三加一制”,增加德育、劳动技术教育时数,开劳技课。全学年教学时间40周,初中上课34~36周(前者是劳技课集中安排,后者分散),复习考试4周。初、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考试分别为5周和7周,上课周数相应减少。每周活动总量39课时,每天不超过7课时。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在全年教学周数内安排。
  三、教材
  清末,中学堂以读中国经、史古籍为主,教材有《春秋》、《周礼》、《左传》等,也学《东洋史要》、《泰西新史节本》、《日本国志》、《法国志略》、《俄国志略》、《英藩政概》等。地理则以本国地理为主,兼学外国地理,教材有《福建全省地舆图》、《大清一统地舆图》、《乾隆府厅州县志》、《扬子江流域现势论》、《东西三国地志》、《五洲各大国地图》等等。西学内容则是英文(或法文)入门知识及数学理化知识,教材有《英文口音切音》、《英文功课初集》、《法文初范》、《英语问答》、《代数》、《八线》、《圆锥曲线》、《重学》、《格物》、《图学》等。
  民国初期,废除读经、讲经。民国4年(1915年),在福建省第一次教育行政会议上,鉴于国文教材“为专门文非普通文,为美文非实用文”,多是科举文字,陈腐无用,通过了《中等学校国文教授方法议案》,规定在国文科教学中,“用实用文分年支配练习”,增加书信帖式,章程公文等日用文,并与其他科加强联系;选择教材必须能培养“现代之理想”。民国11年后,中学各科教科书用语体文改编。民国21年,省教育厅制订《福建省中学课程实施纲要》,对各科教材内容作了详细规定,要求国文、历史等科都不违背(国民党)党义内容,并注重中国伦理哲学;文言文与语体文兼授,并在高年级增加文言文比例,在国文课中授以注音符号,推广国语;历史课教学增加现代史内容,并酌量添授日本史及外交史,参考书有《帝国主义压迫史》、《百年史资料》、《国耻史》等,初中植物教材废除分科教授,以实用为标准;初中动物按自然系统选择教材;生理卫生兼顾人体构造、生理和卫生三方面,同时授以护理急救简易方法;增加自然学科实验时数。这时期,选择教材内容开始注意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文、历史、地理、音乐、劳作等科组织专家编写补充教材:《兵役浅说》、《宪法问题》、《航空知识》、《高中文选》、《初中文选》、《亚洲风云》、《中国抗战地理》、《福建地方志》、《福建经济地理》、《欧洲风云》、《风雨海洋洲》、《福建乡土史地》、《抗建歌曲选》、《实用竹工》、《实用木工》、《国防化学》、《现代兵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底,取消“党义”、“公民”课,增加政治课,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用书应注意事项的通知》,各校从1949学年度第二学期起,国文、历史、音乐等教材采用新华书店出版的;自然科学课本参考华东区公布的中学课本,1950年2月,各校政治课开设《青年修养》与《毛泽东的人生观》,每周3课时,时事2课时,时事学习以新华社的电讯、社论及《世界知识》为材料。1953年,各中学普遍实施教育部新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58年,省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教学内容的原则是:着重提高语文、数学两门基本工具学科的程度,适当提高物理、化学和外国语的程度,适当减少历史、地理、生理等学科的教学时数,对现有教材分别进行砍、修、补,做到加强政治,面向生产,精简重复,增加乡土教材。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改革如下:
  语文:合并汉语、文学为语文科,结合课文教学讲授语法,修辞;自1960年起,语音部分全部下放到小学。阅读教材打破文学史系统,内容以现代文为主,贯彻“厚今薄古”、“丰富多彩”的原则,初中古典文学不超过10%,高中古典文学不超过15%;增加作文次数,初中每周作文一次,隔周一次命题作文,隔周一次写作练习,并进行作文评讲。训练学生书写整齐,经常让学生写周记、墙报稿、书信等。
  数学:自1960年起,算术下放到小学,初中阶段学好代数和平面几何,高中阶段学好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1966年前,在福州一中、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高中三年级,增设20课时的《微分大意》、《概率初步》。
  历史:根据“厚今薄古”、“详中略外”的原则,并注意与小学衔接,初、高中均着重学习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内容,补充乡土教材。
  地理:精简初中自然地理教材,取消独立设科,将有关内容纳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及高中经济地理等科内讲授。
  物理、化学:两科均充实联系生产实际的教材内容,加强实验和实习,适当提高知识程度和计算水平。
  生物:从1958年秋季起,初中动植物和农业基础知识合编为农业生物常识,配合劳动课进行教学。
  生产基础知识课:初中一年级学习手工劳动,二年级学习金木工劳动,1958年秋季,开始实行;高中一年级学习农业机械,二年级学习工业机械,三年级进行电工学习。
  外国语:初中各年级恢复外国语,每周3小时,从1958年秋季的初中一年级开始实行,重点中学开俄语,其他中学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开设俄语或英语。
  1960年,为适应推行试验十年制(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的需要,由福建师范学院和福建教育学院负责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新教材。1960~1961学年度,改制班初中一年级的课本,语文、生物、地理三科采用本省自编的。其余各科用教育部编的。1961~1962学年度,改制班初中一年、二年级各科均采用部编的十年制课本或暂用课本,本省自编的教材未再使用。多数“三•三”制初、高中各年级用部编的12年制课本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
  “文化大革命”中,除工业、农业生产基础知识课外,省编一套水平较低的中学教材,从1969年7月至1972年5月,省革委会宣教组先后5次组织编写和修订5版中学教材,前后共31个学科,161种。以后教材变动频繁,内容多有错误。
  1978年以后,全省中学逐步使用部颁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1978年,厦门第二中学从初一开始设英语试点班,使用引进英语教材,一些学科试用英语教学,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该班学生高中毕业,文、理科高考成绩均较突出。1982年,吸取英语班经验,试办厦门英语中学(寄办于厦门第二中学),继而创办为厦门外国语学校,其《英语教学改革初探》被教育部普教一司选入《中学教育经验选编》。1980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州第三中学、福州第八中学,从初一开始,试教教育部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完成初、高中6个学年的持续全过程试验,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均有提高。1981年,为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福州第三中学、永安第一中学试用自编的语文课本。同年,数学科还试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初中数学教材,其特点是寓教法于教材之中;试用心理科学研究所的数学教材,结果表明,使用该教材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明显效果。1983年,福州一中进行中学计算机教学试点,自编教材;学生林斯健在1984年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中获高中组一等奖。1984年,高一数、理、化三科,重点中学使用要求较高的甲种本,一般中学使用乙种本。1985年,调整降低初中数、理、化、外语4科的教材要求,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1987~1989年,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各科大纲处理教材。
  四、教学研究与教法改革
  清末,福建省中学教学以注入式为主,史、地两科也用自习,作读书笔记,偶尔采用考问、学生站板法等。
  民国初期,欧美、日本的新教学方法如设计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及中国教育家的各种改革思想不断传入本省,有识之士,不断倡议改进教学方法。民国4年(1915年),福建省第一次教育行政会议通过《学校教育宜采取实用主义议案详及批》、《中等学校国文教授方法案》、《中学教授多用讲义录亟宜改良议案详及批》,提倡启发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学生心理和能力选择教材,针对本省方言多,提倡推广国语教学。本省教育界人士提出改良中学教学方法原则:自动的原则,同时学习的原则,个性的原则,行政上严密视导。个别设备好,经费充裕或教师思想先进的中学,曾试验过这些新教学法。私立泉州黎明中学曾用道尔顿制授课,把主要学科如文学、数理、英文等授课时间安排同时同节,按学生各科程度分别编班授课,打破年级限制;上课讲授采用讲座形式,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秩序听其自觉。还有一些公立中学一度实验过“五段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实验教学法”,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等。民国27年,省教育厅实施分科视导制,规定每科各设专科视导员1~2人,定期视导中学各科教学和教材的选择,指导各科教学的改进和研究,编审补充教材,考核学生成绩等。并在各区成立中等教育研究会,开展教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和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研究组织机构。1951年,省文教厅许或青厅长在全省文教工作会议上提出,“改革教学是改造学校的中心环节”。同年,晋江专署文教科首先成立教学研究室,在泉州市的晋江第一中学、泉州第一中学、泉中中学、培元中学等开展校际各科教材的研究。1952年,根据《中学暂行规程》,中学设置教学研究组,由各科教员分别组织之,以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为目的;在班级较少的学校,以性质相近的学科联合组织之。在此基础上福州组织全市性的各科教学研究组,1959年,被《人民日报》评论肯定为“开展校际互助协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并专题报导《先进帮后进,老校带新校——福州市各中学携手共跃进》。1954年,省教育厅高中教科成立教学研究组,各地、市也相继成立教研组。1956年,成立福建教师进修学院和福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后并为福建教育学院),负责指导全省中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及中学师资和行政干部的培训。1977年,福建教育学院及各地(市)、县的教师进修学院(学校)复办,恢复省、地(市)、县三级教研网络。1984年,省教育厅成立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大部分重点中学成立教学研究室,推动各科教学研究活动。各级教研人员经常到各中学调查研究,组织交流和推广教学改革试验和好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改革试验。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恢复全市性的校际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些地、市的各个县间成立学科协作组。定期召开协作会议。
  50年代初期的中学教学研究,主要是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和教学理论,应用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和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小结、作业布置),试验苏联成绩考查办法及5级记分制。学习政治和业务理论,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法和检查教师执行教学工作计划情况,教师间也开展相互听课和集体备课,有些学校举行观摩教学或公开教学,并进行评议,1953年,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科教学大纲(草案),并按教学大纲和部编教材进行教学,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反对教学上的自由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习苏联经验,对改革中学教育,教学有积极作用,但也曾出现结合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偏向。如初中不开设外语,语文教学只抓课文的主题思想,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与分析。1955年,针对教育与生产脱节的缺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制图等学科的教材中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
  1960年,全省第八次中教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王于畊介绍一些名教师的教学经验时,提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认真备课“吃透两头”和“四熟悉”。“吃透两头”,即一头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指导原则;通读教材、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各部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关键和难点,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另一头,教师备课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缺陷,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方法、态度以及对教师的意见,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作业、平时视察和考查,个别辅导中所发现的错误、缺陷和问题)作记录卡片并进行分析,作为备课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四熟悉”即,熟悉大纲教材,熟悉学生,熟悉生产劳动和国家大事,熟悉教学方法。备课要个人钻研,集体讨论,教学相长,检查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善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战斗过关”,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重点问题“精讲”和一般问题“略讲”相结合,不平均使用力量;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对学生的提问、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和教师的小结有机结合;善于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随教师的讲解转移,师生协同一致。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对教材主要内容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举一反三、熟练应用”。1961年,福建教育学院在厦门召开语文教学座谈会,参加者有全省中学语文教师和各专、市语文教学研究人员,座谈会研究了语文与政治关系,思想政治观点必须通过语文教学本身去体现;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发挥主导作用的凭借;读是语言的吸收,写是语言的运用;基础的知识教学要抓住字、词、句这一关键根基,严格要求,苦练基本功。1963年,一些重点中学各教研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工作计划,排出全书、全年和整个中学阶段的“双基”内容,备课要求和教学步骤。理、化学科在制定“双基”教学工作计划时,规定每章需要做的实验,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基本操作人人过关。有的重点中学,抓“双基”从起始年段(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抓起,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到初一年段和高一年段“把关”,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态度提出具体和严格的要求,抓“年段过关”,每学年的教学任务和“双基”内容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该学年完成。把“年段过关”建立在“单元过关”的基础上,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和缺漏,及时弥补。
  为直接了解省重点中学学生的质量状况和教学问题,省教育厅从1963年开始至1965年和1978年,在全国高考评卷结束后都召开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的知名教师对十几所省重点中学考生的质量状况和教学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和评议,从中找出学科教学存在带普遍性问题,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重点中学重视改革理科实验教学,建实验室增加实验设备和配备足够的实验管理人员,保证学生物理实验二人一组,化学实验一人一组。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上,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效果一致性的原则改进实验教学。理化学科逐步改变过去以直观为主,演示为主,重在验证性的实验课模式。有些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有些验证性的实验课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动脑,学会独立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训练科学思维和良好的实验素养,培养学生具有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凡学生实验不合要求的要重做;高年级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自己写。开放实验室和简单实验仪器下班,备课工作,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估计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拟定启发提问的问题;每个实验教师先做一遍,保证正式实验成功。
  研究处理好师生关系,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采用启发式,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摸清学生中不同的兴趣、特点、知识基础及智力发展上的差异,因材施教。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征求师生双方教与学工作的意见,共同讨论、改进教学。
  研究复习巩固工作。在平时教学中采用“温故知新,以新带旧”,讲新课结合复习旧课,复习旧课引出新知识等办法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在教完一个较完整的知识后,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对知识进行归类对比,或列归类系统表;在教完一个单元后,把该单元知识通过系统的练习、提问、小测、列表等办法,进行较高层次的系统概括和归类对比,使知识更为条理化和系统化。在重视经常性的复习巩固工作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的知识比较,集中性的复习巩固工作,把经常性复习和阶段性复习、学期复习、学年复习和三年总复习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总体。1960年5月,省教育厅组织福建教育学院各主要学科的骨干教师,到莆田一中等重点中学,进行高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根据总复习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知识现状的矛盾”,“总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1964、1965年,毛泽东主席指示:“教育的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办法不对,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省教育厅为此作了调查研究,组织地、市教育行政干部和重点中学领导分两次在福州一中、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从学生起床(或到校早自修)至晚上睡眠(或晚自修结束)的一整天课内外学习、活动和生活的全过程连续观察。帮助学校排好“三表”:周课程表,每日作息时间表,周活动总量表(每天7课时),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在正常状况中进行。
  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做法是新老教师建立“师徒”关系,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经验,老教师帮助新教师提高,在校内外广泛开展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和观摩活动。新教师听老教师的教课,学习老教师的教学9验;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帮助新教师提高;在相互听课的基础上,选出较成功的举行示范教学。
  1969年9月,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教组成立以工、军宣队为主体的省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编写中小学新教材,在中学建立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以社会为工厂,走出课堂,学工、学农、学军和在批判资产阶级中学习,省革委会总结推广政治建校的经验,照搬部队的做法,按连排建制组织教学和各项活动。1972年,省教育组规定“规模大的中学可按学科建立各科教研组”,制订全日制中、小学成绩考查试行办法,规定“定期考试”要事先通知学生,让他们有所准备,不搞突然袭击,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1973年,批判所谓“智育第一”、“师道尊严”,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严格要求,统统指责为“管卡压”、“修正主义回潮”。
  1977年,拨乱反正,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中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又重新开展起来。1978年,逐步使用部颁统编中学各科课本,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特别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实验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是认识主体,处理好加强“双基”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的关系。福州一中改“双基”教学为“三基”教学,即增加基本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福州第三中学引入《新概念英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龙岩第一中学在初、高中开设学习方法课,该校教师编著的《初中学习方法与智能培养》、《高中学习方法与智能培养》两书,被《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列为学习方法丛书。
  1978年,省教育局决定在全省中学配备电教器材,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先在福州一中、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厦门第八中学试点,拨专款购置电化教育设备,年底召开电化教育现场会,加以推广。1981年,省教育厅成立电教馆,根据中学各科教学的需要为中学提供和制作必要的音像资料。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多数重点中学和一些侨办中学已经逐步具有幻灯机、电影录像摄像机、语言实验室和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较为齐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批为教学服务的软件资料。一些较好的中学都配备专职电教人员和成立电教教研组。
  1982年,重点中学设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学爱好者协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福州第三中学成立形式多样的40多个课外活动小组。1982~1989年,该校学生参加80多项科技活动竞赛中有300多人次获省三等奖以上的奖励;1989年,学生林晓沧获全国物理冬令营选拔赛一等奖。福州第二中学学生林能燕在全国女子无线电测向中获第4名。福州五中学生在1979~1987年全国竞赛中有42人次获奖,其中黄玲的《多功能非球型恒星天象仪》、陈文胜的《单向断电开关》、叶晓榕的《卫生指甲剪》三项小发明被送往日本东京和日内瓦展出。198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表彰福州五中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1989年,又授予全国青少年劳动技术制作竞赛组织奖。福建师范大学附中6名学生组成福州体委业余电台BY5RT代表队参加全国业余电台比赛,1989年获团体全能第二名。
  1982年,由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牵头与福建省物理学会联合成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在全省9个地(市)100多所中学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五年跟踪对比”实验。符合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的有“观察法”、“实验探索法”、“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和“学生讲演法”等教学法,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教师的调控,引导学生大胆去探索物理规律和形成概念,并把这种教学法命名为“导控探索式救学法”,改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现象。1989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些地、市中学进行教学过程“最优化”改革、“研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实验”、“阅读、实验、启导法”、“单元结构教学”、“控制教学”等试验,都取得较好效果。
  中学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的同时,还不断涌现少数荣获国际奖的“拔尖”学生。1984年,厦门双十中学初中女生廖小青以《假如没有了邮政》一文,获国际少年书信比赛的“国际特别奖”。1985年,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初中女生池志红在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名列第二,获万国邮联的银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雨果”章。高中学生在参加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连年获奖:1987年,龙海第一中学学生苏朝晖获化学金牌;1988年,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学生陈岩松获物理金牌,莆田第一中学学生卢国强获化学铜牌;1989年,福州一中学生沈周新获化学金牌。有的教师的教学研究文章或论文,在全国和国际刊物上发表,1985年,中国教育学会第二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上,福州一中林桐绰的《中学物理“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师大附中薛来弼的《论中学生的理论教育》被选为获奖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学会编的《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探索》上。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