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8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设置
分类号: G637
页数: 7
页码: 193-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不同时期开办的中学及学校设置。
关键词: 福建省 中学 设置

内容

清同治三年(1864年),福州市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将设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保福山寄宿学校迁址于山之麓,创办福建省最早的近代性质的中等学校——福州书院,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名榕城格致书院,民国5年(1916年)又改名私立福州格致中学,1952年定名福州第五中学。各外国教会随之在福州、厦门、泉州、晋江、莆田、古田、建瓯、福清、长乐、同安、漳州等地开办中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福州地方士绅陈璧、孙葆缙筹资创办福州苍霞精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名苍霞中学堂;漳州王振宗办漳州中西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美国驻厦门领事馆的中国人募捐办厦门同文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福州官绅筹建“全闽大学堂”,先设中学的“正斋”,作为大学堂“专斋”的预备班,次年正式招生、开学。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实施《奏定学堂章程》,各府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全省有14所官立中学堂、10所教会和民办的私立中学堂,多数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一带。
  民国时期,福建省增设一批私立中学,分布地点变化不大。民国11年(1922年),中学划为5个高中区,13个初中区;原四年制的省立中学(原各府州属中学)改为初、高中兼设的“三•三制”完全中学或三年制初级中学。民国17年,发展县立中学。民国20年,全省省立中学20所,设在省会福州的7所,闽南9所,闽北4所,闽东仅有几所县立初中。民国22年,中学和师范、职业学校分设,在福州、泉州、建瓯、龙溪设4所省立高中,各地设初中12所。以后,县立初中改为师范、职业学校或停办,停办的以内地和闽东闽北县分为多。民国24年,全省仅有9所县立初中,福州、闽南地区创办一批私立中学。民国25年第一学期,全省有71所中学,其中省、县立18所中,完中和高中6所,初中12所;私立53所中,完中和高中24所,初中29所,校名详见表4-1。
  抗日战争初期,仅福州、龙溪两所省立中学设高中部。民国27年(1938年),省立长汀初中设高中部。省政府内迁永安后,沿海中学陆续疏散到内地,全省划为9个中学区:以永安、建瓯、闽侯、宁德、龙溪、莆田、晋江、上杭、长汀为各区的中心。每区设立一所完全中学或高级中学。为容纳沿海疏散的学生,在闽西、闽中山区增设省立初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民国30年,省立永安初中改为完全中学,宁化、明溪增设省立第一、第二临时中学;民国31年,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改为省立宁化完全中学,第二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明溪初级中学,设立顺昌临时初级中学,将省立永春、晋江、建瓯、莆田、上杭各初级中学改为完全中学;民国32年,省立南平、邵武初中改为完全中学并在龙岩增设高级中学;民国33、34年,分别在仙游、云霄和永安设一所高级中学。这期间,部分县复办初中,至民国34年,全省县、市立初级中学有54所,其中寿宁、周宁、柘荣等偏远穷县仅办初中。为便于学生就地求学,连江,福鼎等闽东沿海地方士绅集资办中学。抗战胜利后,内迁中学回迁原地,而设于内地的省立中学仍保留,有的县在迁走的学校校址上办县立中学。沿海地区复办和增办了一批中学,主要是侨办和教会办的。寿宁、柘荣、清流等山区由于经费困难,县立初中停办或不招生。民国37年,全省中学191所,其中初中128所;在校学生61919人,其中初中学生4838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有普通中学209所。私立中学的校数是公立中学校数的1.46倍。私立中学在校学生数占全省总数的55.6%;大部分中学集中在沿海县镇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福州、厦门、闽侯、晋江、龙溪等5地市有中学145所,占中学总数的69.4%,在校中学生数占总数的82.9%。闽东、闽北和闽西山区,共有中学64所,占中学总数的30.6%,但多为规模小的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数7882人,占全省总数的17.03%。个别县没有中学。
  1949年下半年,福建各级人民政府成立,到1950年2月,全省85所公立中学全部接收完毕。1951年,对教会办的39所中学(除一所初级中学于1954年接管外)实行接管,1952年下半年接管结束。1952年9月至1956年秋,按照教育部通知对私立中学逐步接办,改为公立。在接收和接办旧中学的同时,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1952年,工农成分的学生占中学生总数的比从1949年的18%增至50.1%。
  1953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与师范的意见》,福建省选定10所重点中学,1954年增至16所,1957年32所,1958年48所;1963年47所,其中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4所:福州一中、福州第三中学、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福州高级中学、厦门第一中学、厦门双十中学、南平第一中学、福安第一中学、闽侯第一中学、泉州第一中学、泉州高级中学、莆田第一中学、漳州第一中学、龙岩第一中学。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中学校数比1957年的213所增加一倍多,达到448所,在校学生数比1957年的167781人增加24.7%,达到20.92万人;到1960年,校数再增至600所,学生数达30.67万人,1961年,贯彻“整顿、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学调整到459所;1962年再调整到408所,在校学生数降到217442人。
  1965年,全省设置普通中学429所,是1949年2.05倍,在校初、高中学生275421人,是1949年的5.95倍;教职工数20040人,是1949年的4.35倍。429所普通中学中,完全中学和高级中学152所,初级中学2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的348所,其他部门办的3所,集体办的21所,侨办57所。
  普通中学的布局,沿海与山区的分布情况趋于合理。地处闽东的福安专区,1965年,有中学24所,是1949年的2.67倍。在校中学生数为6.78倍。1958年,创办福安民族中学(现为宁德地区民族中学),招收以畲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人学。南平、三明、龙岩3个山区中学教育也发展较快。
  全省47所重点中学,每地、市至少有2所;9个地市中,除新成立的三明专区外有8个地、市有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至2所。下表是1965年与1949年各地市中学设置布局比较表(表4-2)。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普通中学受到严重破坏。1970年复课时,不顾条件,大办中学,普通中学增到1301所,是1965年的3倍多。1976年,全省“二•二”制普通中学校1289所,其中完全中学958所,是1965年152所的6.2倍,初级中学331所,比1965年的277所只多54所;在校高中生258891人,是1965年的5倍,初中生811126人,是1965年3.6倍。全省共有小学附设初中班4260个点,在校初中生340976人,承担全省81万多初中生中42%的任务,还有小学附设高中班105个点,在校高中生5155人。办学规模大,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学习年限短,中学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拨乱反正,对中学教育进行调整整顿,1977年,压缩中学99所。根据教育部《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1978年,全省确定省、地市、县重点中学188所;1981年,调整为87所,1987年至1989年均为92所。
  1981年,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部分普通中学改办职业中学,全省完全中学保留546所。与1977年对比,小学附设初中班减少3808个教学点,减少73.4%;初级中学增加到641所,增加2.48倍。以后高中校数继续减少。
  1989年,全省普通中学1371所,其中完中和高级中学426所,另有小学附设初中班370所。乡乡有初级中学或小学附设初中班;市、县、城镇和人口众多的乡有完全中学;除新建市外,县县有省重点中学;每地、市至少有一所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全省平均每6.68万人口有一所完全中学;1.55万人口有一所初级中学或教学点,未达到省定一万人口一所的要求,福建省初中生万人口比314.45人,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游,下列三表是1989年福建省普通中学的设置与分布(表4-3)、全省重点中学校名表(表4-4)和几个年份校数、师生数表(表4-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