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特殊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869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特殊教育
分类号: G76
页数: 5
页码: 178-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对盲聋哑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
关键词: 福建省 学校 特殊教育

内容

福建特殊教育见诸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学校,学校少,规模小,时办时停,基础薄弱,不成系统。清光绪九年至二十九年(1883~1903年),外国教会办盲聋哑学校给收容的盲聋哑儿童授英语、珠算等小学文化程度教育,教学内容侧重圣经和宗教诗歌,具有很强殖民特性。民国时期福建未设公办特殊学校,教会办7所盲童学校变成单纯救济机构,收容对象多为18~65岁盲人,适宜盲童需要的教育措施逐渐消失。雷静贞于民国18年(1929年)在古田县毓青小学创设聋哑班,收盲聋哑童25人,培养特殊教育教师2人,成为中国人自主创办7所聋哑学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救济总署派员接办古田县毓青小学附设聋哑班,命名为古田聋哑学校,任命雷静贞为校长。人民政府拨给校舍,增派教师,宣布该校向全省招生,学校规模扩大,教学效果显著,成为福建特校突出范例。1952年接管的7所教会办盲校,则隶属省、市民政部门管理,除福州市盲人教养院一度招收盲童,其余盲校学生均转为社会福利院院民。1958年“大跃进”厦门、莆田、晋江、建瓯、漳州各办1所盲童学校,因校舍、师资、设备准备不足,此5所盲校于1%1年后撤销。除古田聋哑学校外,福建于1959~1960年在漳州、厦门、福州各创办1所聋哑学校,几经曲折或停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拨乱反正和改革创新,3所聋哑学校逐步走向正规化,教育教学均获成果。福建弱智儿童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5~1989年,弱智儿童少年辅读校(班)从省会福州市扩大到厦门市(区)和同安县,在籍弱智学生2090人。
  一、盲童学校
  福建盲童教育始于基督教会创办的福州瞽童院、厦门盲童学校、建瓯心光瞽蒙工读学校、福州明道盲童女校、连江盲童学校等。清光绪九年(1883年),澳门圣公会奥女士(AMYOXLAX)与发明华语盲文凸字的柯先生(COOK)合办连江盲童学校,教盲童识字、织席。奥女士与魏更生医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福州灵光学校,自任校长,并设工艺部。盲童编织的竹篮、草席、毛衣等工艺品,分别获清宣统二年(1910年)南京工业展和民国元年(1912年)巴拿马运河竣工展奖章。工艺部设有织席室,有织席机10架,设修琴室,教盲童织席、修琴、制藤椅和热水壶壳等。民国6~8年(1917-1919年),灵光学校盲童乐队曾到厦门、泉州、永春、霞浦、闽清、莆田、古田、汕头等地巡回演出;前往英国105个城镇表演,受英国国王接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英国印度妇女传教会司蒂芬(STEPHEN)女士办福州明道盲童女校,收盲童百余人,给以小学程度教育,毕业后靠织补缝纫等手艺谋生。盲校教学内容有圣经、宗教诗歌、英语、珠算等。盲生靠教会的社会募捐和自身劳动维持很低的生活,且要受管教人员体罚。民国1~38年(1912~1949年),福建省未设公办盲童学校,教会办7所盲校均变成单纯救济机构,福州盲校174名收容对象中,盲童极少,多为18~65岁盲人,适宜盲童需要的教育措施逐渐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于1952年接管7所教会办盲校,隶属省、市民政部门管理。1953年,除福州市盲人教养院对外招收盲童,其余盲校学生转为社会福利院院民。1958年,厦门、莆田、晋江、建瓯、漳州各举办1所盲童学校,在籍盲生共150人。设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手工劳动等课程,盲生掌握“带调双拼盲字”后,学习上述课程成效显著。1959年秋,福州市盲人福利院(原名福州市盲人教养院)附设盲校,招收市区和郊区8~15岁盲童14人,归并福州市盲聋哑学校。厦门、莆田、晋江、建瓯、漳州等县市5所盲校于1961年后撤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福州市盲聋哑学校一度停课。至1974年秋,招收3个盲童班,在籍盲生17人,配备教师3人。1979年,福建确定盲班学制6年,采用全国统编盲校教材,培养盲生成为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残而不废的劳动者。有6位盲生毕业后到按摩学校学习成为按摩医生。郑秀华于1987年回屏南家乡自办门诊部,对前往按摩患者不收挂号费,治愈者千余人。福建盲童重视音乐课和职业培训。根据新教学计划(草案),1989年起,课程设置与普通小学相同,但不设美术课。
  二、聋哑学校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福州曲妹妹会女学附设聋哑学校,福建始有聋哑教育。
  古田聋哑学校民国17年(1928年),雷静贞受美国教会委派前往烟台启喑学校培训。民国18年8月,回原籍古田县毓青小学附设聋哑班,担任负责人,收盲聋童25人,培养聋哑童教师2人,为中国人自主创办7所聋哑学校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救济总会派员前往接办古田毓青小学附设的聋哑班,命名为古田聋哑学校。任命雷静贞为校长,拨给龙首山校舍,增派教师,宣布该校向全省招生;对无家可归、生活困难的聋童概由政府供养。
  1956年,聋哑学生增至88人,开设6个班,设置理发、藤工、作画、编草席等课程,培养就业能力。1958年,搬迁古田新城蛇山,校园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占一半。1960年秋,聋哑学生增至122人,开设10个班。雷静贞分别于1957年、1960年、1964年三度晋京出席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文化大革命”爆发,校舍和教学设备遭到破坏,一度停课。1972年复办。1975年,宣布面向闽东北及闽西三地(市)招生,当年开设14个班,聋哑学生增至214人,全部寄宿。1978年,拨乱反正,该校按国家规定学制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数学、图画、体育、律动、常识(自然、历史、地理)、职业技术(缝纫、理发、木工、美术、雕刻)、手工等课程。48名教职员工中,大学本科和中等师范毕业程度占3/4强。适应聋哑学生特点,1978年以来,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添置全套立体声听觉语言训练机和彩色电视机、投影仪、幻灯机、电子琴以及自然、历史、地理教学仪器、挂图、标本等。从民国18年(1929年)至1989年,培养具备初步生产技能、自食其力劳动者约50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的26届毕业生中,90%能看口形说话,80%就业。1980~1989年,该校为福州、厦门、泉州、晋江、仙游、邵武、建瓯培训的30多名教师已成为特殊教育教学骨干。雷静贞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严于律己,宽于待人,1978年列入《中国名人词典》;该校校史列入中国《教育大词典》。1987年,福建省电视台为该校拍摄电视片《无声的世界》、教学片《古田聋哑学校开展电化教学》和《聋哑学生生活片》部分镜头,在全省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播放。
  漳州市聋哑学校始建于1959年。前身漳州市儿童福利院,原为本世纪初叶西班牙人在龙溪县后坂村天主教堂办慈仁堂。1953年,人民政府接管,将3个孤儿同漳州救济院和诏安县养老院中12名孤儿合并,设立龙溪地区儿童教养院。1956年,国民党军炮轰厦门岛,该校又接收厦门孤儿院转来30名孤儿和院产,从龙溪县后坂村迁到漳州市区新华东路,在旧祠堂空地建两排平房为校舍,于1957年改名漳州市儿童福利院。1959年初,市民政局派吴快来参加内务部主办的聋人干校培训班,学习汉语拼音手指语、平势语教学法以及有关聋哑儿童心理等业务知识,返回漳州后在该市招收9名聋生,与儿童福利院原有3名聋生合并,开设1个聋哑班,自任教师并兼管全校事务。1964年,漳州市儿童福利院撤销,该班改为漳州市聋哑学校,面向龙溪和龙岩两地区招生,开设2个班,聋生增至24人,采取复式班教学形式。“文化大革命”期间,寄宿生送回原籍由家长管教,漳州市学生到校上课。“文化大革命”结束,该校恢复向龙溪、龙岩两地区招生,确定为初等教育全日制8年制聋哑学校,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开设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常识、图画、体育、手工劳动等课程,五年级以上另设职业技术课。1983年,建成5层教学楼1幢。1989年,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人,其中住宿生55人;24位教职员工中有16人接受过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课堂教学以口语为主、以手语和书面语为辅;汉语拼音则使用手指语和口语相结合方法进行教学。创校迄今毕业生182人中,有157人就业,3人自谋职业。
  厦门市聋哑学校创建于1959年4月,初期12名聋童与中青年盲班在一处上课。1965年,由原址旗杆巷迁现址定安路大字酒巷7号新校舍,设4个班,共有聋哑学生4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停课。1969年,驻军医院组成医疗队进校为聋哑学生进行针灸治疗,试验打开聋哑禁区,该校更名厦门市“六二六”学校。1970年,驻军医疗队离校后,3位教师被“下放”农村劳动,留校的2位教师采取复式班教学形式维持4个班正常教学。1971年,厦门市民政局派黄传枧主持校务,恢复原校名,将原有砖木结构平房改建为混凝土结构两层楼房,设8间教室、1间办公室、1间活动室,校舍建筑面积扩大到600平方米。1978年该校面向集美、杏林、同安等地招生,在原有两层楼房加盖一层,增辟4间学生宿舍、1间活动室。1983年,人民政府拨专款16万元,兴建1幢综合楼,设学生宿舍、食堂、电视室、娱乐场所。1987年,又拨款28万元,拆除原有教学楼危房,新建5层教学大楼,设语言训练室、电视教室、律动室、体育活动室,校舍使用面积扩大到2200平方米,并添置电化、律动、体育教学设备和教学参考资料及拷边机、缝纫机和一批医疗器材,更新课桌椅和办公用具,使之成为以郊区农村聋哑学生为主体的初等教育全日制8年制聋哑学校。1989年,设6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学生72人,教职工27人。1972年起,该校先后组织7批青年教师前往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接受特殊教育培训,学习手势语和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教学法。同时邀请省内外特殊教育专家来校讲课。青年教师通过自学考试或函授进修,取得中等师范或大专院校师范专业学历,全校教师大学程度占17%,中等专科学校程度占72%,普通中学占11%。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美术、律动、常识、职业技术等课程。坚持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课间休息供应师生点心,下午安排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五年级开设职业技术课,随年级递升增加课时,到七、八年级每周增至10节,为聋哑学生毕业后就业创造条件。
  福州市聋哑学校创建于1960年。1961年,有聋生19人,并入市儿童福利院。1965年,移归聋哑人工厂管理。1960~1971年,招收聋生180人。1972年,市民政局委派黄为霖为该校校长,逐步建立正常教学秩序。1979年9月,迁文林山现址,与盲童学校合并改称福州市盲聋哑学校,独立建制。1972~1989年,招收聋哑学生458人,年均招生数32.7人,比1960~1971年增加1倍多。
  1982~1988年福建省聋哑学校参加文体比赛获奖情况详见表3-7。
  三、弱智儿童学校
  1985年10月,福州市在则徐小学开办1个弱智儿童、少年辅读班,招收12名8~12岁轻度弱智儿童,配备教职工7人,其中经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青年教师3人。1986年4月,该班续招14人,分设2个班,职工增至9人,其中专任教师5人。1987年2月,鼓楼区教育局在第五中心小学开办2个弱智儿童辅读班,招收学生26名。台江区在斗南小学附设1个弱智班。9月,鼓楼区撤销开元小学普通教育建制,改办福建第一所弱智儿童、少年学校,定名开智学校,将则徐小学原有2个弱智班并入该校,计有5个班,在校弱智学生68人,配备14名教师。1989年9月,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2个辅读班13人也并入开智学校。1988年9月,台江区育智学校、1989年3月,仓山区培智学校相继开办(原台江区的1个弱智班并入育智学校)。至1989年底,福州市共有弱智儿童、少年学校3所,11个班,在籍弱智学生136人,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学制暂定8年,要求在应接受初等义务教育期间达到相当于小学四、五年级的文化程度,并接受有关劳动技能、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和公民道德品质的培养。开设课程有:思想品德、语文、语言训练、数学、劳动技能、常识及体育、音乐、美术等。组织编织、刺绣、缝纫、气功、武术等兴趣小组。弱智学校开办试验班,分别同省电教馆、省教科所签订《关于用电教手段开发弱智教育的实验研究》、《弱智儿童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试验研究》等协议,共同探讨弱智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弱智学生能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高年级学生还能掌握印刷技术中拣字、排版、装订等技能。弱智学生自制编织品10件、刺绣30件、小制作60件,分别举办劳动技能现场表演及成果展览。实验班学生进行记忆训练,经测试,全班9人都能背诵圆周率(л)小数后100位。全校70%以上学生智商数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988年,福建省特殊教育研究会与香港明爱组织联合,在福州市举办全国首届弱智学校校长培训班,全国各省市校长70人参加,香港明爱黄绮湘等专家学者7人前来讲学。
  厦门市(区)和同安县也相继举办弱智学校,至1989年全省在籍弱智学生2090余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