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品德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857
颗粒名称: 一、思想品德课
分类号: G623.15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各小学开展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有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时事教育。
关键词: 福建省 小学教育 德育

内容

1957年9月起,福建省规定小学各年级每周增加1节周会课,对学生有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时事教育。周会课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要求: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及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感情。时事政策教育方面,主要介绍新人新事,进行浅显的时事评述或有分析、有论断的国内外大事报告。在方法方式上,注意多用生动的事例,形象地进行教育,避免空洞、概念的说教。通过纪念日和节日对学生进行上述教育时,结合本校重大事项和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向学生做形势与任务报告。1964年,新学期始,小学周会课教学主要内容,是阶级斗争和时事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冲击教学,搞“假、大、空”的一套,教育流于形式。1969年3月27日,省革委会《关于宣传教育工作座谈纪要》,提出小学设毛泽东思想课或政治课。1972年,省革委会宣传教育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政治课教学的通知》,规定小学政治课“着重选学马列、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简短著作或长篇著作中有关章节”,且要“适当增加”教学时间,并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挂钩社、队(或工厂),同广大工农群众一起,参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政治课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通常采用读讲、谈话、练习三种方法。读讲结合的教学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感知、理解、领会教材内容,从中接受思想教育;谈话即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敞开思想,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练习即设置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练习,学习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某种观念和提高某一认识。1981年9月起,福建省五年制小学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省教育厅组织福州市10所重点小学编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点》,作为1981~1982学年度思想品德课教师用书。提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为树立革命人生观打下基础。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明确学习目的,为把中国逐步建成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勤奋学习;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热爱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敢于同损害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作斗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懂得世界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光荣的,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讲礼貌,讲卫生;树立爱集体、团结友爱和助人为乐的新风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1)讲道理。(2)树立榜样。(3)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4)与学校其它各种活动相结合。1982年12月下旬,省教育厅召开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交流会,集中意见:一是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讲授谈话法、情景教学法、参观访问法、讨论评议法、问题解答法、表演演示法、行为训练法等,把品德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具体,更富有感染力;三是根据品德课的特点,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查,要求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主要观点。莆田县涵江实验小学思想品德课,特级教师叶宏新寓教育于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注意面向社会,联系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全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行为的训练与巩固。福安县上白石学区教师,根据农村复式班年级多、头绪多、自动作业多、直接教学时间少和儿童的知识面窄,对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较差等不利因素,力求思想品德课所选教材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浅显易懂,短小精悍,新颖生动,有乡土气息。同时,考虑到复式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法:把道德知识寓于故事、画面和游戏之中,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提出预习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议论、分析,从中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区别好坏,提高道德认识。课前课后布置适量预习性或巩固性作业,以巩固效果。根据教学目的,采用规范的语言、文明礼貌的动作、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摹仿、练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掌握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地提出行为要求,让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实践,定期检查。建瓯县实验小学五年级结合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定的中小学历史课本掩盖日本侵略罪行的事件,在早会、班会上提出“学历史,爱祖国,做振兴中华的好后代”,思想品德课讲“历史真相”,使学生认识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的行径;队活动参加大队部举行的访问历史见证人卓老爷爷,听他讲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罪行;队员观看“南京大屠杀”电影,访问曾遭日机轰炸的死难同胞亲属,队部开展“抗日歌曲大合唱”活动。引导学生议论“为什么日本文部省胆敢篡改历史?”孩子们提出3条结论:“祖国不强大不行,四化不实现不行,我们不为四化勤奋学习不行。”最后提出:“做振兴中华好后代”的要求。发动少先队员给日本小朋友写信,揭露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的行径,表达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愿望。1986年5月,省教委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并通过“家长学校”和“关心下一代协会”等途径,向社会广泛宣传新《大纲》,争取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小学开展“统一祖国大业”、“家乡好”、“学习英雄业绩”等教育活动。西埔小学四年级教《祖国盼统一,骨肉要团圆》、《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思想品德课后,根据该县去台人员多的特点,补充编写《东山、台湾骨肉亲》等乡土教材。福州实验小学教师根据各学科特点,注意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揭示人物思想的具体事例、关键词句的讲解和有情感的朗读,把人物形象地铭刻在孩子的心灵上,使他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议论童话、寓言、民间故事,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师注意阐明知识的辩证关系。常识课通过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实验和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美术教师通过对一幅画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体育教师注意在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勇敢精神的培养。
  根据国务院批转吉林省《关于进一步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报告》要求,1979年7月开始,福建省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逐步恢复,并有所发展。福鼎县麻坑小学词养长毛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增长知识,又是一项可以增加农村山区小学经济收入的勤工俭学活动。该县教育局于1981年将麻坑小学经验推广到全县各学区中心小学和部分大队完全小学。福州市乌山小学不增加劳动量和劳动时间,力求与语文、自然和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进行;安排劳动教育的原则:(1)每周各年级安排1节劳动课,其余都在课外时间完成;(2)注意学生的年龄和体力特征,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反对把体力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3)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并负责劳动安全;(4)学校与家庭配合,教育学生做好自我服务性劳动和适当家务劳动,教师定期进行检查督促。该校按低、中、高年级分段制定劳动教育的目的要求与具体内容。
  1986年5月,国家教委颁行《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设置了劳动教育课。随后又颁发《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要求各地学校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入手,正确总结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切实纠正忽视劳动教育的种种偏向,明确思想品德课中的劳动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把教育学生爱劳动作为重点,帮助他们初步树立劳动观念,使学生明白“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和“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其教学层次是:低年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校积极参加劳动,当好值日生;在家里要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中年级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不比吃穿,不乱花钱。高年级懂得社会财富、幸福生活要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去创造。劳动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勤劳、守法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劳动课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把培养学生“会劳动”作为重点,帮助他们养成劳动习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简单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福建城镇小学依据国家教委颁行的《大纲》和省编《劳动课本》,结合各自条件,从三年级起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高年级适当穿插社会实践活动;低年级则通过各科教学、常规训练、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途径渗透进行。农村山区小学发挥各自优势,抓勤工俭学基地建设,因校制宜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注意正确处理育人与聚财的关系。由于独生子女多,学生娇生惯养等问题突出,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在城市部分学校成效不够显著。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