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854
颗粒名称: 二、教材
分类号: G624
页数: 3
页码: 143-1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的各小学在不同时期所用教科书的变化。
关键词: 福建省 小学教育 教科书

内容

清末,福建省各小学堂的科教科书,有自编,有私人编印,也有译自日本小学教材的。清光绪三十二年(1908年),闽人林万里、黄展云等编《高等小学修身课本》8册、《高等小学经训教科书》4册,使用的学堂面较广。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高凤谦等主持编写的教材也受欢迎。
  民国初年,福建小学生用章太炎编《新三字经》启蒙课本。民国5年(1916年)4月,福建省巡按使公署公布小学使用的“实用教科书”包括修身、国文、算术3科;“教科书及教授书”,分国民小学8册、高等小学6册;高等小学还有实用历史、地理和理科教科书8册。
  民国25年(1936年),福建国民学校用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发行的《新修身》、习字、图画、手工、缝纫、唱歌、体操课本;高等小学用《新修身》、《新国文》、《新算术》、《新历史》、《新地理》、《新理科》;此外有珠算法、法律、英文、商业、图画、手工、缝纫、唱歌、体操等课本。以上课本分春、秋季2种。
  民国18~23年(1929~1934年),闽西苏区劳动小学采用闽西文化委员会编印的新课本。左洪涛、涂觉凡编初级《国语课本》,张丹川编《政治课本》,苏景星编《社会进化史》,陈真编《常识》。同期,审定印发的劳动小学课本还有《常识》、《地理》、《生理卫生》、《共产主义浅说》、《劳动》、《算术》、《合作社》、《唱歌》、《彩图识字》等。
  民国25年(1936年)后,省教育厅规定各科小学课本由省统一改编。改编教材出版之前由省印发补充教材,各校不得自行编印。省教育厅编印国民课本及训练资料,翻印教育部编战时高小补充教材。民国29年,福建省规定中心学校高小班和国民学校四年制儿童班课本采用审定的小学课本;国民学校二年制儿童班暂用教育部编的一年制短期小学课本,以部编战时补充教材(国语、常识两科)为补充教材。民国32~33年,省教育厅印发高小适用教材17种,乡土补充教材4册。民国35年,省教育厅规定:各校用书先采用国定本,次用省定本,再次用审定本。算术科用中华书局版本,高小自然课本用商务印书馆版本。
  1949~1956年,福建全省小学各科教材采用全国统编版本。1957年,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农业常识课本。1958~1960年,全省各县(市)组织编写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等乡土教材。省教育厅和省人民出版社合编初级小学一、二、三年级全套写字教材。
  1960年8月,在中共福建省委教改领导小组领导下,以福建师范学院为主新编出版五年制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两科试用教材。语文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中心组织单元,以汉语拼音为“拐棍”,识字为重点,多读多练,适当提前写作为目标。数学例题和练习题力求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和本省对敌斗争实际,100以内以口算为主的体系,做到口算、笔算结合,算术、代数结合,形、数结合。同时还编入有关海防前线、革命老根据地、侨乡、工农业和文化、交通建设等资料。1960年9月,省教育厅《关于在少数小学二、三年级试用省编小学五年一贯制课本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在重点小学、师范附小或上学期教改贯彻得好的中心学校中选2至3所在二、三年级的1、2个班试用。1963年秋季,福建省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部编十二年制新教材。
  1964年,根据“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增产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业方针,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省教育厅改编了饮业常识》(试用)课本,供六年级使用。1964~1965年,省教育厅组织编写耕读小学《语文》、《算术)课本各1套,计12册。“文化大革命”爆发,福建教育出版社停办,这套教材未出版。
  1966年8月4日,“文化大革命”伊始,省教育厅发出《关于1966年秋季小学语文课本使用办法的补充通知》,转发教育部提出的小学语文课本剔除不教的篇目表,其中,不教篇目及所谓的理由例举如下:初小一册》房屋前后》(提倡自留地)、《我穿棉衣要爱惜》(宣扬母爱);初小三册《人有两件宝》(缺乏阶级观点)、《狐狸和乌鸦》(无教育意义);初小五册《朱德的扁担》(违反毛主席军事思想);初小七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者田汉有问题)、《大禹治水》(夸大个人作用);高小一册《饲养员赵大叔》(有丑化劳动人民的内容)、《我跟父亲当红军》(材料来源有问题);高小三册《廉颇和蔺相如》(美化帝王将相)、《平型关大捷》(有些提法错误)。并提出在这些篇目之外,如认为还有不宜讲授的课文,请示县委批准后即可处理。地理、自然、农业常识等课本也根据这个精神自行处理。历史课停开,小学(五年制)语文课本,用《学毛主席著作识千字》(一年级用第一本,二年级用第二本),三、四、五年级用《毛主席语录》,四、五年级加“老三篇”(《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并选用其他一些毛主席著作和革命作品,如《欧阳海之歌》、《雷锋日记》、《王杰日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刘英俊事迹等。耕读小学教学内容按上述要求办理。
  1969年9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中、小学七年制教材。1972年省编中、小学各科试用教材中的《毛泽东思想教育课》和《历史》、(地理》、《常识》课本停止使用;其他各科教材均重新修订。
  1977年5月至1978年1月,福建出版新编小学语文试用课本,偏重从政治教育组合单元,未顾及儿童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也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经各地学校使用,教学效果差。至1980年秋季新学年开始,福建省小学校全部试用新编全国通用教材。
  根据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1981年,省教育厅组织重点小学部分领导、教师,研究本省小学各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要点与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拟定10个专题,编写各年级教学要点与教学建议,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于当年秋季供全省小学使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点》后经修订补充,改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教师用书),于1982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小学使用。1985年,福建省教育厅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及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结合本省实际,组织编写小学《思想品德》课本和教参,从1986年秋季起供全省学生及教师使用。这套课本内容,主要通过“五爱”和“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中心的社会常识、社会公德、法制教育,指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奠定思想基础。至1989年,这套教材几经修订,日臻完善。
  1982年,省教育厅委托晋江地区教育局组织编写简易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各一套共12册,供全省农村简易小学使用。1984年以来,在为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改实验中,福建部分重点小学自行选编适合儿童特点和知识实际、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课外活动补充教材。1988年,省普通教育研究室根据国家教委《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组织编写小学《劳动》课本,全套4册,从三年级开始使用,1学年1册。这套教材从城乡实际出发,共6个方面内容。其中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含烹饪)、种植、饲养(含食用菌栽培)、家用电器使用(含木工、竹工、金工、工艺制作)和公益劳动。
  1989年3月,贯彻国家教委、国家出版局、国家工商局有关文件规定,省教委成立福建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省编中、小学教材,并对教学用书管理作出规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福建省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记述福建省学校教育自萌生至1989年的发展历程。全书14章,卷首冠以“概述”,卷末附录“大事年表”及“福建省当代教育人物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