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融理论与政策研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780
颗粒名称: 二、金融理论与政策研讨
分类号: F832.46
页数: 4
页码: 555-5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科研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为了推动金融事业的发展,全省金融系统、有关院校的广大金融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者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借鉴历史上及国外有益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重要的金融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融科研 金融理论 政策研讨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科研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为了推动金融事业的发展,全省金融系统、有关院校的广大金融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者解放思想,努力学习基础理论,借鉴历史上及国外有益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重要的金融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关于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作用问题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银行的自然属性和作用受到制约,常被当作财政组织和分配资金的辅助工具,只能起会计、出纳作用。1980年10月,福建省金融学会成立伊始,便提出“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如何发挥银行的职能作用”这一课题作为突破口,举行本省有史以来首次群众性金融学术研讨。通过研讨,明确了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银行不是财政的辅助工具,它既从事信用活动,又肩负社会经济行政管理重任,具有经济组织和国家机关的双重性质。银行要运用所拥有的货币、信贷、利率、结算等杠杆,对计划调节起调节、保证、校正和补正作用;对市场调节起支持、引导和制约作用,促进两个调节更好地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二)关于金融宏观调控问题
  在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微观金融,更好地发挥银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的同时,加强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便成为客观必然要求。省金融学会结合举行金融学术研讨会就中央银行体制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又在1984年12月召开的华东金融学术讨论会上,重点研究了省和省以下中央银行的地位作用问题。通过讨论,认识到中央银行要切实履行金融宏观调控职责,必须采取计划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逐步弱化专业银行条条垂直的资金管理,逐步改变双线传导的宏观调控方式;二是金融政策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需要重新构造,设立国家金融政策委员会,明确人民银行为唯一的宏观指令传递系统;三是金融微观基础也需要再改造,以增强对宏观指令反应的灵敏度。
  讨论认为省和省以下中央银行应依照全局金融决策,从本省(区)经济和金融实际出发,立足宏观角度,搞好金融调节与控制,稳定辖区金融,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配合全局。这在我国是第一次公开提出省和省以下中央银行的地位,弥补了我国中央银行理论研究的空白。
  (三)关于储蓄与消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理论界议论纷纷。有些人认为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可能抑制群众的消费,影响商品生产,应设置最佳限度的“安全线”。对此,省金融学会与省工行于1984年10月举行储蓄学术讨论会。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储蓄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从静态看,二者似乎有矛盾,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储蓄多了,消费少了。但从动态看,居民的货币收入是变量,群众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取得的货币收入,一般是先消费,有了结余才储蓄,储蓄是个人消费基金的结余,其数量的增长直接受居民货币收入结余量的制约;同时,群众参加储蓄,有利息收入,又扩大了消费基金。储蓄是群众为实现预定的消费目的和满足更高消费的手段,储蓄的增长不仅不会抑制消费,而且有利扩大消费,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其增长量在客观上已有一个限度,毋须再设置“安全线”,规定一个增长限度。大家还认为,运用储蓄反作用于消费的原理,根据群众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适时地、合理地选择储蓄资金的投资方向,通过信贷支持消费品生产的发展,扩大消费;同时,可根据消费结构变化的需求,有选择地开展与储蓄相结合的高档消费信贷,引导消费和促进消费。
  (四)关于人民币汇率和侨汇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人民币汇率实行内外两种汇价,汇价的变动主要依据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与国内货币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基本上没有联系,汇价与物价脱节,直接影响对外贸易的拓展和侨汇内含价值购买力的实现,致使福建平衡外汇收支的重要支柱的侨汇收入自1981年后逐年减少。对此,省金融学会于1984年前后组织了重点探讨。大家认为,人民币汇率两种汇价的体制必须改革,逐步过渡到单一汇价,使之既能反映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又能反映市场物价,以利吸收国际旅游、劳务外汇和侨汇收入。考虑汇率改革一步到位的冲击,可先改进贸易外汇计价结算,使内外两种汇价的差距逐步缩小,便于向单一汇率过渡。在向单一汇率过渡期间,应废除侨汇券的配给,改按侨汇兑付额付给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补贴,用以提高侨汇购买力。
  (五)关于保险的职能问题
  国内保险业务恢复后,为消除社会上对1958年停办国内保险的误解,推动保险业务的拓展,省金融学会于1984年前后多次结合金融学术研讨会,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保险的职能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保险的职能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一职能——经济补偿,属财政型。通过开办各种保险业务积累保险基金,用于发生意外灾害的经济补偿,开展社会互助,作为财政后备的补充;二是双重职能——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属金融型。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应走金融型的道路,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另一支力量,既办理各项保险业务,组织经济补偿,又应独立自主地营运保险基金,进行证券投资和发放保单抵押贷款,充分发挥融通资金功能。
  (六)关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问题总是难以根本解决。为寻求完善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有效途径,省投资学会于1986年6月举行了投资学术研讨。通过讨论,提高了认识,一致认为谋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对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具体来说,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控制的设想有三:一是建立综合投资计划,除了控制投资总额,确保人力、物力和财力综合平衡外,还要控制投资方向,应将计划大权集中到中央和省(市)两级;二是调整审批权,成立项目审查委员会,经审查决策后,送中央和省(市)两级政府批准实施;三是控制全社会的投资需求,即控制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投资需求的总和。
  (七)关于拓展金融市场问题
  搞活社会资金融通,拓展金融市场,是1986年之后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省金融学会于1987年10月联合举行了全省金融市场研讨会。通过讨论,认识到金融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下具体策略:一是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应同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互协调;二是开拓和发展金融市场需要证券投资化、专业银行企业化、金融机构多样化、利率体系合理化、中央银行独立化;三是发展农村资金市场必须走向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发展道路,坚持两种融资市场长期并存,互相促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发展的方针。
  开拓和发展金融市场的步骤应是:1、建立金融业资金拆借市场,融通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余缺;2、建立商业票据贴现市场,改进结算制度,恢复商业票据流通的功能;3、拓展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筹集资金,同时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4、建立短期外汇调剂市场,允许持有现汇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市场调剂,但买进应具备一定条件,对外汇市场的价格应予放开。
  省金融学会1988年组织全省金融系统各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广大金融科研人员开展“1979~1988年福建省改革十年金融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全省参评论文621篇,获奖124项,其中优秀奖94项,良作奖30项。同年11月在省人民政府组织的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推荐参评的文章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
  上述金融理论与政策研讨提出的一些看法与对策,既有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有些已在实践之中,对深化福建省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以及开拓和发展金融业务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福建省志·金融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至1988年,以本省金融活动的主要客体、主体、服务方式、管理方法为纲,采取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各篇同一层次的分类标准力求统一,特殊情况,酌设其他标准辅助。为突出重点和特色,它综合反映志书断限以内福建省货币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领导机关、科研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将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