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票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50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票号
分类号: F832.3
页数: 2
页码: 73-7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票号,又称票庄或汇票庄,多为山西人所开设。总号大多设山西,有的在上海,属股份制性质,其主要业务为办理汇兑。分号遍及全国各地。在福建省设立分号的,先后有福州、厦门两地。后因其业务范围狭窄,对象都为地方官绅钱庄,经营方式落后,受局势和经济影响,业务不振,先后倒闭歇业。
关键词: 福建省 金融机构 私营 票号

内容

票号,又称票庄或汇票庄,多为山西人所开设。总号大多设山西,有的在上海,属股份制性质,其主要业务为办理汇兑。分号遍及全国各地。在本省设立分号的,先后有福州、厦门两地。后因其业务范围狭窄,对象都为地方官绅钱庄,经营方式落后,受局势和经济影响,业务不振,先后倒闭歇业。
  一、福州票号
  福州票号,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开设的有新泰厚1家,资本40万两,号主姓吴。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成立的有蔚长厚、蔚泰厚2家分号,资本各40万两,号主前者姓王,后者姓侯。以上3家分号都是山西平遥商人开设。分号内部组织简单,设正副掌柜,下设跑街(外勤)、帐房(会计)、信房(文书)。初期业务,主要办理汇兑,以后逐步扩大到存款和放款。存款对象多是清官僚,放款对象多是钱庄、官银号和殷实可靠的商号。
  分号业务虽简,但制度严密,高度集中。每天须向总号汇报业务状况,每月终了要将总帐寄往总号查阅。“掌柜”任期一到,须向总号述职。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分号存款纷纷被提走,放出款项无法收回,“掌柜”携款潜逃,先后宣告倒闭。
  二、厦门票号
  厦门票号,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蔚忠厚、蔚长厚、蔚泰厚、新泰厚、源丰润、协和信、协同庆等近十家分号。主要业务为代收各官衙的税收、厘金及其他公款收支,存款对象多为清官吏;放款通常以低利贷给有来往的钱庄或一般商行。据光绪十八年(1892年)4月7日上海《申报》报导,光绪十七年(1891年)厦门各商行向票号借贷的款项共达六七十万元。以上各分号停业时间不详。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福建省志·金融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至1988年,以本省金融活动的主要客体、主体、服务方式、管理方法为纲,采取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各篇同一层次的分类标准力求统一,特殊情况,酌设其他标准辅助。为突出重点和特色,它综合反映志书断限以内福建省货币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领导机关、科研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将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