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路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41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路运输
分类号: F552.757
页数: 23
页码: 263-2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1990年至2005年水路运输企业、船舶、海洋运输、江河运输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福建 发展

内容

一、企业
  (一)航运企业
  1990年,由于运力供过于求,运价下跌,经营管理不善、采取挂靠形式成立的航运企业濒临倒闭,纷纷退出航运市场。福建航运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抗风险能力较弱。
  2001年,交通部制订《关于航运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随后相继出台《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对从事船舶运输的经营者设置条件,对从事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者实行资质审核、评估,对从事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重新登记。2002年底,全省共有178家航运企业达到交通部规定的条件。2003年底,全国沿海干散货运力全面紧张,社会资金涌向航运业。2004年,全省共投资92875万元购建船舶。2005年,福建省航运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共有航运企业320家,其中,货运企业251家,客运企业69家。拥有机动船舶2890艘,净载重量366.14万吨,25715客位,其中单船平均净载重量1267吨。沿海主要航运企业138家。
  1.福建省轮船总公司
  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福建省航运管理局。2000年,省轮船总公司成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权属企业,为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单位,也是全省海上交通运输榜首企业。主要经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原油和成品油运输,以及劳务输出、海员培训等配套业务,航线遍及国内沿海各港和俄罗斯、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承担包括福建省重点项目华能(福州)电厂和华电可门电厂等电煤运输在内的沿海大宗散货业务及两岸试点直航、两岸三地运输等集装箱运输任务。
  2.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
  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福建省航运管理局厦门分局,后更名为“福建省轮船总公司厦门公司”。2000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公司成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下属企业。职工2000多人,拥有散货船、集装箱船、顶推驳船组、沿海客轮及内河客船等多种类型的船舶30余艘,总运力22万吨,航线遍及国内沿海、台湾、香港多个港口。主要经营大宗干散货、集装箱海上运输业务,并长期从事国内沿海电煤运输、厦门至高雄试点直航、厦门至香港集装箱支线及福州至台湾两岸三地运输。是福建省航运系统唯一一家“国家二级企业”及“全国交通百强企业”,也是交通部首批公布的国际班轮运输业务经营者和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
  3.中远集团厦门远洋运输公司
  成立于1993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全资二级企业。拥有散货船、多用途船及客船等类型船舶14艘,30多万载重吨,主要从事国际间干散货和杂货运输业务,经营远东一美湾和远东一中南美洲不定期杂货班轮航线,并经营船舶修理、船舶物料供应、集装箱储运、国际海员培训和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1996年,建立安全质量管理综合体系,纳入IS09000、IS012000、OSH18000等相关管理要素和强制标准。2003-2005年,公司连续创利超亿元,人均年创利超过200万元,人均年缴税超过70万元。
  4.厦门轮船总公司海上客运旅游有限公司
  原系厦门轮船总公司下属的内河客运船队,成立于1950年,1999年12月改制成法人公司。在职职工280多人,拥有大、中、小型等各类沿海、近海客运旅游船舶24艘,5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大型旅游客运码头1座,主营省内客货运输、海上旅游客运,兼营国内水路客货运输代理。客运经营厦门一金门、厦门一漳州港(厦大漳州校区),厦门一龙海石码、海澄、下坞,厦门一火烧屿、鼓浪别墅7条客运航线及厦门一后石华阳电厂、打石坑诺尔公司交通船业务。旅游从事厦门一龙海浯屿、南太武,厦门一集美(经火烧屿、宝珠屿)、环厦门岛、环鼓浪屿、看金门、大担和二担、鹭江夜游等海上一日游业务,每天接发航班300多航次,年运送旅客超过300万人次。
  5.福建冠海海运有限公司
  原名福建省琯头海运总公司,成立于1981年,民营企业。该公司2005年的固定资产达10多亿元,拥有包括好望角型、巴拿马型、灵便型散装船及支线集装箱船舶在内的各类船舶13艘,总载重吨近70万吨,是从事国际、国内沿海及港澳台航线运输的专业化航运企业。根据2004年度和2005年度交通部发布的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其在全国所有航运企业总运力规模和自有船队运力规模排名中列第七位。
  6.福建国航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6月,由14个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组成,分布在北京、上海、秦皇岛等地,同时,还成立了专业的船舶管理公司及国内首家船舶融资租赁公司,福建省首家民营股份制海运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物运输、船舶管理、燃料经营等业务,并从事钢铁、矿石等散货的远洋运输,控制运力达80多万载重吨。
  7.福州市马尾华荣海运有限公司
  1999年6月成立。2005年拥有全资及控股的下属企业6家,总资产8亿元,经营船舶20艘(含方便旗船),22万载重吨,其中集装箱船舶16艘,箱位8212标箱/12万吨。公司经营的主要航线有:海峡两岸间接集装箱班轮运输,海峡两岸间接散货运输,福州、厦门至台湾高雄的“两岸试点直航”航线的集装箱班轮运输,福建沿海至港澳地区的集装箱班轮运输和福州至厦门的外贸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运输等。
  8.福建安达船务有限公司
  1992年11月成立。拥有集杂两用货轮7艘,散装货轮1艘,总运力近4万吨,员工158人。主要从事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珠江水系各港间海上货物运输,国内各开放港口至港澳地区间海上货物运输,国际近洋航线海上货物运输等业务。
  (二)服务业
  1996年6月,交通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适用于国内船舶代理和国内货物代理两项水路运输服务业务。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水路运输服务企业122家。
  2001年7月,根据交通部发布的《国内船舶业管理规定》,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对船舶管理业实施业务管理,为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供船舶管理业务,即船舶机务管理,船舶海务管理,船舶检修、保养,船员配给、管理,船舶买卖、租赁、营运及资产管理,其他船舶管理业务。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船舶管理企业12家。
  二、船舶
  1990年,全省拥有船舶7296艘,611524载重吨、15281客位。2005年,全省拥有船舶2890艘,366.14万载重吨、25715客位。1990-2005年,木质、水泥船舶全部淘汰出省际航线,货船的材质以钢质为主,客船除钢质外还有部分玻璃钢船。
  (一)客船
  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以及撤渡建桥项目的实施,普通客(渡)运因航速慢、周转不便而萎缩,但是,高速客船得到发展。省内沿江、沿湖、环岛、海上观光等旅游运输市场发展的开拓,促进了旅游客船的发展。至2005年底,全省旅游客船达199艘、7999客位。船舶平均客位逐渐减小,由1991年的53.58位/艘降至2005年的37.05位/艘。
  (二)货船
  全省货运船舶主要以干散杂货船为主。液货危险品船(如液化气船、油船、化学品船)发展速度不快,至2005年底,约占总运力的3.5%。一般干散杂货船和集装箱船舶发展迅猛,至2005年底,集装箱船30019标箱,比1995年增长3.33倍。货运船舶平均吨位逐年提高,其中,省际营运船舶由1992年的505载重吨/艘,提高到2005年的2318载重吨/艘。1990-2000年底,福建省船舶老龄化严重,老超龄船舶约占总运力的57%。2001年,交通部实施《老旧船舶管理规定》,福建省交通部门据此对达到年限的船舶进行强制报废。2003年下半年,全球航运需求旺盛,吸引社会资金到航运业,至2005年底,有2利艘80.83万载重吨新建造船舶下水投入营运,老龄船舶约占总运力35.26%,下降了21.74%。
  至2005年底,全省省际货船按船舶类型分类:散货船20艘、550585载重吨,一般干货船舶1082艘、1843456载重吨,集装箱船舶(含多用途)191艘、30019标箱,油船45艘、99929载重吨,化学品船舶4艘、11341载重吨,液化气船1艘、3003立方米,冷藏船8艘、4409载重吨,活鱼运输船15艘、5734载重吨,共拥有船舶1366艘、3166424载重吨。按吨位分类:5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共162艘、58099载重吨,500~1000载重吨的船舶513艘、407365载重吨,1000~3000载重吨的船舶354艘、633517载重吨,3000~5000载重吨的船舶211艘、857402载重吨,5000~10000载重吨的船舶68艘、385259载重吨,10000载重吨以上的船舶34艘、1164583载重吨。其中,最小的船舶202载重吨,最大的船舶58467载重吨,各个吨位层级均有适航的船舶。
  三、海洋运输
  (一)沿海运输
  1.旅客运输
  1990-2005年,福建省沿海水上客运主要为厦门、莆田、宁德3个设区市内海上旅客运输。
  (1)厦门内海旅客运输
  20世纪90年代初期,厦门近海发展到300多艘6000多客位木质客渡船。1995年以后,厦门内海的玻璃钢载客快艇得到发展,并扩展到客渡运输、区间运输及厦门港内的旅游运输,高峰期间,厦门港拥有的玻璃钢快艇曾达到50艘500客位。同时,厦门港内还有少量的钢质交通船和旅游船,形成了木质客渡船、玻璃钢快艇和钢质客船并存的多元结构。2000年以后,由于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木质客渡船、玻璃钢快艇逐渐退出厦门水上客运市场。
  (2)文甲一湄洲岛海上客渡运输
  文甲一湄洲岛海上客渡航线是进出湄洲岛的海上主要营业性航线。1989-1993年,此航线完成客运量760万人次,1994一2005年,完成客运量1257.36万人次。至2005年底,经营该航线的莆田市忠湄轮渡公司拥有1艘客渡船、2艘一般客船、4艘游艇和1艘快艇。
  (3)石城一南日岛陆岛运输
  石城一南日岛陆岛运输线是福建省较长的海上渡运航线,经营该航线的莆田石南轮渡有限公司拥有2艘341客位钢质客渡船,可承载5台车辆。每天安排6个往返航次。至2005年底,该公司船舶累计航行10多万海里,安全运送军民300万人次。
  (4)宁德地区陆岛运输
  20世纪90年代,当地沿海水路客运主要由木质船舶承担海岛居民出行。2000年后,客运船舶逐渐由木质船向铁壳船、旅游快艇方向发展,运送的旅客也从海岛居民拓展为经商、旅游的岛外居民。2005年,宁德市共有客运船舶183艘3771客位(其中沿海28艘777客位),完成客运量(包括内河与沿海)153.91万人次。
  2.货物运输
  1990年,全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运输原则,加强对全省水路运输市场组织调度,搞好运输计划的协调和运输的合理分工,建立水运生产月度运输平衡会,指导企业建立华能电煤季度运输协调会,确保福建省“一黑一白”(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
  1991年,全省沿海机动船舶2471艘、48.58万载重吨。国内货运航线通达全国沿海港口及长江中下游,主要以上海以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运输为主。全省海运共完成内贸货运量1034.74万吨,货物周转量887160.42万吨公里。主要承运的货种为煤炭、石油、河砂、粮食及其他杂货。
  1992年以后,交通部加快水运市场开放步伐,制定和陆续出台一些开放水运市场的政策和措施。福建省水路运输市场开始由船方市场向货方市场过渡,重点物资的运输开始由原国有企业承担逐渐转变为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共同承担。航运业结构也得到调整,船舶逐步向大型化发展,船队向专业化发展,企业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船舶平均吨位、船舶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至2005年,福建省沿海机动船舶达1509艘、273.67万载重吨。国内货运航线通达全国沿海港口、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水系。2005年,全省海运企业完成内贸货运量6015.67万吨,货物周转量8141751.67万吨公里。主要承运的货种为煤炭、石油、河砂等建筑材料、粮食、化工原料及制品、金属矿石及其他杂货。
  (1)电煤运输
  1989年1月,省轮船总公司将原下属福州轮船公司改建为4个直属运输船队,其中,第一船队由“金润”、“金源”、“金汇”、“大金山”等散货轮组成,专门承担华能福州火电厂煤炭运输任务。中央企业和省外煤炭运输船队也参与福建省煤炭运输市场的竞争。
  1990年11月,省政府组织对福建省轮船总公司提出的组建原油海运船队的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进行评估、论证后,省计委原则同意福建省轮船总公司组建承运福建炼油厂原油的运输船队建议。1991年7月,在省政府“以船养船、自借自还”的优惠政策支持下,福建省轮船总公司从挪威购进一艘9万多吨的油船,取名“安达”,投入福建炼油厂的油品运输。运力和运量之间的关系基本趋于平衡。
  2003年,福建省严重干旱,水库枯竭,水电资源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火力发电厂满负荷发电。福建省轮船总公司为福州华能电厂承运电煤172万吨,为厦门嵩屿电厂承运电煤137万吨,为漳州后石电厂承运电煤79万吨。此外,一些民营企业的大型散货船也服从经济部门调度参加电煤抢运。
  2005年,福建省沿海地区已投产的火力发电厂有福州华能电厂、湄洲湾发电厂、泉州肖厝南浦发电厂、厦门嵩屿发电厂及漳州后石发电厂。上述5家电厂年需求电煤大约1500万吨,其中,福州华能电厂350万吨、湄洲湾发电厂150万吨、肖厝南浦发电厂100万吨、厦门嵩屿发电厂350万吨、漳州后石发电厂600万吨。沿海地区其他工业用煤也需数百万吨。用煤需求推动了航运发展,截至2005年底,福建省拥有海上散货运力(含货船)119艘、91.3万吨,其中1万载重吨及以上船舶共有24艘、80.3万吨。2005年,全省煤炭及其制品海上运输量达1341万吨,完成煤炭周转量达2874807万吨公里。
  (2)内贸集装箱运输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省只有省轮船总公司、厦门海运集装箱联合公司、泉州船务公司、漳州轮船公司、厦门水运公司等国有企业,以及福建闽达、闽安船务、厦门嘉禾、厦门经济特区船务等中外合资航运企业从事外贸集装箱班轮运输,集装箱运输量不大。1999年起,全国内贸集装箱运量高速度增长,内贸集装箱在整个集装箱运输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福建省航运企业以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开展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逐步占领内贸集装箱货运市场。2001年起,福建省民营企业开始自主经营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2005年,福建省有多家航运企业进入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随着内贸集装箱运力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
  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成为集装箱班轮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促进了福建省集装箱内支线班轮的发展。开辟了“福州-福清-莆田-泉州-厦门”、“厦门-汕头”、“厦门-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及“福州-福清-莆田-泉州-厦门-汕头”4条内支航线。共有11家航运企业的21艘集装箱船舶计2103标箱获得上述航线经营资格。
  (二)国际近(远)洋运输
  1.旅客运输
  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涉外水上旅客运输主要有厦门三联船务企业有限公司、厦门远洋运输总公司经营的厦门至香港海上客运航线,福建联合船务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的福州至香港客运航线。
  (1)厦门一香港航线
  1989年初,厦门三联船务企业有限公司“集美”号客轮经营厦门-香港客运班轮业务。1994年1月,厦门远洋运输总公司购入“闽南”号客轮,参与经营厦门-香港航线,打破了由厦门三联船务企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此航线的局面。两家公司竞争激烈,经省交通厅、中远总公司和厦门市政府协商,1997年10月,厦门远洋运输总公司的“闽南”号客轮与厦门三联船务企业有限公司的“集美”号客轮合并组建厦门客轮企业有限公司,合并后将“闽南”号出售,保留“集美”号继续经营厦门-香港客运航线。1999年6月,厦门客轮企业有限公司因组建时未取得交通部行业许可批准,公司被终止经营。2000年5月,“集美”号客轮出售给香港中毅公司,福建省海运企业经营的厦门-香港海上客运航线停航。
  (2)福州-香港航线
  1993年7月,省轮船总公司、福州港务局、省中旅与香港益丰客轮代理有限公司在省交通厅主持下举行专题会议,共商开辟福州-香港海上客运航线问题,并就合作形式达成一致意见。随后,以各家认股集资方式购进5600吨级豪华远洋客轮,命名为“福建”号,成立福建联合船务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福州-香港海上客运航线。1994年10月9日,“福建”号客轮由福州首航香港,此后每周往、返各1个航次,即每周五上午10时福州开,每周六晚上9时由香港返回。为提高“福建”号客轮效益,1995年5月,经批准每周增辟东山-香港海上客运航线,但由于客源不足,该航线首航后不久即停航。1998年7月,“福建”号客轮申请注销,10月,福建联合船务企业有限公司停业,福州-香港海上客运航线停航。
  2.货物运输
  (1)生产运输市场
  1991年,全省拥有近(远)洋运输机动船舶119艘、33.3万载重吨,外贸货运航线遍及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家的港口。1991-1997年,福建省航运企业完成的外贸货运量逐年递增,外贸货运航线进一步拓展到美洲、欧洲和非洲等国家的港口。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全球航运业走人低谷,福建省航运企业完成的外贸货运量急剧下滑,尚不足1997年的一半。2000年以后,外贸货运量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外贸运输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2)集装箱运输
  20世纪90年代初期,福建省只有省轮、厦轮及闽东分公司、厦门海运集装箱联合公司、泉州船务、漳州轮船、厦门东明和厦门水运公司等国有企业,以及福建闽达、闽安船务、厦门嘉禾和厦门经济特区船务等中外合资航运企业从事外贸集装箱班轮运输。至1994年,福建省民营企业福州市马尾轮船公司、连江县海运公司、连江县琯头海运总公司亦以租船经营、合作经营、自主经营等方式参与外贸集装箱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1996年,中央直属大型海运企业进入福建省外贸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福州至日本、厦门至日本的集装箱班轮运力过剩、运价下跌,为此,福建省交通航运主管部门多次召集省轮、闽安航运企业、外贸中心船务、中远及中海等相关的航商,专题协调运力的调控及运价的统一等事宜,协调达成共识,维护市场秩序。
  1997年,全省共有18家航运企业从事集装箱班轮运输,集装箱班轮航线由福州、厦门至港澳发展为福州、厦门、泉州3个口岸至港澳、日本、韩国等。同时,集装箱船舶运力、运量稳步增长,集装箱运输逐步从船方市场转变为货方市场。同年4月,福州、厦门两港至高雄航线的集装箱班轮开始运行。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逐步开放国际海运市场,2002年,国际班轮公司将干线班轮挂靠福建省的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等开放口岸。至2005年底,福建省开放港口共开辟国际(含港澳台)集装箱班轮航线91条。其中,福州港共开辟国际干线2条,近洋航线3条,港澳台线6条;泉州港共开辟近洋航线2条,港澳台航线2条;厦门港共开辟国际干线32条,近洋航线30条,港澳台航线11条;莆田港开辟港澳航线1条;漳州港(招银港区)开辟近洋航线1条,港澳航线1条。
  四、江河运输
  20世纪90年代开始,福建省内河航运逐渐萎缩,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下降,客运量和货运量徘徊在300万人和800万~900万吨上下。2001年,福建省内河航运所完成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占全社会运量的0.8%、0.2%、3.1%和0.4%。2003年,福建省内河航运完成的内河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371.52万吨,货运周转量为4.61亿吨公里,不及1994年的4.9亿吨公里。
  (一)闽江水系运输
  福建省闽江航运公司是福建省内河航运骨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内河客货运输,兼营海运,开辟有福州至南平、尤溪、琅岐、琯头等20多条闽江干流客货运输航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闽江航运公司内河客、货运量逐年下降。1991年,该公司尚能完成客运量31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217万人公里,货运量(含海洋运量)89.2万吨、货运周转量10748万吨公里。此后,公司发展每况愈下,2005年已濒临破产昨边缘。
  (二)九龙江水系运输
  厦门、泉州建筑市场多由漳州九龙江提供建筑用沙,由于需求逐年增多,九龙江内河货运有所复苏,沙船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多艘(200总吨以下)、1999年的50艘(500总吨以下),发展到2005年140艘(1000总吨以下),船舶数量由少到多,吨位由小到大。其他航运业务逐年下降。
  (三)汀江水系及库区运输
  1991年,汀江营运客货机动船仅剩下6艘20吨80个座位,至1992年,除农用木船短途通航外,营运性船舶和机动船只已无法投入航运。
  汀江棉花滩水电站建成后,库区蓄水形成汀江63公里新航道,其中上杭45公里、永定18公里。上杭城关至永定丰市码头航道,达到国家5级航道水平,可通航300吨级船只。从2000年开始,该流域已有龙湖(即棉花滩水库)和石门湖两个库区经营景点旅游运输。经营库区旅游运输的永定县绿水航运分公司和连城冠豸山游船有限公司2005年完成客运量38.8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88.2万人公里。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交通志

《福建省志·交通志》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1990年至2005年这段时期福建交通发展的主要脉络、重要事件和发展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交通规划、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科技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