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教卫生体育用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27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教卫生体育用房
分类号: TU22
页数: 13
页码: 393-4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文教卫生体育用房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 文教卫生 体育用房

内容

1991~1997年,全省文化艺术设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74亿元和更新改造投资0.20亿元,建设冰心文学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会堂、泉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建筑。广播电视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84亿元,建设福州电视中心、厦门广播电视中心、泉州广播电视中心大厦等建筑。全省全社会各方面多渠道集资办学,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7年间基本建设新增学校建筑面积300.52万平方米。
  1991~1997年,全省卫生事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88亿元,新增建筑面积224.36万平方米,新增医院病床8411张。至1997年,全省医院达到1306个,病床达到80935张,主要市县的综合性医院都新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门诊大楼和病房大楼。福建省立医院建成福建省急救中心大楼,急救设施齐全,与全国急救联网。7年间,全省完成体育事业基建投资4.22亿元,建体育场23个,体育馆17个,游泳池17个,固定看台灯光球场22个及948个各种训练房、健身房、运动场等。并利用外资建成5个高尔夫球场。至1997年,全省已拥有体育场51个,体育馆39个,运动场91个,游泳池127个,足球场、旱冰场48个,固定看台灯光球场192个。
  一、福州闽江大学毓英楼
  闽江大学毓英楼是一幢综合性教学楼,5层,高23.9米,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251平方米。工程造价310万元。福建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1年1月开工,1991年10月竣工。基础采用预制桩,平面呈“凹”字形,内向单走廊。底层20个房间;2~4层各有13间教室;5层21个房间,作图书馆、阅览室、电教室、办公室、实验室之用。还有面积150平方米、80平方米的阶梯教室各1间。楼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厅彩色水磨石地面,其他各层为本色水磨石地面。东、南、西3面外墙贴乳白色釉面砖,北面乳白色喷塑,铝合金茶色玻璃窗。平屋顶,加铺人行隔热层。5层两侧外伸,作挑廊柱,尖卷窗,檐口横条线和垂直装饰线贴桔红色釉面砖。铝合金石膏板吊顶,内墙面和顶棚中等粉刷。被评为1992年度福建省优质工程,被建设部评为1993年优质样板工程。二、福州则徐中学综合楼
  位于福州市王庄新村一区。总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福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承建。1992年5月开工,1993年5月建成。大楼呈环形,中央空地上矗立着林则徐胸像石雕。主楼东段为2层体育馆,底层为游泳馆,泳池长25米,宽16米,水深1.2~1.5米,2楼为净高8米的篮球馆;南段为5层实验楼,底层架空;西段为4层办公楼;北段为6层教学楼,每层设标准教室4间,1~5层每层东端另设一间150平方米的大房间作特殊教室;环楼走廊宽2米,实验室东端设室外梯一架,梯底架在喷水池边。主体建筑的全部外墙面均用白色条形釉面砖贴面,间以红、蓝点缀。
  三、福建省急救中心
  省急救中心是全省设施最完善的急救医疗建筑。位于福州市五四路口西北侧省立医院内。1993年11月开工,1994年9月竣工。建筑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420平方米,土建工程造价1450万元。主楼14层(含地下室1层),高35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长40米。底层架空,便于急救车辆的停靠和行驶。2~13层设有抢救室、诊查室、重症病房、病房、手术室、调度中心、实验室、教学中心、办公室等,内廊式双向布置房间。屋面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并配有闭路监控和通讯导航系统,可与全国空中急救联网。外墙采用白色陶瓷面砖贴面,室内顶棚采用轻钢龙骨吊顶,墙面用多彩喷塑,地面用水磨石和花岗岩板材铺设。由福建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公司施工。
  四、长乐冰心文学馆
  位于长乐市文化公园西北角。文学馆由纪念馆和研究中心两个部分组成,均为2~4层框架结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75平方米。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长乐市古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6年3月开工,1997年8月竣工。
  纪念馆平面布局呈“十”字形。研究中心呈“口”字形,各主要使用空间南北向布置,矩形平面。各部分之间用过厅、庭院为过渡、分隔,减少干扰。
  建筑水平展开,局部起伏,采用双坡顶、白墙灰瓦。纪念馆“十”字形交叉的主入口中庭上方采用四坡顶重檐,主入口顶部曲线山墙用青灰色小青瓦屋面和披檐穿插起伏。内墙用白色水泥漆和本色木板条,建筑主体的部分梁、柱用本色木板和灰色花岗石火烧板贴面。建筑周围种植草坪、树木,南面有曲折蜿蜒的小河流水。
  五、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坐落在福州市鼓山脚下。1~4层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基桩。占地面积1.67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7200万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福建省建工集团总公司承建。1996年9月开工,1998年9月竣工。
  纪念馆由陈列、研究办公两部分组成。设计采用纵横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纵轴垂直于沿街面,为主入口,横轴平行于沿街面。两轴相交处设一圆形内广场,内广场左侧为陈列部分,右侧为工作人员研究办公部分。广场中轴线上设一主题雕塑。人流经纵轴上入口大门引入内广场,轴线在此转折引导人流进入左侧陈列部分。
  左侧陈列部分沿横轴展开。入口大厅分为前后两厅,前厅中央有1部4米宽大楼梯直上2层序厅,顶上为条形玻璃天窗,经大楼梯两侧至后厅。2层序厅正中布置影雕壁画,顶上为方圆相间的玻璃天窗,序厅两侧为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厅。建筑尽端为半圆形平面、直径43米、高度24米的画馆。
  建筑立面采用倚柱式柱廊,勒脚粗毛面花岗石,中段倚柱柱廊,其两侧及底面向内斜切,上段做线角及方钢花饰。入口大门采用中式牌坊的变形,大尺度的圆弧墙面与圆形内广场墙上饰以大型浮雕和馆名。
  外墙主体采用暖色调的虎贝花岗石火烧板饰面,局部线条装饰采用红磨光花岗石饰面,浅蓝色镀膜玻璃,黑色方钢花饰。
  六、福州市电视中心
  位于福州市国货路和连江路交叉路口,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建筑总面积2.37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广播电影电视部建筑设计院设计,主体工程由陕西省建筑总公司福建第二分公司总承包。1996年12月动工,199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
  电视中心基桩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主要由新闻中心、制作中心、播控中心及办公、技术和生活保障用房等组成,分A、B、C、D4个区。A、B区为主楼区,地上20层,地下2层,框剪结构,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连同屋顶天线总高度131米。内有录音、配音、播出控制室及计算机室等技术用房和办公用房,设有办公自动化和楼宇管理智能化及先进的虚拟网自动交换程控系统。C区为裙楼,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框架结构,内含1000平方米和400平方米的网架屋面结构的演播室。D区为附属楼,5层,建筑面积4089平方米。
  电视中心主楼为弧形玻璃幕墙,裙楼为斜弧形玻璃墙面。工程获得福建省重点工程建设优秀奖和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立功竞赛优胜奖。
  七、福建会堂
  福建会堂为省内重大会议场所,位于福州市西湖湖畔西湖宾馆南端,东临北后街,南朝湖滨支路,是一项多功能综合性的影剧院式建筑。工程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福建利安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土建由福建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设备由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安装,装饰工程由福建省天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京华装饰装修有限公司、福建省华添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承建。1997年6月开工,2000年3月部分投入使用,2001年1月竣工验收。
  会堂东西长132米,宽度70米,高36米,地上6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1.77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3.7亿元。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设有360个车位,部分房间安装供水、供电设备等。主会场在地上1层,配置自动表决系统和同声翻译系统,有1500个座位的大厅,楼座为带斜柱悬挑12米的挑台,前台设有升降、旋转舞台及升降乐池。2~5层设有12个议事厅、1个接见厅和3个休息厅,6层有220个座位的国际会议中心。
  会场正面呈“八”字形张开,入口处平台有架空弧形网架玻璃顶棚。外墙装饰大量采用干挂花岗岩,间以金属板和玻璃幕墙,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架为大跨度大空间曲面钢网架结构,上盖彩色钢板屋面。
  基坑开挖土方11万立方米,周边长420米,深11.4米,采用粗钢筋二次注浆锚杆与钢筋混凝土角撑相结合的支护系统。地下室楼板及顶板采用大跨度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主会场楼顶板为钢一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面积35米×32米。
  楼板主梁有3根“II”形预应力钢梁,跨度35米,断面1米×2.25米,梁底标高20.35米,由厚度为20毫米及25毫米的钢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成空腹组合梁,每根重50吨,采用整体提升空中平移安装就位,主梁间各有8根“工”字钢次梁,跨度8米,梁上加铺厚15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板。会堂入口处有吊挂式玻璃幕墙,面积33.84米×12.15米,吊挂时采取新技术措施,保证质量,玻璃屏幅面平整度较好,影像及透视图像变形很小。地下室、屋面采用CPE氯化乙烯卷材和851涂料双层防水,部分耐磨地面涂刷环氧树脂上加聚氨酯漆保护层。施工时,还推广应用了其他多项新技术,有商品混凝土3.8万多立方米、散装水泥1.77万吨、直螺纹套筒钢筋接头7.77万个、空心砌块和混凝土无顶撑支模等。
  八、厦门市中心体育场
  位于厦门市仙岳山南侧,筼筜湖畔。占地20多公顷,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体育场外围直径270米,弧线形建筑,外檐高10~20多米,呈马鞍形,清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土建投资约5000万元。
  体育场以椭圆形比赛场为中心,四周为马鞍形看台,东西40排,南北19排,可容纳3万名观众。外侧由圆环形交通通道和绿化人行平台及其他附属服务设施用房等组成。主席台及贵宾席设在内侧西看台,长100米,宽27米,上空悬立高为20米的网架罩棚,南看台挂有20米长、10米高的电子计时计分显示牌,四角耸立4根48米高的照明灯柱,装有156盏灯,四周围通立216根直径85厘米的清水钢筋混凝土圆柱。共设30个观众出入口及21座清水钢筋混凝土楼梯(不包括场内楼梯)。场内按国际比赛规则设有400米长的标准跑道(全天候塑胶跑道)及长105米、宽68米的中心标准足球场,装有自动喷洒浇水装置,并设有多种田径比赛场和各种训练馆。场内拥有广播电视、通讯、电子服务、兴奋剂检查、消防、医疗急救等先进设施。看台下1~2层有服务用房、工作用房、技术用房等。
  体育场外围场地有铺设1.2万多平方米九格砖和水泥花砖的停车场及825米长、150毫米厚、7.5米宽的环行混凝土车道。
  整个工程仅用266工作日建成,被誉为“特区建设史上的奇迹”。工程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等省内外16家施工单位承建。1991年1月动工,1991年11月竣工。
  九、厦门市第一医院病房楼
  位于厦门旧市区白鹿洞侧畔。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15层(另地下1层),框剪结构,可容纳650张床位,设有内、外各科以及外宾病房和手术室等。东北建筑设计院厦门分院设计,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施工。1991年10月开工,1993年8月竣工。
  大楼总体布局以原医院总平面布局为基础,病房楼主入口设在开阔的医院内花园之中,与一些辅助用房相邻,周围绿化、美化。病房南北向设置大阳台,南向病室为3人间,北向病室为2人及1人间。走廊设计成单、复廊结合形式,在复廊上增设高窗。
  病房楼外墙为乳黄色涂料,地面采用浅绿色的材料铺设。顶层有旋转楼梯加以点缀。
  十、厦门广播电视中心
  位于厦门市湖滨北路。主楼地上26层,地下室2层,高108米,框筒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桩;裙楼4层,框架结构,采用沉管灌注桩。建筑占地面积3.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土建工程总造价8500万元。广播电影电视部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国核工业部第二四建设公司厦门公司承建。地下室工程1994年11月开工,地上工程于1995年6月开工,1997年12月竣工。
  工程平面呈多边形,标准层面积900平方米,14层开始逐层规则收缩,形成高低双坡屋面。外墙用蓝色隐框玻璃幕墙装饰。分别设有1个27米跨度的大演播室、15米跨度的演播室和12米跨度的文艺演播室、录像室等,层高均为9米,中间为空腔,采用钢屋架或预制混凝土薄腹梁结构。外墙用大理石饰面,施工采用干挂工艺。
  十一、集美大学综合楼
  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北面。建筑由主楼与裙楼两个部分组成,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500万元。主楼为塔楼式,地上14层,地下1层,架空层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裙楼为框架结构。主楼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裙楼为沉管灌注桩。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设计,福建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95年6月开工,1996年2月竣工。
  主楼与裙楼之间由连廊相接。主楼顶部设立1号亭,亭顶直径为0.7米,高为5.45米,设有观光台,裙楼两端分别设2号、3号亭,3个亭子高低错落。综合楼与工商管理学院教学楼之间由3号连廊连接,3号连廊的钢筋混凝土桁架造型似一只海鸥。外墙采用灰色马赛克面砖贴面,部分为白色乳胶漆涂料。内墙大部分采用花岗石板材贴面及白色乳胶漆。
  十二、厦门眼科中心
  位于厦门市厦禾路336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眼科专科医院。建筑占地面积2562平方米,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15层(地上14层,地下1层),高55.6米,工程造价6800万元。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设计,辽宁建设集团厦门建安工程公司施工。1995年6月开工,1997年7月竣工。
  大楼为复廊式布局,南向为病房,北向为医疗辅助用房。南向1层架空,用作停车;2~4层为门诊部;5层为眼科功能检查室;6~11层为住院部,设有180张病床;12~13层为手术室及科研教学用房。大楼设施先进,设有闭路电视系统与手术室连通,可直接转播手术情况,还设有电脑管理网络系统等。
  大楼外墙用绿色玻璃幕墙和乳白色条形磁砖装饰,内墙用白色涂料饰面。
  十三、厦门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
  位于厦门市中山公园南门对面。由A、B、C3幢楼组成,工程总投资129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为950万元。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建筑高度18.3米,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厦门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厦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5年10月动工兴建,1997年8月竣工。
  3幢楼呈高低错落形排列。主楼(A楼)3、4层,局部5层,屋顶上有两座尖顶形小阁楼。楼与楼由连廊相连,楼的底层之间有一个可容纳1500名师生集会用的大庭院和一个花园式的小庭院,中间B楼底层作架空层,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空间。综合楼内建有最佳视听效果的普通方形教室及各种功能的梯形教室、学生舞蹈练功房、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教学综合楼外墙用红色条形砖装饰,以白色条形砖点缀。
  建筑周围地面铺设花岗石碎石,并种植花草。工程荣获1999年度福建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十四、泉州黎明职业大学梅镜楼、慈山大楼
  学校位于泉州市。前身为民国18年(1929年)创办的黎明高级中学。1981年,澳门归侨总会主席梁披云在黎明高中的旧址上创办黎明学园,1984年升格为黎明职业大学。
  学校创办后,海外华人纷纷捐建校舍,至1999年,共接受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捐资2552万元。校园分设两地,占地20公顷,校区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旧校区在市区北侧,与威远楼毗邻,建有梅镜楼、桃源楼、蓬莱楼、清风楼、俭德楼、思基楼等楼群。新校区位于市区东郊宝觉山,依山面海,邻近海印寺,建有慈山大楼、黄丹季大楼、汪德耀大楼等一批建筑。
  梅镜楼为教学综合楼。坐东朝西,每层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作阅览室、会议室,后部做书库、礼堂、办公室、宿舍等。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高21.6米,框架结构,工程造价102万元。泉州市鲤城区建筑设计室设计,永春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1年11月开工,1992年8月竣工。顶层礼堂出挑,建筑面积大于其他各层。正立面屋顶采用亭顶坡顶,与校园内其他仿古建筑物相协调。底层两侧设有户外梯与2层回廊为一体。
  慈山大楼是教学综合楼。工程造价530万元,占地13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84平方米,总长111米,楼高38.8米,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厦门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6年10月开工,1997年9月竣工。主楼9层,3~9层有大小不等的19间教室,1、2层用作办公室、活动室、休息室等。东侧裙楼为6层标准教室,每层7间,采用悬挑式外廊,标准层层高为3.6米。2~6层教室前的栏板装饰不锈钢扶手,第6层栏板上设有长条形花池,楼顶上有一个600多平方米的天台。西侧裙楼是2层的阶梯教室。主楼外墙正立面门厅前廊上方用蓝色隐框玻璃幕墙装饰,楼顶耸立高达7米、金黄色琉璃瓦的四棱锥体塔尖。
  十五、泉州市广播电视中心大厦
  坐落于泉州市刺桐东路广电支路北侧。主楼17层,地下2层,高99.80米,框剪结构,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广播电影电视部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4年5月开工,1997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
  大厦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前凹后直。主楼地下室采用结构自防水,砌筑墙体严格按照隔声、隔振的声学要求施工,砌筑的砖墙横竖砖缝密实,错缝铺设双层石膏板,并用膨胀橡胶将石膏板与砖墙之间的缝隙堵严,保证隔声效果。主立面由宝石蓝玻璃幕墙装饰成“T”字,直插中下部浅灰白瓷砖镶贴的“V”字之中,合为“TV”字样。半圆形半隐框幕墙直上屋面,右端最高处耸立一长一短方形桅杆,间横“红、蓝、绿”三色块,标志电视三基色。外墙用玻璃幕墙、浅灰色磁面砖装饰,窗框(台)处贴深灰色磁砖,裙楼大面积墙间以浅灰、深灰线条磁砖。内墙刷水泥漆,楼板及候梯间用浅色花岗岩板材装饰,埃特板吊顶。
  十六、泉州体育中心南少林国术馆
  位于泉州体育中心西端。3层,高23.25米,框架结构,地基处理采用静压沉管灌注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内有680个座席。泉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基础工程于1994年10月开工,上部工程于1997年7月12日开工,1998年8月竣工。
  观众厅屋盖为网架结构。平面呈切角方形,四周环绕八边形石栏杆外廊,切角处耸立4个圆筒,筒柱上有采光高侧窗,似“重檐”大斜屋顶,并与檐口镂空实墙形成传统“石牌坊门楼”造型。立面采用花岗石实墙与玻璃幕墙白石红瓦,形成不同质感的色彩对比。正面以泉州南少林武术演变为题材的花岗石浮雕装饰墙面。工程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1992~1998年)双十佳建筑,获1999年度福建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十七、泉州高维珊诊疗中心大楼
  位于泉州市区中山北路东侧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为门诊综合大楼,由香港女同胞高维珊捐建。主楼10层,高32米,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造价1500万元。泉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室设计,惠安县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5年4月动工,1997年9月竣工。
  大楼平面呈“回”字形,柱截面为500×500毫米至700×700毫米之间,框梁截面为250×670毫米至350×1200毫米之间。走廊宽3米,3层以上为中间天井。1层为急诊科,2层为挂号处、收费处、药房、候诊大厅,3~8层为门诊医疗用房,9、10层为行政办公用房。大楼正立面外墙采用白色条形砖贴面,桔红色条形砖点缀。西面沿街立面采用铝合金玻璃幕墙,窗台等部分线条采用桔红色条形砖装饰。斜屋面,红色波形瓦。内墙用釉面砖、106涂料。电梯间墙面用花岗岩镶贴,1、2层大厅和3~8层走廊、楼梯为彩色水磨石面层,2~8层诊室、9层楼面为缸砖面层。
  十八、泉州市文化艺术中心
  位于泉州市展览城小区江南组团北侧。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1.73公顷,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4层,29.7米高,框架结构。泉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7年4月开工,1998年1月竣工。
  整个建筑呈阶梯状,全长97.9米,宽90.3米,最高为28.1米。设有500人小剧场1个,中、小排演厅各1个,练功室2个,泉州戏剧博物馆展厅,泉州画院展厅以及泉州市文化局办公场所等。总体布局采用园林式庭院设计方案,通过两条相互垂直的交通廊将艺术中心分为剧场区、画院及博物馆区、排演区、办公区4个功能小区。各功能分区均设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互不干扰。分区之间围合成两个内部庭院,各功能分区又通过两条垂直相交的交通廊相连结。
  建筑形体由方、圆构成,整体协调。入口大空间敞开。工程设计获得1999年省优秀设计二等奖,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双十佳建筑。
  十九、南安体育馆
  位于南安市新华街人民会堂对面,东临柳湖路,南临体育场。总投资6000万元,地上5层,地下1层,高23.65米,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拥有3600个座席。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7年4月12日开工,1999年5月17日竣工。
  体育馆呈船形,南北长87.4米,东西宽68米,地基处理采用锤击沉管灌注桩,主体建筑结构采用大跨度空间网架及框架结构,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及剪力墙结构。馆内为无柱大空间,照明及声响效果好,屋面上有环带采光窗,自然采光好。墙上声扩散体为半桶形,并用清水砖把墙砌为粗糙面,网架上悬挂吸音体,控制馆内混响音质。声扩散体、吸音体及观众座席上采用杏黄色,馆内比赛场地上方灯盘吊顶用吸音板,其余部分用矿棉吸音板。内墙面采用涂料、釉面砖、吸音板材料装饰。外墙采用镜面花岗岩、毛面花岗石、铝塑板及隐框绿色镀膜玻璃幕墙装饰。工程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双十佳建筑。
  二十、三明市列东体育馆
  位于三明市东新四路。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占地面积3866平方米,建筑面积4577平方米。馆内拥有2300个座席。三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95年8月开工,1997年5月竣工。
  主体建筑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上部为框架结构,网架结构屋顶。造型为正八角形及裙楼正四边形组成,平面布置采用47米×47米正方形切去四角,4个方向由8根直径1.7米大圆柱支撑离地近14米的屋面网架。正立面及四周各设两根圆形装饰柱。室内比赛场地为22米×36米。场馆通廊地面采用花岗岩装饰。屋面跨度为59米×59米,屋顶采用倒四角锥网架,天棚为轻钢龙骨吊顶。外墙面采用磁砖贴面并配以玻璃幕墙、铝合金窗。馆内设有空调、电子记分牌等设备,室外场地设停车场、环形车道及消防使用的喷泉水池等。
  二十一、龙岩地区第一医院急救中心大楼
  位于龙岩市九一北路。1993年3月开工,1995年5月竣工。地上16层,地下1层,高63.80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框剪结构,地基处理采用直径为1米和2米、长度为8米和12米的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粧。设计工程造价500万元,土建工程造价784.56万元。设有100张病床。龙岩市建筑市政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大楼主体呈圆筒形,裙房呈矩形,顶部采用剖切处理方法,屋顶削切。楼地面用花岗岩、彩色水磨石及缸砖装饰,内墙为纸筋灰中等粉刷,外墙采用花岗石板材和乳白色面砖贴墙,白色、灰色搭配,局部屋顶用红色处理。
  大楼1、2层架空,3〜8层为急救用房,9~16层为办公用房。
  二十二、宁德地区行署礼堂
  位于宁德市地区行署院内。5层,高23米,框架结构,基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总建筑面积4830平方米。宁德地区建筑设计院和宁德市第一建筑设计室设计,柘荣县建筑公司施工。1993年11月开工,1994年12月竣工。
  礼堂坐北朝南,建筑平面近似方形。1、2层为车库,高为3.6米,可停小车60辆。3层为带楼座可容纳1025个座位的观众厅,配有中型演出舞台,观众厅跨度24米,舞台跨度10.2米,柱距6.7米。4层两侧为办公用房,5层为会议室。屋盖为球节正放点四角锥网架。第3、4、5层呈阶梯式组合。
  礼堂场地狭窄,仅东面可出入。设计针对功能多样、场地狭窄的特点,利用地形自然高差,东面高坡道用作2层车库进出坡道,人车分流。主楼梯采用半敞开式与门厅连为一体,立面转角采用弧形。外墙正面和两侧面以灰绿色条形面砖密缝为隔线条,大面积白色条形面砖4片拼缝粘贴,背面喷塑,正面大块白色墙面配以蓝色玻璃幕墙。室内前厅楼梯间除局部墙贴花岗石板外,其余墙面和天棚均喷彩色涂料。观众厅天棚、胶合板吊顶和四周墙面用钙酸穿孔吸音板,均喷草绿点多彩涂料,其余为中等粉刷。前厅楼梯间地面贴花岗岩板材,其余地面为彩色水磨石。外门窗为铝合金窗,内门窗为木门窗。工程被评为1995年度省级优质工程。
  二十三、宁德地区第一医院病房楼
  位于福安市鹤山路北侧宁德地区第一医院内。由7层和10层的2幢病房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共有500张病床位,设计工程造价1380万元。10层病房楼高43米,于1991年3月开工;7层病房高28米,于1997年8月开工;分别于1994年10月、1999年1月竣工。宁德地区建筑设计院设计,福建省第九建筑工程公司、福安市坂中建筑公司施工。
  病房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框架结构。平面均为“一”字形,中廊式双向布置房间。10层病房楼南向病房设有阳台,北向为护士站、库房、卫生间等用房,顶层为手术室,配置3部电梯。7层病房楼的每间病房均设有卫生间,配置空调、电话、彩电、病员呼叫系统等。病房楼周围有花园式庭院,并通过多层连廊与门诊楼相连。外墙用深蓝色玻璃幕墙与白色面砖装饰,阳台为多层弧形状。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福建省的城乡建设、建筑、基本建设3篇。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园林绿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大事年表、重要文件辑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