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村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246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村镇建设
分类号: TU982.295.7
页数: 30
页码: 238-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开展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实施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村镇道路、供水、供电以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大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城市规划 村镇建设

内容

80年代初,福建省贯彻国家颁发的《村镇规则原则》,开展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并于“七五”期间(1986~1990年)开始实施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逐步遏制农村自发无序的建房热。至1990年,全省908个集镇(不含城关镇,下同)和8.45万个村庄(包括14100个行政村)共新建房屋2.16亿平方米,有160万农户迁进新居。村镇道路、供水、供电以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较大发展。
  1991年,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颁发《关于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把村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地区“八五”(1991~1995年)计划和十年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1992年,又提出“奔小康、建新村”的奋斗目标,把村镇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突破口来抓。1993年,全省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加速山区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并制定支持山区小城镇建设的十条政策措施。1995年、1997年,利用建设部在龙海市角美镇召开全国村镇建设现场会议和中组部等部门在三明市召开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的机遇,组织全省村镇学习推广。1997年1月,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第二次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会后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村镇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集镇和新村建设。各地市也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村镇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镇建设的发展路子,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村镇建设步伐,坚持贯彻“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和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带动村镇建设,初步形成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搞好村镇建设的良好氛围。此外,还从健全机构,充实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织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大专院校等支援村镇规划工作,同时,在资金方面,采取增加政府投入,地方筹集,发动农村企业、个人集资和港、澳、台、侨胞捐资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镇建设的管理、技术和资金援助。坚持开展“家园杯”新型村镇建设竞赛活动,选定沿海、山区、库区和灾区等不同类型的试点村镇818个。其中有部级试点集镇21个和小康示范村2个;省级试点集镇100个;地市级试点集镇100个、试点村571个;县(市)级试点集镇134个、试点村684个(其中下一级试点数中包含了上一级的数字)。通过试点,实行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推动村镇建设的发展。
  截至1997年,全省完成所有的891个集镇(其中建制镇515个,由于城市区域扩大,有些周边集镇被划并,故集镇总数比1990年减少17个)和12128个行政村规划的调整完善。1991~1997年,全省农村累计投入建房资金549.28亿元,新建农宅建筑面积14751.45万平方米,村镇人均住房建筑使用面积由1990年的18.47平方米增至21.22平方米,新建生产性建筑面积2789.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2939.02万平方米;新建自来水厂170个,乡镇自来水普及率达64.37%,村庄达43.17%,分别比1990年提高17.78和33.17个百分点;全省村镇实有道路53136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3473公里,占25.35%),铺装道路面积30441万平方米,人均7.17平方米,有97%的行政村通了公路;所有集镇和行政村都通了电,村庄通电率达91.48%,比1990年提高16.49个百分点;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其中90%通程控电话;电视覆盖率达94.6%;乡镇公共绿地面积达817公顷,有公园141个。
  村镇建设的发展,改善了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和城镇化进程等创造良好环境。1997年,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到74.39万个,从业人员达509.88万人,年产值达3945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加57.6%、82.4%和62.24%;199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88元,比1990年的764元增长246%,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倍;村镇建设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绿化环卫、文体休闲、养老托幼等事业的改善,涌现出一批象龙海市角美镇、莆田县江口镇、南安市水头镇、晋江市安海镇、永定县坎市镇等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城镇和厦门市同安区马塘村、平和县西坑村等一批小康村。但村镇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快,内地山区慢;规划滞后,建设档次不高,基础设施欠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机构薄弱,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建设不按规划,看风水等旧习俗仍在延续;科学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仅在部分地区试行改革等。
  第一节 规划
  村镇规划编制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以及《福建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技术规定。村镇规划包括乡(镇)域总体规划、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乡(镇)域总体规划以县(市)域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编制村庄规划以乡(镇)域总体规划为依据。其内容主要是根据现状与发展需要,确定性质、规模、规划范围;统筹安排居民住宅、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公用工程设施、道路交通、仓储、绿化等功能用地。集镇建设总用地因集镇性质、规模和现状而异,人均总用地指标分为四级,基本控制在60~100平方米之间。其中,住宅用地占45%,公共建筑用地占12%,生产和仓储用地占13%,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占6%,道路广场用地占14%,公共绿地占10%;对规划范围内的供水、排水、排污、供电、电信、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确定旧村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对中心地区和其他地段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座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和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两镇两村驻地建设规划实例,见附录)。
  “六五”期间(1981~1985年),福建省已完成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的“村镇现状图”、“村镇总体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的“两图一书”编制工作。到80年代末,又有占集镇总数44%的403个集镇完成第一轮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进入90年代,全省村镇继续贯彻“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方针,并按照《福建省村镇建设“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纲要》和农村奔小康总体规划部署,遵照“先规划,后建设”和“合理布局,节约耕地,保质保量,逐步完成”的原则,开展村镇规划的修编和调整完善,完成乡镇“六图一书”(乡镇现状图、乡镇总体规划图、乡镇建设规划图、乡镇近期建设规划图、乡镇道路工程规划图、乡镇管线工程规划图、《规划说明书》)和村“三图一书”(村庄现状图、村庄总体规划图、村庄近期建设规划图、《规划说明书》)的编制工作。
  南平市于1992年9月,全部修编完成全市120个乡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调整。1992年底转入修编行政村规划,至1994年6月,全市1603个行政村规划修编任务已全部完成,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1995年又对128个百户以上的大自然村进行规划编制试点工作,至1997年,市政府着力实施“农村奔小康工程”,又对不适应小康建设要求的600个行政村规划进行第二轮的调整完善。永安市共有12个乡镇和209个行政村,其中9个乡镇在90年代初,由省建委、省规划设计院以及三明市规划院进行规划调整完善的编制工作。1992年开始重新进行村庄地形图的测绘与规划调整,到1996年底,累计完成110个行政村的16.5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和133个行政村规划的第一轮调整完善工作,并完成104个行政村的规划审批,审批率达55.6%。此外,还编制了安砂水东工业小区、洪田大坂居住小区、贡川堡居住小区等详细规划。1996年6月,南安市水头镇委托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镇原编制的《镇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编,于1997年4月完成。该规划参加建设部举办的全国试点镇规划检查评比,荣获三等奖。规划确定镇区性质为以轻工为主导产业,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城镇。镇区人口将从1997年的近3万人增至2010年10万人。其公共建筑用地和绿地标准与城镇性质相适应。镇区规划用地将从现在的234.62公顷,扩大至2010年的1000公顷。其中住宅、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公用工程设施和绿化用地,分别占31.75%、20.10%、17.19%、2.69%、1.79%、14.13%、1.79%和10.95%。
  截至1997年,全省所有891个乡镇和占行政村总数89.68%的12128个行政村,已完成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任务。
  技术和经费为规划工作两大关键问题。在技术力量方面:一是采取行政措施,组织省、市规划院(所、室)支援农村编制村镇规划,如厦门市于1995年组织35个设计院帮助60多个村庄完成规划编制;二是组织城市技术力量支援农村,1992年,建设部安排8所高校150名师生来闽帮助完成40个乡镇规划编制;三是全省成立68个村镇规划设计室(所),配备430名工程技术人员,初步形成一支村镇规划建设的专业队伍。在规划经费方面:从1993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事业费500万元,1997年又增至800万元。各级财政也相应安排配套的规划经费,如福州市每年安排200万元,厦门市300万元,龙岩市安排100万元。这些经费对全省保质保量完成村镇规划任务和重点村镇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为提高各地村镇规划的水平和质量,从1984年起,全省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村镇规划方案竞赛评比活动。邀请建设部领导和规划设计专家前来指导,促进交流。
  第二节 建设
  一、住宅
  1991年以来,福建省村镇住宅建设继续贯彻“先规划、后建设”方针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与环境整治相结合”、“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合理用地”原则,由各级政府建设部门与库区办(省政府水口水电站库区工作办公室)、小康办(中共福建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多个单位配合,根据村镇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把拆旧村建新村列入村镇总体规划,在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的前提下,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拆旧房建新房。由乡镇政府广泛发动村、企业、个人三者共同参与,分别以统拆统建、统拆自建和自拆自建,以及群众自发联合改造等形式,进行住宅建设。鉴于90年代初,全省广大村镇农民大半刚实现温饱,家庭经济积累有限,村里集体资金后备不足,旧村范围大,危旧房屋多,土地利用率低,建设格局零散,基础设施简陋,功能严重不足,环境卫生差,总体居住水平低,如要大规模进行拆旧建新,全面实行新村建设不切合实际。因此,“八五”期间(1991~1995年),全省尤其是闽西、闽北和闽东等内陆地区,仍以旧村改造为主,主要采取“一拆、五改、三配套”为主攻方向。“一拆”即对旧村中的危屋、闲散房及有碍规划的旧房,进行分期分批拆除,按统一规划进行重建。“五改”即改路、改水、改沟、改厕、改圈(指牲畜圈),“三配套”即公共设施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和文化设施配套。而这“三配套”必须先期列入旧村改造规划。为规范、有序地进行旧村改造,坚持规划先行,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今后发展,使其制订、调整与完善的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力求高起点、上水平。在实践中,做到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期分批,逐步实施,陆续到位。而目前刚脱贫的大多数村镇,首先以整治二类房作为重点,加快旧房整修,实现地面硬质化、饮水消毒化,进行修沟改厕,排污通沟,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的落后状况,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在有条件的村镇,实行成片拆旧建新,以改变旧村面貌和空间布局,也可节约建设用地。大田县在212省道沿线的5个乡镇进行成片拆旧建新,取得良好效果。该县石牌镇老厝村成片拆除旧房35座,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拆迁81户,然后按规划统一建筑4层半楼房50座,总面积达22500平方米。既安置了拆迁户,又整治了旧村。同时,由于统一建房而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建筑费用节约20%~25%),还可将配套建设费打入新房成本出售,把得到的资金用于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于公于私都有利,得到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闽西、闽北和闽东等内陆地区,着力抓好农村土木结构住房的整改和居住环境的整治,提高农宅抗灾能力,引导农民按照规划集中连片建设住宅小区,提高混合结构住房比重,并大力推行新的科学建房方式,改变农民按迷信陋习建房的旧习俗,限制单栋零散农宅建设,实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推广经济实用、安全卫生、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房设计适用图纸,提高农宅使用功能。南平市农村在“八五”期间,就有4.18万户农户建了新房,总面积达723.28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砖木结构为703万平方米,占建房总量的97%。至1997年末,全市农村实现混合、砖木结构比重近74%,农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三明市岩前镇由镇、村政府组织发动村、企业和个人合力开发建设农民公寓,1991年以来,共拆旧房1.75万平方米,新建33幢农民公寓,总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节约用地1万平方米,新建公寓实现人畜分离、粮仓杂物间齐全。
  闽南侨乡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镇,则以扩大村镇域和划分功能区为主,实行拆旧村与建新村相结合,建立生活小区。其新建住宅较盛行砖混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院落式或多层联排公寓式,并采用铝合金彩玻门窗、拼木或磁砖、花岗石地板和条形磁砖墙面等装修,居住功能与环境质量改善,空间结构更趋合理,采光通风良好,传统民居特色与现代化生活气息相结合。莆田县江口镇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92年开始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整治,先后投资9600多万元,共拆除旧房69.65万平方米。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障卫生、通风防火、交通便捷、合理美观的原则,新建住房2398幢,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石料结构,每套住宅设计有庭院、卫生间、厨房、储藏间、卧室、客厅等,做到“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美观适用造价低”。侨乡人民告别落后的生活环境,生活观念已经趋于城镇化。该县灵川镇海头村,根据民营工业较发达、耕地少的特点,为适应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家庭人口和不同的使用要求,对小区住宅设计了三种类型A、B、C、D四种基本形式。A、B型为拼联式住宅,每户面宽7.8米,为二层或局部三层;C型为两代居住宅,一层(或加二层的一半)为老人户,二层(或二层一半)加三层为青年户。D型为一梯两户的四层或五层天井公寓式住宅。该村的“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示范小区”扩初设计方案,于1997年6月通过建设部小康办、国家科委和省、市专家的评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龙海市角美镇从1991年以来按照“村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要求,针对农村建房存在“要风水、不要规划”,“新屋包旧村”的落后习俗,加大规划重要性的宣传,开展群众性文明村镇建设竞赛活动。1992年后,由镇政府组织采用统拆统建和自拆自建等形式,共拆旧房6.6万平方米,新建住宅17.2万平方米,先后建成解困房5.6万平方米和商住楼4.6万平方米,并开发建设城南、小路洋两个商住区,新建商住楼房7万平方米。还抓好周边的龙田、社头、石厝等7个村的规划建设,建成商住配套型、旧村改造公寓型、别墅型等3种模式。漳州市天宝镇张坑村于1992年后,投入1500万元,在没有占用一分耕地的前提下,实行“五统一”(统一规划、拆迁、赔偿、安置宅基地和特困户),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改旧建新。1991年后,全村共拆除各类建筑物2万多平方米,涉及200多户,改、扩、新建住宅175套,铺设水泥路4公里,绿化面积4000多平方米,并建公园1座,1997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单位和“家园杯”村镇竞赛优胜单位。平潭县根据海岛渔村的特殊环境,对部分灾害隐患严重的渔村实行搬迁,利用天然废弃港湾,实行围垦造地建房。由镇、村政府组织集体合作和个人集股等形式,对流水湾、葫芦澳进行开发,至1997年共开辟出151亩的渔村新区,扩大了近300户民宅用地和60亩耕地。
  对于遭受洪涝灾害地区、水口电站库区拆迁以及偏僻山区,则以实施“造福搬迁工程”为主,搬迁到地势较高地带或靠近铁路、国道省道公路和经济较发达地区附近,建设新村。1991~1997年,福建不少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大量农房被冲毁、倒塌,灾后重建家园既要抓紧筹办,又不能简单地在原址恢复原样,而要把近期解决灾民住房与远期村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1994年5、6月间,三明市连续遭受洪灾袭击,涉及70%以上县(市、区),其中重灾8个县(市、区),受灾重点农户1.3万余户。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45名建设、林业、地质大专院校专业人员,分赴7县,历时1个月,完成37个村(小区、区段)的测绘、规划、设计、放样等重建家园技术援助任务,做到重建家园与建新村相结合,使96%灾民于1995年春节前住进新居。1996年8月,龙岩地区有48个乡镇、573个村遭受特大洪灾,倒塌民房6013间,涉及13000多户。龙岩地区各级政府及时作出部署,并遨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及测绘大队计15家137人,协助规划设计,实施“百镇千村”建设工程。龙岩市规划局还设计20套不同类型的农村住宅通用图,供新村建房户选用。至1997年末,完成新建、改建住宅8500多户,总面积达227万多平方米。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在1997年5月的一场百年不遇洪灾后,该村除组织村民到厦门市马塘村参观学习、转变观念外,还聘请福州市八达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全村8个自然村分成组团进行详细规划,并实行规划设计、土地调整、建筑管理“三个统一”,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到1997年底,已有塔美、大乾两个新村兴建120幢农宅,其中21幢农宅竣工,有130多户迁入新居。
  90年代初期,水口电站库区建设需在南平、三明、宁德等地区实施大面积搬迁,仅南平市就涉及8个乡镇、51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6个街道办事处、19个居委会,淹没土地4.31万亩,移民62981人,其中农村7847户45766人,拆迁农宅181万平方米,新建152万平方米。库区搬迁重点之一的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有8个村和旧镇区被淹没,涉及1429户6209人。经过规划建设,1992年建成设施基本配套的3个行政村和1个镇政府所在地。全镇新建546座民房,建筑面积17.27万平方米。柘荣县双城镇北街村钟峰湾自然村地处海拔900多米的群山之中,与外界相通仅一条羊肠小道,是个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县里对该村实行异地安置,并拨给每个折迁户2000元建房补贴费,县土地、建设、税务等部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免有关税费,新迁地北街村委会也主动划出土地支持他们建房。
  二、基础设施
  (一)道路与桥梁
  1990年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干部群众已逐渐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在各级政府扶持和海内外乡亲资助下,村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村镇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村镇道路工程规划图”进行村镇道路的建设,尤其在道路拓宽改建和提高路面档次上下功夫。邵武市沿山镇抓住1992年撤乡建镇契机,积极探索以街兴镇、繁荣经济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路子,1994年6月编制出《沿山镇建设规划》,突出路网布局,3年投资1326.5万元,开发镇区宽24米,总长750米的沿山、沿兴两条主街,使镇所在地形成两条主街、四条小街交叉,并使沿兴路北与邵金公路衔接,东与铸钢厂相连,集商住、贸易、饮食、文化娱乐于一体。在铺设道路的同时,实行路灯、行道树同步配套。厦门市同安区阳塘村于1993年建成一条490米长东西走向街道,1996年5月起,又进行第二期南北街主干道建设,全村道路框架基本形成。
  在路桥结构材质上,多用钢筋水泥结构或沥青路面,使高级或次高级道路率和道路硬化率不断提高。南安市水头镇采取侨资、群众集资和政府出资等多种形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投资3000万元,开通8.5公里的324国道复线工程,拓宽镇区道路,使镇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永安市曹远镇利用福建水泥厂在该镇区规划内的优势,实行厂、镇、村联合投资,建成宽24米、长980米的集镇水泥主干道和宽17米、长960米的水泥次干道各1条。南平市樟湖镇除建设宽18米、长1.55公里的主、侧街外,并对巷道铺设水泥路面,道路硬化率达85%。不少集镇在道路建设中坚持“先地下、后地面”,力争给水、排水管道和电力、通信电缆等一次性铺设到位。南安市水头镇就在修路同时,铺设口径1米、长3.5公里的地下排水排污管。
  截至1997年,全省村镇实有道路达53136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3472公里,占25.35%;实有道路面积30447.33万平方米,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面积10420.08万平方米,占34.22%。1991~1997年,全省村镇的高级、次高级道路累计增加9175.81公里,高级、次高级道路铺设路面也增加8948.07万平方米。全省集镇(包括建制镇)桥梁由1990年的1652座增至1997年的2753座,增长66.64%。1997年末,村庄实有桥梁11664座。1991年福安市赛岐镇投资1800万元,建成长487米、宽12米的赛江大桥,是赛江上第一座采用钢混连续梁结构的大跨径桥,结束赛岐与罗江自古以来隔江相望、以舟为渡的历史。
  (二)供水与排水
  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条件,90年代初,省里加强集镇自来水厂建设的技术力量和指导,并增加投资,使全省集镇(包括建制镇)的自来水厂综合生产能力、用水人口、普及率以及人均生活用水量逐年提高。永安市的12个乡镇中,7个乡镇有了自来水厂,日供水总量为13500吨,其余5个乡镇也有供水设施,使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4.12%,乡集镇达84.19%,村庄达52.6%。1992年,大田县上京镇建成日产1000吨自来水厂后,1996年又扩大规模,新增日供水量600吨,使镇区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1%。惠安县崇武镇和厦门市大嶝镇,也分别兴建日产3000吨自来水厂1座。1991年,福安市赛岐镇投资1268万元建设的罗江水厂,规模为日供水4万吨,一期工程于1992年1月建成投产,满足镇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而且解决了赛岐开发区用水问题。与1990年相比,1997年全省集镇有562个自来水厂,净增170个;日生产能力达98.06万吨,增加58.73万吨;输水管长5027公里,增加3018.17公里;用水人口1144.96万人,增加934.95万人。有供水设施的村庄达9433个,增加55个;受益人口799万人,增加269万人。集镇用水普及率达64.37%,比增18.78%。此外,福建省农村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也开始把排水排污提到议事日程,列入村镇和生活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
  (三)电力
  福建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力建设事业,通电的村镇逐年增多。1995年有32个县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龙岩市坚持“一路、二电、三集镇”的发展思路,1991~1997年共投资3.84亿元,建成大小电站142座,装机容量达37.4万千瓦。所有村庄都通了电。永泰县于1996年进入全国第二批电气化县行列(此前全省已有华安、长泰、南靖、平和等电气化县),该县拥有水电站163座,装机容量5.7万千瓦,水电业从滞后型发展为适度超前型。上杭县才溪镇1991年底仅有1座880千瓦水电站,因机组老化及水源不足,旱季无法发电。后合资兴建陈坑水电站和3.5万伏变电所,同时对老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到1997年,全镇电力除满足自用外,还能供应周边乡镇。漳浦县赤湖镇新增3台变压器,改造供电线路及建1座3.5万伏变电站。晋江市安海镇投资1300万元,建设11万伏变电站,解决了镇区供电不足问题。还投资550万元,实施“夜景工程”和道路路灯化。
  截至1997年,全省所有建制镇、集镇和占村庄总数91.48%的村通了电。乡村实有水电站3409座,使全省村镇发电能力达75.2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57.81亿千瓦时/年,比1990年的24.45亿千瓦时/年增加1.36倍。
  (四)邮电通信
  80年代末,福建省实现100%集镇和82%村庄通邮电,90年代以来,农村邮电事业又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向程控自动'交换电话,甚至向移动电话发展。此外,除家庭电话安装量激增外,少数镇区的主街道上也装1C卡公用电话,大大改善农村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福清市各乡镇于1991~1997年间共建电信楼32座,总面积68547平方米。程控电话总门数达130200门(其中区乡97200门)。建移动电话中继站36个,其中模拟基站15个、数字基站21个,城区电话母局6个。全市话机拥有率(包括村镇)为44.5部/百人。1996年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该市电信局还被评为全国排名第17位的优胜单位。永定县坎市镇建成万门程控电话母局和移动电话基地站、BP机中继站。电话装机由1994年不足千门扩大到3600多门,手提电话超过千门,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60部。东山县澳角村架设5.6公里程控电话线路,使全村用户达到28.64%。据省统计局对80个村镇抽样调查结果,1997年电话装机容量达32.22万门,平均每个镇区为4041门,比1995年增长20.9%,其中程控电话增长25.9%。
  (五)园林绿化
  1997年,福建省建制镇绿化覆盖面积达5763公顷,覆盖率为15.02%,拥有公园121个,公共绿地65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6平方米。乡集镇绿化覆盖面积944公顷,覆盖率为0.93%,拥有公园20个,公共绿地16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59平方米。1991~1997年共植树2058万株。龙岩市在狠抓规划调整完善的同时,突出闽西小城镇的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园林特色,仅1997年就新建公共绿地63公顷。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在集镇建设中,始终贯彻和体现“三有利”原则,即有利拓展社会综合服务功能,有利改变集镇环境面貌,有利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努力做到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综合服务三配套。如今集镇本点的绿化覆盖率达28%,楼院管理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公共设施的维护)等工作日趋规范。邵武市沿山镇用于绿化、美化的资金达10万元,街道两旁和一些公共场所树木成荫,生机盎然,小城镇绿化总面积达36600平方米,覆盖率达27.5%。福清市宏路镇重视环境“绿化、美化、香化”工作,把它列入配套工程同步实施,投资217万元,造林1000公顷,种植各种果木2.17万株、花木5.7万株、铺草坪2.76万平方米,培植盆景万余盆,还在两条溪岸种果2000公顷以及建公园、花圃等。该镇于1991年通过林业部荒山绿化达标验收,1993年被评为福州市“林政资源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福清市“造林绿化达标单位”。长乐市漳港镇投资20万元实施“绿化工程”,在镇区两条大街以及湖边新村等处种植各种观赏花木2万株,培植草皮1万平方米。福安市赛岐镇利用其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和境内赛江两岸形成开阔平原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工商、渔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农林业。1997年全镇拥有耕地1.8万亩,其中水田1.4万亩、农地4000亩,还有林地8000公顷、绿竹100公顷等,改善生态环境、生活条件。莆田县江口镇抓好封山育林、造林绿化和村内各家各户门前屋后的绿化工作,已成立由8人组成的绿化小组,并配备洒水车等,1997年全镇人均绿化面积近5平方米。
  (六)环境卫生
  为加速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落后面貌,防止疾病传染,增强农民体质,90年代后,福建农村结合“奔小康、建新村”以及开展文明村镇建设等活动,大力推行“五改”,努力改进村容镇貌。据1996年、1997年统计,全省共投入75.4亿元,10288个行政村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其中6949个行政村已达到整治要求。全省还有4312个行政村和12168个自然村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村建设,这些做法改变了一些农村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脏、乱、差面貌,也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997年,全省集镇(包括建制镇)计有4132个公共厕所和1261辆环卫机械。湄洲湾北岸管委会灵川镇从1995年3月开始,掀起一场“厕所革命”,投资1282万元,大干两年,拆除全镇所有的1.4万座旧厕,建起三格化卫生家庭厕所1.5万多个、沼气化厕所297个、冲水式卫生公厕30个,全镇卫生保洁工作明显改观。建阳市水吉镇制定《关于村镇规划管理细则》、《水吉镇镇容镇貌管理暂行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并建立一支26人的城镇保洁队伍,配备洒水车、吸粪车、垃圾车等,负责城镇街道的日常环卫工作。邵武市沿山镇对街道两旁的商店、住房作出不准乱占道、乱搭盖、乱堆放以及对非机动车辆实行定点停放等的明确规定,否则按违章处理。镇里还购置一批垃圾箱,并建1个垃圾处理场,实行定点收集处理,收到良好效果。政和县镇前镇还实行主街袋装垃圾管理办法,街道两旁商店、住户每月只需交纳少量费用,由城建站统一购买垃圾袋分发,每天由环卫工人到各家各户收走。永定县坎市镇以创建文明城镇为载体,强化环境卫生工作:一是配足保洁人员,增加经费投入,购置垃圾运输车3辆,5吨洒水车和铲车各1辆;各街道、居民小区设置垃圾筒,在新罗建立大型垃圾填埋场;二是对环卫人员实行定区域、定任务、定指标,建立奖惩机制,坚持一天两清扫、两洒水,垃圾日产日清、定期对公厕、垃圾筒和填埋场进行消毒,3年来完成改厕1500个;三是对沿街商住户签订“三包”责任书,实行奖惩,并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定期清理下水道淤泥等。通过
  加强日常管理和重点治理,改变城镇面貌。莆田县江口镇投资100万元,拆除旧圈13400平方米,建成新圈8400平方米,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状况。沙县泮岭村依靠创办纸袋厂积累的资金,加快村庄建设力度,1995年以来,先后投入160万元,建水厂、架电线,整治村容,取得成效,1996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和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据省统计局1997年对全省80个镇区抽样调查结果,镇区的垃圾处理率为58.1%,比1995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三、公共建筑
  全省村镇行政管理、商业服务、学校、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等迅速崛起。村镇公共建筑截至1997年,全省实有公共建筑7520.8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的占5470.49万平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长25.57%和60.70%。
  (一)行政管理建筑
  全省对村镇行政管理建筑普遍进行新建或翻修。公共地方有车库或停车场、绿化地,并与上下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道路、通信等联系畅通无阻。沙县夏茂镇建有5~7层的镇政府大楼及多层的邮电、供销等楼房27处,建筑总面积2.56万平方米。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政府所在地位居镇中心,内有Ⅱ型5层办公楼共49间,总面积2681平方米,除镇政府各部门外,计生办、妇联等均有办公场所。镇政府大院内还有个2248平方米的广场,既可作停车场,又可作群众集会会场。漳浦县赤湖镇自1993年将原镇政府大院拍卖给台商后,又在新镇区盖起办公大楼,并带动邮电、交管、法院、派出所、计生、财政等部门相继建起大楼。全省规模较大的镇政府办公楼还有晋江市安海镇、龙岩市适中镇、龙门镇,福安市赛岐镇,惠安县崇武镇,福清市龙田镇等。
  (二)商业服务建筑
  随着全省小城镇的招商引资和路桥、水电、通信等的蓬勃发展,村镇规划的商业小区和街道两旁的商店成片出现。不少村镇还兴建或扩建集贸市场。据《福建农村调查年鉴(1998)》刊载,在被调查的26个县117个乡镇中,1995~1997年的市场或集贸市场个数从150个增至164个,平均每镇1个以上。每个市场占地面积普遍达到或超过1000平方米。永定县坎市镇于1995年在沿河商贸小区建占地5000多平方米、两层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安宁农贸市场,改变集市交易拥挤混乱状况。大田县上京镇投资320万元,建起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33平方米、全县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还辟有露天摊位等。闽南小商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晋江市安海镇,从1992年起实施集镇总体和近期建设用地详细规划,其中结合旧区改造,大力兴建各种专业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或部分使用的有;占地2.34公顷,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的糖烟酒综合市场,其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已于1997年前建成投用;占地面积0.5公顷,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的食品饮料和日用品专业综合市场,与占地面积0.44公顷、建筑面积15782平方米的商业城第一期已建成11081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还有果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布料市场等。政和县东平镇1993年投资310万元,兴建占地0.7公顷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和封闭式农贸大楼,并建成1.5公里商品街和闽北最大的边贸市场。
  (三)学校、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建筑
  福建广大农村过去普遍存在着上学、就医和开展文化活动困难的问题。90年代以来,各地在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加大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据《福建农村调查年鉴(1998)》对全省26县117个乡镇调查统计,1995~1997年的三年间,全省新建、扩建了2136所幼儿园或托儿所、3576所小学、361所中学或职业技术学校。晋江市从1993年起,新建34所中小学,改建54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南安市水头镇中学和建阳市水吉镇中学等新盖的教学综合大楼,外形壮观,且设备先进。高山环抱、贫穷偏僻的周宁县黄浦村,也新建1幢1200平方米的教学楼,方便山区儿童就学。
  全省农村还普遍建立和扩大医疗卫生机构,并大力增建医疗建筑,增加医疗设备和力量。爱国华侨吕振万先生捐资1000万元,新建南安市水头海都医院门诊楼和病房大楼。永定县坎市镇医院,经近几年不断扩建,成为全省乡镇首家一级甲等医院。永安市大湖镇初级保健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被联合国列为“健康教育示范镇”。莆田县西天尾镇也荣获省政府授予的“卫生乡镇”、“科技建设示范镇”等称号。
  莆田县江口镇已有5个电影院、1个文化中心、1个老人活动中心、17家卡拉OK厅,还建成占地3.7公顷的休闲体育中心,内有广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公园等。同时投资1380万元建成集文化、娱乐、商贸于一体的海上公园。南安市水头镇还兴建1座能容纳3000多人的室内体育馆。沙县夏茂镇建成建筑总面积达2.56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卡拉OK厅、新影剧院等27处,以及占地面积1.4公顷的文昌宫公园等。邵武市沿山镇建有科技文化楼以及休闲娱乐场所。
  据福建省村镇建设资料记载:1997年末,全省实有公共建筑面积7520.8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的占72.74%),比1990年前增加1628.51万平方米,增长27.63%。
  四、生产性建筑
  随着福建省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不少村镇建立工业小区或基地。而其厂房多为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改过去的砖木或土木结构的落后面貌。晋江市安海镇近几年建有镇级工业、商贸小区8个和村级工业小区40多个。其中桥头工业小区的产值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1/4,被泉州市政府评为成功的工业示范小区;安平工业综合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区内有42家企业,建筑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南安市的全省首批连片开发项目——蟠龙开发区,已完成首期100公顷的开发,还有奎峰工业小区、西锦赤火工业小区也相继兴建。福州市郊洪山镇1992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福州科技园区洪山园,成为全国最早由乡镇投资兴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11座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63702平方米以及一条长350米的科技一条街。永安市大湖镇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集镇所在地已建成3个工业小区,有三资企业4家。龙海市角美镇现有15个工业小区、2918个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企业和144个三资企业,共有数十万平方米的厂房。据福建省村镇建设资料统计:1991~1997年竣工的生产性建筑面积就达1737.86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1636.73万平方米,占94.18%。1997年末,全省实有村镇生产性建筑面积5441.48万平方米,比1990年前增长46.92%。
  第三节 管理
  一、机构
  90年代以来,福建省村镇的规划和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省建设委员会是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村镇建设的统一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建设委员会或建设局为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镇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工作;乡镇级村镇建设管理站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工程质量、建筑市场、公用设施、房屋产权、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和房地产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管理任务。
  1991年9月,省建设委员会印发县(市、区)、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职责。至1996年,全省100%的地(市)、县(市)和94%乡镇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3036人,其中村镇助理员2199人,占72%,已形成省、地、县、乡四级管理网络。1997年,地(市)级共配备管理人员39人,其中工程师17人;县(市、区)级配备485人,其中工程师45人;建制镇配备2555人,其中助理员1730人。还有373个乡集镇成立村镇建设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955人,其中助理员699人。与1990年相比,地(市)级增加25人,县(市、区)级增加295人,乡(镇)级增加524人。为了帮助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增进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各地人事教育和城乡规划等部门普遍联合举办乡(镇)长、规划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型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对村镇建设的决策水平,强化“先规划、后建设”、“依法治镇”观念,进一步加快村镇建设的步伐。尤溪县于“八五”期间共开办乡建站管理员培训班、村镇建设中专班等7期,受训326人次;请来8名专家学者讲学5场次,听课人数达408人;选派5名高中毕业生到高等专科学校委培,学成后相继充实村镇建设管理队伍。
  二、制定法规
  1991年9月,省建设委员会制定出关于《福建省试点村镇建设标准》(试行),对试点村镇要求做到精心规划、设计、施工,节约用地,保护耕地,适当控制农房建设标准,逐步实行集中统一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等七条标准。并制定《县(市、区)、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职责》。
  1993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福建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对村镇规划的制定、村镇建设管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房屋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1996年3月,福建省建设委员会颁发《福建省村镇规划标准》,就村镇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深度、用地指标和各专业规划的具体要求等制定出系统详细的地方标准,对制定新一轮村镇规划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三、试点
  1991年,召开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开展试点以提高村镇建设整体水平。为了加强对村镇建设分类指导,使试点村镇建设的规模、速度、标准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指导性,根据《国务院批转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工作的请示的通知》精神以及建设部提出的试点村镇建设六条标准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下发《福建省试点村镇建设标准》(试行),并确定全省314个试点村镇名单。各地亦根据《福建省村镇建设“八五”计划及十年规划纲要》的规定,省、地(市)、县(市、区)都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抓好一批村镇建设试点。从1991年起,每个县均筛选确定一个乡、一个镇和两个村庄作为试点;每个地(市)亦选择一个乡(镇)和一个村庄作试点。省里集中精力抓好坎市镇、角美镇、峡阳镇、西滨镇、石屯村和金山村为建设试点,从规划、建设到管理全过程加强指导,加快建设,推广经验,推动全省村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截至1997年,全省已形成部级、省级、地级、县级等多层次与分别为综合型、工业主导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商贸型、边贸型、库区移民型、灾后重建型、旅游型、历史文化古镇等类型的村镇建设试点网络,一批新型村镇脱颖而出。龙海市角美镇等21个小城镇被列入全国“625试点工程”计划,角美镇还被定为全国17个首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厦门市黄厝新村、莆田县海头村被列为全国2000年小康型村镇住宅示范小区。全省实施“百镇试点工程”(其中建制镇97个、乡集镇3个),各地市有试点671个(其中建制镇86个、乡集镇14个、村庄571个),县(市)有试点818个(其中建制镇94个、乡集镇40个、村庄684个)。通过试点,为村镇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经验。
  龙海市角美镇于1990年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勘测和重新规划,制定了规模为21万人口的小型城市规划。此后又坚持以城镇总体规划指导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推动村庄发展,以旧城改造带动新区开发,以新农村典型推进小城镇建设管理进程。几年共拆旧房6.3万平方米,新建楼宇23万平方米,建成农民新村12个、别墅小区3个。城镇建成区由0.5平方公里扩大到4.75平方公里。先后拓宽改造国道324线、省道漳嵩线、镇道角江线等交通干线74公里;新建扩建日供水分别为2万吨、5万吨(首期2.5万吨)的自来水厂2个;建成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个;建设1个22万伏、2个11万伏、2个3.5万伏的输变电站及供电网络,扩容开通1.5万门程控电话;兴建邮电综合大楼及2个邮电所;拥有5所中学、33所小学及72所幼儿园(班)和人民公园、中心卫生院、敬老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培训中心、体育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以及农贸市场、商业广场等公用设施,并提高了全镇绿化水平,镇区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5%,成为一个以集镇为中心、辐射各新村和以工业为主体、农工商同步发展的新型城镇。1995年2月全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该镇召开。
  莆田县推广全省旧村改造试点黄石镇金山村的拆旧建新,实行“五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于1993年实现“半个303”工程(即通过旧村改造,全县可节约土地15000多亩,相当于半个“303”围垦工程),掀起全县旧村改造热潮;1994年实现“531”工程(即平原沿海较大乡镇完成新街建设500米,一般乡镇完成300米,山区较小乡镇完成100米,全年共投资1.68亿元,建设新街17419米);1995年,全县实现100%行政村和95.23%自然村通公路,全县建有自来水厂22个、11万伏变电站2座、3.5万伏变电站10座、邮电模块局13个、卫星地面收转站26座、各类综合市场18个,绿化面积116.7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1.10平方米;村庄住宅建设面积2838.8万平方米,人均26.01平方米,居住面积1703.28万平方米,人均15.61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砖混与砖木结构住宅的面积比重达93.6%。
  龙岩市重点抓好35个试点镇的“四个一”工程建设(即在试点镇所在地新增一块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抓好一个农民新村的建设;抓好一个中心区的建设;抓好一项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1995年涌现出新罗区适中镇、红坊镇,永定县坎市镇、下洋镇,上杭县南阳镇、才溪镇,武平县岩前镇、十方镇,连城县朋口镇,漳平市新桥镇,长汀县濯田镇等基础设施较配套、功能较齐全、环境较优美的新型小城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全市村镇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1997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村镇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有关抓好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省建委在各地逐级推选申报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闽侯县青口镇等100个镇(乡)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通过试点,探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性质类型小城镇的建设途径和方式;探索小城镇建设如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的有益经验。
  据福建省建设委员会1997年统计资料表明:
  省百镇试点(含21个部级试点镇),当年新进镇人口达15501人。建设总投资完成18.02亿元,其中基础建设完成投资2.71亿元、住宅建设完成7.69亿元、公共建筑完成4.33亿元、生产性建筑完成3.29亿元。全年有13955户居民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达223.54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96.66万平方米,占87.98%);新建公共建筑93.34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87.72万平方米,占93.98%);新建道路211公里;新增公共绿地21.11公顷;每日人均生活用水达129.9升,镇区用水普及率达82.53%,镇域用水普及率为22.13%。
  21个部级试点镇,当年新进人口5647人。建设总投资完成4.7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0.8亿元、住宅建设投资完成1.98亿元、公共建筑投资完成1.3亿元、生产性建筑投资完成0.69亿元。全年有3328户居民新建住房,建筑面积达57.85万平方米(其中楼房56.91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建筑21.47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21.16万平方米);新建生产性建筑93.58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80.69万平方米);新建生产性建筑21.57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17.90万平方米,占82.98%);新建道路64.88公里;新增公共绿地6.33万平方米;每日人均生活用水达133升,镇区用水普及率为81%,镇域用水普及率为27.4%。
  四、竞赛活动
  1991年10月,福建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村镇竞赛活动的通知》,提出创建目标为:从1992年开始,每年评选出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先进集镇30个、先进村庄(行政村)300个。“八五”期间(1991~1995年)共评选出先进集镇120个、先进村庄1200个。至2000年,全省应有30%的集镇、20%的村庄跨入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先进行列。
  1992~1997年,各地设立“家园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重视村镇建设,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三明、龙岩、福州、宁德等地市以党委、政府名义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许多地、市、县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性村镇建设工作会议。“八五”期间(1991~1995年),漳州、南平、泉州、莆田、厦门等地市还进行总结表彰。龙海、漳浦、长泰、东山等县(市)还通过开展“三星杯”、“建设杯”、“建设年”等活动,把“家园杯”竞赛引向深入。一些县市不定期召开试点村镇建设现场会,及时总结推广村镇建设做法、经验,以推动面上的工作。1996年,省政府以闽政324号文作出《关于表彰“家园杯”新型村镇建设竞赛先进县市和优胜村镇的决定》,共评出永安市、邵武市、莆田县、龙海市、惠安县、闽清县、厦门市湖里区、漳平市、古田县等9个“八五”期间的“家园杯”新型村镇竞赛先进县市,闽侯县上街镇、洋里乡等83个优胜乡镇,厦门市同安区马塘村、安溪县官桥镇官桥村、永安县坎市镇新罗村等426个优胜村庄。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福建省的城乡建设、建筑、基本建设3篇。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园林绿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大事年表、重要文件辑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