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道燃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1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道燃气
分类号: TU996.7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管道燃气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城市规划 燃气事业

内容

一、燃气工程
  福州市煤气厂位于福州市鼓山镇鳝溪村。是“七五”期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87年12月25日正式动工,1991年5月21日试投产供气一次成功。至同年底,已产煤气1137.3万立方米和焦炭16308吨,鼓楼、台江、郊区洪山乡等51片住宅小区4.23万个居民用户用上管道煤气。该工程投资3.72亿元,占地面积50.18公顷,由气源厂、铁路专用线、输配管网、庭院户内管等生产系统和后勤生活设施组成。关键设备引进德国3×18门考伯斯直立碳化炉,以及5万立方米和10万立方米干式储气柜等。设计日供气能力为30万标立方米。气源厂由冶金部鞍山焦炭耐火材料设计院设计,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机电公司负责设备安装,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输配管网施工,福建省第二、第六建筑工程公司以及福州市政工程公司、长乐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负责土建施工。
  福州市煤气厂采用煤制气的生产工艺,因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在扩初设计时,确定成本为0.24元/标立方米,而投产后实际成本近2元/标立方米,造成巨额亏损,企业难以为继;在设计工艺等方面无法达到最先进水平,因而造成投资3.72亿元而不能发挥应有效益。
  1994年,福州市煤气厂采用液化石油气混空气技术,取代煤制气,改进燃气质量,降低制气成本。同年10月,邀请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论证和工程设计,12月经市政府批准,投资2227.37万元,在煤气厂原址划出1公顷土地动工兴建。1995年10月,建成由罐区、混合器、压缩机、热水炉、装卸台等组成的成套混气设施,并对市区28座管网控制阀门以及7.4万用户的灶具进行改换。1997年7月该技改工程竣工,供气热值为10800大卡/标立方米,为煤制气的3.09倍。至1997年底,全市已有居民用户11万余户和公用服务、工业用户200多家。与原煤制气厂相比,每年减亏3000多万元,新增用户2万多户,创造了同行业先进水平。该厂气源改造的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其《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中小城市管道燃气发展新途径》论文,在广州召开的国际燃气学术会议交流时,引起广泛反响。天津、济南、杭州等38个城市先后到该厂考察学习。
  厦门市煤气厂位于厦门市石湖山东侧高殿寨上,占地面积10.12公顷,工程总投资5685.7万元(不包括行政和生活设施),1988年动工,1990年底建成试投产。其主要设备包括2台φ2260型水煤气发生炉、3台SHL-6-14型锅炉、2台对辊式压缩机、2台φ2400变换炉、8吨/时煤干窑、φ1600二氧化碳吸收塔、再生塔、1000立方米水煤气缓冲柜,以及3万立方米、5万立方米湿式气柜等。设计日供增热水煤气10万标立方米,用于家庭生活及工业用气。气源厂由化工部第四设计院设计,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设备安装,上海市煤气公司管线所负责管网安装。
  由于该市东北部60平方公里地区无煤气供应,而该地区约有13平方公里为居民区,远期规划人口达39.2万人。厦门市煤气总公司于1995年4月24日立项,在湖里区蔡塘村吕岭路南侧筹建第一空混气站。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07公顷,总投资7960万元,其中空混站2340万元,输配管网5620万元,设计日供22273标立方米空混气,可供2.6万个居民户和相应的公共工业用户。供气覆盖面积达35平方公里。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有色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厦门分公司负责设备安装,厦门市吉兴建筑工程公司负责土建施工。1996年10月工程动工,1997年6月建成,7月供气。该站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两部分。工程主体设备包括气化器、空压机、混气器、热水炉,以及相应的自控微机系统等,均由美国引进;重要阀门由日本引进。
  三明市煤气厂位于三明钢铁厂焦化厂西南侧山坡,占地面积3.47公顷。工程分两期建设,总投资4285万元。第一期工程建设计划接供4万标立方米/日的三钢焦炉煤气储配站,1989年12月动工,1991年底建成。主要设备有3万立方米干式气柜1座、脱硫干箱2个、脱萘塔2个、罗茨风机3台等。由于当时三钢气源不落实,无法全面供气。1993年2月,三明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原储配站基础上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8万标立方米/日水煤气和配备有4万标立方米甲烷化煤气,主要设备有4吨/时链条炉2台、φ2400水煤气发生炉3台、1000立方米湿式缓冲气柜1座,以及4万标立方米甲烷化装置1套等。工程于同年11月动工,1994年10月完工,10月25日投入运行。运行初期,由于日用气量不足1万标立方米,负荷太轻,甲烷化装置无法24小时连续运行,故采用水煤气加臭的办法供气。供气热值控制指标为12.5兆焦(合3000大卡/标立方米)。由于需求量日益增长,于1995年11月又恢复甲烷化装置生产,日供气量为1.2~1.3万标立方米,热值亦为12.5兆焦/标立方米。1996年10月,三钢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每日挤出1万立方米的焦炉气供应煤气公司,其焦炉配气量为40%,向居民供气热值的企业标准为13兆焦/标立方米,实测热值为13.5~14.5兆焦/标立方米,加四氢噻吩添臭剂。从此气源为焦炉煤气与水煤气的混合气,甲烷化装置随即停车。1997年1月,又建成一座容量为50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混气系统,供调峰或三钢气源不正常时掺混液化石油气增热用。第一期工程由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负责土建施工,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设备安装;第二期工程由三明化工厂设计院、上海青浦煤化设计公司设计,永泰县建筑工程公司负责土建施工,三化设备安装公司负责设备安装。
  三明市燃气建设工作历经数次反复,一波三折,主要是当地政府与省属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合,以及生产工艺设计方案的选择方面存在问题。
  二、输配管网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包括主干管、支管以及调压站、调压柜、阀门等设备。主、支干管一般是用钢管、PE工程塑料管以及少量铸铁管,经防腐处理后,埋地铺设。而庭院支管及户内管则用镀锌管。
  1997年底,福州市煤气公司有供气管道649.05公里、凝水罐1250个、调压站26座、调压柜34台、调压箱1011个、管网阴极保护箱5座和铺设庭院户内管道1258公里。系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和福州市煤气安装公司施工。户内管道由该煤气公司自行设计安装。1997年底,厦门市煤气总公司共铺设中压干管38.429公里/低压干管219.373公里,设置调压站24座。系煤炭部西安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输配中、低压干管由上海市煤气公司管线所安装。1994年,该市煤气总公司成立安装公司后,户内庭院管道由该安装公司负责安装。厦门市空混气工程的蔡塘输配管网,共铺设中压管道26.64公里,系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设计,厦门市煤气总公司工程公司施工。1997年底,三明市煤气公司共铺设DN≥150中低压主干管45.9公里,基本覆盖全市区。已建成15座区域系统调压站,安装箱式调压器14台。总投资1935万元。该输配系统系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院设计,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三明市锅炉设备安装公司和三明市煤气管道安装公司安装。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福建省的城乡建设、建筑、基本建设3篇。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园林绿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大事年表、重要文件辑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