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营机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128
颗粒名称: 四、经营机制
分类号: U491.1+7
页数: 2
页码: 106-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机制。
关键词: 福建省 城市交通 经营

内容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需要,全省公共交通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通过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引进社会力量,融资购置公共汽车,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探索转换经营体制,提高经营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股份制
  福州公交首先尝试以股份制形式发展公交。1993年10月由职工集资500万元(其中:企业法人股172.85万元,占总投资34.57%)成立福州三山巴士有限责任公司。从1993年10月至1996年9月,创营运收入2309万元,经营利润815.75万元,投资者全部收回本金后,三山巴士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股份溢价出售扩股筹资办法,再次吸收职工购股资金253万元,两次筹资先后购买小公共汽车394辆,开辟29条运营线路,为公交企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二)社会支持
  1993年,厦门宝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厦门吕厝开发房地产,因交通不便,影响房屋销售。公司经理上门找厦门公交公司,表示愿意送两辆价值60万元的巴士,开辟一条从轮渡到吕厝的线路。但因数量少,运力不足,经双方协商,由宝龙公司捐赠4部公共汽车,公交公司把终点设在莲坂的10路公共汽车延伸到吕厝,双方一拍即合。消息传出,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如法炮制。此举使房地产商房子销售量上升。公共交通线路班次增加,群众乘车难得到缓解。福州公交公司,1996年由福州市委、市政府牵头,接受社会捐赠330万元,其中亚细亚华兴购物广场100万元、金源房地产和利嘉(福建)实业公司各捐赠75万元,康泰住宅开发有限公司捐赠50万元,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捐赠30万元。1997年福州市一房地产公司捐赠40万元,总共370万元。购买公共汽车46辆运行于市区与捐赠单位住地之间。
  利用候车廊为广告载体,免收广告场地租金的方式,改造候车廊。厦门公交公司以三年免收候车廊广告场地租金方式与广告公司合作,由广告商出面招商,1994~1997年4年翻建110座不锈钢骨架的候车廊。福州公交于1996年9月,与东街口百货广告公司签约,由甲方(东百广告公司)出资100万元,由乙方(公交公司)承建新拓宽的东大路不锈钢候车廊10座,成为福州市第一批兴建的亮丽、新型的候车廊。
  (三)承包经营
  三明公交1994年在第二场和中巴车队推行“国有民营”融资租赁、风险抵押。为配合国有民营改革,1994年下半年,又将修理厂的修理车间分别实行“核定基数、定额上缴”和“二保一放”,即保内修、保质量、自负盈亏。并采取“内引外联”办法,以修理厂为基地拓展生产市场,走集约型之路,加入常州长江客车集团,合作成立常州长江客车集团三明依维柯维修站。南平、龙岩、宁德、邵武等一些公交企业,从1992年开始,先后在出租车队,汽车场、郊区线路实行“单车租赁承包和集体承包经营”。在交纳资本租赁保证金后,取得承租或承包资格,每月上交承包租赁金3500~4000元/辆(包括养路费、保险金),剩余归己。燃料、保修费、事故费等一切自负。承包租赁车辆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计划指导下,承担安全、卫生、正点等社会效益指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永安公交实行两种改革:一是公司与分场实行定人、定车、定线路、定上交金额、定材料耗费五定。一类线路上缴公司5700元/辆,二类线路上缴4500元/辆,三类线路上缴3000元/辆;二是合资经营,1997年将郊区线路改用中型公共汽车,公司与职工合资经营,由公司出资52%,职工个人48%,合资期限三年,期满车辆归公司所有。
  (四)出让线路经营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多元化,运营方式多样化。1997年福州公交公司先后出让3条线路经营权,与武汉惠群贸易公司、中国新技术开发公司福建分公司、香港百利宝公司,合作经营801(左海公园至白湖亭)、803(南门兜至城门乡)、1路(西门至白湖亭)3条空调公共汽车专线,线路总长39.1公里。在招商引资中,按照政府有关规定,灵活掌握,可独资,也可合作。由于能根据投资者自愿选择投资模式,国内外客商看好公交市场,至1997年,福州公交又与内外商签订新开辟12条合作线路协议书。
  (五)推行无人售票
  厦门、福州、三明等一些公共交通企业,分别于1994年在压缩管理机构和后勤管理人员基础上,逐渐推行无人售票。使人车配备比例下降到4.7:1和5:1,低于建设部规定的8:1指标。对分流出来人员进行转岗培训,内部消化,做到增车增线不增人,减员增效的良性循环。通过经营机制改革,全省公交企业在改革中得以发展壮大,适应了不同层次乘客的乘车需求,出行难、乘车难有了明显的改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福建省的城乡建设、建筑、基本建设3篇。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园林绿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大事年表、重要文件辑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