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营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12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运营管理
分类号: U491.1+7
页数: 6
页码: 102-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大力加强城市中集体、个体客运车辆的宏观调控管理。
关键词: 福建省 城市交通 运营管理

内容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1991~1997年,继续贯彻“多家经营、统一管理”的方针,充分发挥国营公共交通企业骨干作用,大力加强城市中集体、个体客运车辆的宏观调控管理、引导,发挥其辅助作用,使不同经济成分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在线路布局、价格政策上,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了适当调整,实行优质优价;普遍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推行和不断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用人制度改革,增加企业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线路设置
  福建省政府把1993年定为“基础设施年”后,各城市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道路建设普遍加快。各地公交公司根据道路建设和客流变化情况,对线路网做了全面规划,力求布局合理。以缩短居民步行距离,减少换乘次数为原则,重点调整好城市大环线、开设小环线和缩小服务半径,解决好市区与郊区工业小城镇的交通联系以及新区与市中心公交线路的连接;对未开辟公交线路的郊区工业点和集镇,专门组织班车定时、定点输送,使之成为灵活、迅速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至1997年,全省23个城市线路网总长计1976公里。
  福州市公交总公司1991年营运线路88条,线路总长651公里,至1997年末线路总长发展到1147公里,线路网总长388公里。1993~1997年福州公交陆续新开辟29条小公共汽车线路,以行驶次干道为主,辐射周边地区,为分散疏导车流、客流,改善主车道交通拥挤起积极作用。为缓解道路堵塞现象,1996年一度在市区繁华路段(东门塔头至西门环岛、六一路六一环岛至乌山路气象局路口、南门兜至鼓屏路省府门口、五一路古田路口至五四路工业展览中心)路段,对出租汽车实行逢单日、逢双日分别行驶单车号和双车号。817北路南街路段禁止行驶出租汽车。
  厦门公交,1991年公共交通运营线路20条550公里,线路网总长182公里,至1997年运营线路计41条455公里,线路网总长205公里。其中:双层公共汽车线路2条,18.5公里。分别于1993年5月开通由怡景花园至火车站,线长13公里;1995年10月开通由火车站至轮渡码头,线长5.5公里。空调公共汽车线路2条,线长15公里,分别于1997年6月开通由火车站至珍珠湾旅游区,线长8公里;同年9月,开通由火车站至轮渡码头,线长7公里。1993~1995年,开辟松柏小区至机场、厦大至黄厝、东芳山庄至轮渡、莲花二村至轮渡、湖里小区至厦大北村、湖里至康乐新村等11条线路,线路长度114.5公里。19%~1997年,开辟殿前至火车站、嘉美花园至厦大北村、莲花二村至东渡、杏林至新安、火车站至坂头、火车站至机场、火车站到东浦铁路、火车站至前浦、杏林至杏林十中等9条线路109公里。另新增杏林至石亭、岳阳小区至厦大、岳阳小区至万寿路小区3条小巴线路,线路长度27.5公里。
  三明公交,1993年9月25日,三明市建委审批通过《三明市公共交通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依照《规划》,三明公交于1993~1995年三年期间,主要填补市区道路上公交线路空白点,在列东开设2号环线;在列西解决小焦、小高炉两地至市区的交通,在城关新辟城关至光仪厂的公交线路。1996~1997年,主要对1路、2路的线路进行调整,实施规划上的1号和3号线路方案。至1997年,三明市公交营运线路为691公里,线路网长127公里。城区线网密度从1990年的1.43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1997年的2公里/平方公里。
  邵武市公交,1991~1994年,公共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625公里,而市区线路仅20公里。1996年,邵武市政府召集市建委、公安局、交通局参加的客运交通协调会,会议确定:邵武公交公司营运线路范围在市区13平方公里内;郊外长途线路由交通局安排运营。至此,市区线路从原来2条20公里,增至8条50公里。线路网总长52公里。
  莆田市公交,1993年7月至1997年1月先后在市区开辟10条线路83公里。1993年7月、1995年6月开辟北磨至兴化宾馆、六城门至广化寺、涵江至城厢、职教中心至六步桥(糖厂)计4条线长32.5公里。1996~1997年开辟凤凰山庄至天九湾、城建档案馆至南门荔枝公园、九五医院至市医院、贝克啤酒厂至西天尾镇、塘头村至保尾红旗闸、囊山寺至涵江小商品市场计6条线,长50.5公里。
  泉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为解决乘车难问题,泉州公交于1991~1997年期间,采取以老城区为主,辅以发展东部和近远郊公交线路,增开闽运汽车站至西郊新村,闽运汽车站至体育场、公交汽车站至清濛工业区、新华路至公交汽车站、文化宫至华侨大学、文化宫至清源山风景区等13条,线路长213公里,线网长度82公里。
  永安公交,1991~1997年期间,根据不同道路通车条件,选择不同车型,新辟市区线路18条,线路长达157公里,并以其安全、准点、舒适、价廉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乘客需求,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平公交,1995年开辟马站至火车站线路长5.1公里。1996年开辟杨真堂至商业城、杨真堂至火车站、纸厂至火车站、叉车厂至电缆厂等4条线路,线路长19.8公里。1997年开辟马站至中医院线,长2.9公里。1997年末,南平公交营运线路计15条,线路长度237公里,线路网长70公里。
  漳州、龙岩、宁德、武夷山、福安、石狮、福清、长乐、建瓯、建阳、龙海、南安、晋江、漳平、福鼎等15个城市在1991~1997年期间,营运线路都有不同程度发展。至1997年底,以上15个城市共有营运线路网长744公里。
  厦门客轮渡于1991~1997年期间,新辟厦门轮渡码头至鼓浪屿别墅、轮渡码头至排头,以及鹭江夜游等三条航线。1997年航程计35.97万公里。
  由于调整、停开长途营运线路和线路统计指标改变线路长度为线路网长度,全省公交线路长度1990年为9956公里,1997年线路网长为1976公里。如永安公交1990年营运线路长达2614公里、龙岩公交1366公里、邵武公交1842公里,至1997年分别降为线路网长为93公里、133公里、52公里。线路长度降低,但市区线路网长度却有不同程度增加。
  二、票价
  1990年后,本着规范服务,优质优价、合理计价的精神,对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轮渡等票制、票价进行改革、调整、提高。
  (一)公共汽车票价
  分为普通客票和月票二种。
  普通客票1991年以前,各地采用人公里分段票价,每人公里一般为0.0192-0.023元,郊区线路按《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规划实施细则》,每人公里按0.025元计费。福州公交,1990年11月人公里票价由0.038元改为0.1元起售,可乘4站,1角进级;1992年8月人公里票价改为0.051元,0.2元起售,可乘4站,每3站进级0.1元;1994年简化票种,市区16条线路,在10公里以内为0.2元、0.5元,超过10公里,为0.2元、0.5元、0.8元;1995年7月实行市区线路一票制,每票0.5元;1997年改为每票1元,空调车夏季(6~10月)每票加空调费1元。三明公交1991年实行1~3站0.1元,4~7站0.2元,8~10站0.3元,12站以上0.4元,郊区人公里0.036元改为0.04元,1992年改为人公里0.05元。1994年实行一票制,每票0.5元,1997年改为每票0.7元。厦门公交,1993年6月率先推行一票制,每票0.5元,1994年5月改为无人售票,每票1元。龙岩公交,1996年实行市区线路一票制,每票1元。邵武公交,1996年实行一票制,白天每票0.5元,19时以后每票1元。南平公交,1996年实行6站0.5元,6站以上至全程1元。
  月票月票由月票卡和月票面组成。月票卡贴有乘客照片,盖有月票专用章。月票发售时间一般为月前三天起售,使用时间一律为当月1日启用。福州公交月票,始售于1952年,每张票价为3元,1991年1月票价调整为8元,学生月票为2.4元。1992年9月票价提高为10元,学生月票为4元。1996年2月开始,每张月票票价调整为20元,学生月票为10元。厦门公交,1956年开始发售5种专线月票,月票票价1.6~2.2元之间。1970年改为单一通用月票,每张票价为2.5元。1990年每张月票从5元调整为8元。1993年6月开始每张月票调整为16元,学生月票为5元。1994年5月推行无人售票,无人售票车不用月票。1997年9月每张月票调整为35元,学生月票为15元。三明公交,1960年开始发售月票,每张票价为4元,学生半价优待。1970年后每张月票票价调为6元,1988年调为12元,学生月票3元。1994年10月,每张月票调为25元,学生月票为8元。1997年每张月票票价调为30元,学生月票15元。月票票价虽然作了调整,但价值与价格仍然背离。据福州、厦门、三明公交1997年统计,出售每张月票,成本与售价平均反差31.7元。
  小公共汽车票价小公共汽车实行按站计价和分段累计计价二种方式。据福州、厦门、三明、龙岩公交1997年统计:福州1元起售,0.5元进级;厦门三种计价,二种计价方式:市区普票1元,一票制计价,市区购用IC卡,比照普票(投币)九折优惠,郊区1元起售,分段计费,逐段递增式计价;三明0.8、0.5元两种票价;龙岩0.5元起售,可乘3站,4站以上每站递增0.1元。上述四个城市公交月票都不能用于小公共汽车。
  (二)出租汽车票价
  出租汽车按计程收费。在车厢内安装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的收费计价器,并在车身明显位置张贴经当地物价部门确定的租价标准,使用统一票据。一般规定每车公里1.4元和1.8元二种,起程为3公里8~10元,不足3公里按3公里计费;5公里后加收租价50%;夜间23时至次日5时加收租价20%。
  (三)城市客运轮渡票价
  厦门至鼓浪屿票价:1990年以前双程票价为0.3元、1993年调整为0.5元,1996年4月调整为1元。月票票价,1992年开始由1990年每月2元调整为4元,1996年4月调整为8元。厦门轮渡码头至鼓浪屿别墅航线票价为3元,轮渡码头至排头航线和厦门水陆联运码头至嵩屿航线票价为2元。
  三、服务
  公共交通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窗口。福建公交企业长期以来以营运服务为中心,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中共福建省建委党组关于宣传《福建省“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颁布后,省建委于1997年初发出《关于在城市公交行业开展“创文明行业”活动的通知》,全省各公交行业在经营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并举办“精神文明建设”知识竞赛、“学习李素丽服务艺术巡回演讲”,开展创“文明示范车”、争当“优质服务标兵”、争建“文明车组”等项活动。永安公交先后推出的优质服务示范线路和创建文明线路各1条,推出“党员示范车”、“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号”6辆。南平公交推出3路为优质服务示范线。厦门公交2路、福州公交亚细亚专线、福州公交3路、三明公交7路、泉州公交3路、宁德公交1路作为省、市窗口行业的文明示范路线,在优质服务中起示范与标杆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全省公交行业两个文明建设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厦门客轮渡、厦门公交公司分别于1988年、1992年率先开展对70岁以上老龄人(包括:离休干部、残疾人)实行免费乘坐轮渡、公共汽车的优待。继厦门之后,福州公交公司于1994年推行70岁以上老龄人半价乘坐公共汽车,1995年12月改为全免费优待。三明、永安、南平、泉州等公交公司亦分别于1997年先后推行对老龄人乘坐公共汽车的不同优待,此举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通过开展各种优质服务活动,至1997年,全省公交行业已有7条线路(含轮渡),20个车组(含轮渡)被推选为省级青年文明号。4个车组(含轮渡)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福州市公交109号车组被团省委、团中央命名为首批“青年文明号”车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班组。厦门轮渡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抓主带副、以副促主、主副同兴”的经营策略,企业利润逐年增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立足窗口,以优质服务为中心,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军民共建和社会联建、优势互补,丰富创建内涵。1997年企业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4年7届荣获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
  四、经营机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需要,全省公共交通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通过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引进社会力量,融资购置公共汽车,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探索转换经营体制,提高经营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股份制
  福州公交首先尝试以股份制形式发展公交。1993年10月由职工集资500万元(其中:企业法人股172.85万元,占总投资34.57%)成立福州三山巴士有限责任公司。从1993年10月至1996年9月,创营运收入2309万元,经营利润815.75万元,投资者全部收回本金后,三山巴士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股份溢价出售扩股筹资办法,再次吸收职工购股资金253万元,两次筹资先后购买小公共汽车394辆,开辟29条运营线路,为公交企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二)社会支持
  1993年,厦门宝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厦门吕厝开发房地产,因交通不便,影响房屋销售。公司经理上门找厦门公交公司,表示愿意送两辆价值60万元的巴士,开辟一条从轮渡到吕厝的线路。但因数量少,运力不足,经双方协商,由宝龙公司捐赠4部公共汽车,公交公司把终点设在莲坂的10路公共汽车延伸到吕厝,双方一拍即合。消息传出,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如法炮制。此举使房地产商房子销售量上升。公共交通线路班次增加,群众乘车难得到缓解。福州公交公司,1996年由福州市委、市政府牵头,接受社会捐赠330万元,其中亚细亚华兴购物广场100万元、金源房地产和利嘉(福建)实业公司各捐赠75万元,康泰住宅开发有限公司捐赠50万元,福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捐赠30万元。1997年福州市一房地产公司捐赠40万元,总共370万元。购买公共汽车46辆运行于市区与捐赠单位住地之间。
  利用候车廊为广告载体,免收广告场地租金的方式,改造候车廊。厦门公交公司以三年免收候车廊广告场地租金方式与广告公司合作,由广告商出面招商,1994~1997年4年翻建110座不锈钢骨架的候车廊。福州公交于1996年9月,与东街口百货广告公司签约,由甲方(东百广告公司)出资100万元,由乙方(公交公司)承建新拓宽的东大路不锈钢候车廊10座,成为福州市第一批兴建的亮丽、新型的候车廊。
  (三)承包经营
  三明公交1994年在第二场和中巴车队推行“国有民营”融资租赁、风险抵押。为配合国有民营改革,1994年下半年,又将修理厂的修理车间分别实行“核定基数、定额上缴”和“二保一放”,即保内修、保质量、自负盈亏。并采取“内引外联”办法,以修理厂为基地拓展生产市场,走集约型之路,加入常州长江客车集团,合作成立常州长江客车集团三明依维柯维修站。南平、龙岩、宁德、邵武等一些公交企业,从1992年开始,先后在出租车队,汽车场、郊区线路实行“单车租赁承包和集体承包经营”。在交纳资本租赁保证金后,取得承租或承包资格,每月上交承包租赁金3500~4000元/辆(包括养路费、保险金),剩余归己。燃料、保修费、事故费等一切自负。承包租赁车辆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计划指导下,承担安全、卫生、正点等社会效益指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永安公交实行两种改革:一是公司与分场实行定人、定车、定线路、定上交金额、定材料耗费五定。一类线路上缴公司5700元/辆,二类线路上缴4500元/辆,三类线路上缴3000元/辆;二是合资经营,1997年将郊区线路改用中型公共汽车,公司与职工合资经营,由公司出资52%,职工个人48%,合资期限三年,期满车辆归公司所有。
  (四)出让线路经营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多元化,运营方式多样化。1997年福州公交公司先后出让3条线路经营权,与武汉惠群贸易公司、中国新技术开发公司福建分公司、香港百利宝公司,合作经营801(左海公园至白湖亭)、803(南门兜至城门乡)、1路(西门至白湖亭)3条空调公共汽车专线,线路总长39.1公里。在招商引资中,按照政府有关规定,灵活掌握,可独资,也可合作。由于能根据投资者自愿选择投资模式,国内外客商看好公交市场,至1997年,福州公交又与内外商签订新开辟12条合作线路协议书。
  (五)推行无人售票
  厦门、福州、三明等一些公共交通企业,分别于1994年在压缩管理机构和后勤管理人员基础上,逐渐推行无人售票。使人车配备比例下降到4.7:1和5:1,低于建设部规定的8:1指标。对分流出来人员进行转岗培训,内部消化,做到增车增线不增人,减员增效的良性循环。通过经营机制改革,全省公交企业在改革中得以发展壮大,适应了不同层次乘客的乘车需求,出行难、乘车难有了明显的改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福建省的城乡建设、建筑、基本建设3篇。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园林绿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大事年表、重要文件辑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