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桥梁 隧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0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桥梁 隧道
分类号:
U44;U45
页数:
7
页码:
65-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各市的桥梁和隧道。
关键词:
福建省
城市
桥梁
隧道
内容
一、桥梁
至1997年末,全省23个城市,计有各类桥梁938座,其中立交桥22座,高架桥4座,另有人行天桥29座。(见表2-4)
福州市鳌峰大桥位于二环路东环线的南段,北起连江路光明港,南至白湖亭与福厦路连接。桥总长4485米,包括主桥、南北引桥和南北引道3个部分组成。主桥长500.9米,南引桥长382米、北引桥长为795.1米。南引道接线长2284.55米、北引道接线长522.45米。主桥面宽25.8米,设四条机动车道,两条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南引桥面与主桥面同宽。北引桥面宽17米,两侧匝桥长各306米,宽8.75米。南引道接线,宽32.4米,北引道线宽40米。桥型为八孔一联,预应力砼截面连续箱梁。全线按城市一级主干道设计,桥梁部分设4车道,道路部分为6个机动车道,设计车流量3.6万辆/昼夜。工程由铁道部大桥局勘测设计院、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施工由铁道部大桥局第二桥梁工程处、福建省第二公路工程公司和福州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于1991年12月开始施工,至1993年末竣工,1994年元旦通车,总投资2.4亿元。
福州市茶园大桥位于二环路北段中部,茶园新村的西侧,东通华林路和金鸡山隧道,西达五四北路和福飞路,为二环路西北段连接东西走向的重要桥梁。桥梁共10孔,每孔中距20米,全长201.5米。桥全宽36米,其中机动车道按6车道设计,宽度为21米,两侧设非机动车道各5.5米和人行道1.5米。桥梁设计为载重汽-超20、挂-120级,并按7级地震设防。桥梁与河道有些斜交,斜交角为108度。该桥梁除跨越晋安河外(桥下可通航)东岸还跨民兵路,西岸跨越东华路,桥下均有3.5米的净高,故该桥还具有高架桥的功能。该桥下部结构为砼灌注桩,上部为砼柱墩,钻孔灌注桩的桩径为150厘米,砼为C-25级,桩长26~28米,共88根桩。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空心板梁,分跨预制拼装,通过二次浇灌砼处理,使其在横向成整体,全桥桥面面积为7236平方米。工程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福州市政工程公司承建,于1995年2月开工,同年底竣工通车,工程投资约2000多万元。福州市解放大桥是市区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原为万寿桥和江南桥。70年代初,两桥间跨越中洲地段,采取“桥上架桥”的方式改建而成。原万寿桥为木筏块石浅埋基础、石砌墩台石梁桥面,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后几经改建,但皆未对基础进行改造,加上水口水电站建成后水库泄流条件的影响,桥址处河段水流动力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河床冲刷加剧,危及桥梁基础的稳定,至1994年,桥墩相继坍塌。1995年4月,封闭该桥交通。同年8月4日于原桥址开始重建,取直桥轴线,利用大桥两端接线及中洲旱桥进行改造,中洲以南部分利用原钢梁为简支梁,长100米,中洲旱桥为141米,中洲以北部分长324米采用五跨钢管砼中承式拱桥,中跨80米,两端4跨均为61米。桥全长565米,桥面宽12米,设计荷载为汽-10、履带-50、人群3.5KPa,为市区生活性桥梁,主要通行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和其他特种车辆。工程由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铁道部大桥局第二工程处承建。工程建设管理及监理工作由福州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承担,于1996年9月末竣工,国庆节通车,重建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
厦门大桥位于高崎、集美之间,是一座跨海峡公路桥,由主桥、集美立交桥,高崎引道和自动化管理系统组成。主桥长2070米,桥面宽23.5米,设双向4车道,行车道净宽1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主桥两岸桥台处设有阶梯,供行人上下。互通式集美立交桥由7座匝道桥组成,分别与主干公路福厦线、漳厦线及集美旅游区相接,桥下保留原公路系统;高崎引道全长854.5米,与三南(湘南、赣南、闽南)公路连接。引道路面宽23.5米,为一级公路标准,全封闭。高崎桥头建有金字塔形收费岛,采用电子识别磁卡自动收费机。大桥照明系统,两端有9盏30米高的可调莲花形照明装置,主桥分隔带和大桥桥栏均装有灯光。高崎桥头建有纵观全桥、鸟瞰海景和集美学村的桥头公园。公园雕塑有象征厦门市的市鸟、市花的“白鹭”和“三角梅”。该桥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设计,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厦门工程处、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六公司联合承建,于1987年1月开始施工,1991年4月主体工程竣工,总投资1.56亿元。
厦门市白鹭洲南、北大桥为白鹭洲路跨越筼筜湖的两座桥梁,其中筼筜湖岸至白鹭洲称南桥,白鹭洲至筼筜湖北岸称北桥。两桥是新区、湖滨北路行政中心至旧市区的直通干道。南北两桥长213.4米。其中,主桥长153.7米,引桥长59.7米,桥面宽38米,中间设15米机动车道,两侧各设绿化分车带1.5米、非机动车道5.5米和人行道各4.5米。两座桥均为三孔不等跨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梁结构,中跨为32米,两端跨径各22.4米。两桥的两端各有12米长的钢筋砼框架桥共4座,使南北两桥与通过桥头的道路相交。该桥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厦门工程处承建,软弱地基粉喷桩加固处理,由铁四院软土地基工程公司施工。工程于1992年12月20日开工,1994年9月建成通车,总投资1847万元。
三明市下洋悬索桥位于下洋,连接沙溪东岸的中山北路和西岸的工业中路,由福州大学科技开发公司设计,沙县交通工程公司承建。1993年12月开始施工,桥长332米,其中主桥272米,引桥60米,主跨128米,桥面宽为10米,其中行车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悬索桥缆索为φ42(7×19)高强钢丝索,引桥采用三跨钢筋砼T型梁,设计荷载汽-15,工程于1996年5月竣工,投资1154万元。南平大桥位于市区西郊,水南大桥上游500米处,是连接新建路和横排路的道路桥。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联合设计,省第二公路工程公司承建,于1992年1月开始施工。桥全长806.8米,分正线桥,叉线桥、匝道桥3个部分。正线桥为主桥,长483米,主桥下部采用双薄壁柔性墩身,上部构造为最大跨径95米的3跨预应力砼连续钢结构,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是当时闽江上第一座采用悬浇工艺施工的大跨径桥梁。北岸叉线桥长72米,南岸匝道桥长232.7米,采用立交设计,正线桥及叉线桥桥面宽为12米,其中行车道9米,两侧各设1.5米的人行道。匝道桥,桥面宽7米,设计荷载汽-20、挂-100。最大设计洪水位,按库区百年一遇设计。工程于1995年5月竣工,投资2698万元。
南平市区玉屏山桥位于市区双溪楼右侧,为中承式组合拱桥,全长343.5米,其中主桥长281.7米,引桥长61.8米,主桥宽12米,其中行车道宽为7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设计荷载汽-100,通过能力为1720辆/日。工程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承建,于1992年7月动工,1996年元月竣工,工程投资1380万元。
泉州市刺桐大桥为福厦公路跨越晋江的第三座大型公路桥,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施工。该桥由泉州市名流路桥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经营,经营期限为30年,期满后无偿交还泉州市政府。为省内第一个引进国外BOT模式的建设工程。工程于1995年5月18日开始动工,桥全长1530米,宽27米,接线公路2285米,匝道2400米。主桥长310米,主跨北引桥620米,南引桥600米。是连续钢架预应力桥梁。全桥并列6车道,纵桥中设置绿化分车带,设计日通车辆为2.5万辆次,桥下可通行500吨胖体海轮。工程于1996年11月18日竣工通车,总投资2.5亿元。刺桐桥建成后,作为国道324线跨江通道,起分流过境交通作用,大大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状况。邵武市八一大桥始建于1960年,原为双曲拱桥,桥面宽仅9.5米,荷载为汽-13。该桥于1996年开始改建,保留原桥墩,拆除旧桥面和人行道栏杆,将桥两侧拓宽。桥上部采用跨等径钢筋砼钢架拱结构,北岸桥台同旧桥相配设1孔10米跨的空心板梁桥,作为立交桥。改造后桥全长274.6米,引线长87.5米,桥面总宽为27.3米,中间机动车道8.3米,两侧各设绿化分车带1.5米、非机动车道4.5米和人行道3.5米。载重标准为汽-20,挂100。该工程由福建省公路协会设计,省建星土木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于1997年10月竣工,投资989万元。
龙岩市见龙桥位于市区城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五跨连续梁桥,桥长172米,宽16米,工程由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龙岩市西陂建筑公司承建。1995年12月开工,1997年1月建成通车,投资1200万元。该桥为龙岩市区当时最长的桥梁。
福州市五里亭立交桥位于福马路与二环路交叉处,为三层蝶式立交桥,东西长870米,南北长720米,占地面积53公顷。桥最高点距地面13米,桥面宽8~16米,匝道宽6米,设12个道口,主桥面宽8.5~16米,匝道面宽8米,桥下道路南北向宽为52米,东西向为45米,桥梁上部采用钢筋砼箱形连续梁结构,桥墩为带系梁Y形墩。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通过能力为18万辆/昼夜。该工程由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于1992年末开始动工,1994年元旦建成通车,总投资8700万元。
厦门市石鼓山立交桥位于厦门岛西北部,为福厦路与疏港路两条对外交通的主干道。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设计,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承建。1993年9月开始动工,立交桥为全互通式,占地面积11公顷,道路总长6.6公里(含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为分行式双喇叭型,机动车道由主线460米及13条匝道组成,总长4562米,面积3.1万平方米,分行的非机动车道总长2051米,面积为1.19万平方米,其中机动车道桥梁长1140米,非机动车道桥梁长336米,立交桥总长1476米,主体工程于1994年7月竣工,总投资9900万元。
厦门市吕岭路铁路立交桥为城市干道下穿铁路立交桥,该桥为不连续3孔,跨径分别为8米、14米、8米的箱型钢筋混凝土斜交框架结构,桥长8.25米,宽36米,采用顶进法施工,于1990年4月开工,1991年2月竣工,工程投资170万元。
漳州市东立交桥位于芗城区与龙文区结合部,国道324线,桩号320公里加350米处。为三层纺锤形定向互通式立交桥。工程由四川省公路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陕西省路桥工程总公司承建,于1995年12月28日开工。立交桥第三层为胜利东路直通干道,桥面宽23.3米,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南北向,为龙岩(长泰)往广东方向主干道。第二层分为东、西两个单向双车道,呈纺锤形,桥面宽9.5米,设计时速为60公里,左、右转弯匝道,各设有四座桥梁连接东西、南北干道,车道除D匝道(由厦门往广东方向)为双车道外,余均为单车道加停车带,设计时速为40公里。底层为圆环式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净高2.7米。整座立交桥铀线长度为3370米,路线总长为8345米(包括非机动车道2931米)。立交桥结构,上部为宽翼缘预应力连续空心箱梁(板)桥,4个右弯匝道为连续网混合结构梁(板)桥,梁高度为1.2米,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桥采用预制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板桥,下部为机动车道桥,采用直径1.2米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粧基础,桥墩身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桩,跨孔径32米,桥墩直径为1.5米,东西干道的V桥及南北干道的E、W桥为双桩墩,其他匝道桥为单桩墩。该桥主体工程于1997年1月末完成,总投资1.9亿元。
福州市鹤林高架桥位于连江路北端,跨越三八路、登云路及粮仓铁路专用线与金鸡山隧道南洞口相接,桥全长598米,主桥长360.7米,桥宽17.5米,四车道,其中行车道8.5米,总面积8612平方米,基础为97根钻孔桩,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砼空心板梁及T构挂孔梁,跨径为20米,桥下净高为5.5米。工程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铁道部大桥局二处施工,于1995年1月开始建设,同年9月末建成,工程总投资3600万元。
厦门市文园路髙架桥位于文园路厦门一中校门口转弯段,是厦门市第一座城市道路高架桥。主桥长130米,有6个桥孔,其中孔径30米的1孔、孔径20米的5孔,两端引桥共109米,桥面宽9米。工程由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设计,厦渝市政工程公司承建,于1990年5月动工,1991年2月初竣工,工程投资300万元。
厦门市蓝天白鹭人行天桥位于莲坂转盘北侧,因其由厦门航空公司出资建造,故名。桥全长55.6米,主跨22.8米,桥面宽4.2米,两端各有人行梯道和无障碍坡道宽各2米,供非机动车推行,桥梁底跨路中心高度5米。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支柱和桥梁均为钢结构,在工厂预制后现场一次性吊装焊接完成,桥面铺装采用防滑地砖。工程由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设计,厦门市远新技术联合开发公司厦门造船厂施工,于1993年5月建成交付使用。
厦门市文灶人行天桥主跨长40米,梯道长约90米,主桥面宽3.6米,梯道宽2米。由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设计,厦门远东技术联合开发公司厦门造船厂承造,于1997年1月动工,同年6月建成,总投资200万元。
龙岩市解放路人行天桥位于市区解放路与和平路交叉口南侧,为龙岩市第一座行人过街天桥,桥长35米,宽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于1997年1月初开工,同年4月5日竣工。该工程由龙岩市第一设计院设计,闽西建筑工程安装公司施工,工程投资50万元。投用后,方便附近2所中学、2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的学生过街。
三明市新市北路人行天桥位于师范路口,长22.3米,宽3米,箱型梁结构。由三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省公路一公司承建,于1994年2月动工,同年5月建成,工程投资21.3万元。
漳州马灶路人行天桥由农民企业家陆建顺集资57万元兴建。桥长56.4米,宽4米,为钢板焊接结构,于1997年4月开工,同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二、隧道
福建省城市道路隧道建设,最早出现于厦门市,1969年开始在市区东南部的鼓山建设第一座钟鼓隧道,后因各种原因,工程中断,至80年代中期该隧道才建成,继后又续建军山隧道(鼓浪屿)、鼓山隧道、美仁山隧道和龙山隧道。1995年,福州市建成象山、金鸡山隧道,南平市建成东坑岭隧道。至1997年末,福建省计有城市道路隧道8个,总长度为5.6公里。
厦门市钟鼓隧道位于旧市区东南郊,因南口靠南普陀寺的鼓山,北口临万石岩水库的钟山,故名。1969年开始建设,1976年工程中断,1979年下半年恢复施工,1983年毛洞打通,1986年6月末完工,7月1日正式通车。该隧道为单向通车,规定车辆从南往北通行。为了解决车辆仅由北往南通行的问题,厦门市政府决定于该隧道的西侧另辟一条新隧道,于1994年开始施工,隧道长1200米,宽9米,高4.5米,洞外引道600米,宽20米,于1995年建成。该西侧钟鼓隧道为省人防设计研究所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厦门公司承建。钟鼓隧道双洞建成后,有效地缓解了思明南路和南普陀往返市中心的交通拥挤状况。
厦门市龙山隧道位于鼓浪屿岛北部,东口接三丘田,西口连内厝沃,全长426米,其中西段长128米,宽为5米,高4.5米。中间堑道长27.31米,东段长270.39米,宽8米,高5米。1977年开工,随后断断续续建设,直至1991年2月8日才全部竣工,3月20日正式通车。工程由厦门市人防办设计,鼓浪屿区人防办承建,总投资120万元。
福州市象山隧道位于二环路西环北路,北连山海观,南通西洪路,为穿越南北向的城市道路隧道。隧道为4联拱,单拱长217米,中间2孔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单孔宽7米,高5米,非机动车道宽4.5米。工程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铁道部隧道局承建,于1995年竣工投入使用。
福州市金鸡山隧道位于二环路北环东路,南连溪口,北接铁道医院,单洞长575米,为上下行分别的双洞,洞高7.05米,宽9.25米,其中机动车道宽7米,净空5米,按城市一级主干道设计,洞内设有通风、照明、消防、排水等设施,通行能力每小时5500辆。工程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铁道部隧道局二处承建,于1994年10月末动工,1995年12月竣工通车,总投资7000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建设志(1991-199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福建省的城乡建设、建筑、基本建设3篇。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园林绿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房屋建筑工程、重点建设、大事年表、重要文件辑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