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教卫生及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04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教卫生及其他
分类号: D634
页数: 18
页码: 216-233
摘要: 本节概括了福建省华侨的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技术、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等。
关键词: 福建省 华侨 文教卫生

内容

一教育
  福建华侨捐资办学的历史悠久。清光绪三十年(1904)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前,教会在本省侨乡创办了一些学堂,曾经得到华侨的资助。光绪五年(1879)晋江县安海由教会创办铸英学堂,曾经得到华侨的资助。光绪十七年(1891),晋江县金井创办毓英学校,经费向菲律宾华侨募集。光绪三十年(1904),陈嘉庚捐款2000银元,在同安县集美村创办惕斋学塾。
  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将原各府学改为中学堂,县学改办小学堂。公办学校寥寥无几。华侨捐建、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在本省侨乡逐年增加,教会学校中也有不少是由华侨捐资兴办或资助的。
  辛亥革命后,华侨捐资办学爱国热情高涨。陈嘉庚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从民国2年(1913)起,他在集美村先后创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各类普通学校和专科学校。民国10年(1921),又捐资400万元创办了本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陈嘉庚从民国10年(1921)起先后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计划10年内在同安普及小学200所,两年间先后创办40余所。民国13年(1924)起先后补助闽南等地中学2所、小学70余所,并开办暑期训练班,培训闽南各地小学教师。
  南安县籍印尼华侨黄奕住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厦门市鼓浪屿创办私立慈勤女子中学,民国9年(1920)在南安县金淘楼下乡创办斗南小学,民国12年(1923)创办斗南师范学校,以后又创办幼儿园。
  新加坡华侨李光前于民国28年(1939)在南安县芙蓉乡创办国专小学四所,1943年又捐资创办国光中学。
  新加坡华侨胡文虎等人于民国24年(1935)在家乡永定县下洋集资兴建侨育小学。民国25年(1936)胡文虎捐款在全省助建小学70多所,每所国币2000元。
  在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华侨捐建的学校和华侨资助的学校主要分布在泉州、晋江、南安、厦门、同安、永春、惠安、龙溪、海澄、安溪、福清、莆田、永定等县市。据晋江县统计,民国14〜16年(1925~1927),全县有120所学校,其中私立学校占63.5%,而侨办学校又占私立学校的70%。据晋江县民国24年(1935)统计,当年全县教育经费474000元,由政府拨给的教育经费只有3万元,其余都是华侨捐赠的。厦门市抗日战争前有11所中学,39所小学,其中接受华侨资助的有5所中学,17所小学,占45%左右。
  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省政府通知沿海各公私立学校迁往内地山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规定,战时一律不得增设私立学校。同时由于侨汇中断,在八年抗战中基本上未新办侨校,但在惠安、安溪、龙岩、长汀、南安、同安、永定等地仍有零星侨办中小学建立。如为培养华侨师资,经陈嘉庚提议,由教育部选定在长汀创办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民国30年(1941)11月12日开学,招收东南七省学生。
  民国34年(1045)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侨汇款修复被破坏的校舍,并新建一批中小学。抗日战争期间内迁的学校纷纷迁回原址后,这些学校在战时所在地的学生面临辍学的危机,当地华侨便捐资重建新校。如在南安县的泉中中学迁回泉州后,当地华侨于1946年捐建了南英初级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49年止,我省新建的侨校有同安舫山中学、永春力行中学、晋江南侨中学、石光中学、凌霄中学、安溪兰溪中学、古田玉田中学、惠安立达中学、南安华美中学、罗英中学等。这一时期在南安、惠安、莆田等地都新办了一批小学。
  据统计民国4年至民国38年(19145~1949),全省华侨捐资办的中学有48所,小学967所,华侨捐款约2000多万元(折人民币)。
  1950年11月5日,新加坡华侨企业家李光前致函陈嘉庚,表示愿继续资助修复被台湾国民党飞机炸毁的厦门大学校舍,并加以扩建。接着,李光前筹集六百多万港元交陈嘉庚统一筹划修建工程。为此陈嘉庚特地成立厦门大学建筑部,从1951年到1954年,先后建成楼房24幢,59000余平方米,相当于1049年以前全部校舍的一倍,其中有建南大礼堂、图书馆、生物馆、物理馆、化学楼、海水游泳池和占地10万平方米的大操场等。
  1952年,李光前捐资200多万元扩建南安县梅山学村。除扩建幼儿园、国专小学四所学校外,还兴建国光中学教学楼、宿舍楼13幢,27000余平方米,到1054年,梅山学村共有楼房和平房25幢,建筑面积50959.9平方米。到1956年,梅山学村已成为本省仅次于集美学村的著名学府,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植物园、体育场、食堂、水厂、电厂等,捐资总额达410.2万元。
  马来亚华侨刘玉水于1950年捐资兴建惠安县荷山中学,从建校到1954年学校一切费用均由刘氏负担。1952年刘氏又捐建荷山小学等六所小学。到1962年止,荷山中学建成校舍17幢,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有藏书万余册的图书馆,2200个座位的大礼堂,400米跑道的运动场,还有较齐全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捐款总额达100多万元。
  1957年安溪县龙涓乡华侨李金水捐资创办崇文中学,从建校舍、添置设备到常年经费开支均由校主承担。1969年学校转为公办后,李氏又筹资6万余港元作崇文小学的教育基金。
  从1956年到1965年我省华侨捐资办学出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1956年华侨汇款兴建和扩建中学的款项达100万元以上。1956年以后,福清、福州、泉州、南安、永春、厦门、晋江、龙岩及闽侯亭江等地的10几所华侨子女中等文化补习学校,在华侨的资助下,转为华侨中学。到1959年全省华侨捐资兴办的中学有64所,比1915年办第一所中学到1949年止的34年间办学总数还多三分之一;由华侨补助办学经费的小学有667所。据1965年的统计,全省接受华侨捐款兴建中学58所,小学400多所。全省华侨捐资办学最多的晋江专区,全区有侨办中学40所,学生近2万人,占全省侨办中学总数60%多;侨办小学也占全省总数的80%多。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6年止,全省华侨捐款兴学总额约5495.34万元,年平均323.25万元,其中晋江地区2085.46万元。(①省侨务办公室宣教处编:《福建省华侨捐资办学基本情况调查表》(1987年12月)。)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许多侨办学校被更改校名,学校董事会被解散,捐资办学被诬蔑为“破坏自力更生”,“为资产阶级树碑立传”,一些热心捐资办学的归侨、侨眷受批判、斗争、有的被迫害致残、致死;侨校财产被侵占,办学经费被侵吞、挪用的现象十分严重。广大华侨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热情受到打击,捐资办学金额大大减少。1966年到1976年,晋江地区华侨捐资办学金额只有479万元,年平均数比1965年以前减少52.8%。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侨务政策,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鼓励和支持海外乡亲捐资兴建、扩建和维修学校。1977年起,各地侨办、侨建的学校先后恢复原校名,有不少学校恢复与健全董事会的组织,恢复与海外的联系。
  1979年至1990年泉州市共接受海外乡亲教育事业捐款共46399.1万元,占同期该市公益事业捐赠总额的60%占同期全省捐资办学总额77%左右。新建、扩建的学校有鲤城区的满堂红中学,晋江县的南侨中学、季延中学、石井华侨中学,石狮市的鹏山师范学校,南安县新营中学、思惠中学、第三中学、炉内中学,安溪县的第一中学、第八中学、培文师范学校、慈山财经学校,惠安县开成建筑工程学校,永春县第一中学、夹漈中学,以及泉州市农业工程学校,仰恩大学等。
  福清县1979年至1990年共接受海外乡亲捐款9895万余元(含赠物折款)用于办教育事业,建教学楼、综合楼、师生宿舍等共218幢,受益中学沾所,小学128所,其中有东瀚中心小学、东瀚中学、侨兴中学、元洪师范学校以及福建省侨兴轻工业学校等。
  莆田县江口镇于1978年由华侨捐建1所小学,1979年兴建华侨中学。据该镇1984年至1989年统计,共接受华侨捐款83439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69幢,大小礼堂3座。
  永定县1979年至1989年共接受海外乡亲捐款120O万元,兴建、助建学校64所。
  闽清县海外乡亲从1979年至1989年共捐款846.5万元,新建中小学教学楼45幢。
  闽侯县海外乡亲1979年至1989年捐资新建、扩建、助建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楼、教师宿舍共55幢,建筑面积41600平方米。
  华侨大学创办以来,得到华侨的大力支持。到1990年10月底,共接受捐款2443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于陈嘉庚纪念堂、侨总图书馆、菲华教学楼等12座建筑物,一部分用于电教中心、计算中心、测试中心和图书馆等单位购置仪器和图书资料。海外乡亲的捐款总额,相当于全校现在固定资产的38%
  1979年以来,海外乡亲捐资设立的教育基金逐年增多。到1990年4月,泉州市已创立各种教育基金会500多个,其中95%以上是由海外乡亲捐资设立的。超过百万元的基金会有七个,奖学奖教基金总额已突破5000万元。澳大利亚华人企业家李明治(祖籍南安县)家族信托基金提供2000万港元,创办福光教育基金会,作为省人民政府培养在职的中、高层次的国际经济管理人才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据不完全统计,1979—1990年全省共接受海外乡亲办学捐款6亿多元,受益学校2000多所;设教育基金会800多个,已筹集资金数千万元。据1990年底统计,1985~199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给海外捐资办学团体和个人的金质奖章339枚,银质奖章212枚。
  二社会文化
  福建省华侨关心和支持侨乡社会文化建设,投资或捐资兴建了许多电影院、戏院、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侨乡的文化生活.
  (一)电影院、戏院
  厦门思明电影院是印尼归侨曾国新、曾国聪兄弟投资10万银元,于民国16年(1927)创办的。该院采用钢筋水泥结构,有700个座位,专映外国有声影片。由于营业惨淡,1932年将业产向银行抵押,以资周转。抗战爆发,日军占领厦门后,该影院被“共荣会”强租,派汉奸掌管。1942年影院储片库房失火,蔓延全院,华侨业主无力修复,商借“共荣会”伪币九万元重修,产权转押“共荣会”。1943年业主负债累累,生计困难,又将产权卖给汉奸,只得伪币50万元。1945年抗战胜利后,厦门市长派员接管,继续营业。
  厦门中华戏院是民国17年(1928),由印尼华侨企业家黄奕住创办的中南银行投资兴建。后由新加坡华侨企业家林秉祥之子林绍裘组织电影公司承租该戏院的放映权。厦门沦陷后,该戏院被日本人强租去开办鹭江第二影戏院。
  晋江县安海镇华侨于民国20年(1931)投资2100银元,开办鸿江戏院。
  印尼华侨林存安等于民国25年(1936)投资3万银元创办福州天华戏院。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林绍裘与其弟维乐、绍宗、金沦四人合股组织和乐影业公司,开设中华、鼓浪屿、开明、大同四所戏院,开办费约为2.5万美元。1946年2月中华戏院重新开业,每月盈利约千余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江县华侨投资兴建的戏院有侨光、石狮、金井、东石、龙胡等五家。1954年,厦门市归侨颜西岳等20多人,集资62150元,在大元路即将倾坍的金城戏院旧址重建鹭江戏院。据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1959年10月的统计,1950年以来由华侨、归侨投资创办的影剧院有11家,分布在晋江、厦门、福州、福清、龙岩等市县。此外,闽清县华侨于1959年捐资3462元兴建一个游艺场,古田华侨在50年代捐资兴建鹤塘、溪边两个倶乐部。
  1980年以来,福建省海外乡亲在侨乡捐款新建了一批影剧院。
  龙海县角美镇于1980~1981年由华侨投资兴建的有1000个座位以上的影剧院有三家。
  福清华侨影剧院是由该县海外乡亲捐资200万元人民币,于1981年建成的,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有1730个座位,是全省县级影剧院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一家。该院设有空调设备、音乐茶座等。1981年7月开业至1986年底,接待观众1400万人次,85个文艺团体,演、映总收入近200万元,盈利44万元。
  莆田县石庭华侨影剧院于1982年11月22日落成,有1100多个座位。
  闽清六都华侨影剧院于1989年3月18日落成,位于坂东镇中心,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有1436个座位,是海外乡亲集资106万元兴建的现代化影剧院。
  (二)图书馆、阅览室
  民国2年(1913),华侨捐资兴建了南安县的第一所图书馆。到1988年,该县50%以上的侨乡都有华侨捐资兴办的图书室、阅览室。
  民国8年(1919)冬,由旅菲华侨李连朝等人倡议创办的晋江县金井镇石圳村“圳山阅书报社”,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得到菲律宾华侨富商李清泉的大力支持。该社创办后,对于传播进步思想,陶冶民心,培养人才,密切国内外乡亲联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日寇的骚扰,书报社逐渐荒废。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侨李汉昌回乡探亲时曾捐资加以修葺。后来由于社会不安宁、管理乏人,阅报社址唐公宫在一次暴风雨中倒塌,书报社名存实亡。1978年,华侨李天阶独资重建圳山阅书报社。新建的阅书报社为二层楼房,连同主楼周围的水泥球场、露天剧场、社门牌坊等,总面积2560平方米,现社内有藏书5000多册,报刊近百种。社内还设有电视室、广播室、康乐室、余热斋(老人会)、义诊室和邮电代办所,成为全村的文化中心。(①《圳山阅书报社创办65周年纪念册•圳山阅书报社沿革》。)
  民国13年(1924),归侨叶清泉与李汉青在厦门鼓浪屿福建路开办阅书报室。翌年,在许卓然资助下,迁至一幢二层楼房,改称私立鼓浪屿图书馆。该馆创办之初有报刊五六十种,图书5000多册。为纪念孙中山的革命功绩,1928年5月更名为鼓浪屿中山图书馆,1933年以后,成立董事会,由黄奕住任董事长。,抗日战争前夕,该馆图书增至5万册。厦门沦陷期间,该馆被日伪强占。抗战胜利后被厦门市政府接收,1947年8月由原董事会收回,恢复原馆名,并重组董事会。1953年1月由市人民政府接办。
  1985年,福清县旅外乡亲捐资90万元,在县城北环路动工兴建福清县华侨图书馆。
  1988年9月,已迁居香港的菲律宾华侨杨贻瑶(晋江县人),捐赠500万元人民币兴建厦门图书馆。基建工程于1989年10月破土动工,楼高5层,建筑面积4470平方米,1991年7月建成。
  (三)文化活动中心
  晋江县金井镇由二位侨胞合资捐建的溜江文化中心,于1987年5月动工兴建,1988年5月29日建成。主楼3层,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内设有阅览室、藏书室、迎宾厅等。
  华侨大学金川活动中心位于北区人工湖畔,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设有排练厅、展览厅、阅览厅、会议室等,于1988年10月25日建成,是由晋江县侨联副主席庄启程夫归捐资近百万元兴建的。
  永春县文化中心郑世炎大楼占地7亩,高5层,内设图书馆、文物室、游艺室、创作室等。是由该县侨胞捐资170万港元,于1989年10月26日建成。侨胞还捐款10万港元购置中外名著。
  福州市仓山区华侨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供归侨、侨眷业余文化娱乐之用,系海外乡亲集资兴建的。
  石狮文化中心大厦造价100万元,于1989年春节竣工,内设展览厅、阅读厅、音乐厅、摄影厅、游乐厅、排演厅、图书馆、国术馆、南音社、体育协会等。该大厦系海外乡亲蔡友玉独资捐建的。
  三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楼馆
  1922年9月,陈嘉庚捐银10余万元,在同安县集美社创建科学馆,内设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和实验室、仪器室、天秤室、标本室、无线电室和光学研究室,为集美各校的科学教育服务。自1927年至1932年,该馆相继成立化学研究会、自然科学研究会和无线电研究会,1933年又增设气象台。
  1945年冬,在泉州成立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筹备处,由张圣才从菲律宾华侨募集经费。翌年5月5日,该馆在厦门虎园路举行开馆典礼。其宗旨是:立足东南沿海,面向海外华侨,主要搜集东南沿海诸省省情与海外侨情,以及有关海洋科学的各种资料,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方便。1956年该馆将历年所搜集的馆藏资料全部捐赠给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
  为了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同安县海外乡亲捐赠人民币60余万元,兴建苏颂科学技术馆。(①苏颂(1020—1101年),北宋大臣,天文学家,药物学家,同安县人。))该馆主楼6层,共2400平方米,内设苏颂资料图片陈列室,科技阅览室、实验室、会议室和办公室,于1988年建成开放。
  1979年以来,海外乡亲捐资兴建的许多学校,都建有科学楼、实验楼或实验室。仙游县旅外乡亲李氏捐赠10万美元,兴建仙游华侨中学伯特利科学大楼,于1989年3月16日建成。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满堂红中学、南安县罗东镇炉内村炉内中学、莆田县华侨中学、晋江县金井镇毓英学校等都建有科学楼,厦门华侨中学、福清元洪师范学校、晋江县龙湖乡南侨中学、罗山乡季延中学等建有实验楼。
  (二)归侨科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一批闽籍科学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陈宗基,是著名岩土力学家,祖籍安溪县,1922年生于印度尼西亚的苏甲巫眉镇,是第七代侨生。1954年,他在荷兰德鲁普科技大学写的博士论文《粘土流变特性的研究》,提出了粘土结构力学的理论,成为岩土力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获得该校优秀科技奖,许多国家的教科书和论文至今仍引用陈氏的理论。美国、荷兰、印度尼西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纷纷高薪聘请他,都被他谢绝。1955年他放弃荷兰国籍,携妻带女回国。他在哈尔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土流变学和土动力学的研究室,并研制出成套的试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1966年他创立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大江南北,水电、采矿、采油等领域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葛洲坝、黄河龙门,二滩等大型水电工程,以及攀枝花钢铁基地,大冶铁矿、金川镍矿、南京长江大桥,天津塘沽码头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他都作出了贡献。
  “U介原子”的发现者、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张文裕教授,1956年从美国回国后,任原子能研究所宇宙线研究室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由于他的建议和努力,我国建成了自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云南高山宇宙线观测站的三个大型云雾室。该试验室的高度和庞大的仪器设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此发现了宇宙线中一种超重粒子。1961年张文裕到莫斯科杜莫纳核子研究所任中国组组长。197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张文裕任所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化学家卢嘉锡,于1945年从美国回到母校厦门大学任教。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1958年起任福州大学副校长、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78年夏,他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第三届固氮学术会议,作了题为《新中国固氮研究概况》和《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模型研究》的报告,受到高度评价。卢嘉锡和他的助手们提出的网兜状“福州模型”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蔡启瑞是著名物理化学家,1956年3月从美国回国。60年代,他提出“络合催化理论”概念。70年代他与厦门大学催化教研室的研究人员一道发展了“络合催化原理”,有6个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成果,1973年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多核原子簇骈联双座的活性中心模型及其作用机理”。1976年他在《中国科学》第4期上发表《固氮酶的活性中心模型和催化作用机理》。在1979、1980年召开的第3、4届国际固氮会议上,我国合成出来的模型化合物、重组生物催化活性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林兰英,莆田县人,1957年以旅行为名离开美国返回祖国。她带领一班人日夜奋战,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单晶硅,震惊了中外科技界。我国半导体器件从60年代的硅平面管发展到硅光电池,以及80年代的硅集成电器,砷化镓激光器,各种微波器件等;半导体材料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与林兰英的指导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陈茹玉,闽侯县人,1956年从美国回国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并首次接受试制新农药的科研任务。1959年合成了对人畜危害不大而对防治害虫效果很好的有机磷农药,填补了我国农药方面的一项空白。1965年她和她丈夫何炳林合作,在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了能除20多种杂草的“除草剂1号”,荣获国家颁发的一等奖。近30年来,她发表了50多篇有机合成、有机磷农药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论文。1980年她当选为全国农药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方宗熙,云霄县人,1936年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印尼、新加坡任教。1947年5月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遗传学博士。1950年回国,1958年到山东海洋学院任教。他在海藻遗传学育种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为我国海带遗传育种工作的奠基人。
  赖爱光是福建电子精密光学设备工业公司总工程师。1960年从印尼回国。1971年至1982年,他和同事们共同设计、试制成功针孔工业电视,微光电视、电视跟踪、彩色电视摄像等镜头,以及其他军用、工业、科研仪器产品共92种,其中近40种是我国电子工业的缺门,5种镜头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外进口同类产品水平,有3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5项获省科学大会奖和科研成果奖。1980年赖爱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三)基金会
  为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陈嘉庚在海外的家族出资筹建的陈嘉庚基金会,于1988年1月22日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发扬陈嘉庚为民族、为社会兴办教育的精神,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奖励成就突出的优秀人才,激发他们积极向上攀登高峰,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该基金会设陈嘉庚奖,奖励在物质、生命、地球、技术、农业和医学等科学领域,在国内取得突出成就的我国科技人才。凡在一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重大发现,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包括新的材料、新的科学仪器及生产方法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学价值者,都可提出申请。该奖每2年评一次,每个领域获奖者1~3各,每项奖总金额为2万元人民币。1990年11月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陈嘉庚奖第3次颁奖仪式。
  王丹萍科学技术奖金福建基金会是由福清县旅外乡亲捐资,于198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通过定期颁发“丹萍科技奖金”,对在福建省从事自然利学研究活动中,有重大发明、发现,对振兴福建省经济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物质奖励。奖励范围是在福建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奖励中,获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二名和三等奖第一名,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推荐,向理事会申报。该项奖金从1990年9月起开始实施,每年发奖一次。
  四新闻出版
  福建最早的铅印报纸—《福报》以及厦门的《福建日报》是黄乃裳独资创办的。黄乃裳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后,他所创办的报纸立刻从呼吁“变法图强”转为倡导革命,并抨击康有为等保皇派,在舆论上对革命起了很大促进作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月,黄乃裳赴厦门,参加办《福建日日新闻》报,并任主笔。他认为在闭守和文化落后的中国办报是唤起民众、宣传革命的有力工具。黄乃裳在报上抨击美国虐待华侨事件后,美国驻厦门领事勾结清政府官吏迫害黄乃裳,《福建日日新闻》被停刊一周,并改名为《福建日报》重新出版。民国5年(1916)袁世凯复辟称帝,不久暴毙。黄乃裳再次创办《伸报》,他定此报名意在为革命伸张正气。《伸报》办了两年多,又遭段祺瑞北洋军阀政府的阻挠而关闭。(①张高:《爱国华侨黄乃裳》载《人物》1984年第5期,人民出版社出版。)
  民国时期在福建省出版发行的侨报、侨刊主要有:
  《声应报》民国元年(1912)菲律宾华侨许卓然、戴愧生和旅日华侨陈清机等发起,在厦门创办,该报曾发表拥护共和,反对袁世凯窃国独裁的言论。二次革命(即讨袁运动)失败后被查封。(②转引自《许卓然传略》,载于《泉州文史资料》第9期。)
  《民钟报》民国4年(1915)由旅居菲律宾华侨林翰仙在菲募款2000元到厦门筹办,邀请友人许卓然合作,列名发起人有戴愧生、陈允洛等。《民钟报》买下前《声应报》的印刷机和铅字,于10月1日出版。林翰仙任经理兼编辑主任,许卓然负责与南洋联络。翌年11月1日《民钟报》由缅甸华侨陈允洛接办,陈允洛任经理,傅无闷任总编辑。接办后,新闻言论大受社会欢迎。后因言论触犯福建督军李厚基而被查封。《民钟报》自民国4年10月1日创刊至民国19年9月8日停刊,共14年,其间停刊无报者数年。(③李硕果:《民钟报》,载于《厦门文史资料》第10辑,1986年9月出版。)
  《迫击报》民国15年(1926)在厦门出版,是永春县旅外人士在厦门组织的“永春旅外同乡联合会”创办的,由林鼎铭、郭礼佩等任编辑,为八开小报,每周一期。该报反对地方军阀统治永春,揭露地方军阀陈国辉、吴威、尤赐福祸害永春的罪行。后吴威、尤赐福受编为新编军,通过海军司令林国赓将《迫击报》封闭。(④转引自《永春文史资料》第6辑,1986年。)
  《江声报》原系周彬村创办,民国17年(1928)由许卓然接办。许接办后,该报提出:“站在三民主义立场,为老百姓说公道话”的原则,大力改进报务,每日发表评论,扩大政治影响。民国23年(1934)改组,由菲律宾华侨许荣智任经理。该报言论比较公正,敢于揭露时弊,是当时闽南有影响的大报之一,最高发行量达一万份。厦门沦陷期间,《江声报》曾一度迁至泉州出版,不久停刊。抗战胜利后复刊。担任该报总编辑的有新加坡华侨王宣化以及邵庆元、王新命、陈一民等人。1952年12月31日该报停刊。(①陈一民:((我所知道的厦门江声报》,载《厦门文史资料》第1辑,1963年出版。)
  《华侨日报》民国19年(1930)缅甸归侨杨元通等人集资在厦门创办。杨任社长,新加坡归侨谢镜波任董事长。该报宗旨是为华侨服务,政治上持中立态度。民国23年4月,厦门市政府社会科科长陈式锐企图将该报作为其个人的宣传工具,利诱不成,便以该报拒不履行“变更登记”为借口而勒令停刊。该报乃主动发表宣言,宣布停刊,以示抗议。(②厦门档案馆文资212号。)
  1947年8月1]日,《华侨日报》申请登记,该报发行人兼主编是纪昆仑,同安县人,发行旨趣是:沟通华侨与祖国之声气,并倡导华侨共同致力建国大业该报资本国币5亿元,设编辑、经理两部,社址在厦门镇邦路27号。(③转引自《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69页。)
  《星光日报》创办于民国24年(1935)春。胡文虎委派胡茂经到厦门筹办报纸。胡茂经到厦门不久因病逝世,后改派汕头永安堂经理胡资周到厦筹办。胡资周以10万银元购置中山路71—75号五层大楼一座,作为报社社址;又投资白银20万元采购印刷设备,进口-台德国产的卷筒机,每小时能印4000份报纸。《星光日报》于1935年9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胡资周任发行人兼社长,罗忒士任总编辑,每天出对开三大张,十二版,发行量超过万份。1938年5月,厦门沦陷,《星光日报》被迫停刊。1945年11月10日复刊,仍由胡资周任社长,发行数2000份,先后担任总编辑的有郭荫棠、江茂夫、王人言、朱侃、王成瑚等。1949年10月16日停刊。(④许国仁:《星系报业与厦门〈星光日报〉》,载《厦门文史资料》第10辑,1986年9月出版。)
  《华侨报》民国26年(1937)4月1日,黄蕴山、余望三.等在永春县创办,是四开四版小报,每周出二期,出版时间仅一年。(⑤《永春文史资料》第6辑1986年。)
  《民声报》民国28年(1939)在晋江县石狮镇创刊,是由吴慕农、叶非英、吕尘心、杨孙岱等人发起创办,聘请华侨吴起顺、吴道盛及王苇航、吕尘心、吴慕农等人为正副董事长,该报报头的字是孙科题写。创刊时为周刊,八开四版,每期发行六七百份;1940年改为三日刊,四开;1948年改为日报,先是八开张,后改为四开张,印数增至1000份左右,1949年9月2日停刊。该报十年中共出刊1400多期,突出侨乡特色,敢于替侨胞、侨眷说话,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受到海内外读者赞许。(⑥潘玉仁:《侨乡喉舌〈民生报〉简介》.载《晋江文史资料选辑》,1985年7月出版。)
  《民生报》创刊于民国29年(1940)5月6日,半月一期。刊物宗旨是宣扬三民主义,导地方自治建设,报道侨乡动态,沟通华侨与祖国之声气。该报第一版内容为专论、社会时,综合报道;第二版为各地通讯(以菲岛及南洋各地通讯为主第三版是侨乡新闻(以晋江县属各乡村为主第四版为副刊。发行人为何敬捷,晋江县人,编辑有王榕、许脉、陈冰声、周海宇。资本3亿元。每期销售量3200份。社址在晋江县石狮。( ①转引自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5页。)
  《侨光通讯社》创刊于1944年4月5日,宗旨为宣扬三民主义,沟通侨情,协助侨务之发展。该社每日一期,每期销售量300份,内容注重华侨与祖国消息之沟通,讨论华侨问题。发行人杨震寰,莆田县人,曾任菲律宾中正中学教员。编辑何步紫,曾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干事。社址在莆田县涵江霞洋。1948年2月1日停刊。(②转引自《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4页。)
  《南靖侨报社》1946年5月申请登记,每周出版八开四版一张。办报旨趣是:沟通侨情,启发侨民智识,争取自由民主,发挥文艺效能。发行人王张清,南靖县海外华侨协会理事长。主编钟铭新,南靖县人,任商会秘书。资本额5000万元,社址在南靖县山城大同路32号。
  《侨务通讯》1947年3月15日创刊,办刊宗旨是:沟通侨情,联络侨友,发展侨民生产事业。第一卷1~11期为半月刊,逢15、30出版;第二卷第1期起改为月刊,月底出版。内'容有:论著、侨情报道、知识介绍、地方新闻、会务公文、杂俎。该刊系南靖县海外华侨协会主办,发行人王张清,南靖县人,南靖县海外华侨协会理事长。每期出版300本,赠送海外各属华侨及各机关、各乡归侨。经费由协会每月津贴印刷费60万元。
  《闽侨报》民国36年(1947)4月1日创刊,三日刊,刊物宗旨是报道侨情。每期销售500份,发行人江秀清,福州人,福建省货运处处长.福州省缉私处处长,福州海外华侨协会理事长。该社资本3000万元。社址在福州市麦园路1号。(③转引自《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2页。)
  《南侨通讯社》1947年6月,福建省华侨界人士戴愧生、黄天爵、丘汉平等人发起创办,社址在福州解藩路56号。出版旬刊,分甲乙两种,多以侨情、经济建设之进度为主稿。资本5万元,由海外华侨募捐而来,刊物多分送给海外华侨,不收报资。发行人吴春鉴,晋江县人,中央日报社采访主任。该社在厦门设分社,在南京、上海、广州、香港、马尼拉、新加坡、巴城(雅加达)、仰光、西贡等地设特派员办事处。(④转引自《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2页。)
  《星闽日报》民国36年(1947)7月1日创刊。刊物宗旨:宣传国策,沟通中外文化,报道新闻及华侨消息。每日一期,每月销售25000份。内容有:国际、同内各地及省市新闻,副刊。董事长:胡文虎,发行人:胡梦洲,社址在福州市南台中平街114号。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后,改名《新闽日报》继续出版,每日出版对开一大张四版。1950年8月4日因经费困难,无法继续维持,宣告停刊。(⑤转引自《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1页。)
  《侨报》民国35年(1946)9月10创刊,半周刊,四开四版。宗旨是:宣扬国策,报道侨情。出版地址在龙溪(漳州)自由路12号。该社内设营业部、总务部、编辑部。发行人是龙溪县海外华侨公会理事长杨文容,编辑人林醒吾。资本:菲币元(折同市3000万元)。每期销售量800份。( ①转引自《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5页。)。
  《海外新闻社厦门分社》设在香港的海外新闻社派王酌聊(晋江县人,泉州国民日报发行人)为厦门分社发行人,杨云(晋江县人)为社长。以宣扬三民主义,沟通海外侨情,报道祖国文化,促进生产建设为宗旨。该社设编辑、经理两部,发行甲、乙两种通讯稿件,甲种稿为日刊,乙种稿为周刊。资本:国币一亿元。以稿费及分社基金息维持全社经费。该社地址在厦门海后路66号三楼。登记申请日期为1917年9月30日。(②《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第1870页。)
  五医疗卫生
  清光绪四年(1878)泉州成立花桥赠药处(又名泉郡施药局、花桥善举公所),局址设在花桥慈济宫内(简称花桥宫)。初办时经费就地筹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平侨闻讯,也纷纷寄赠西药和名贵的中药或汇款资助。旅菲华侨吴记藿于民国8年(1919)捐献1万银元。民国19年(1930)各埠华侨共捐赠8856银元。
  清朝末年,本省侨乡教会办的医院曾向海外华侨募捐,得到华侨的资助。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惠安仁世医院派潘敦仁等人前往新加坡、马来亚筹募基金,得到华侨资助。光绪三十年(1904)永春医院接受华侨捐款,扩建楼房四座。民国6年(1917)泉州惠世医院院长满约翰(英国人)赴菲律宾募捐,修建楼房一座。
  集美学校校医室民国8年(1919)9月创办。翌年2月改为医务处,9月正式成立医院。
  印尼华侨黄奕住民国9年(1920)在家乡南安县金淘乡下圩街顶创立慈善医院,聘请黄汉忠医师任院长,后因地方不靖而停办。
  陈嘉庚民国10年(1921)创办厦门大学时,在校内设立一间门诊室,医务人员不到十人,主要服务对象是厦门大学的师生员工及其家属,也为方便学校附近民众治病。(③转引自《厦门医疗卫生志编纂简讯》,第15、16期。)
  林文庆、黄奕住联络地方绅商,于民国17年(1928)发起创立厦门中山医院,以“纪念孙中山与增进地方福利”为宗旨。当时,厦门大学医院向新加坡华侨募得捐款7万余元,由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批准拨一部分捐款给中山医院作建院经费,并邀请厦门市热心公益事业人士组成募捐委员会,先后筹得捐款6万余元。民国21年(1932),中山医院在镇海路动工兴建,翌年5月门诊部营业。后又得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助8万元,黄奕住捐资1万元,不久中山医院开业。为培训初级护理人员,院内附设护士学校一所。中山医院由林文庆兼任首任院长,凡贫苦病人,都给予优恤免费。厦门沦陷时,该院被占为“日本海军医院”,设备损失严重。日本投降后,经多方筹措,并得到菲律宾华侨大力资助,于1947年春先恢复门诊,为贫苦病人义务施诊,翌年收容病人住院治疗。(④转引自《厦门医疗卫生志》编纂简讯,第15、16期。)
  黄奕住与菲律宾华侨吕双合、黄文兰,于民国19年(1930)在南安县诗山创建同仁医院,由郑映如医师主持。设有内科、外科、小手术室和药局,后因经费不足而停办。
  民国20年(1931),华侨和地方人士共同捐资创办“鼓浪屿医院”。该院最初设在三丘田原美国教会开设的宏宁医院旧址。翌年成立以黄钦书、林文庆、林遵行等13人组成的董事会,由黄钦书任院长,林遵行任副院长。为扩建院舍,缅甸华侨曾咸垠之子先后捐助几千元。民国24年5月,林遵行、陈凌波2人又到仰光,得到华侨叶启元、张永福、吴家枫、林文举等人的支持,募得万余元卢比。同年,该院改名为“鼓浪屿平民医院”,凡贫困者来院求医,一律免费;须住院的医药费、副食费也免。1948年该院迁往鼓浪屿福建路60号。(①转引自《厦门医疗卫生志》编纂简讯,第15、16期。)
  惠安仁世医院院长陈和礼(英国人),于民国24年(1935)前往新加坡等地募捐,得到惠安同乡会的支持,先后在新加坡募捐1.3万银元,在槟城募捐8840元,在仰光募得1200盾。(②张省民等编:《惠安县华侨志》(1990年7月)。)同年,泉州惠世医院院长锡鸿恩(英国人)前往菲律宾募捐,晋江县石圳华侨李清泉捐建“李楼”,楼上设特等病房,楼下为门诊和办公室。
  民国26年(1937)5月1日,新加坡华侨胡文虎(永定县人)捐资20万元在福州市吉祥山创办福建省立医院。1937年7月医院改隶省医学专科学校(福建医学院的前身)。抗战期间,医院随学校迁往沙县。1943年1月30日改称“福建省立第一医院”。1946年8月迁往度门。1947年1月25日改称“福建省立厦门医院”。1950年4月改称“厦门市立医院”。19W年12月后改称“厦门市立第一医院”。
  民国35年(1946),陈嘉庚在新加坡同安会馆召集乡亲,呼吁济困扶危,在同安县城关创办一所医院。与会乡亲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当即成立筹建医院董事会。国内董事会代理人由集美学校校长陈村牧兼任。同年彳月,从新加坡汇款2.9万元(折人民币)作为经费.在同安县城关三秀路租一座平房作为筹备处。翌年8月1日,医院楼房建成开业。医院起初定名为“同安公立医院”,民国37年9月29日改名为同民医院。(③《同安文史资料》第2辑,1982年12月。)
  印尼商会会长、安溪华侨陈丙丁,于民国35年(1946)在安溪官桥创办依新医院(今官桥医院),嗣后,该院董事长章任选拟建新院,已筹建得大米500担,后因故缓建。(④《泉州华侨兴办卫生事业概况》。)
  民国36年(1947)11月,福建佛教会成立由萨镇冰为董事长,林植夫、刘通为副董事长的佛教医院董事会,发出函、电向南洋一带华侨筹募兴建佛教医院资金。翌年又由开元寺住持宝松和尚赴新加坡等地募缘集资。同年下半年,福建佛教医院主楼一座在福州落成,在院名匾额右下方题有“南岛侨胞建”五个字。全院总建筑面积1554平方米,住院部有病床50张,门诊部有内科、外科、小儿科、牙科等。(⑤陈永健:《福建佛教医院史》,载《福建医药卫生志通讯》创刊号1985年11月。)
  民国37年(1948),福清县华侨陈奇源捐资在渔溪创办福清华侨莆田圣路加合组医院。1950年由华侨捐资迁地址,建新院,更名为虞阳医院。
  龙岩县印尼、泰国华侨,1951年捐资40多万元创办龙岩县医院。
  莆田县旅居印尼华侨捐资20.9万元,在1052年兴建莆田平民医院。
  1953年,新加坡同安会馆主席陈文确倡议在同安县马巷设立医院门诊。1956年门诊楼建成开业,定名为马巷同民分院。
  1954年,晋江县印尼归侨倪端仪(女)捐资17万元,并向海外华侨集资60多万元,创办安海医院。1957年医院建成开业。同年,永春县华侨李延年、尤扬祖等人共捐资35万元兴建永春县医院的门诊、外科、妇产科楼。1956年李延年再捐13.5万元给永春县医院,建“宜守楼”一幢。1954年冬,福清县华侨捐资61.39万元筹建高山医院,1956年竣工开业。
  1955年,印尼、新加坡、马来亚的惠安华侨捐资20万元创办玉埕医院。
  1956年是华侨捐资创办医院最多的一年,有龙溪县医院、龙溪县石码医院、南安县南侨医院、福清县高山医院和龙田医院。这些医院都是印尼华侨捐建的。这五家医院中,南侨医院和高山医院捐款分别为66.348万元、61.39万元,龙田医院为22万元,龙溪县医院19.3万元,石码医院15.7万元。
  永定县的下洋医院是1957年由马来亚华侨胡曰皆捐资兴建的,后来胡曰皆的夫人又在家乡中川村捐建中川卫生院。
  1958年,安溪县旅居印尼的侨团集资创办龙涓医院。同年,旅居新加坡和美国的华侨捐资12万多元兴建福州亭江医院。
  新加坡华侨张庆全捐资10万多元于1959年兴建南靖县曲江医院。
  据省侨委1959年9月统计,全省由华侨捐资新建、扩建的医院有20多所,医疗所13所。分布在晋江、南安、永春、惠安、安溪、同安、龙溪、华安、漳浦、甫田、闽侯、福清、龙岩、永定等县市。
  印尼华侨捐资10万多元,于1961年创办福清海口医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漳州华侨医院于1962年华侨捐资兴办。同年,泉州市人民医院的外科病房“王仁楼”,由华侨捐款二十多万元兴建。
  据福建省卫生厅的统计,1963年底全省有侨办医院12所,病床744张,卫生人员642人。
  十年动乱期间,华侨捐资办的医疗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漳州华侨医院被迫停业。同安县同民医院于]966年11月13日改名为“东风医院”,同年12月又并入同安县医院。马巷同民分院也并入马巷中心医院。华侨捐资办医的数量大为减少。
  1979年,菲律宾一位华侨捐资80.5万元给晋江县医院建门诊大楼,建筑面积7329平方米;同年又捐款53万元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爱国楼”,高5层,总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于1982年5月建成,设5个病区,共220张床位。
  1980年,永春县医院由海外乡亲捐款兴建一座门诊大楼,面积6397平方米。
  1981年9月,漳州华侨医院重新开业。
  由海外乡亲黄氏集资150万元创办的莆田石庭华侨医院于1981年破土动工,198.1年建成,建筑面积5531平方米。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4月15日批准定为以神经科为主的综合医院。
  1983年8月30日,由海外乡亲郭氏捐资30万港元兴建的莆田县医院放射科同位素大楼竣工。同年,印尼归侨倪端仪等人又为晋江县安海医院建成第三幢医疗大楼。
  福清县新厝医院大楼于1984年7月动工,1985年6月9日落成,大楼设有病床50张,并有诊所、办公室。
  泉州市郊浮桥镇明新村海外的蒋氏同乡会,从1980年起立下协议,各家婚丧喜庆花费从简,由主人自行开支,将亲友赠送礼金全部改作家乡公益事业基金。经过七年的积累,集资一百多万元,于1986年9月建成明新医院。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和检验室、心电图室等,置救护车一辆,设病床10张。医院开支全部由蒋氏乡侨负担。捐资人共有100多人,多者数万元,少#200元。
  仙游县医院于1986年6月接受海外乡亲李氏捐款.118万元,建门诊大楼;1987年6月又接受海外乡亲王氏捐款70万元建病房大楼。
  永定县华侨捐资兴建的下洋镇华侨医院沴疗综合大楼,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高八层,于1988年初竣工验收。该医院原为胡曰皆1957年捐建的f洋人民医院,1985年改为现名。
  1987年,晋江县金井镇溜江村旅菲乡亲陈氏捐资百万元筹建明玉医院。
  晋江县罗山医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1896平方米,由海外乡亲王氏兄弟二个捐资60多万元,于1989年4月建成。
  惠安县惠南华侨医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高四层,于1988年9月建成。惠安县海外乡亲捐资45万元兴建的洛江华侨医院,于1989年5月建成。惠安县医院新病房火楼系海外乡亲张氏捐资40万元兴建,于1989年中秋节落成。
  莆田县鼓峰涌泉寺旅外侨僧祥空法师,捐资万元为秀屿镇卫生院建造“祥空门诊大楼”,于1989年底举行奠基典礼。
  由海外乡亲捐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新建的福州仓山医院,于1990年初建成开业。
  由海外乡亲捐建的泉州儿童医院于1989年初奠基。该院占地35亩,门诊大楼六居,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日门诊量1200人次,住院区有400多张病床。
  六体育
  (一)兴建体育场馆
  1913年2月,陈嘉庚创办集美两等小学(男小)时,就出资2000银元,购置村外大鱼池数十亩,填土扩大池中小洲,建筑校舍和操场。在20年代初,集美学校已建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和100米跑道的大操场,占地2.25万平方米,并从新加坡寄回铺设草坪的草籽。这种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当时在全省是第一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美学校又增建4个运动场,其中航海、财经、中学等校的大操场,都有400米的跑道;还建造2个可供千人同时游泳的海水游泳池。
  厦门大学1956年4月由陈嘉庚捐资兴建一座游泳池,1957年8月建成。1983年海外校友佘明培捐资22万美元,建造“明培体育馆”,总建筑面积4700余平方米,有2000个座位的看台,可供各项球类运动训练和比赛之用,于1990年4月6日举行落成典礼。
  晋江县华侨热心捐款兴建球场。在50年代,晋江县兴建了705个篮球场,其中76%是由华侨捐资兴建的。1979年以来,该县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又捐资兴建和.修缮了许多体育馆和球场。据1985年统计,建田径场5个,篮球场73个,排球场55个,体育馆和游泳池各1个。!985年春,旅菲华侨吴氏为了振兴家乡体育事业,发动海外乡亲捐资53万元,在金井兴建毓英体育馆,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内设标准灯光篮球场、排球场。还设立毓英体育基金会。磁灶镇旅外乡亲吴氏于1989年捐资100万港元,在家乡建一个标准化的游泳池。
  南安县旅外乡亲热心支持和赞助家乡体育馆的建设。据1987年统计,该县各类学校有各种体育场所486个,其中由海外乡亲捐建和捐助的有415个,占83%。
  福清县1978年至1990年,海外乡亲用于文化体育事业捐赠款物折人民币1870万余元,在许多乡镇、学校兴建体育场所。新厝乡侨胞陈氏捐资10万元人民币建了一个有1000多看座的灯光球场、一个幼儿体育运动室和运动场。虞阳中学400米跑道的田径场和看台也是海外侨胞捐建的。
  莆田县江口镇侨胞李王氏于1979年捐建的莆田华侨中学,内有400米跑道的田径场,四个篮球场、六个排球场和一个体操场。
  由海外乡亲捐建的华侨大学回咤体育馆,建筑面积1400余平方米,高11米,可供多种体育运动使用,于1985年4月14日建成。该校丁氏体操馆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可供教学和比赛之用,于1988年5月建成。
  建于福州市五四北路的福建省体育中心,海外乡亲捐款100多万元。该中心内的福建省冲浪游泳池.是与日本华侨任道福合资于1989年底建成的.,内设迷宫,比赛池、冲浪游泳池、水滑梯、环流池,儿童戏水池等。
  (二)运动员、教练员
  归国华侨对本省体育事业作出重太贡献,不少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为新中国在国际体坛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游泳运动员吴传玉,原籍龙海县,出生于印尼,1951年回国。1953年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男子100米仰泳比赛获得冠军。
  参如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福建代表团中,归侨66人,占全团总人数20%,有27人获44枚优胜奖章,夺得11项个人或团体比赛冠军,有10名归侨运动员获同家运动健将称号。在1965年9月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本省运动员250人,其中归侨运动员47名。
  林丰玉,祖籍泉州,他是第四代印尼侨生,14岁开始打羽毛球。50年代初期,他已是印度尼西亚全国羽毛球协会的领导人之一。他没有回过祖国,连一句中闰话也不会讲,但他向往祖国,热爱家乡,选择中国国籍,持的是中国护照。有人劝他暂时换领无国籍护照,便可带领印尼国家羽毛球队出国比赛,被他拒绝。1957年他回国时,提出要到家乡福建当羽毛球教练。当时福建省羽毛球队中,已有早几年先后回国的一批归侨运动员王文教、陈福寿、杨人遂、林建成、陈家琰等人。在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男女羽毛球队在全国始终是名列前茅。在1963年U月新兴力量运动会上,本省羽毛球运动员参加的中国羽毛球队,获二项冠军、五项亚军、三项第三名。同年印尼羽毛球队来我国访问,当时印尼队已连续两次获得标志着世界羽毛球运动最高水平的汤姆斯杯赛冠军。由福建、广东两省羽毛球运动员临时组成的中国队,以明显优势取得胜利。“文化大革命”前夕,我国羽毛球队出访北欧,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1972年后,林丰玉应辽宁省邀请,主持组建辽宁羽毛球队。他亲自挑选了韩健、陈昌杰等人入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羽毛球名将。林丰玉曾任省羽毛球队总教练,省羽协副主席、省政协常委、亚洲羽协教练委员会主席,多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练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福建省志·华侨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的内容是以福建省籍华侨的活动和本省的侨务工作为主,兼及外省籍的华侨、归侨在本省的活动。已经参加和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虽不在本志撰写范围内,但由于许多外籍华人,原来是保持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的华侨,在记述这些人的活动时,难以把他们一生的活动,按入籍时间前后截然分开;同时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仍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有祖祠祖屋和祖宗坟墓,他们与出生地或祖籍地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本志书的某些章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外籍华人。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