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五卅”惨案与省港大罢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03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五卅”惨案与省港大罢工
分类号: K26
页数: 2
页码: 160-161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25年5月30日,上海的工人、学生在英租界举行示威,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的暴行。英帝国主义的巡捕竟开枪打死打伤数十人,逮捕数十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全国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帝斗争,声势最大、影响最深的是香港和广州的省港大罢工。福建省的华侨积极赞助和支援祖国人民的“五卅”反帝爱国斗争和省港大罢工。
关键词: “五卅”惨案 大罢工 福建省

内容

1925年5月30日,上海的工人、学生在英租界举行示威,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的暴行。英帝国主义的巡捕竟开枪打死打伤数十人,逮捕数十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全国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帝斗争,声势最大、影响最深的是香港和广州的省港大罢工。福建省的华侨积极赞助和支援祖国人民的“五卅”反帝爱国斗争和省港大罢工。
  菲律宾华侨在得知“五卅”惨案真相后,决定在各华侨商店门口悬挂半旗,以表示对上海遇难同胞之哀悼。苏禄埠华侨于6月21日晚召开演说大会,踊跃赴会者使“后至者几无立足之地,为苏埠前此所未有”。(①《申报》1925年7月8日)当地的爱国华侨鉴于西方报纸“皆系袒护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动辄诬以‘赤化’、‘排外’等,而中国对外宣传又很薄弱等情况,便集资创办英文日报”,“使外人读之,乃能了解五卅运动的真相”,(②《菲岛华侨筹办英文日报》,《工人之路》第79期1925年9月11日版。)以争取菲律宾各界人士对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同情。晋江县华侨企业家李清泉于1925年6月11日,一次捐赠1万元。中华影戏公司将两个晚上的票房收入2000余元,悉数捐赠。又有一“鲁班会”的组织,参加者全为木工,会员近百人。他们在时遭失业、生计困难的情况下,不仅踊跃捐款,凑集了500多元,还准备长期作“按月抽成,为各界倡”的捐款。菲律宾捐款的华侨,以工人为最多,几占十之八九。在马尼拉第一学校中有华侨兄弟4人,最小的仅8岁。课堂上听老师讲“五卅”惨案的经过后,在幼小的心灵中激起爱国热情,遂回家征得父亲的准许,将平日储蓄的45元零钱,捐助给上海罢工工人。(③申报》1925年7月7日。)
  新加坡华侨多次召集会议商讨政策,决定捐款援助,并同香港工团一致行动,定于夏历六月初一日实行总罢工,以迫使英国政府觉悟,不达目的,誓不复业。(④沈立新:《华侨与“五卅”运动》,载于《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一),海洋出版社,1989年。)新加坡归侨庄希泉于上海“五卅”惨案后在厦门组织外交后援会,开展罢工、罢市斗争,抵制日货运动,因而被日本驻厦门领事馆押往台湾监禁。
  马来亚华侨成立了“共济会”的组织,其活动分为组织、筹募基金、宣传三部分。马来亚殖民政府借口它的“活动有破坏英国之嫌”,欲予取缔,但这个组织以及它的活动在该地屹立未动,在该地大量散发在广州印刷的、具有强烈反帝色彩的民族主义宣传品,如题为《噬血的英帝国主义》等小册子。(①布赛尔《东南亚之中国人》,第518—520页。)
  荷属东印度的泗水成立“华侨外交后援会”,捐款3万元汇到上海,“而捐款者以工人为最多,几占十之八九,其关怀祖国可谓至矣。”( ②《泗水华侨援助罢工工人》,《工人之路特刊》第39期,1925年8月2日版。)泗水华侨还募集1.6万余元准备汇给广州罢工委员会,后因香港当局从中阻难,于是将这笔捐款在上海买了3000包面粉转运广州,作为罢工工人的口粮。(③蔡洛、卢权《省港大罢工》,第134页,)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福建省志·华侨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的内容是以福建省籍华侨的活动和本省的侨务工作为主,兼及外省籍的华侨、归侨在本省的活动。已经参加和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虽不在本志撰写范围内,但由于许多外籍华人,原来是保持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的华侨,在记述这些人的活动时,难以把他们一生的活动,按入籍时间前后截然分开;同时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仍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有祖祠祖屋和祖宗坟墓,他们与出生地或祖籍地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本志书的某些章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外籍华人。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