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缅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021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缅甸
分类号: D634
页数: 13
页码: 100-1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缅甸华侨在居住国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移居、职业与经济、文化教育、社团等。
关键词: 缅甸 华侨 在居住国

内容

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与我国云南接壤,西北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接壤,东南连老挝、泰国,西南瀕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国土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4个省、邦。全国人口3859万。
  缅甸至1044年才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并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将缅甸从印度划出,仍受英国总督直接统治。1942年5月被日本占领。日军投降后,英军重新占领缅甸。1948年1月4日脱离英联邦宣告独立,成立了缅甸联邦共和国。1950年6月8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一 移居
  福建人从海路移居缅甸始于元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到至元二十四年(1277—1287年)曾多次出兵征緬,元军占领蒲甘后设置行省,在那里驻军戌缅达20余年。据姚燧《千户所厅壁》记载:“我驻戌元兵,皆错居民间,故万夫千夫之长,公廨城邑者”。13世纪末期,中缅之间海上交通有所发展,开始有大批闽、粤商人和手工业者乘帆船取水路到缅甸经商、谋生,并有少数人因经商需要定居当地。
  明代中期以后,福建商人和手工业者到缅甸定居者增多,他们多聚居于当年元军屯兵的八莫一带。据明代朱孟震于万历年间写的《西南夷风土记》一书记载:“江头城外有大明街,闽、广、江、蜀属货游艺者数万,而三宣六慰被携者亦数万。”当时的江头城即今八莫东南40里处的老官屯,是明朝廷所置蛮莫土司处。据当地出土的石碑上刻有“威远台”三个大字,左刻:“大明征西将军刘筑坛誓众于此。誓曰:六慰拓开,三宣恢复,众夷格心,永远贡献,洗甲金沙,藏刀鬼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右刻:“受誓: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孟密安抚司,陇川宣抚司,万历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立刻。”
  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军在仰光登陆时,在军用地图上就标有“ChinaWharf”(即中国码头)的字样,码头停泊的都是中国帆船,中有大路,直通瑞光金塔,大路右边还有一个唐人坟场。英人将仰光辟为商港后,闽侨向唐人坡之后路仔(第24条街)及海墘(江滨街)一带发展。缅甸华侨曾运载大批暹罗、缅甸大米救济闽、粤两省粮荒。
  英国为了征服缅甸,于1824年到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三次侵缅战争。英军极需物资、劳力,而在马来亚槟榔屿的福建侨商也利用这一时机,运载大批货物到仰光销售供应英军。当时英军为了建筑官署、营房、住宅及公路、桥梁,需要大枇工匠,从马来亚招雇大批华侨技工。因此在这段时期内,除了马六甲、槟榔屿移居缅甸的福建华侨外,闽南一带相率渡海到缅甸南部的土瓦、丹佬谋生者也日益增多,后扩展到毛淡棉,并逐渐移至仰光。据安溪县部份族谱记载的不完全统计,仅清道光至民国初年,移居缅甸的有58人。
  据1931年英国殖民当局对华侨人口调查统计,在193594名华侨中,约有10万多人出生于缅甸。按籍贯划分其人数与百分比如下:
  缅甸与我国云南接壤,交往较早,因此,初期定居缅甸的云南人居多。30年代以后,福建华侨大量增加,超过了云南人。当时福建籍华侨68%居住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福建沿海人民为逃避战乱,移居缅甸投靠亲友,据统计1935年~1940年出入缅甸的华侨人数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1940年外,从厦门口岸出国到缅甸的人数大大超过回国的人数,至1940年福建旅居缅甸的华侨已达77436人。
  1942年5月7日,日军占领缅甸,大批华侨自緬东北向云南西部撤退。据联合国救济总署1948年的调查报告统计,因战乱从缅甸逃回国内的华侨约有1.9万人。抗日战争结束后,一部分缅甸归侨由联合国救济总署协助派船遣送回侨居地者达万余人,其中1946年10月29日至1947年8月由厦门口岸出境的就有3476人。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限制华侨入境,后又规定外侨离境限期一年的办法。1950年9月公布单持移民入境证者也不准入境,必须同时持有护照才可进入缅甸。1951年又规定外侨入境后,必须立即向外侨登记局办理登记手续,违者处一年徒刑或一千盾罚款。
  新中国成立后,除少数投亲去缅甸定居者外,移居缅甸的人数已大大少于从缅甸回国的华侨人数。据1951年北京华侨研究会根据缅甸侨团提供的材料估算,缅甸华侨约有30.9万人。
  1953年缅甸政府内政部答复国会议员质询时指出缅甸共有华侨35万人。按缅方规定,第一代侨生还有申请为缅甸公民的权利,第二代以上侨生则为缅甸人。
  北京华侨研究会1956年3月曾根据我国驻缅使馆提供的材料编写的《亚非地区华侨情况介绍》中估计,全缅甸30万华侨中,保留中国籍的约有9.1万人,其中具有双重国籍和已加入缅甸籍的约为208800人。如按其祖籍划分其分布情况如下:
  ①瓦城以下及缅甸伊江三角洲地区:福建人55%;广东人35%;云南人6%;其他4%。
  ②瓦城以上地区:福建人10%;广东人30%;云南人25%;其他10%。
  ③掸邦及边沿地区:福建人10%;广东人20%;云南人60%;其他10%。
  1960年8月23日,缅甸国会宣布,全缅外侨中18岁以上的华侨有91156人。据北京华侨研究会1962年根据我驻缅使馆和缅甸侨团提供的数据估算,全缅近30万华侨、华人,分布于180个市镇。居住在缅北的约9.4万人,缅中约2万多人,緬南(包括掸邦沙林和三角洲)约13.4万多人,如按省籍划分,祖籍福建的约占50%,广东占30%,云南占15%,其他祖籍占5%。
  1966〜1967年,缅甸政府掀起大规模排华浪潮,大批缅甸华侨被驱赶回国,这一时期M到福建定居的缅甸归侨有3000多人。
  1985年缅甸总人口为32101621人。据我国驻缅使馆与当地侨团估算,全缅华侨、华人约有71万人,占缅甸人口总数的1.84%;其中福建省籍华侨华人约占40%,约有35万人,其中华侨约有11万人,大多居住在仰光及沿海地区。
  二 职业与经济
  (一)早期
  福建华侨在缅甸的经济活动是从海上贸易发展起来的。元代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记载了泉州与缅甸的贸易盛况。泉州与缅甸的海上交通点有八都马(今缅甸东南部的马打万)、淡邈(今缅甸东南部塔瓦)等处。
  明代的史籍中有关缅甸与福建经济交往的记载更多。据明代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一书中记载:“自古江船不可数,高者五丈,长者二十丈,大桅巨缆,周围走廊,常载铜、铁、瓷器往来,亦闽、广海船也欤?”当时华商的帆船分为闽、粤两大帮,闽帮的帆船多漆青色,故有“青头船”之称,其船名多冠有“金”字,如金锦瑞、金振成、金顺发、金广发、金福盛、金福发、金德源、金和顺等。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稿的《缅考》记载:“西洋货物,集于漾贡(仰光),闽、广皆通。”最早到缅甸贸易和定居的福建籍侨商,不少是从马六甲、槟榔屿去的。从厦门、漳州、泉州去缅甸的商人,运去中国出产的茶叶、漆器、药材、烟丝外,并推销海峡殖民地运来的洋货。他们还将缅甸出产的玉石、土产等运回国内销售。
  由于商务需要,当时也有不少福建侨商定居于缅甸的港口城镇,也有随船去缅谋生的农民在郊区种菜、养猪,做工匠、当雇工等。由于留居缅甸的福建华侨不多,尚未形成一股经济势力。到英国殖民者侵占缅甸后,以“中介商”为主的福建华商的经济实力才逐步得到发展。
  (二)英殖民统治时期
  1885年,英军占领缅甸后,福建侨商便深入各地农村替英国商行收购虫胶、蜂蜡、丹参、缅玉等土产,并为他们推销欧洲出产的日用消费品。除肩挑小贩外,小商们往往在村镇设有收购、零售点,这种由华侨家庭经营的土产杂货店,几乎遍布城镇。如1885年前往缅甸的同安人林振宗,当时正值英人兴建兵营和住宅,他先当建筑工人,后来承包工程当了营造商,数年后已开有10多家锯木厂,以后又经营航运业。他经营的协德号拥有“双春”、“双安”、“双美”等多艘大轮船,航行于厦门、汕头、香港、新加坡与缅甸之间。他还是美商BOC煤油公司的缅甸总代理。后来外国油商自己推销商品,收回他的总代理权。他投资石油业后,参加修建自緬西波美乐至仰光市内的一条500英里长的输油管,工程艰巨,耗资极大,输油管只修一半,因耗尽资金而停工。(①黄绰卿:《-缅甸华侨史的一页》,载《新仰光报》1963年10月5日。)
  当时聚居于南渤的福建华侨有不少人经营稻谷买卖加工、纺织布匹、中药材、茶室、裁缝、理发等业。一些经营“柴工寮”(即木材加工场)的,后来转营木桶业。20年代初,仰光经营人力车行的福建华侨较多,因此车夫也多是福建人。如祖籍安溪的王紫如在滨海街开人力车行泉胜栈,全盛时期拥有千余辆车。(②《旅缅安溪会馆42周年纪念特刊》,18—20页,1962年。)福州人多经营茶室、餐馆、面店、酒楼,客家人则开裁缝服装店,而中药铺几乎全部由永定人经营。永定华侨胡子钦原为中医,后来在仰光开设永安堂中药铺。20年代初由其子胡文虎、胡文豹继承,生产八卦丹、万金油等中成药,远销东南亚及国内各大埠,1923年后将总店移至新加坡。
  福建侨商多经营土产、米厂、纺织品、中西药、茶室、裁缝、理发等行业,即使在只有10多户的偏僻山芭也开办土产店。大米是缅甸主要产品,闽侨的碾米厂是较发达的行业。他们的米厂多设在仰光对岸开方道和底岸。当时在颇笃、干使、刊风、干村、敏甲光等沿江河村镇,帆船可以停靠的地方,都有来自厦门市郊曾营村的华侨开设的米厂大谷仓,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曾营港”。(③曾冠英:《缅甸华侨曾广庇父子事迹》,载《厦门文史资料》第13辑。)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巨富曾妈庇(又名曾广庇)就是经营米厂发家的。在土瓦、丹佬一带的福建华侨多经营锡厂,濒海的华侨则从事渔业或收购燕窝。
  福建华侨由于资本少、人数多,虽然活跃于城乡市场,但多是受英国商行控制的本小利微的“中介商”,其经济实力远不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侨商,也比不上起步较早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侨商。因为长期停留在经营小本买卖和手工作坊阶段,无力进一步发展,更无法与资本雄厚的外商竞争。
  当时,由于华侨可向政府申请获准典当、酿酒业许可证,因此有少数福建华侨经营这两个行业。还有个别华侨为英商推销印度出产的鸦片。
  日军侵占缅甸期间,经营中、小商店和零售摊点的福建侨商多数停业,他们的家产几乎被扫荡殆尽,有的只好逃回家乡,无力回国的也躲避到乡村。这一时期全缅华侨社会经济活动几乎全部停止了。
  战后,国民政府推行所谓《华侨复兴贷款》,对那些备受战争损害而陷于破产的侨胞并无实质上的援助,加上缅甸各地惨遭战争毁坏,生意难做,侨商只得集中到仰光,使那里的总人口突然增加了一倍以上,华侨人数也比战前多了一倍。由于广大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商业也比战前难于经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华侨经济仍滞留战争时期的混乱和畸形状态中。
  (三)独立后
  1948年1月4日缅甸宣布独立,政府先后颁布了《出入口限制法》及《不动产转让法》,对华侨经济加以限制,但福建籍的华侨、华人中,小商贩和半商半农的比重较大。当时,他们中的80%聚居缅甸南部,多数经营商业和手工作坊,主要经营稻米、土产、布匹、百货、中药、肥皂、橡胶、矿产、旅社、餐馆和糕饼店,少数是工匠、裁缝和果农、菜农,其中小商贩仍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部分经营手工业、农产品加工厂(碾米厂、榨油厂)、当铺、酿酒、宰猪等业,也是本少利微。据仰光中华商会估计全缅甸由华侨经营的约有60多种行业,2000多个10个工人以上的侨资作坊中,属闽籍华人的约占60%。因此,缅甸华侨经营的行业,地区虽然分布较广,但经济十分薄弱,没有多大发展。
  缅甸政府于1953年、1956年,分别将华侨酿酒业和典当业的经营权收归国有,但在小市镇及乡村仍允许华侨参加投标,缴纳高额税金者可继续经营。当时,政府已不发给华侨经营出入口贸易的执照。1957年缅甸政府和当地商人组建了7个合营公司,主要日常生活必需品全部交由合营公司经营。因此,华侨经营的布匹、百货等行业都奄奄一息;华侨经营的土产、五金、酒楼、茶室、瓷器及其他小商贩也同样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华侨经营这些行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散布甚广,信誉也很好,因此,尚能继续维持,特别是福州人经营的那些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茶室、小食摊、酒楼、馆店等,缅甸商人更是难以代替。由闽籍华侨经营的所谓工业则是小型作坊和工场,有米厂、锯木厂、家具店、药材加工、皮鞋、自行车修理、缝衣店、毛巾厂、印刷厂等。而米厂因缅甸政府垄断大米出口,利润不如以往,发展前途也不大。
  1962年奈温执政后,宣布实行工业国有化和农业合作化。从1963年3月到1965年两年中,政府以迅猛手段把1.5万多家工厂、商店和银行收归国有。被国有化的企业全部由军人接管把持。在农村,则对农产品统销,大米、玉米和豆类不得自由买卖,并推行农产品缴售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因此,福建华侨所经营的中小型工厂、旅社和商店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在农村经营小杂货店的华侨,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完全丧失了谋生基础。
  到60年代中期,仰光华侨商业受到排挤而不得不停业或转向经营手工作坊和小型工厂,主要经营针织背心、.尼龙制造、塑料、橡胶制品、糖果、饼干、肥皂、卷烟、火柴、雨伞、瓷器、脚踏车修配等。到1968年,几乎所有私人经营的中小型工厂、商店实现了国有化;医院、学校、旅馆、电影院等也由国家经营,华侨经营的只剩下类似摊贩的小商店和农村铁匠铺那样的小作坊了。
  一直在缅甸经商的福建华侨,也因外侨不能到国营商店任职的新规定而面临危机.所谓华侨“企业”,包括家庭经营的商店,也只剩下在仰光、曼德礼、毛淡棉等大中小城市残存的出售面包、饼干、塑料鞋、皮革日用品等的小商店,其中部分还是由自己生产的商品。工业方面只剩下加工塑料的小作坊、汽车修理行、自行车修理行、裁缝店和酒楼饭馆。1966年缅甸政府取消了对马铃薯、豆、洋葱、红糖等部分农产品的贸易管制,使得华侨、华人有了经营这些土产的机会。
  商业是福建华侨经济的主要活动领域,80年代中期全缅共有6000多家华资经营的日杂百货及土产商店,由福建籍商人经营的约占一半。不少商号专营直接或间接由香港转口销往缅甸的中国土产百货,由于质优价廉,受到顾客的欢迎。
  布匹成衣业是福建华侨经营的传统行业,全缅甸由华侨经营的服装店约有5000多家。这些商店除经营从印尼进口的纱笼、缅装外,也兼营西服和汉装。
  餐馆也是福建、广东华侨经营的传统行业。由于福建、云南、广东华侨人数较多,餐馆以闽、粤菜为主,仅仰光由华侨经营的就有近70家,500多家茶室点心店大多由福州人经营。
  运输业虽已收归国营,但一些分支公路线计划以外的客运车辆仍由华侨、华人经营,有的是车主自行驾驶,有的则开办车行将车辆出租。80年代中期以来,由华资经营的车行已增至500家左右。缅甸多山,骡马运输队历来多由华侨经营,不但艰难,盈利也少。
  缅甸华侨经营玩具店的也有上百家,有的店还兼营文具,但资本规模均较小。
  近年来还有一些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华人青年经营中、西药房兼门诊。此外经营家用电器装配销售的商店也已增至400多家,虽然资本不大,但由于市场日见扩大,比较容易发展。
  缅甸政府开放民营经济活动以来,各地商旅往返频繁,促使了旅馆业的兴起。目前由华资经营的旅馆约有400多家,仰光的规模较大,而内地多属小型旅馆。
  工业方面,由华资经营的有农、渔、牧等产品加工、制造、冷冻储运业及蜜饯、西点店,大大小小有2000多家,遍及各地城镇。其中由福建华侨经营的约占半数。
  缅甸华侨经营的以制造胭脂粉片等化妆品为主的小型工厂约有百余家,家庭缝纫店也有500多间,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厂和塑料鞋厂、陶瓷厂以及华侨传统经营的碾米、榨油、车辆维修等规模都很小,大多数是家庭自营或几家联营。
  近年来,缅甸的晒盐业发展较快,全缅上百家盐场中,由华资经营的近20家。
  自1987年9月1日缅甸政府宣布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后,定居缅甸南部素有经营菜圃果园、畜牧业经验的福建华侨,都已陆续回归本行。目前全缅甸经营农牧副业的华侨、华人已有400多家,并由他们提供产品运销各地由摊贩零售,形成了以华侨华人为主构成的产、运、销联成一气的网络。由于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发展较快。(①以上数字均引自《华侨经济年鉴》,第85—86页,台北1987年版。)
  台湾在缅甸的商业机构对当地各省籍华侨、华人经营的不同行业作了分统计,特摘录如下:
  三 文化教育
  (―)华文教育
  1903年仰光华侨徐赞周(厦门人)、庄银安(同安人)、张永福(厦门人)等率先兴办了中华义学,1905年又创办益商夜校,免费招收平民青年入学,于1906年改为日校。
  民国建立前后,华侨办学风气大盛,福建侨商还集资开办女校,至1910年全缅甸已有10所侨校,学生1300人。1912〜1922年间,各重要市镇同乡共办起了50所侨校。“福建帮”除共同集资兴办平民学校和女子公学外,仰光的永定华侨还创办了民众中学,福州华侨也创办了中华国民学校。至1936年全缅甸已有65间侨校,学生2965人。至1940年学校发展近300所,学生也增至2~3万人,教职员工已达千余人。
  日本侵占缅甸后,各地侨校停办。日军占领仰光后,日伪当局曾开办了新中华学校,推行奴化教育,但学生极少。战后侨校迅速复办.至1948年已有侨校210所,共有学生1.8万名。
  1953年1月,缅甸政府颁布了《私立学校登记条例》,注册官对侨校拥有检查监督权,凡认为不合规格者,一律不予登记或取消其注册资格,使侨校复办受到限制,华侨教育恢复较慢。据1956年底统计,全缅共有247所侨校。
  1962年奈温军人集团执政后,于翌年下令规定所有私立学校(包括侨校),应重新办理登记,规章更加严格,手续更为繁琐。此外还规定须开足全部缅文课程。因此侨校的华文课程和教学时间更少了。1965年4月1日,缅政府公布私立学校国有条例。4所规模较大的华文中学被接收改为国有学校,校长由缅甸人担任,教员中只有缅籍华人才能留任,并优先录取父母双方都是缅甸人的学生。华侨、华人即使大学毕业也往往不能在政府机关和国家企业谋职。
  (二)华文报刊
  1903年《仰江日报》创刊。创刊初期由仰光保皇分会会长庄银安出任经理。言论倾向保皇党。翌年改名为《仰光新报》。1906年革命党人、东京《国民报》记者秦力山到仰光后,参加该报工作,庄银安受其影响脱离保皇党加入同盟会,《仰光新报》转而宣传民主革命,提高了华侨的民主意识,在华侨中影响很大。该报于1908年受反动势力压迫而停刊。
  1908年8月,由张永福、曾广庇、林振宗(同安人)等漳泉籍富商赞助,购买了原《仰光新报》的机器和设备,在仰光出版了《光华日报》。庄银安出任总理,徐赞周(厦门人)等为编辑。该报抨击清廷王室和保皇派康有为、梁启超,宣传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主张。1909年7月一度被迫停刊。同年11月,该报在同盟会全体会员的支持下改名为《进化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刊行。1910年清廷利用外交途径唆使缅甸总督下令将《进化报》主笔驱逐出境,同盟会正副会长也被迫离开仰光,致使报纸停刊。1912年春同盟会又以“学务总会”名义出版了《全缅公报》。1913年9月1日出版了《觉民日报》。这三家报纸言论都反对清朝政府,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1909年保皇派创办了《商务报》,仅出版数月停刊。
  20世纪20年代到日军入侵缅甸前,由闽籍报人主持创办出版的华文的报纸有:
  《仰光日报》,:1921年11月由一批华侨富商集资创办,经理陈允洛(泉州人),首任总编辑傅无闷(泉州人)。
  《缅甸新报》其前身是永定籍华侨胡文虎1903年创办的《缅甸晨报》;《缅甸晨报》出版一年后因业务不景气,由杨子贞接办,改为《缅甸新报》,该报于1929年停刊。
  《兴商日报》1930年3月1日出版,它是由闽籍侨商主持的兴商总会买下《缅甸新报》全部机器设备创办的。因销路不大,仅维持两年而倒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仰光成为中外要人出入的门户,国际政治活动的童要场所,华文报刊新闻来源极丰富,读者激增。为了宣传抗日,许摩力(海澄人)、陈允洛、陈兰生(永定人)等人于1938年8月16日创办《中国新报》,另一批爱国华侨于1941年12月16日创办以中小商人为读者对象的《侨商报》。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后的三年半时间里,缅华报业受到严重摧残,除日军伙同汉奸办的《华侨正谊报》外,其他华文报刊均被迫停刊,报社的一切机器设备和铅字等,被日军洗劫一空。
  1945年7月6日,《中国日报》复刊。同年8月5日,徐四民(厦门人)等人创办了《新仰光报》。该报问世后,便大力宣传反对内战、民族复兴的主张,受到广大华侨、华人欢迎。1947年7月18日出版的《人民报》,它的前身是1946年12月创刊由萧岗(厦门人)主编的《人民旬刊》。创刊初期便报道解放战争中的形势变化情况,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报道祖国各个方面的成就。该报日销量达4500多份,以青年知识分子和文教界人士为主要对象。
  1956年,许斯仁(海澄县人)创办出版了《时代报》,刊行不久便停刊了。
  此外,还出版过一些小型进步报刊。如《生活周报》(1950年2月创刊)、《华青周报》(1950年5月19日由卑谬华侨青年社创办)、《南国画报》(1954年出版,经理王孙静,南安人),每期销售2000份。
  据1959年统计,缅甸华文报刊共8家。1966年1月1日,缅甸奈温政府吊销所有外侨报刊(包括华文、印度文)出版执照。从此华文报刊在缅甸绝迹。
  (三)宗教
  缅甸的福建籍的华侨多信仰佛教和天后妈祖。最早在丹老修建的天后宫便是南洋各地来缅的华侨船户共同捐资创建的。建成时间已无文字可考,但庙内有大铜钟一口,铸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此外,在缅南沿海福建人聚居的城镇,也建有许多座妈祖庙。
  仰光福建观音亭也是福建帮船户捐资兴建,寺内除供奉观音像外,也供有妈祖像一座,后经扩建改名为庆福宫,成为福建同乡会馆的前身。
  福州西禅寺的两尊大白玉佛坐像高2.8米、重8吨,卧像长4米、重10吨,是1980年来自缅甸的目前全国最大的玉佛。
  四 社团
  19世纪中期,由于缅甸华侨人口不断增加,华侨经济实力也有所增长,来自不同省籍的华侨,纷纷建立地区性的同乡会馆和宗族组织。由于仰光是华乔的聚居地和华侨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因此,也是缅甸华侨社团产生与发展的中心点。
  (—)同乡社团
  福建旅缅华侨最早建立的同乡组织前身是仰光的福建华侨共同集资兴建的“观音亭”。当时由当地“福建帮”头领成立了董事会,管理寺庙产业,主持祭祀,后正式命名为庆福宫,成为旅缅福建华侨的聚会活动场所。清光绪十四年(1888),福建侨商又在仰光成立了菁莲堂和兴公司。1930年,庆福宫在毛吁罔、淡汉等地购置了SO多亩义山,作为埋葬客死异国同乡的公冢。日军入侵缅甸时,亭台围墙等建筑物毁于炮火。到1947年底,华侨邱新祥等捐资重建,至今仍为当地华侨聚会活动场所。
  福建同乡会,前身为1934年10月10日成立的福建公会,后曾一度改名为仰光福建公司。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停止活动,1947年5月20日复办时才改为现名,并举荐苏知觉为首任理事长。
  1935年1月1日,福建公会东吁分会成立。1935年4月1日瓦溪码埠旅缅福建公会成立。1946年10月1日直塘埠福建华侨捐资重修“建德堂”作为当地福建同乡会的会址。1945年10月10日丹佬埠也成立了福建同乡会;1947年该会曾发动各地分会募捐提供旅费,资助滞留厦门口岸的归侨返缅。至50年代初期,缅北、西保、北珊福建同乡会相继成立。战后的福建同乡会是由37个县、市的同乡和宗亲社团联合组成的全国性福建华侨团体。
  (二)宗亲社团:
  缅甸的福建华侨宗亲社团的出现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当时经营商业的机构多以家族为中心,因此开始也是以“公司”名义出现。有单姓成立会馆,也有两姓甚至几个姓或两县同姓宗亲联合建立的团体。现以福建华侨为主在仰光组建的宗亲社团列表于下:
  各地还有宗亲组织或分堂,其领导层成员中所占名额以当地福建籍成员多寡、经济实力情况确定。如“简氏范阳堂”是永定、南靖联合同乡会的团体会员。这类社团主要是为了联络宗亲乡谊,平时很少活动。只是逢年过节或祭祖时召集同宗会员聚餐。此外,还通过募捐建立会馆、资助贫苦、开办义塾,通过各种渠道为新来的同宗介绍职业、提供住宿,以至调解仲裁纠纷。
  缅甸宗亲团体内部组织比较涣散,也不参与当地或华侨社会的政治活动。
  (三)经济社团
  经济团体包括工商社团、同业社团和职业公会。工商同业社团由于彼此间有商务上的联系,一般会员多以大、中商家为主。他们有经济实力,联系面较广,与缅府官员关系密切,受到当局重视,在华侨中威信也高。
  (1)缅甸华商商会:其前身是成立于1909年的缅甸华侨商务团体会。一度曾改名为中华总商会,1903年改现名。最初纯粹是商业性团体。因早期缅甸的土产品大多由福建人经营,会员大多数是福建籍侨商。
  缅甸华商商会的团体会员多数是行业公会,其中以福建侨商为主的团体会员有:1931年1月成立的缅属华侨土产商业公会、1949年2月1日成立的缅华饼干商业公会等。日军南侵时,会务停顿。1946年8月10日正式复会。到60年代初该会已拥有团体会员8个,商号会员300多个,个人会员70多名。由于闽籍会员占多数,因此各时期领导层中闽籍侨商均占半数以上。
  (2)缅甸华侨兴商总会:其前身为闽籍华侨徐赞周、陈朝初、林金瓯于1911年6月26日发起组织的“兴商公司”,1926年改为现名。因此一开始吸收的成员多数是福建籍土产商人。由于初期领导层多为爱国进步商人,他们联络团结广大华侨支持辛亥革命.赈济家乡灾民,支持抗日战争。1928年2月该会集资在仰光兴建了兴商土产交易所。日本占领仰光时停止活动,1945年8月恢复会务。1949年底,兴商总会曾集资兴建了仰光土产交易所,团体会员以外的各省籍侨商和缅甸商人也可到此交易,成为当地侨商进行交易活动的枢纽。兴商总会共有团体及个人会员100多个,多数仍是土产商,总会领导成员及会员仍以福建侨商为主。(①《缅甸华侨兴商总会四十周年特刊》。)
  以上两个商业团体除积极参加捐助爱国进步活动外,还积极举办华侨福利文教事业,如捐款兴建扩建华侨中学、中华中学及福建女师等校,资助贫苦难侨。
  (四)帮会组织
  缅甸华侨的帮会组织较多,和国内一样也分“青帮”、“红帮”两大派系,“红帮”结社始于明末清初,其宗旨是广交江湖兄弟,反清复明,势力较大,组织成员之间重义气,倡互助。福建中、小商人大多参加帮会组织。
  (1)洪门和胜公司:其前身是成立于1826年的凤山寺,属下有群忠社、群义社等十几个团体,并在主要城镇设有20个分公司。会员约有3万人,主要是劳动群众及小商贩,也有少数缅甸人参加。经常性的活动为迎神赛会,代会友操办婚丧喜事,救济贫苦会友等。新中国成立后,活动较前减少。
  (2)建德总社(即建德堂):为“青帮”组织,成立于1841年,属下有建德社、福德社等十几个团体,并在主要城镇设有分社,成员多为中小商人,其次是劳动群众。
  以上两个团体的会员绝大多数是福建人。但两者之间各自划定地域上和经济上的势力范围,互不往来合作。
  (五)群众性社团
  最有影响的是工联、店联、书记公会等进步职工团体,历史虽短,但在工人、店员中有很高威信,是缅华职工运动的主力。
  (1)缅华工友联合会(简称“工联”):成立于1949年4月24日,有会员1000多人,福建人在工联属下有理发福利会、履业工会、缝纫工会。其宗旨是团结职工,维护工友合法利益,举办社会福利事业,救济贫苦华侨。瓦城分会还开办了夜校。60年代初,刘应超任主席,在1967年发生的反华排华“六•二六事件”中,刘氏被当局逮捕后迫害致死。
  (2)缅华店员联合会:是福建华侨居多、规模较大的店员团体。其前身为1939年9月17日成立的缅甸华侨救亡联合会,1940年改为现名。日军南侵时停止活动,1947年8月复会。是进步店员组建的群众组织,有会员2000多人,主要是福建籍华侨经营的土产商店和百货商店中的中下级职员,也有部分小本经营者。属下有瓦城、卑谬、纳不打、瓦溪码等分会。该会团结广大店员,维护店员利益,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开办夜校,赈济贫苦会员。
  (3)缅华书记公会:成立于1928年,主要成员是土产百货商店、碾米厂、进出口公司的文书、会计和较大的商业机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高级职员。其宗旨是“互相学习书记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自身知识”、“以辅助缅华商业之发展”。该会30年代还出版过小型综合性报纸《新芽日报》以传播民主思想,400多名会员中,大多数为福建籍人。抗日战争时期,部分会员联合教育界、新闻文化界人士,组建了“缅华文化界救亡协会”和“战时工作队”,积极发动群众支援祖国抗战,还发动社会人士捐款支持陕北公学。平时开展资助华侨的文教福利事业。
  (4)仰光缅甸华侨妇女协会:成立于1947年6月1日,是由一部分开明女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群众团体,会员千余人,包括女工、主妇、学生、自由职业者。以福建籍人占多数。平时办理会员福利、解决婚姻纠纷,组织缝纫合作社、办夜校帮助贫苦侨童上学等。在一些城市有其分会,通过开展活动,团结了广大妇女群众。
  此外,还有缅华妇女联合会,但人数不多,活动较少。
  (六)文教社团
  (1)缅华教师联合会(简称“教联”):成立于1949年4月,系当地华侨教师的总领导机构。会员约800人,占全缅华侨教师50%以上。该会有勃生、勃东、緬西(即伊江中流教师联合会)等三个分会.主要会务是团结教师,分配各地侨校师资,维护教师正当权益,并利用假期举办教师学习时事、业务座谈会和报告会。宣传祖国建设成就,举办社会福利货业,赈济贫苦侨胞。1965年4月全缅私立学校全部收归国有后,该会成员积极领导创办华文家庭补习班。利用假期为教师今后谋生开办短期业余培训班。1967年“六•二六事件”时,会所被纵火烧毁,有27名教职员被残害。
  (2)伊江合唱团:由一批福建籍文艺爱好者倡导,于1947年7月20日成立的文艺团体。当时在福建女师礼堂召开成立大会,会员200多人。致力于民主运动。介绍中国音乐、歌咏、舞蹈,救济贫苦侨胞等。1967年“六•二六事件”中,会所被烧,有3名会员抗暴跳楼牺牲,此后停止了活动;中缅关系恢复后又恢复了活动。
  此外还有闽籍人士成立的专演高甲戏、梨园戏的闽南文娱社和闽剧团、缅华声乐社、华联乐团、洪青乐团,以及缅华图书馆、緬华体育总会、黑猫体育会等。
  (七)福利社团
  (1)仰光缅甸华侨救济委员会:其前身是“缅华各界代表会议”,1邪2年改为现名。平时主要举办华侨福利,团结侨胞开展救济活动等。在该会f动下,创办了十几个诊疗所,为侨胞和当地人治病。1985年该会改名为缅甸华侨慈善会。主任林成隆,副主任杨老清,祖籍均为惠安。
  (2)曼德礼缅甸救济会:成立于1952年,主要办理侨胞福利,救济难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福建省志·华侨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的内容是以福建省籍华侨的活动和本省的侨务工作为主,兼及外省籍的华侨、归侨在本省的活动。已经参加和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虽不在本志撰写范围内,但由于许多外籍华人,原来是保持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的华侨,在记述这些人的活动时,难以把他们一生的活动,按入籍时间前后截然分开;同时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仍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有祖祠祖屋和祖宗坟墓,他们与出生地或祖籍地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本志书的某些章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外籍华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