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泰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02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泰国
分类号: D634
页数: 9
页码: 92-1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泰国华侨在居住国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移居、职业与经济、文化教育、社团等。
关键词: 泰国 华侨 在居住国

内容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中部,介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东部、东北部与老挝相连,东南部与柬埔寨接壤,南部与马来西亚相邻,西北部与缅甸毗邻,北部隔着缅甸的掸邦与我国云南相连,西南临暹罗湾和安达曼海。国土总面积约51.4万平方公里。人口5480余万人,全国分72个府,首都曼谷。
  泰国原名暹罗,早在1406年这一地区已建立了一个以遥族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阿瑜陀耶王国。1518年葡萄牙在阿瑜陀耶设立商馆,1664年荷兰入侵暹罗,1855年后,英、美、法、德、日、俄以武力为后盾相继强迫暹罗王室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它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896年由英法两国协议,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1904年英法以湄南河为界划分势力范围,允许暹罗名义上独立。1939年5月20日改名泰国。1941年,日军侵占泰国。1942年1月泰国宣布加入德、意、日轴心国,成为战败国。1946年又改名为暹罗,1949年5月再恢复为泰国。
  一 移居
  暹罗与福建省的经济交往由来已久。早在元代就有闽人航海到泰国贸易、定居。
  明代,有不少福建人前往泰国经商、谋生,侨乡族谱有不少关于族人往暹罗经商的记载。如莆田县城《林氏族谱》记载,永乐元年(1403)林氏家族已有人去暹罗经商。晋江县安海镇《霞亭东房颜氏族谱》中也记载了“嗣祥——字子瑞,号悠然,普智长子,生成化丁亥年(1467)正月廿四己时,正德辛已年(1521)七月廿六日卒于遥罗。”南安县石井《许氏族谱》中,也记载有族人于明嘉靖癸未年(1523)到暹罗去的史实。明代暹罗派往中国的使节中,已有由福建旅居暹罗的华侨担任。明成化十三年U477),暹罗赴华使者美亚,长汀人,原名谢文彬,是因贩盐下海,被大风飘到暹罗去的商人,在暹罗担任“岳坤”(相当于学士的官职)。明弘治十年(1479),遥罗国新遣通事奈罗,也自称是清流县人。
  在闽南侨乡的族谱中,也有记载清代华侨旅居暹罗的史实。厦门海沧石塘《谢氏家乘》记载:“联国,生康熙乙酉年(1705),卒乾隆庚申年(1740),葬在暹罗。”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记载:“镇官名攀凤,字尔口,锡祚次子,生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七月二十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三月,葬暹罗宋脚(即宋卡)。”(①晋江《安海志》第150页,1983年9月版。)
  清朝乾隆年间,暹罗的福建华侨中曾出现了一些著名人物,如吴让(又名阳),祖籍漳州府海澄县西兴村。他于1750年前往暹罗,官至宋卡城尹。清朝道光年间,祖籍龙溪县的许泗章于1810年前后到达槟榔屿,1822年到暹罗经商。1845年到拉郎地区开采锡矿,1862年被暹罗国王任命为拉郎府尹(又称郡侯)。许泗章去世后,长子许心广继任府尹,六子许心美于1901年任普吉岛总督都堂。1905年许心美去世时被暹罗国王追封为公爵。祖籍南靖县的萧佛成1862年出生于曼谷,1888年在暹罗参加反清的“三合会”组织,后加入同盟会,为著名报人。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些旅居马来亚的福建华侨移居暹罗南部。1924年前后,古田籍华侨黄球春、杨福宁、林家昌、卓国泰、金万登、叶思明等200余人,从马来亚吡叻州的实兆远移居暹罗洛坤府那汶和董里埠。1927年又有杜云雁、林育清、姚福美、李云章等人前往暹罗。
  1932~1945年,由于受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移居泰国的人减少,离开的人数反而增加。据1935~1940年统计,从泰国回到福建的人有1425人,从厦门口岸前往泰国的有1120人,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305人。(①《福建统计年.鉴》第二回,1942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战争期间一些从泰国回国的华侨申请复员回泰国。据国民政府行政院新闻局1947年7月编印的《侨胞复员概况》记载,在厦门侨务局登记合格的有84人,在福建侨务处登记合格的有81人。另据厦门《星光日报》报道,1947〜1948年从厦门前往泰国的华侨204人,从泰国回到厦门的21人。
  据[英]维•布赛布《东南亚的中国人》一书记载,1919年暹罗共有华侨26019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其中男性205740人。1929年华侨人口445274人,占全国总人口3.62%,其中男性339524人。
  据《闽侨》杂志(中南旅运社编,1939年5月10日出版)记载,暹罗有华侨250万人,其中闽侨376000人,占华侨总数的15%。
  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斯金纳的调查,1955年泰国华侨、华人总数为2315000人,按地域方言划分各帮人数如下:
  据中央侨委会1962年编的《侨情反映》统计,泰国华侨和双重国籍华裔口共约350万(中国籍华侨约50万人,双重国籍华侨约300万人)。又据泰国政府1962年5月20日统计,华侨有40.9万多人(指保留中国籍华侨)。泰国华侨分布很广,全国71个府都有华侨,而以曼谷最为集中,约有72万人(包括双重国籍华侨)。占曼谷市区总人口的一半。华侨籍贯以广东潮汕占大多数,其次为广东梅县、海南和四邑、福建籍等。其比例如下:潮州60%,客家10%,福建10%,海南10%,其他10%。
  泰国政府于1983年3月公布人口调查数字,泰国华侨、华人有63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3%,祖籍地分布如下:
  二 职业与经济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两年后(1370年),阿瑜耶陀王朝与中国明朝廷正式建立邦交,从此开展了由王室垄断的“朝贡贸易”。中国从阿耶瑜陀运来香料、珍禽、异兽、蜂蜜、紫檀木、锡锭等,从中国带去陶瓷器、铜壶、岩盐、丝织品及制陶和造船技术。由于明代晚期对外交通和贸易空前发展,民间的海外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当时,闽南一带的商人在每年春季即驾着满载各种中国货物的帆船顺东北季风到阿耶瑜陀,云集在阿耶瑜陀港口卸货做生意;到夏季又顺着西南季风,把大宗的苏木、胡椒、象牙、毛皮等货物运回中国。不少商人因等候季风或经商的需要,留居当地。当时,仅阿耶瑜陀一地就聚居着几千名华侨。帕那莱国王还任命中国造船师监制船舶,并交由华侨驾驶。到明朝嘉靖年间暹罗境内已出现了以粤、闽省籍人划分的华侨聚居区。
  1767年,华人郑昭率兵击退入侵的缅甸军队建立了曼谷王朝后,中国和暹罗的关系更密切。由于郑昭祖籍为广东潮州人,因此,“当时暹罗华侨以潮州籍大为多。他们中有受暹罗封爵而握国权者,其余闽粤侨民婚土女,从土俗者颇多,国王亦禄以为官。”(①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被称为“王室华侨”的潮州籍人,借助王室特权,垄断那些利润较高的贸易、运输、金融等业。他们靠王室的保护和帮派结合,不断上升为领导阶层,直到垄断控制市场。因此,在政治、经济上发展都较快。而较早移入暹罗的福建籍华侨势力,则相对地趋于衰退。其后移居暹罗的海南籍、客家籍,也只能从事诸如工匠、小商贩、渔民等低下的职业。因而少数从商的福建华侨一直处于中介商的从属地位,而绝大部分为下层小商贩和从事农耕垦殖。
  据《粤海关志》记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曾提到过:“朕闻暹罗米甚丰足,价钱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宁波三处各贩运10万石,于地方有益,此卅万石米系为公前来,不须收税。”(②《清圣祖实录》,卷二九八。)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起,中国开始从暹罗输入大批大米,使朝贡贸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清乾隆十六年(1751),广东总督上奏说官营采购米已被人利用,米价上涨,不如让商人自由贸易。乾隆帝批准这个奏折,让民间商人以自由贸易取代官商。自此,从暹罗采购大米,从收购、集运、报关等环节,全部由熟悉海路和两国情况的闽粤华侨掌握。他们把日用品、农具等,通过零售商和小贩赊给分散在农村各地的小农,等收成后再以稻谷偿还。清朝政府发现,暹罗使者乘坐的海船上的水手郭奕逵等156人都是原籍广东、福建等地的华侨。雍正二年(1724)在运米到广东的暹罗海船中,又有徐宽等96名华侨充当水手。雍正四年(1726)闽浙总督高其倬向朝廷提出弛禁建议被采纳后,允许福建、浙江两省同广东一样,也可以同南洋进行贸易。雍正六年(1728),暹罗的运米船只到达厦门。乾隆八年(1743)7月,旅居暹罗的华侨把一批大米运到福建。根据福建布政使德福的报告,乾隆二十二年(1757)从暹罗运回厦门的洋米5.2万多石,其中龙溪县船户吴兴运回3900石,澄海县船户黄顺祥运回5200石。
  19世纪初期,有不少定居马来亚沿海港口城市的闽籍华商移居暹罗。在暹罗南部锡矿最多的普吉府,开采锡矿的几乎全部是闽粤一带招募去的华工。祖籍龙溪县的华侨许泗章,原来是个苦力,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到槟榔屿经营海上贸易而致富。1822年暹罗拉郎区发现锡矿后,许泗章申请在拉郎府开采锡矿的专利权,获暹罗国王批准,于是他以全部家财投资于锡矿业,许泗章又于1845年到家乡招募大批华工前往开采。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和广大华工的艰苦奋斗,使拉郎成为暹罗的重点矿区之一。鉴于许泗章对暹罗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暹罗国王册封他为“銮叻打纳色蒂”(专司管理税务的官员),后又封他为“銮拉郎”(掌管拉郎行政)和拉郎府第一任府尹。由于他开采锡矿和管理社会有功,不久又获得了国王封赐的授予平民第三级最高封号“拍”(phra)的尊号。许泗章治理拉郎府达46年之久。他去世后,国王又御封他的长子许沁广(泰文哥森功)继任拉郎府尹。(①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卷三“暹罗的中国人”,第11章“19世纪上半叶”。)
  1840~1880年之间,暹罗的种植业兴起,种植园需要大量华工,粤、闽沿海一带被招募去的农民日益增多。1870年移居该地的中国人约2.8万名,到1884年则已超过了4万名。新兴的橡胶工业几乎全部由华侨兴办,而出口的橡胶大部分也由他们提供。(②斯金纳:《泰国华侨社会史的分析》,见《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4年第二期,第129页。)其中有一些经营出入口贸易和橡胶业的福建侨商因而致富。许泗章六子许沁美在董里组织华工开发种植橡胶,获得成功,国王还任命他担任董里府尹。祖籍晋江的苏廷芳,青年时代到暹罗经营南洋胶鞋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迅速,后又购置了大片胶园。
  19世纪中叶以后,沿海路来暹罗的广东、福建人增多,其中潮州人最多,海南、客家、闽南人次之。他们大多是沿海的农民,来到泰国后聚居于南部港口城市和锡矿区,主要以开采锡矿、当驳船水手和经营小商贩为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暹罗大米出口激增,移居那里的中国人,对发展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大米加工出口业,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华侨承担了大部分大米收购、加工、包装、运输等业务,华侨经营的机械碾米厂越来越多,到1912年已达50多家。( ③[苏]尼•瓦•烈勃里柯娃:《泰国近代史纲》(中译本),第275页。)他们大多是享有特权的潮州人,而福建侨商则多是经营小规模的碾米厂。
  19世纪末期以后,到暹罗南部定居的福建侨商和小工业者增多。他们多数是深入内地农村收购稻谷和赊销农产品再运往港口加工的小贩。此外,从事造船、打铁、熔锡、缝纫、制革等业的华侨小手工业者几乎遍布泰南主要城镇。
  1949年5月泰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福建籍华侨,大多数仍集中于南部与北马交界的半岛地区,仍以经营锡矿,种植(橡胶、胡椒、水果、蔬菜)、五金、饲料、中药、养殖业为主。70年代以后,开始有人投资兴办合成纤维厂、畜牧场,发展较为迅速,经济活动范围也有所扩大。
  商业是泰国华侨经营的传统行业,在这一行业中获得较大发展的福建侨商有曾任泰国福建会馆理事长的苏国世。苏国世1935年出生于遥罗,祖籍为晋江。其父苏廷芳,青年时代到暹罗经营南洋胶鞋实业有限公司,并拥有大片胶园,生前为泰国福建帮侨领。苏国世留学美国,获商科博士学位,后返泰继承父业,经营橡胶种植园。现为泰国南洋胶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还在曼谷经营和盛找贸易公司和味精厂等,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均设有分公司。白锡碧,1902年出生于安溪县,1930年去暹罗经商。早期经营民信局(侨批业),后创义和发有限公司经营茶叶。现为泰国义和发茶行、三九茶行董事长。他除仍经营侨批业外,还经营泰国亚洲天然蜜公司。黄永林,1918年出生于长汀县。黄到暹罗初期,任职于胡文虎经营的虎标药行永安堂。1940年集资创办鹰标体育工业有限公司,经营羽毛球、羽球拍制造厂,自任董事经理。杨锦忠,1924年出生于平和县。其家族在曼谷经营福安堂无限公司,由他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福安堂下辖三个以制中成药为主的制药厂,兼营石料加工厂和水果种植场。他曾任泰国中医药业公会理事长。经营药业的还有祖籍诏安的沈天河,有再公司董事长沈秋虎和经营协兴大药房的吴水洁等。
  暹罗的橡胶是华侨从马来亚移入的。20世纪30年代末,在橡胶园从事种胶和割胶作业的华侨约有7万人,他们多半是潮州人和福州人。经营出口业务的橡胶商多是闽南人。(①陈碧笙主编:《南洋华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经营树胶种植出口业的李引桐祖籍南安县,李最初任职于李光南经营的前益树胶有限公司,50年代为李光前家族集团主持过新加坡南益树胶公司,后又为其主持泰国的南泰树胶公司和香港南益分公司的业务。还曾代表南益树胶公司与苏联、东欧等国洽谈树校贸易。后来从以上企业的盈利中分得利润作为资本,于1962年独立经营德美行。目前该行下辖八个加工厂和数十个收购、转运栈,年产树胶20多万吨,经其加工、出口的橡胶总量占泰国贸易额的30%左右。
  经营水产业的有祖籍诏安的沈海利及隆泰公司的董事经理沈水平。
  闽籍华侨华人办的工业企业主要有:祖籍厦门的蔡志伟,经营泰国最大的合成纤维厂及太平洋金融有限公司。其弟蔡志云在曼谷经营美国玻璃纤维有限公司。陈顺德在曼谷经营的康元饼干有限公司。
  电器、车辆装配工业是福建籍华侨华人近十几年来涉足的新兴行业。苏国材,1935年出生于泰国,曾留学美国,获建筑工程博士学位。学成返回泰国后,主持由其家族经营的南洋建筑地产有限公司。他也是泰国著名的建筑师。其弟苏国全,1940年出生于泰国,1969年赴美国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在美国成婚后回泰国经商,现以经营汽车制造业为主。
  在泰国经营运输业的福建华商,多以海运、内河航运业为主。如经营东海航务有限公司的苏清维,经营新南光航务有限公司的官华炎等,均有自己的货运船队。
  70年代以来,泰国的旅游观光业发展较快。经营与此业有关的有曼华华园饭店董事长陈植津,祖籍晋江,陈也是台北假日饭店、华园饭店董事长。
  泰国的华资金融业中曼谷商业银行(其前身为泰山银行)是福建籍人士陈峥嵘家族投资创建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80年代末已有分支机构87家。
  三 文化教育
  (―)华文教育
  19世纪末各同乡宗亲社团已开办了私塾。1914年2月福建会馆创办了培元学校采用华语教学,并增加了算术、常识等科目。学生人数也由数十名增至300多名,到1922年改为同乡子女可免费入学的义务学校。义校曾多次参加当地祖国救灾扶贫运动,得到华侨社会的称赞。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侨商自顾不暇,义校也因经费无着一度停办。
  1952年福建会馆又接办早年福建乡亲创办的中心公学。经过大力整顿校务,建立了各种制度后,学生数从最初的60名增至80年代初的600多名。这所学校历届毕业生共2337名,为华侨会社及当地社会培养了人才。
  (二)报刊
  祖籍南靖县的萧佛成等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美南日报》,这是一份宣传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报纸。因经费困难,数月后停刊。《美南日报》停刊后,萧佛成与陈景华主持编辑出版《湄南日报》。后因报社内革命派与保皇派政治观点分歧,萧佛成退出该报,创办《华暹日报》(泰文名《支诺沙炎瓦拉萨》),每天出华文8版、泰文4版。发行后不久,又改用两种文字分别出版,每天各出8版。主办人萧佛成华文和泰文造诣颇深,担任过“同盟会”暹罗支部的首任主席,在泰国华文报业史上有过突出作用。1908年孙中山途径暹罗时,曾交代他的党员帮助《华遥日报》工作。到了1912年,尽管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华暹日报》与保皇派控制的《中华民报》继续论战了好几年。《华暹日报》坚持出版到1929年才停刊。
  《星暹日报》是胡文虎1950年在曼谷创办的一份华文报纸。乃沙立元帅执政时,该报以它的保守立场著称。到70年代中泰建交后,该报逐渐保持中立。至80年代初,该报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内部管理和版面内容方面的改革调整,开始从一般新闻中分出经济新闻独立成版,并改为横排版。该报由胡文虎的孙女婿乃李•汕滴蓬猜(李益森)担任社长。目前的《星暹日报》与其他“星系”报纸的关系已逐渐淡薄,成为一家独立的泰国华文报社。
  (三)宗教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佛教被定为国教,全国90%以上的居民(包括华人)均信奉佛教。
  福建公所及福建会馆曾先后集资兴建了顺兴宫、福莲宫、新兴宫、福兴宫、妈祖宫和观音亭,至今较为完整的为顺兴宫和福莲宫二座。顺兴宫建于昭披耶河畔,宫内供有为中泰信善所崇拜的清水祖师像,每年九皇斋期结坛圣地。福兴宫二次大战中毁于战火,经两次重修,也相当壮观。
  此外,还有少数华侨、华人知识分子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四 社团
  泰国的华侨社团诞生于辛亥革命前后,中华会馆的前身中华会所就是1907年孙中山先生到遥罗时联合各省籍的华侨由他亲自主持组建的。
  (―)中华总商会(简称“华商总会”)
  成立于1910年,是泰国各省籍华侨、华人影响最大的社团,也是泰华社会的最高机构。该会以办商务为主,但也兼办福利事业。
  华商总会下属还有泰华进出口公会、土产出口商公会、树胶业公会、米商公会、玉蜀黍土产公会、五金公会、钟表公会、联华药业公会,以上系进出口业组织。此外地方性工商业同业组织也很普遍。区域性组织有泰商土产业的西抛同业公会,按祖籍分有客属工商界组织的华瀛公会等。目前这些社团已有不少泰国人参加,大部分为全国性组织。
  (二)同乡会馆
  (1)泰国福建会馆:成立于1911年,其前身为附设于顺兴宫内的福建公所。会馆设在曼谷。首任会馆主席为同盟会会员、祖籍南靖县的老报人萧佛成。当时会员仅数十人,目前已有会员1800多人,其规模仅次于潮州及客属两会馆,居第三位。
  会馆的宗旨在于联络感情、交换信息、襄助社会,振兴教育,发展体育运动,协助会员婚丧喜庆及其他福利。管理会馆属下的庙产、坟山、医院及其慈善机构公产等。
  会馆建在新旧山庄,最早福建人聚会的场所是1894年由福建人集资兴建的“闽山亭”。1925年除筹款重新修葺外,还兴建礼堂及万善塔一座。1943年再建有亲及无亲同乡的藏骨室各一座,以后会馆又陆续在#府购得地皮兴建山庄,于1969年建成“春府福建山庄”。山庄建有牌坊、大礼堂,还有福德祠、清水祖师殿和澜如亭等建筑物,1980年再建“思源堂”一座。
  会馆属下的单位有教育基金会、慈善基金会及山庄、福利、文教、康乐、庙产等委员会。教育基金委员会宗旨是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赞助家境贫寒的学生。慈善基金会宗旨,在于推行慈善事业,开展救济公共灾难、促进闭结。福利委员会则以促进乡谊,谋取会员同乡之福利.赈灾恤难、介绍职业为宗旨。文教、康乐委员会以促进文化教育,举办各项文教康乐活动,如组织球队、中西乐闭,普及发展正当娱乐。
  福建会馆拥有两个山庄及医院、学校等财产,资力比较雄厚,在华侨华人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2)南暹福建公会:成立干1946年初,为泰南合艾等地福建华侨同乡社团。其成员多为树胶园、锡矿业主及出入口商。
  (3)董里福建会馆:成立于1945年底,其前身为同善社。
  以上三个福建同乡社团名义上是泰国福建会馆的体会员,实际上并无隶属关系。
  (4)泰国福州十邑同乡会:成立于1990年底,会址在曼谷。该会宗旨为联络同乡之谊,促进会员福利、教育及各项文娱康乐活动,举办各项慈善福利事业。
  (三)姓氏宗亲会
  泰国各姓宗亲总会有40多个,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过去多是协助宗亲办理婚丧喜庆及主持春秋二祭,现在也举办一些福利事业。各宗亲总会的理事长通过聚餐会保持一定的联系。中泰建交后,常组团来华旅游探亲。
  泰囯沈氏宗亲总会成立于1885年,是当地成立最早、人数最多的宗亲组织之一,在泰国号称有10万之众,会员中祖籍诏安的占80%左右,历届董事会均以诏安人为主。该会和东南亚各国沈氏宗亲会关系密切,是比较活跃的一个宗亲团体。现任理事长沈桂阳,祖籍诏安,为福建会馆理事.任祥隆兴有限公司的理事总经理。总会名誉理事长沈伟汉博士,1987年元旦获得泰国国王颁发的一等皇冠大绶勋章。副理事长有沈秋虎、沈步云、沈良南、沈九发等。
  (四)慈善团体
  慈善团体众多也是泰华社会的一大特点,除广东、福建各社团和商号共同集资联合建立的泰国中华文化慈善基金会外,还有各籍华侨、华人共同建立的一些慈善福利机构,其中较大的有华侨报德善堂、兰山慈善院、北揽养老院、介寿堂慈善医院、华侨孤儿院、挽卿养老院、和泰南14府联合建立的救灾机构,这些机构救济赈灾、施医赠药、收容孤老。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福建省志·华侨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的内容是以福建省籍华侨的活动和本省的侨务工作为主,兼及外省籍的华侨、归侨在本省的活动。已经参加和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虽不在本志撰写范围内,但由于许多外籍华人,原来是保持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的华侨,在记述这些人的活动时,难以把他们一生的活动,按入籍时间前后截然分开;同时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仍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有祖祠祖屋和祖宗坟墓,他们与出生地或祖籍地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本志书的某些章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外籍华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