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2000001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文莱
分类号: D634
页数: 4
页码: 75-7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文莱华侨在居住国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移居、职业与经济、华文教育、社团等。
关键词: 文莱 华侨 在居住国

内容

文莱达鲁萨兰国(我国古藉中称渤泥、婆罗乃或婆利国),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瀕南海,全境三面与东马来西亚接壤,国土面积5770平方公里。16世纪中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相继占领文莱。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被日本占领。1946年7月再次沦为英国保护国,1984年元旦才取得完全独立。
  据文莱1961年通过的新《国籍法》规定,必须在文莱居住22年以上,能操流利的马来语,并通过一般国情知识考试者,方可加入文莱国籍。因此,至今已取得当地国籍的华侨仅占10%左右。
  文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据文莱经济计划局1990年调查公布:全国总人口为22.6万多人,其中华侨、华人近4.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9.2%左右。祖籍福建的约占80%,约3.48万人,但大多数是金门县人,大部分集中居住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及其近郊。
  一 移居
  早在公元6世纪文莱与我国已有交往。《隋书》(卷八十二)“婆利国”条中就有隋大业十二年(616)遣使勒贡的记载。《宋史•外国列传》(卷四八九)“勃泥国”条中,砻记载宋元丰五年(1082),“其王(勃泥王)锡理麻诺复遣使贡方物”,“使者是时从泉州乘海舶启航”。当时福建沿海交通发达,泉州已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因此也有一些福建人渡海到文莱经商。
  宋代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叙了臬州去勃泥的商船到达口岸时受隆重接待的情景,“蕃舶抵岸三日,其王(勃泥王)与眷属率大人(即王室及其左右)到船问劳。船人用锦藉地跳板迎肃,款以酒醴,用金银器皿、绿席、凉伞等分献有差。既泊舟登岸,皆未及博易之事,商贾日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勃泥,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朔望并赠贺礼”。
  1972年,在文莱市惹兰爱丁堡桥穆斯林公墓发现一块南宋理宗景定甲子(1264)时立的墓碑,墓高38.5寸,碑高16寸,厚4.5寸,碑上刻着:“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男应、甲立。”
  元至正二十九年(1292)元世祖忽必烈派兵征爪哇,到婆罗洲时,有一批随军来的官兵和商人留居勃泥。郑和“七下西洋”时也曾到过勃泥。
  明隆庆元年“海禁”开放后,从福建沿海去文莱经商、谋生者日益增多。据《明史》“勃泥条”记载,明永乐六年(1408)文莱王麻那惹加乃曾率妻子、弟妹、陪臣150多人来中国,受到明朝廷隆重接待。国王不幸病逝于南京,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岗龟山之上。永乐二年(1409)明朝廷又遣使到勃泥,“赐其王锦绮纱罗,彩绢百二十匹,其下皆有赐”。当时,勃泥王国为发展胡椒种植业及通商之利,欢迎中国帆船到当地停泊。闽南舶商每年乘东北风到勃泥贸易,并带去了一批批劳动力留在当地谋生,据张燮《东西洋考》“文莱”条记载:“文莱即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俗传今国王为闽人,随郑和征此,留镇其地,故王府旁旧有中国碑……王有金印一枚,重十六两,印上篆文作兽形一只,云是永乐间所赐者”。在《明史》中也记载了“万历时(1573—1619年)为勃泥王者,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居其地,其后人竟据其国而王之。邸旁有中国碑,王有金印一,篆文,上作兽形,言永乐朝所赐。民间嫁娶必请此印背上以为荣”。(①《明史》卷三二三,《婆罗传》。)故17世纪中期,取道海路去文莱贸易和经营种植业的闽、粤移民日益增多。
  到清代,文莱已不再入贡中国,但从闽、粤沿海赴文莱谋生、贸易者增多,当时华侨多从事商业、种植和采金。到18世纪末由于侨商着力经营,扩展迅速,引起当地政府猜忌,中婆两国贸易中断一时,致使大批华侨失业。
  19世纪中期,北婆罗洲还是一片丛林荒草,英国殖民当局统称文莱、沙巴、沙捞越为英属婆罗洲。为了吸引华侨前往垦殖,当局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推行“甲必丹”和“港主制”,并先后颁布了《土地法令》和《土地修正法令》,免费提供土地给移民耕种。当时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的一批批闽南人,移居北婆罗洲的文莱河及港湾垦殖。1900年英殖民者在福州招募了169名契约华工到北婆罗洲修建铁路。1909~1910年又到厦门招工。当时,闽浙总督松寿经调查后回奏朝廷的电文中曾指出“外人苛待华人百无一回,其害不可胜言,应请阻止”。(②宣统二年(1910)外务部为英属北婆罗洲招工事发阅、浙两府总督等电。)1912年英殖民当局又令香港华工移民专员李德尔到厦门招工。此后福建沿海经海路移居文莱谋生的华工增多。除契约期满的华工外,还有一批福州十邑和金门县人移居文莱河两岸垦殖,同时还有大批以捕鱼为业的兴化人移居文莱湾。早期福建移民的后裔,至今仍居住在斯里巴加湾市,并多数经营商业。英殖民当局对文莱华侨人口所作的分籍贯(方言)统计如下表:
  二 职业与经济
  明代以来,中莱两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此后有不少来自马来亚、新加坡和福建的移民到那里经商和种植胡椒。
  本世纪20年代以后,文莱的福建籍华侨所从事的职业多按原籍划分,富有经商经验的闽南人多从事土产收购、零售日杂百货;福州语系的人则从事种植;兴化人大多从事捕捞业。1929年发现诗里亚油田后,一批批闽、粤籍华侨,从沙巴、沙捞越各地移往文莱。如1916年随父兄前往文莱经营德源商行的林清注;1922年到文莱先后创办经营杂货的联发公司、复发进出口公司、联丰发展有限公司、国民旅馆有限公司的李仁义;1927年与其兄林壮移居文莱,先后创办美成商行、美成船务公司的林德甫等原籍都是金门。祖籍莆田的方国珍,30年代末到沙捞越以捕鱼为业,1946年到文莱经商,因经营汽车行业,经济上发展较快。
  1929年马拉奕和沙里亚发现石油后,文莱华侨约有一半聚居于油田附近,除从事采油炼油以外,还承建房屋、道路和经商。技术人员中广东人居多,职员和技术工人多为闽南人。多数福建籍华侨仍以经营中、小商业为主。
  据文莱中华商会统计,目前文莱华侨、华人经营的商号连同零售业在内约有600家,大部分由祖籍金门的商人投资经营。除少数资力较强的经营金融、保险、仓储、海运、小种植园外,经营传统的日用百货、土产杂货者有300家;经营鱼虾、瓜果、蔬菜罐头业的约200家;以闽籍华侨为主经营旅游、餐馆、茶室、理发、照相等服务性行业的约50家;而30多家中西药业,则主要由福建金门籍华侨、华人经营。
  1984年独立后,文莱政府推行多元化经济计划,闽籍侨商也开始转营小型机械装配加工业及车辆维修业。由于他们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商联系较密切,除从国外进口一批汽车、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外,还配合当地建设需要输入机械、原料、运输工具。转营工业的侨商多以小型修造业、海产加工业为主,也经营家用电器修理和装配业和加工服装、银饰、铜器等。全国由华侨经营电子电器装配维修业的约有40家,机械维修的约30家,食品加工工业的约10家。
  由于文莱政府加紧建设公共设施及住宅,华侨、华人经营的建材、建筑业成为新崛起的重要经济部门。由于当地缺乏生产水泥的石灰石砂料,过去每年需从国外进口10多万吨的水泥。经营水泥进出口的闽籍侨商林德甫、李仁义等投资经营石料等建筑材料,并与新加坡、印尼、台湾、香港等地华商联合投资在当地办水泥厂,改用海运进口散装水泥后,降低成本,保证了供应,也减少了海运途中的损失。长期以经营商业、船务为主的林德甫经营的美成石厂和美成建筑材料公司,李仁义、叶宗德等人联合创设合顺窑业公司,是当地最大的自动化砖厂。
  为配合实施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文莱政府大力支持侨商承包兴建公寓或住宅,取代当地传统式的高脚棚屋,以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目前已有50多家当地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建筑商合营的建筑工程公司。其中资力比较雄厚的有钟拨卿、钟世平父子经营的土木工程结构私人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附属企业专门生产建造海上采油用的浮台及架构,其下属企业有专门制造烧焊切割等用途的液化氧的文莱氧气公司,是全国最大民营企业。祖籍福建的新加坡华商李金塔父子私人建筑工程公司,蔡世柑、蔡锦松父子经营的建筑公司,马来西亚云顶集团林梧桐等经营的达发实业有限公司,都到文莱承包国家重点结构工程项目及城市公用建筑和城镇居民公寓租屋。
  三 华文教育
  文莱最早创设的华文学校是由华侨商号和社团联合集资于1922年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创办的中华学校。1941年12月日军占领文莱后,校舍被强占,学校遭封闭,并大肆逮捕爱国师生,致使华文教育被迫中断。日军投降后,各校申请注册复办,获准立案。复办修建新校舍时,由林清注出任建校委员会主席。1956年,文莱当局对华校进行津贴,各校均有官方代表参加董事会。林清注、林德甫均先后担任该校董事长。
  中华学校设有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及大学先修班,目前已有80多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1970年起,政府停止对华校的津贴后,经费及校务在各社团全力支持下得以维持。
  目前,文莱共有华文中学3所、华文小学13所,分别设在华侨华人较集中的斯里巴加湾和马拉奕、特里亚市。
  四 社团
  文莱的华侨、华人社团可分为同乡、同宗、同业等组织。同乡组织中以福建金门会馆规模较大。姓氏宗亲组织则以金门人为主的林氏同乡会实力较强。
  成立于1964年的文莱中华商会是华侨、华人社会的最高社团组织机构。该会拥有近千名会员。首届会长林清注,祖籍金门。他曾因热心公益事业和坚持为华侨社会服务,被文莱苏丹委任为枢密院议员兼顾问,并于1952年和1969年被文莱苏丹授予拿督荣衔和最高勋衔。副会长林德甫也是金门人,来文莱后,因经营船务和建材致富。被国王委任为文莱官员委员会和交通部委员。继任会长的李仁义和副会长陈振天等祖籍都是金门。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华侨志

《福建省志·华侨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的内容是以福建省籍华侨的活动和本省的侨务工作为主,兼及外省籍的华侨、归侨在本省的活动。已经参加和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虽不在本志撰写范围内,但由于许多外籍华人,原来是保持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的华侨,在记述这些人的活动时,难以把他们一生的活动,按入籍时间前后截然分开;同时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仍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有祖祠祖屋和祖宗坟墓,他们与出生地或祖籍地仍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本志书的某些章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外籍华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