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鎮海縣志五》 古籍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962
颗粒名称: 倉儲
分类号: F324.9
页数: 8
页码: 五十七-六十
摘要: 本文讲述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常平仓、义仓等仓储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在救济贫民、稳定粮价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介绍了元明清等朝代对于仓储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现代仓储制度的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 仓储制度 常平仓 义仓

内容

宋太宗淳化二年詔置常平倉歲熟增價糴歲歉減價糶用賑貧民凡老疾貧
  丐者圄梏者流徙者率以是濟之寶慶志 仁宗康定二年置義倉民戶納正
  苗米一石卽納義倉米一斗一斗卽納一升惟許賑濟不許它用寶慶志 乾
  道四年江南民艱食朱熹請於府得常平米六百石夏則賑貸冬則納還量
  加息米二斗逐年斂散歉則蠲其息之半大饑則盡蠲之凡十有四年以原
  米六百石還府見儲米三千一百石以爲社倉自後歛散不復收息每石止
  收耗米三升以故一鄕四五十里間雖遇歉年民不缺食至淳熙八年奏於
  朝請行於倉司後嘉定末眞德秀踵行於長沙人多賴之其法以十家爲甲
  甲推一人爲首五十家則推一人通曉者爲社首其逃軍及無行之士與有
  稅糧衣食不缺者並不得入甲其應入甲者又問其願否願者開具一家大
  小口若干大口一石小口五斗五歲以下不得豫置籍以貸之其以濕惡不
  實還者罰續通鑑綱目
  元至正元年省劄欽遵詔旨設立常平倉穀賤增價以糴貴則減價以糶隨宜
  濟民原撥糴糶數目立倉處所每季詧答申呈以憑點視至正志
  案曰鄞志言元元統時各州縣俱有糴到數目奉化六百十三石有奇昌國
  三百二十石有奇慈谿四百二十四石有奇定海五百二十七石有奇象山
  六百一十八石有奇惟鄞縣鈔一百二十一錠三兩三錢三分解留永豐庫
  究不知若干石也光緒志
  明嘉靖中侍郞王廷相言備荒之政莫善於古之義倉若立倉於州縣則窮鄕
  就倉旬日待斃宜貯之里社定爲規式一村之間約二三百家爲一會每月
  一舉第上中下戶捐穀多寡如貯於倉而推有德者爲社長善處事能會計
  者副之若遭㐫歲則計戶而散先中下者後及上戶上戶責之償中下者免
  之凡給貸悉聽於民第令登記册籍以備有司稽考則旣無官府編審之煩
  亦無奔走道路之苦從之明世宗實錄
  淸康熙十九年覆准直省常平倉穀留本地備賑義社倉穀留本村備賑永停
  協解外郡雍正十一年奉上諭各省州縣設立社倉原以便民濟用若遇應
  行借給之時該州縣一面申詳上司一面卽速舉行乾隆三年奉上諭嗣後
  無論常平社倉穀石但値歉收之歲貧民借領者秋後還倉一槪免其加息
  永著爲例乾隆六年奉上諭國家設立平糶乃惠濟農民但恐發賣官穀之
  處與鄕村隔遠小民搬運爲難有司當設法運至腳價動存公銀兩開銷正
  項錢糧乾隆七年奉上諭嗣後該州縣當秋成之時穀價高昂不能買補而
  該處存倉穀石尚可接濟者照例詳請展限於次年買補倘穀價旣屬不敷
  而貯倉穀石又係不足者准其詳明上司以別州縣穀價之盈餘添補採買
  爲酌盈濟虛挹彼注茲之計該督撫查察一面辦理一面奏聞乾隆十年遵
  旨速議事例監生於本縣捐穀一百三十六石實貯存倉又每穀一石捐建
  倉銀肆分
  倉廒大有倉一座三間編天地黄三字在縣堂東廊 恆足倉一座三間編宇宙洪三字在大堂東廊 預
  備倉一座七間編日月盈辰宿列張七字並在儀門內東側朝北 永裕倉一座五間編寒來秋收珍五字在儀門外
  東首屢豐倉一座五間編冬藏閏餘成五字在大堂西廊下小西倉一座三間編歲律呂三字在大堂西廊下常
  平倉一座三間不編號在儀門內西首朝北 阜成倉一座五間編調陽雲騰果五字在儀門外西首廣仁倉
  一座三間編露結爲三字慶餘倉一座三間編金生玉三字盈積倉一座七間編崑岡劍巨珠稱光七字
   以上十三間在新建常平倉六間之西首 新建常平倉一座六間編李柰菜重芥薑六字在大堂西首朝南乾隆六年邑令
  楊玉生建新建常平倉二間一編珍字在李廒之東一編雨字在露廒之北乾隆十五年邑令王夢弼建
  倉穀存縣各案漕積穀貳萬肆千壹百叁石伍斗壹升柒合玖秒貳圭捌粟
  伍粒伍黍捌糠每年官生捐貯並給賞配到軍流照孤貧例支一年口糧增減無定今依乾隆十六年舊管數額載邑在濱海
  倉穀易致潮蒸奉例每年春夏之交存半糶半以平市値秋收如額買補又
  每年秋米民間向於秋收完納其應支春夏兵米例動倉穀碾放秋後改徵
  穀石還倉積貯無陳蠹之虞民力有輸將之便儲蓄良規莫善於此
  附社穀依乾隆十六年舊管數歲有捐息無定額存鄕社穀共原存社穀貳千柒百壹拾陸石壹
  斗貳升陸合内東管鄕二都一啚原存穀叁拾捌石捌斗玖升肆合 二都二啚原存穀叁拾貳石叁斗貳升柒合 二都三啚
  原存穀肆拾陸石陸斗壹升捌合 三都一啚原存穀肆拾陸石柒斗貳升
   三都二啚原存穀伍拾伍石叁斗貳合 三都三啚原存穀肆拾玖石陸
  斗陸升壹合 三都四圖原存穀壹拾陸石壹斗捌升三都六圖原存穀壹拾陸石壹斗伍升 貳合 西管鄕四都一圖原存穀叁拾壹石叁
  斗肆升叁合 四都二圖原存穀肆拾壹石叁斗陸升玖合 四都三圖原
  存穀陸拾石玖斗捌升 四都四圖原存穀伍拾壹石捌斗肆升 四都伍
  圖原存穀壹拾伍石貳斗伍升肆合 五都一圖原存穀貳拾壹石叁斗柒
  升叁合 五都二圖原存穀肆拾捌石陸斗伍升壹合 五都三圖原存穀
  貳拾壹石貳斗肆升肆合 五都四圖原存穀叁拾石伍斗柒升柒合 六
  都一圖原存穀壹拾捌石捌斗叁升肆合 六都二圖原存穀貳拾陸石肆
  斗柒合 六都三圖原存穀叁拾貳石陸斗捌升捌合 六都四圖原存穀
  壹拾叁石陸斗叁合 六都五圖原存穀肆拾捌石肆斗壹升肆合 六都
  六圖原存穀叁拾捌石捌斗捌升壹合 靈緒鄕一都一圖原存穀壹拾柒石玖斗柒升陸合都二圖原存穀叁拾壹石壹斗叁升柒合
  一都三圖原存穀壹拾陸石柒斗叁升肆合 一都四圖原存穀叁拾柒石
  壹斗貳升伍合 一都五圖原存穀貳拾伍石 貳斗玖升捌合一都六圖
  原存穀壹拾壹石玖斗壹升肆合二都一啚原存穀貳拾石 捌升柒合
  三都一圖原存穀壹拾壹石壹斗玖升叁合 三都二圖原存穀壹拾捌石
  肆斗叁合 三都三圖原存穀貳拾叁石肆斗捌升伍合 三都四圖原存
  穀貳拾貳石貳斗柒升叁合 四都一圖原存穀玖石肆斗肆升伍合 四
  都二圖原存穀貳拾玖石伍斗叁升貳合 四都三圖原存穀壹拾捌石伍
  斗柒升肆合 五都一圖原存穀壹拾柒石叁斗伍升 五都二圖原存穀
  壹拾壹石捌斗柒升玖合 五都三圖原存穀貳拾伍石伍斗貳升貳合崇邱鄕一都一圖原存穀伍拾壹石柒斗貳升陸合 一都二圖原存
  穀壹拾捌石柒斗壹升壹合 二都一圖原存穀陸拾陸石伍斗肆升貳合
   二都二圖原存穀叁拾伍石貳斗伍升捌合 二都三圖原存穀伍拾壹
  石肆斗壹升肆合 二都四圖原存穀叁拾貳石 玖斗叁升肆合三都一
  圖原存穀肆拾捌石貳斗柒升肆合 三都二圖原存穀壹拾玖石貳斗伍
  升陸合 三都三啚原存穀叁拾陸石伍斗捌升柒合 三都四圖原存穀
  陸拾捌石肆斗貳升肆合 四都一圖原存穀肆拾叁石陸斗伍升陸合
  四都二啚原存穀肆拾伍石柒斗壹升捌合 靈巖鄕一都一圖原存穀貳拾肆石叁斗柒升貳合一都二圖原存穀貳拾叁石陸升陸合
  一都三圖原存穀叁拾石伍斗貳升叁合 二都一圖原存穀叁拾壹石陸
  斗玖升貳合 二都二圖原存穀叁拾叁石 叁斗伍合二都三圖原存穀
  貳拾伍石捌斗肆升壹合泰邱鄕一都一圖原存穀叁拾叁石玖斗壹升叁合 二都一圖原存穀肆拾玖石柒斗肆升 二都二圖原存穀壹
  拾叁石柒斗叁升肆合 二都三圖原存穀叁拾石 貳斗叁升叁合二都
  四圖原存穀壹拾柒石貳斗玖升肆合 三都一圖原存穀貳拾玖石捌斗
  陸升壹合 三都二圖原存穀壹拾玖石玖斗陸升捌合 四都一圖原存穀陸拾伍石陸斗肆升伍合海晏鄕一都一啚原存穀叁拾貳石肆
  升陸合 一都二啚原存穀叁拾柒石捌斗伍合 一都三啚原存穀柒拾
  伍石捌斗貳升貳合 一都四啚原存穀貳拾肆石玖斗捌升捌合 二都
  一啚原存穀陸拾柒石陸斗柒升叁合 三都一啚原存穀叁拾叁石肆斗玖升陸合 鎭隅一啚原存穀伍拾捌石貳斗肆升伍合 二啚原存
  穀伍拾壹石陸斗肆升貳合 三啚原存穀壹拾玖石叁斗柒升 四啚原
  存穀叁拾伍石柒斗捌升貳合 五啚原存穀壹百貳石柒斗壹升壹合
  六啚原存榖壹拾貳石叁斗伍升 七啚原存穀陸拾柒石貳斗陸升玖合 每啚選舉殷實老成二人充社長社
  副司掌存穀歲於春耕例動三分檄耆老保甲公查貧農按甲勻借秋收加
  息一斗還倉歉歲請借不拘分數幷免其息隨時各取結收申上備考此民
  間義社勢均利溥古制甚詳惟鎭邑奉行迄今各莊咸有成數良非易及雖
  官胥貴於無擾而總其出納使勿漸耗是在爲上者加之意焉以上俱乾隆志
  按倉儲一項光緖志所載悉仍乾隆志之舊不過徒存其名而已疊經兵燹
  非特倉屋積穀邈不復存卽基址亦皆湮沒所存者惟縣署西首倉下河旁
  舊屋數椽隙地一方洪楊擾後重加修葺以貯秋米號曰新倉

知识出处

鎮海縣志五

《鎮海縣志五》

《镇海县志》五是镇海县的第五部地方志,记述了自明朝中期至二十世纪末镇海县的田赋历史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