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七》 古籍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793
颗粒名称: 掩埋
分类号: D632.9
页数: 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清朝时期,镇海地区出现了多个慈善组织,旨在提供公共安全和帮助贫困人群。这些组织包括公善会、葆仁局、华仁局、义济会、普济会、敦族会、崇善会、乐善会、存仁会和体仁借材会等。这些组织的设立反映了当地社区的团结和慈善精神,通过提供棺材、掩埋无主骸骨等方式,帮助贫困人群,改善公共卫生状况,提升社区福祉。这些组织多由地方士绅和商贾捐资创建,也有一些是由家族或个人捐助。
关键词: 镇海县 慈善机构 掩埋

内容

廣仁堂 在西管鄉團橋鎭光緖三年剏建至六年落成每年春冬兩季確查城鄉無主屍棺察檢暴露骨殖收儲小棺於淸明冬至兩節裝運義山掩埋里人方繼德繼善義路等先出己資倡捐光緖志知府宗源瀚爲之記記曰孟子有言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所謂惻隱者仁心也而見之尤易動惻隱者莫如骸骨之暴露是以西伯行善澤及枯骨月令所紀掩骼薶胔以及後世宋明之朝皆置漏澤園於各州縣蓋仁心仁政莫此爲重我朝聖聖相承湛恩醲澤普濟羣生而尤恐貧民乏送死之資致胔骸不得葬而上干隂陽之和氣聖心未嘗不念之惻然也去年春閏三月毅皇帝祔祀太廟舉行大典皇上推恩於臣民諭旨所列七條其末言窮民無力營葬者該地方官擇隙地多設義塚隨時掩埋大哉皇言眞恩同覆載矣源瀚方守明州卽稟大吏敬遵上諭於郡城設立寄棺待葬所亦以奉行上德自盡其區區之心爾今歲秋適値鎭邑廣仁堂吿成董事職貢生劉芬請源瀚爲文紀其事夫是堂之建爲收埋骸骨作棲息所也正與我皇上之恩詔相合守土官當聞之於朝而敢不以一言述其始末乎堂之創議自光緖丁丑始至今年庚辰已歷四稔矣所費頗鉅皆鎭邑道銜方繼德繼善義路曁其從弟輩慷慨樂輸先爲創捐錢凡萬餘緡存之廛肆以其息充每歲收埋之需用然而尙無建堂之資非所以垂示久遠也繼德之從母翁氏者嫠而老矣念其故夫贈郞中仁泰君夙好施濟造橋砌路無不佽助乃慨然願出數千金爲廣仁堂營造之費遂得構材鳩工爲屋共二十楹前係廳房翼以兩廂廳前南北各有餘屋後列平屋庖湢井匽悉具屋外又有園圃牆垣堅固堂在團橋西北其址甚廣而繼善又自捐置義山爲掩埋骸骨地而於檢收骸骨之地見有廢冢輒自雇工修補於是聞者咸感歎方氏之義行而願附合以成其美先是慈鎭兩邑之交有文仁局亦收埋骸骨也始其事者翁函靑明經克照盛榛山封翁澄鄭竹谿觀察勳其後吳子祥廣文日華胡槐舫明經霽靑實繼之有慈鎭田八十九畝有奇又有義山及簿載公款至是慮其產薄難以支持先願以田與山助合廣仁堂蓋望風興起樂善有同心也夫捐萬金以收骸骨俾死者免狼籍之慘繼德兄弟固仁心獨至矣而翁氏以一婦人能繼其故夫之志不惜捐其厚貲助立善堂視秦巴淸亦何愧焉若夫文仁局諸君子善與人同亦時人所難也合諸賢而成此善舉源瀚忝守斯土有不喜而津津稱道之哉雖然是堂也曰仁曰廣仁凡仁之所謂施濟者無不當推廣及之正不僅枯朽不遺已也余故於此舉仍有厚望於方氏之昆玉且有厚望於同善之士君子是爲記
  永濟公所在大西門外光緖十九年邑人張紹祥李翰邦捐購空地一方葉貽銘貽銓捐建南首平屋四楹爲寄頓童棺孩包之所北首捐建平屋三間招人居住以司啓閉並於江南等處捐置義山以爲每歲遷往掩埋之地采訪册
  義山一方在徐家洋之西土名潘家隩計山地貳畝伍分 李聽濤助義山一方土名磨盤隩計山地叁畝零又助王家碶口義山二則孔墅嶺外義山一則陳春生助義山一方在崇邱徐家洋南名曰干家山約計地貳拾畝零 葉星海李寶裕合助義地一方在崇邱布陣嶺下白鶴村 上海萬國體育會撥助銀叁千圓由商會存入各錢莊長年計息玖釐訂明不動本資以其息充每歲掩埋之費
  同善公所 在泰邱四都一圖光緖十年里人張德芳張世萱張玉成張肯堂等以霞浦北濱大海遇風潮不測每有浮屍漂流到岸爰邀族人集成一會歲合材若干具爲收埋浮屍曁無力盛殮者之需二十二年移至下洋附設羊府廟中張雲翔助田拾畝 張玉成助田壹畝柒分 張和鈿助蕩田貳畝 陳寶銀助灘田壹畝 張壽愷助田貳畝賀寶鑑賀師訓賀國泰張炳生張芝嘉張世崧陳意心等各助田壹畝 采訪册
  同仁局 在海晏二都一圖柴橋鎭同治初年集資創辦有屋七間今已傾圮賃屋下橫街施捨棺木掩埋暴露並施醫藥采訪册
  同義會寄柩所 江南長山橋西首屋五間外餘地一方淸光緖二十八年邑紳鄭鴻壽王以芬募捐建造以爲闔邑旅杭身故運囘棺柩暫時寄放之所一面張吿柩屬承領如至次年無人承領者冬至後卽葬於公山立石標識分別男女並記姓氏里居俾其家屬日後得遷囘安葬采訪册

知识出处

[民國]鎭海縣志 七

《[民國]鎭海縣志 七》

民国《镇海县志》由县知事洪锡范、盛鸿焘修,镇海王友莱、慈溪杨敏曾同纂。志自民国九年(1920)始修,至十三年稿成,二十年刊行。全书45卷,首1卷,地图1卷。本册对应的卷数及目录:《镇海县志》卷十(学校上)、卷十一(学校下)、卷十二(善举)。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