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64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宗教
分类号: B9
页数: 4
页码: 854-8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浙江温州地区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入和发展历史,涵盖了各地建寺、传教、教堂建立等信息。
关键词: 镇海县 宗教 传教历史

内容

第一节 佛教
  据旧志载,佛教在东汉时已传入境内。李昌裔《灵峰山寺形势记》提及:从瓶壶山麓九曲而上,独吐平原,周围约里许,东汉明帝时即称为佛国道场,由来旧矣。唐、五代时佛教传播更盛。唐有佛寺15处,横溪香山教寺(原属慈溪县境)始建于天宝年间(742~756),初为小庵,广德初(763~764)建寺。后陆续建瑞岩、觉海、观音、总持等寺。规模较大者为瑞岩禅寺,宋时已有寺田1960亩、山8278亩,民国时有寺屋百余间。宋宝庆初县内有寺院31座,清乾隆十七年(1752)有36座,至清末有寺65座、庵204座。抗日战争前,全县僧尼4.172人,其中僧1680人、尼2492人。抗战后寺庵经济困难,僧尼散失。新中国成立初,尚有寺庵277座,僧尼563人,其中僧302人、尼261人。土地改革时,僧尼分到土地,参加劳动,有些年轻僧尼参军、参干,还俗婚配。1958年组织全县170余僧尼集中灵峰寺,建立“促进”生产合作社。1962年合作社解散,部分社员安排至天童、育王等寺,70余人仍留灵峰寺。“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法器被毁,僧尼还俗,寺舍移作他用,仅将瑞岩寺藏经交县文化馆保管。1978年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1981年县人民政府设宗教科。1985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招宝山宝陀寺和观音阁,同年开放,作为佛教活动场所。1985年全县有僧尼54人,其中僧28人,尼26人。
  1935年成立县佛教协会,推总持讲寺住持法悟为会长。1937年抗战初起,佛协在总持讲寺举办僧侣救护队训练班,受训僧侣30余人。1941年镇海沦陷后,佛协停止活动。1952年另组县佛教协会筹备会,对会员进行爱国主义、劳动光荣和宗教政策教育,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僧侣参加建水库劳动,并订立经忏、法事活动时间、范围。1958年撤县并市,县佛协一度撤销,1963年恢复。“文化大革命”时停止活动。1985年重组佛教协会,僧西慧、常志为负责人。
  宝陀禅寺 原建梅岑山(即今普陀山)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寺院遭倭寇破坏。1557年浙江总督胡宗宪迁宝陀寺于招宝山,故寺又名补院。宝陀寺香火历来甚盛,尤以观音道场著称。每逢夏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诞生、出家、成道之日,善男信女上招宝山礼佛络绎于道。观音佛像经历代迁移重塑,仍保持唐代造像特征,观音戴毗卢帽,称“毗卢观音”。宝陀寺几经毁修,解放初尚有大殿三进(天王殿、罗汉堂、圆通宝殿)及僧、客房数十间。1965年维修一次,后天王殿、罗汉堂厢房拆毁作他用。1981、1985年省、县两次拨款30余万元,整修圆通宝殿,重塑佛像,重建观音阁,召僧尼上山照管寺产,开放佛寺。1981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寺僧9人,庵尼1人。
  灵峰禅寺 建于大瓶壶山上(今属邬隘乡)。前身为普定禅师精舍,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名为佛国道场。唐元和、长庆间,住僧怀益募里人刘轸舍产首创殿宇,更名为灵岩禅院。后梁开平四年(910),全禅师自阿育王寺至山,复兴寺宇,名瓶壶院。后周广顺元年(951),改寺名为明州定海县保安禅院。宋治平元年(1064)敕改灵峰寺,灵峰之名由此始。历代多次修葺。清咸丰间寺毁,光绪初年重建葛仙殿,招僧居住,光绪十四年(1888)建佛殿5间、客房14间,后又建方丈殿、前进佛殿和峰曙楼等。山麓有灵峰下院,建有按指堂、云深轩,咸丰间毁圮。数里外有演法堂,传为晋葛玄修炼处,早圮废。灵峰寺屋在“文化大革命”时拆作他用,仅存寺基,90年代初开始修复。址广约里许,寺后有蜃潭,以蜃气出没占晴雨。寺旁有甘泉从石罅流出,久旱不涸。有方竹偶生岩谷,传为葛仙翁与寺僧道安共饭时插箸成竹,故又名箸竹。寺下有七佛岩,岩下有丹池,也称丹井,传葛玄(亦传葛洪)曾在此炼丹,今犹在。寺址内有樱花树一株,传为清康熙时日本僧人所植,山后有日僧墓葬,碑铭“扶桑入怀”,今均存。
  民间多葛仙翁传说,信众遍布附近各县。民国时上山礼佛者年约数万人。其部分香金曾充灵岩区教育经费。1953年夏历三月初三正清明日,上山礼佛者达6万人。近年逢夏历四月初十前后和五月初五香期,上山礼佛者仍众。
  瑞岩禅寺 位紫石乡。唐会昌中(841~846)郡守黄晟为普化禅师立精舍。景福二年(893)改建为开善寺。大中祥符中(1008~1016)因地产灵芝,易名瑞岩。明、清两次毁于兵火,恢复重建。光绪三十年(1904)住僧苇江同天童寺诸僧赴京为庚子殉难者作水陆道场,清廷赐龙藏(经)紫衣及匾额,1906年建藏经阁。抗日战争时期,县立初中曾迁至此。新中国成立后,寺产归林场管理,寺屋拆移他用,藏经拨交天童寺。寺址今为国家森林公园,有乔木林4790亩。
  第二节 道教
  宋元丰元年(1078)安焘、陈睦奉使高丽回国,十一月请朝廷在城内敕建渊圣广德王庙,委道士奉香火。崇宁二年(1103)赐额崇兴宫大观,宣和五年(1123)改名渊德观。历元、明、清各代,县内道观、宫、殿增至20余座。民国时观舍多失修圮废,道士星散。1930年初尚有道士39人,其中女4人。1949年5月解放时,仅存3人,后转业。
  县内道教传入之始就与佛教互融结合,相传道家葛玄在灵峰炼丹时,与僧道安过从甚密,灵峰寺内建有葛仙翁殿。民间祷神求佛多为禳灾祈福求财保安,真正研习经典教义者极少。
  第三节 基督教
  基督教于清同治九年(1870)传入镇海。先有宁波循道公会派人至城内传道,以后浸礼会、圣公会、基督徒公会、自立会、神召会、地方教会等教派相继至县内设堂传道。至1932年,全县有教堂7所,教徒348人。1953年有教堂及传教点26处,教徒1271人。1954年经“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运动,各教派合而为一。次年10月成立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文化大革命”时教会停止活动。1980年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召开代表会议,选主席副主席共3人。继又成立基督教协会,恢复教务活动。1983年初,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分子煽动少数教徒组织“呼喊派”,同年10月被政府取缔。1985年有教堂5所,城关教堂、骆驼教堂、大碶教堂、柴桥教堂、郭巨教堂,基督教徒共约3500人。
  循道公会 同治九年(1870)派人至县城传教,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派范冕卿至县城传教,并在三角地建耶稣堂,同年在堂内开办斐迪女学堂(后改正修小学)。1931年廖毓明在骆驼汤家池建教堂。1933年该会与同宗公会合并,改称为中华基督教循道公会,隶宁波教区鄞镇联区。县境内设镇海、镇北两牧区,辖城关、清水浦、梅墟、贵驷、骆驼,南洪等处。
  浸礼会 1871年浸礼会宁波教会派传教士高雪山(美籍牧师)和姚美士至大碶〓头传教。次年发展至柴桥。1904年在大碶创办培德学堂。1907年建立真神堂,并在妙林、石湫、漕头李、邬隘、新路、竺山头等处信徒家中设布道所。1928年由邵文光倡议在柴桥建思美堂和思美小学。1940年6月思美堂楼房被日机炸塌,1949年余屋又遭国民党飞机炸毁。
  圣公会 1902年,圣公会宁波教会派英籍教士孝多玛会同教友汤宗先至通德乡传教,1924年建成觉渡教堂。
  基督徒公会 1906年,英人华以利沙白(女)偕张睦九、周汉涛在三山慈岙购地建堂,并在堂内办小书房,接纳儿童入学。1908~1909年先后在郭巨、昆亭建立圣教堂,下设白峰、上王、里岙3个分会。
  自立会 1928年宁波区中华基督教自立联会成立。1931年长老汪金荣募建庄市耶稣堂。小港、东孙等地均有传教点。1934年小港建成福音堂。
  神召会 属美国伯特利教派,1912年美国妇女倪歌胜(NettieNicolas)来宁波创办。1934年丁中华在下邵江桥头建中华基督教耶稣堂。
  地方教会又称“小群”,以基督教徒在家中自发聚会祈祷形式传教,并以反对宗派(指公会组织)相标榜。县内1952年始有该派出现,活动于郭巨、梅山、大胡、高塘、小山等地。该派少数人反对“三自”革新运动和“三自”爱国会,其中个别人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
  第四节 天主教
  清道光、咸丰年间,县城设有天主教祈祷所,属宁波教区管辖。太平天国运动时尊奉上帝教,祈祷所被毁,后由清政府拨原滚江弄育婴堂房屋赔偿。抗日战争时期,每逢四大瞻礼日,下邵、岚山、江南、小港、柴桥等地信众约200余人齐集县城参加祈祷,教务坐堂负责人孙誉良。1949年天主教堂全部房屋遭国民党飞机炸毁。此后镇海天主教徒参加宁波江北岸天主教堂活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