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德风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6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道德风尚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851-8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一些县城的乡邻文化及经济发展情况。包括邻里互助、同乡会、跨越海外的游子对故乡的热爱、外出务工的家庭教育、经商发展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传统习俗和现代发展。
关键词: 镇海县 心意习俗 道德风尚

内容

敬老 民间认为老人经历多,见识高,值得信赖,尊称为老农、老师傅、老先生、老前辈。在家庭、家族中,家长、族长说话,可以一言定鼎。吃饭时首请长辈就坐、动筷。五四运动后爱国思想逐渐代替家族观念,家长制让位于当家人。家庭中多由有文化知识、办事能力最强者主持家政,但家长仍有仲裁权。50年代后,家庭从业人员增多,老人相继退休,经济权逐渐转到青年人手里,大家庭开始分化瓦解。至80年代,城乡已少见三代、四代同堂大家庭,尊老之风也有所减弱,农村少数人中出现一种轻赡养父母,重死后安葬铺排不良风气。近年来舆论提倡“尊老”,政府法定“老年节”,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城镇纷纷建立老年协会,保护老人应得权益。城区建起老年宫、老年公寓、福利院,乡镇有幸福院、福利院,使鳏寡老人生活有保障。退休职工、教师、干部有退休金,农村社员也多有养老费或补助费,排除老人后顾之忧。不少有一技之长、身体健康老人,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爱幼 县人爱幼并不欲其恋家、恋土,而是教其出门、开拓,发家致富。虽贫穷之家,父母也含辛茹苦送子女上学念书,俗称“放本钱”。儿子出门就业、上学,女儿出嫁外地,父母虽常惦念,却多自豪。50年代后,就业由国家安排,大学、中专毕业可当干部,于是父母省吃俭用培植子女读书之风更盛,对在乡务农、待业子女,父母(尤其在农村)也不歧视,尽力帮助,设法解决他们就业、婚姻和住房困难。为此,有的父母为子女劳累过度,过早衰老。70年代后,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对孩子更为宝贵。糖果、糕点、衣服、玩具力求新式、高档,逐渐出现一种过分溺爱孩子,重养轻教偏向。
  重文兴教 旧时乡镇多设有惜字炉,砖瓦结构,外书“敬惜字纸”。有字废纸和废旧簿籍多投入炉内焚烧,不得乱丢。认为今世敬惜字纸,来世可明目识字,知书识礼,为人所敬。早在光绪末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办学堂之前,就有人开办学校。民国初年,全县已有小学70所,1924年增至167所。1934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者计25600余人,占学龄儿童总数41%。宣统三年开办中学,同时已有人出洋到日本等地留学。县人以兴教办学为荣,通过劝募、集资、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筹集基金,1947年时有108人因兴学而获部、省奖状。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多由国家和地方兴办。近年来旅外游子继承和发扬重文兴教优良传统,纷纷出资兴学助教。
  急公好义 县人有勇于任事,乐于公益传统风尚。清以来修海塘、浚河、建碶、造闸等大型水利,多由当地人民筹资兴建。平时,修桥、铺路、点天灯、造凉亭、施药、掩埋路尸、散粮济贫救荒和办学校等义举,历代志书多有记述。民国后,各地陆续组织民间义龙,俗呼“救火会”。队员不计报酬,以救火作为人人有责的社会义务。50年代后,大型水利由国家投资,救火有消防队,民间义龙任务有所减轻,但急公好义之风犹存,如人们踊跃购买建设公债、义务植树、捐资办学,外地有灾,县人捐钱、送物等等。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