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人际礼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63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人际礼仪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2
页码: 847-8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的亲属称呼以及人际交往的习俗礼仪。传统的称呼方式包括长辈父母的称呼、平辈兄弟姊妹的称呼,以及亲属之间的称谓。同时也提及了招呼、相见、作客、接客、问路和让路等方面的交往礼仪。随着时代变迁,在一些细节方面如问路礼仪的变革以及文明礼貌的倡导等方面也有所变化。
关键词: 镇海县 人际礼仪

内容

亲属称呼
  长辈 父呼阿爸、阿爹,母叫阿姆、姆妈、阿父(昆亭、三山、上阳、梅山)。岳父母称丈人、丈姆、阿爸和姆妈。媳妇称公婆为公公、婆婆,有子女后按其子女称阿(a)爷、阿(a)娘。现时称父母、岳父母、公婆均为阿爸、爸爸和姆妈、妈妈。称曾祖父为太公,曾祖母叫太婆,外祖父母为外公、外婆。称外公的父母为太外公、太外婆。父之兄弟称伯伯、阿叔、阿大(城关)。父之姊妹呼姑妈(mo)、阿姑。母之兄弟称阿(ao)舅、舅舅。母之姊妹称嬷(mo)嬷、姨娘和阿(a)姨。姑妈之夫称姑丈。舅舅之妻称舅姆。在书面或论及亲缘关系时宗亲长辈加一“堂”字,表亲长辈加上“表”字。
  平辈 兄弟称阿哥、阿弟。姊妹呼阿姊、阿姐和阿妹。妻之兄弟称内兄、内弟或阿(a)舅,妻之姊妹为姨嬷、小姨。现在统称哥、弟、姊、妹。叔伯之子女称堂兄弟姊妹,姑妈、舅父、姨妈之子女均呼表兄弟姊妹。
  下辈 父母对其子女,祖父母对其孙子女,外祖父母对外孙、外孙女,平时口头直呼小名或排行,只在写信或其他必须区分时才按辈份称呼。兄弟子女称侄子、侄女,姊妹子女称外甥、外甥女。姑丈称其妻之侄子、侄女为内侄子、囡。舅母称其夫外甥、外甥女与其夫同。现在对同辈亲友子女统称侄子侄女。
  交往
  招呼 遇熟人招呼,点头微笑。旧时说一句“饭吃过〓”,现在盛行说“你好”、“你早”、“工作忙〓”等。
  相见 亲朋熟人相见或告辞,旧时互相打躬作揖,50年代后改握手。遇尊长、前辈先让对方伸手,才能相握。如戴手套,则先脱下,握手时间越长越紧表示越亲热。
  作客 作客进门,雨天放雨具在门外,主人不请不进卧室,客人众多时一一招呼。主人不请不坐。主人送茶、敬烟时起立相接。旁坐妇女时不抽烟。主人有事时约期再谈,不滞留。
  接客 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敬糖果都用双手。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避免客人误会“下逐客令”。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点头响应,不随便打岔或插话,尤忌小孩多嘴。
  问路 先打招呼,尊老年人称伯、叔、公、婆,同辈人呼大哥、大姊,孩子叫小妹妹、小弟弟。五六十年代盛行称“同志”,七十年代称“师傅”、“老师傅”,现仍行。说“请”字后再问路。忌猛喊声“喂”字就直接问路,也忌对姑娘叫嫂嫂。
  指路 乡间对问路人会热心指路,详细告诉路程远近、走法,有些热心人还会亲自或叫下辈带路。近年来,城区有退休工人协助维持交通秩序,他们答复问路十分热心详尽。
  让路 出门行路,先客后主,先长后幼,除非长辈指定带路,不能抢先。窄路相逢,少让老,大让小,男让女,健康人让残疾人。过桥时,轻担让重担,行人让车辆。“文化大革命”时,传统礼俗曾遭破坏,80年代起提倡文明礼貌,在中小学生中推行“十字”礼貌用语,即“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镇海县长辈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平辈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下辈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招呼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相见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作客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接客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问路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指路习俗
相关专题
镇海县让路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