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62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6
页码: 839-8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地区的饮食习俗、服饰特点、居住环境、家具用具及卫生情况。包括主食大米饭和点心的食用习惯,旧时的服饰款式及变迁,民宅建筑结构和家具用具的演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卫生情况的改善。
关键词: 镇海县 生活习俗

内容

第一节 饮食
  主食 大米饭。江南一日三餐燥饭,江北午晚燥饭,早餐汤饭,农忙时节亦改为燥饭。农村青黄不接时掺食薯麦,逢灾歉则改饭为粥,或掺以菜、豆。解放以后,除1959~1962年逢自然灾害曾掺食瓜菜外,平时不再掺食杂粮。偶食鲜薯等以调剂口味。
  点心 两餐间加食,称“吃点心”。待客、请工匠和农忙季节多吃点心。米食点心有年糕、麻糍、汤果、圆子、粽子、汤团、金团、麻团、米馒头、灰汁团、水沓糕等。麦食如大饼、油条、馒头、包子、面等。旧时,尚有圆形穿孔“咸光饼”,相传为戚继光率军追击倭寇时创制的干粮。
  菜肴 俗称“下饭”。县人除蔬菜外,习惯以海鲜下饭,有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弹涂、乌贼、蟹、虾、蛤蜊、蛏子、泥螺及其干腌制品黄鱼鲞、咸鳓鱼、糟鲳鱼、乌贼鲞、蟹酱、醉泥螺、海蜇、龙头薨等。70年代海产捕捞过滥,至80年代,黄鱼、鳓鱼、带鱼遂成餐桌珍肴,肉、禽、蛋、淡水鱼相对增多。蔬菜有油菜、菾菜、莙荙、菠薐、荠菜、芹菜、黄芽菜、大头菜、莴苣、茭白、茄子、萝卜、豆、瓜、芋、竹笋等。50年代后增番茄、洋芋艿、包菜、花菜、蘑菇、芦笋。豆制、酱制品有豆腐、油豆腐、香干、素鸡、千层、麸、酱瓜、酱豆腐、霉麸等。雪里蕻咸齑家家喜吃,俗话“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菜蕻干、腌冬瓜、苋菜股为当地特菜。
  酒 当地人习惯黄酒热饮,渔民更喜豪饮。请客吃饭多劝饮酒,否则就为怠慢。旧时,民间以糯米和曲糱酿新酒,陈者叫老酒。以酒糟、高粱、薯干或大麦蒸制白酒,称烧酒。70年代后啤酒饮者日多。
  茶 县人称喝开水为吃茶。客来敬茶(绿茶或红茶多为当地特产)为传统礼节,江北地区也有以白糖茶待客。新春时节,富裕人家有用桂圆汤、莲子汤代茶,或泡青皮橄榄茶,称“元宝茶”,以讨彩头。旧时农家客来燂茶,平时不备。80年代后,青年人喜用汽水、可乐和矿泉水等饮料代替茶水。
  烟 40年代前有旱烟、水烟、香烟。吸旱烟者多老年人,吸水烟者多殷商、士绅。敬烟亦为待客礼俗。50~70年代吸香烟者日众,水烟、旱烟绝迹。80年代起年轻人吸烟渐多,应酬间多高价名烟。虽提倡戒烟,但敬烟之风尚存。
  瓜果 旧时视水果为珍品,金柑、橘子作为祀神祭品。金柑、橘子为当地特产,苹果、香蕉多系旅外亲友馈赠。60年代后,当地水果品种、产量增多。80年代起,人们注意营养,讲究饭后水果,水果在食物中比重日增。瓜有西瓜、脆瓜、黄金瓜、梨头瓜、海冬青等。
  第二节 服饰
  服装 民国初,男子穿对襟短袄、短衫,着折叠犊鼻长裤,俗称叠腰裤,节日喜庆改穿长袍,教师、职员、商绅等文人平日多着长衫,殷商士绅出客或遇喜庆大事还罩马褂。渔民、渔贩冬季套笼裤,农民、工匠加系百裥围裙。城镇妇女多穿旗袍,乡间妇女着大襟袄、大襟背心、长裤或系长裙,劳动时围布襕。30年代后,政教人员中流行中山装,妇女旗袍改小而短。春秋服装以夹为主,夏着单,冬穿棉,内加背心,外套罩衫。50年代初,男女老幼竞穿“解放服”(即中山装和列宁装)。60年代盛行青年装。1966~1976年青年男女以穿军服为荣。80年代起流行西装,但尚不惯系领带。当前服装趋向多样化,有西装、中山装、茄克衫、猎装、牛仔装等。民初面料原多土布,30年代始用细布。60年代起卡其、灯芯绒等流行。70年代盛着涤卡、的确凉等化纤及混纺品。80年代起,不少人选用毛纺、呢绒、丝绸、皮毛及新颖化纤混纺品等衣料。牛仔装风行,妇女时装款式年年翻新。
  帽子 民国初,城镇居民还戴瓜皮帽,后改宽边呢帽,暑天戴草编大帽。公务人员中曾流行铜盆帽。农民夏戴草帽,冬戴罗宋帽或毡帽,雨天戴笠帽。青年妇女不戴帽,或用头巾。老年妇女爱用“包头”,冬天亦戴青绒帽。小孩戴熨斗帽、狗头帽、项圈帽。50年代流行“干部帽”(圆顶或八角有舌),70年代盛行无徽军帽,80年代起有工人帽、无舌绒帽、绒线帽、旅游帽等。当前不少青年注意发型美化,很少戴帽。
  鞋袜 民国时多穿自制布鞋,青年妇女着绣花鞋,幼儿穿虎头鞋,农民及小贩平日多穿草鞋、蒲鞋,雨天多穿木屐,少数人穿钉靴、套鞋。贫家也有以草绳缚龙骨砖当雨鞋。40年代后,球鞋、套鞋着者渐多,皮鞋偶见。50年代兴穿胶鞋,但仍以布鞋为主。70年代盛行塑料凉鞋。80年代起,穿猪、羊、牛皮鞋及人造仿牛皮鞋者渐多,青年男女一度兴高统皮靴。现尚保暖鞋、旅游鞋,质量渐趋高级。
  30年代前多着布袜,后着纱袜。抗日战争胜利后,城镇青年妇女争着美国产化纤长袜,称为“玻璃丝袜”。60年代起国产化纤品尼龙、弹力尼龙、卡普隆、尼龙毛巾等袜日渐取代纱袜。
  首饰 民国时妇女多带耳环,一般人家多有一二件金、银、玉质或其仿制品首饰,如戒指、手镯、钏、钗、簪等。男子也有戴金戒指的,少数人家给孩子戴银项圈或金银锁片,以“长命富贵”等吉祥语或寿星图案作护身符。50年代后,戴首饰的少见,60~70年代以手表为饰物。80年代以来戴金银首饰者又渐增多。
  发型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子剃光头,或留后脑发,剪平头,后青少年渐行“西发头”。姑娘梳辫子,垂刘海,俗称“看发”,婚后盘髻插簪作S型,或为平肩发。50年代女子多留双辫。60年代改为短发。80年代初又行披肩长发。烫发在三四十年代只城镇女子中可见,80年代后广为流行,发型有蘑菇、沙爆等式。青年男子在80年代一度追求港式“长头发”和烫发,当前多“西式发”。旧时幼童多剃“桃子头”或“前刘海”,婴儿有留圈发的称“项圈发”。
  第三节 居住
  解放前民宅以砖木结构为主,沿海一带多平屋或“畚斗楼”,城镇江北地区两层楼房较多,为数极少殷商巨富住红瓦“洋房”。大户望族数代共居,单独成斢,有三、五、七间之分。中堂间称“堂前”,婚丧喜事时作礼堂。旁留两弄堂,称几间几弄。屋前天井称“明堂”,可纳凉、晾晒。天井两旁厢房称“明轩”。正屋多座北朝南,门额砖刻“居之安”、“竹苞松茂”、“紫气东来”等字样。正屋后再建二进房屋的称“连三进”。一般人家筑房一、二、三间不等,有五、七架之分。农家多在旁披小屋或草舍,作牛楗、猪舍或堆放农具杂物。沿海移民大都搭草舍。
  50年代起多建砖墙、人字形木架顶平屋。70年代末兴建砖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城镇新建公房多为四五层建筑,一户二、三间不等,有阳台和卫生设备。农村新建多二三层楼房,有围墙、院子,独门独户。
  旧俗造屋要按阴阳,讲禁忌。如择吉日,上梁祭神放爆竹,抛馒头,屋梁悬红布条等,今仅于农村偶见。
  第四节 器用
  家具 民国初,家具尚红色。新婚床红漆描金,雕花,联有踏床,上置小橱、马桶箱,称“大眠床”。后流行嵌骨雕花凉床,以其造型分三弯、七弯。房内有纱橱、盅箱橱、房里桌、方凳等。漆色由朱红渐行金黄。富裕人家用红木、花梨木制西式家具,配铜床、梳妆台。贫家多睡柜床(床、柜两用)或板床。大碶、柴桥、郭巨地区流行“火柜”,柜框高起,中如船舱,底板下可置火盆取暖。50年代,盛行木架棕棚床,60年代流行铁架床,70年代多木制高低床,并追求“四大件”(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80年代初,新婚房家具流行“24只脚”(即高低床、三门大橱、五斗橱、灯橱、写字台、房桌)。以后家具式样日新,组合式、折叠式流行。“四大件”也改为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和收录机。
  厨房用具 60年代前烧柴草,一般有大小两灶,大灶煮饭、烧菜,小灶燂茶、热酒。灶房置灰缸,称“火缸”,内贮灰火,用作热水、煨粥、烘尿布。另有水缸、庎橱。炊事用具有铁镬、镬盖、洗碗桶、挈当、拗斗、菜刀、砧板、勺子、镬铲等。60年代中期起,煤球(饼)炉子进入城镇及近郊,厨房用具趋简化。80年代初城镇一般人家用煤气灶和铝锅、高压锅。80年代中期起,电饭煲、电茶壶、不锈钢餐具和驱油器在城镇也不少见。农村、山区仍多用柴灶。
  日用器物 有食用器皿、照明用具、计时用具、书写用具、迷信用品等。食用器皿如沙锅、饭碗、酒杯、茶盅、菜盆、汤碗、酱碟、调羹等,多是陶瓷制品,且有粗(自用)细(待客)之分。茶壶、酒壶以前为锡或紫铜制作,60年代后改用铝壶。茶盅比碗略小,上有盖下有托盘,现少见。茶杯、酒杯原瓷制,现多玻璃杯。民国时期照明多用火油灯,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复用菜油灯盏和蜡烛。50年代城镇少数人家用电灯,70年代电灯普及城乡,灯具有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等,以白炽灯为主。式样有台灯、吊灯、壁灯、吸顶灯等,从单一照明趋向房内装饰。清代晚期,钟表始入城镇殷富人家。民国时期,一般人家有座钟或挂钟,怀表、手表尚稀。60年代推崇上海牌手表和三五牌台钟。80年代流行电子表。手表已普及到工人、农民和中小学生。家庭多以石英钟或手表计时。古代视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30年代学生作业用铅笔、毛笔,钢笔少见,60年代新增圆珠笔。80年代普遍使用钢笔、圆珠笔,且式样众多。毛笔、砚台、墨除书画爱好者外,多已不备。迷信用品香炉、烛台等50年代曾一度绝迹,80年代起又有出现。
  第五节 行旅
  旧时行旅以步行为主,远路乘船。凡可通航小镇、大村和沿海主要岛屿,有固定航线和航班,叫航船或“倒撑”(以接送沪甬线轮船旅客为主,午后启航,傍晚抵甬,次晨接客返航)。另有乌篷划子,称“脚划船”,平常人家无事不敢问津。轿子、元宝篮为官吏、名医和富人代步工具,一般人家急病送医才用元宝篮。1915年时有宁绍轮在镇海停船搭客驶上海。1914年三北轮船公司有小汽轮行驶县城、穿山及宁波、定海、象山等地,1918年永川公司轮船行驶宁波、镇海、温州间。20年代中期,小轮船通宁波,30年代汽车已有镇海—骆驼桥—宁波线和宁(波)—穿(山)线。乡村、小镇之间仍以航船代步。70年代乡乡通汽车。80年代起,工厂、机关、公司已备有汽车,镇海至甬、慈、杭以及各城镇之间公私客车往来穿梭。自行车在70年代后期起作为交通工具,80年代初已普及到家家户户,成为职工上班、农民上街卖菜等必备工具。近年来私人摩托车也不少见。
  第六节 卫生
  民国时期缺医少药,小病用土方土药,如用汤匙刮痧、吃桑叶熬汤治眼病等,急病才求医。较大村镇有中医坐堂或设医寓看病,山区、农村有求神许愿消灾治病陋习,偶有游方郎中走村串户,谋钱治病。妇女生育多由接生婆助产,用碎碗爿割脐带,有的婴儿感染破伤风早夭,俗称“七日疯”、“六日头”。村前屋后露天粪缸罗列,路倒药渣,任人践踏,猪粪、鸡屎满地,河浮死畜,有些人还喝生水。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讲究卫生,推行妇幼保健,普及新法接生,婴儿幼儿免费接种防病疫苗。乡乡设卫生院,工厂、农村设保健所、站,培训赤脚医生(即乡村医生)。城镇公厕有专人管理。80年代后,乡镇多有自来水,城镇新建住房均有卫生设备,农村也开始管好粪便。只是随地吐痰、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坏习惯,尚未彻底改变。近年农村烧香求神治病陋俗又有所见。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