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9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185
页数: 2
页码: 797-7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存在多种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钩虫病、肺吸虫病等,解放后经过多次防治,基本消灭血丝虫病和钩虫病,肺吸虫病也得到控制。其他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氟中毒不属流行区。
关键词: 镇海县 卫生防疫 地方病防治

内容

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1949年6月,庄市乡三官堂村民姚永康死于此病,为县内首例患者。该村在1952年发现体内血吸虫卵,1953年发现2例病人,1955年3月在前大河找到钉螺,确定该村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同年,成立镇海县血防工作组,进一步开展查螺、查病工作,在三官堂村查出钉螺面积8473平方米,全村687人,查出病患62人(男38人,女24人),感染率9.2%。1956年1月,县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五人领导小组,25年内反复防治,累计查螺面积663032平方米,查出钉螺面积19812平方米,灭螺面积26473平方米,查病42065人次,查出病人171人(包括县境内省、市企业职工),除1例巨脾型晚期病人(江苏常熟人,1977年死亡)外,余均经治疗恢复健康。同时在疫区打水井27口,管理粪便,切断传播途径。1957、1964、1970年3次在全县查螺、报病,未发现新疫情。1981年9月,经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验收,达到国家《消灭血吸虫病试行标准》。1985年12月发证确认镇海县消灭血吸虫病。
  血丝虫病 解放前,县内散发流行,以山区、海岛为多。1950年调查1439例,阳性率(微丝蚴,下同)9.4%。1958~1979年,累计治疗12762人次;同时结合农田建设,推行药物喷洒灭蚊法,改善人民生活居住道路条件,填平污水沟、池,改建畜舍,普遍使用蚊帐,发病率显著下降。1979年阳性率降至0.026%。1984年经省验收基本消灭血丝虫病。
  钩虫病 此病在农村普遍流行,以蔬菜、棉花产区为重。1958年全县普查161260人,阳性率16.2%,以青壮年最高。1973年普查236784人,阳性21279人,阳性率8.99%。通过反复防治及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用化肥增多,使用新鲜人粪和赤脚下地干活者减少,钩虫病患者逐年减少。1979年阳性率降至7.31%。
  肺吸虫病 1978年9月,县内首次在河头公社横溪村发现一例病人,并找到中间宿主川卷螺和溪蟹,在溪蟹中找到肺吸虫囊蚴,在现症病人痰液中检出肺吸虫虫卵。此后,多次对36例患者治疗,病人基本治愈。县内其他山区无病例发现。
  其他疾病 1984年调查,县内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项颈病)患病率1.39%,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率0.18%,均不属流行区。
  1960~1962年,由于“大跃进”造成失误,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病,儿童营养不良症,妇女闭经及肠原性青紫病等在县内普遍发生,患浮肿病约有5000余人,也有死亡。当时采用医疗、营养、休息三结合方法防治,如服用黄豆粉与米糠合成的“营养粉”和青松毛糖浆等中草药制剂。1963年后,随着政策调整、生产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这些疾病随之减少。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