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分类号: R185
页数: 2
页码: 796-7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历史上多次发生大疫和其他传染病,民国期间霍乱、流脑、麻疹等传染病连年流行。1955年,中央卫生部公布18种法定传染病,政府卫生部门及时防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 镇海县 卫生防疫 公共卫生

内容

志载北宋熙宁八年(1075),明正统十年(1445)、万历十六年(1588)、崇祯十三年(1640),清道光元年(1821)、四年(1824)、十一年(1831),同治二年(1863)、十三年(1874),镇海均发生大疫,出现“岁谷不登、疫病大作、藉尸郊野”,“患者上吐下泻,不逾时殒命,城乡死者数千人”悲惨情景。1916、1928年,民国政府先后颁发传染病管理法规及《种痘条例》,在民间布种牛痘,预防天花,收到成效,其他各类传染病仍连年发生。民国期间全县霍乱大流行7次(1915、1933、1937、1940、1942、1946、1948)。其中1937年霍乱流行长达3个月,死亡900余人;1942年流行连续2个月,柴桥、郭巨一带死亡600余人。疟疾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伤寒痢疾、肺结核等传染病也曾连年流行。
  法定传染病防治
  1955年7月,中央卫生部公布管理传染病18种,后增至25种。其中霍乱(古典型)解放后已绝迹,天花自1950年以来未曾发生。流脑、麻疹、乙脑、钩体病、疟疾、病毒性肝炎一段时间内曾在全县或局部地区流行。流脑1966年发病率405.37/10万,病死率3.30%,1967年发病率780.46/10万,病死率3.40%。麻疹1955年发病率1580.67/10万,病死率1.89%,1957年发病率1684.43/10万,病死率1.53%,1959年发病率6037.5/10万,病死率2.25%。乙脑1965年发病率51.66/10万,病死率14.85%,1967年发病率104.02/10万,病死率11.85%。钩体病大多发生在农村,1965年发病率为1111.01/10万,病死率0.18%,1966年发病率606.43/10万,病死率0.20%。疟疾流行高峰发生在1954、1963年。1963年,发病率5%以上的有250个村,30%以上有13个村,河头、汶溪、长石3个乡较严重。病毒性肝炎70年代开始流行,1985年发病3057人,发病率620.70/10万,病死率0.07%。政府卫生部门针对各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及时防治,尤注重预防接种和儿童计划免疫,效果良好。1950~1985年,施行各类生物制品预防接种2410万人次,全程1674万人次。1983年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并于1984年纳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订的扩大免疫规划,1985年全县卡介苗、脊灰糖丸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麻诊疫苗(俗称“四苗”)单苗接种率及覆盖率均在85%以上,提前实现中央卫生部提出目标,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白喉、钩体病自1982年以后,脊髓灰质炎自1984年以后未见发生。1962年以后局部地区传入性副霍乱,及时扑灭,控制蔓延。其他各类传染病除病毒性肝炎以外,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或接近消灭。法定控制传染病发病率由50年代平均2840.53/10万到80年代前5年下降至1340.20/10万,同期相比,死亡率由32.19/10万下降到1.47/10万,病死率由1.13%下降至0.11%。
  其他传染病防治
  性病 40年代初沦陷期间,少数城镇性病多有发生。解放后严禁嫖娼,对性病患者隔离治疗,性病锐减,至60年代初绝迹。80年代初,性病重新传入沿海地区,镇海县至1985年无病例报告。
  肺结核 民国期间,此病流行,死亡率高,解放后患者大为减少。1978年据白峰乡小门村、邬隘乡邬隘村调查,患病率分别为1200/10万和710/10万。峙头乡1984年调查,患病率为150/10万。主要防治措施为:建立防痨网,接种卡介苗,建立疫情报告,正规化疗全程管理和病家访视制度。1984年专门制订《镇海县结核病防治工作条例》。
  麻风病 最早发现为1938年。1973年,全县患者18人(结核样型12人,瘤型6人),镇海籍12人,外籍6人,分别送麻风病院隔离治疗,此后无新病人发现。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性病
相关专题
肺结核
相关专题
麻风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