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8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85
页数: 5
页码: 794-7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卫生防疫的情况。其中包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卫生防疫

内容

民国期间,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委员会、警察局和县卫生院兼管。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设卫生警2名,1954年设防疫保健股。1956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1981年新建站舍计1200平方米。1985年有卫技人员40名。防疫站实施免疫接种,建立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制度,实行卫生监督、监测。卫生部门与文化、广播、电影、科委等部门配合,进行全民健康教育,编印卫生宣传资料。1972年起出刊《卫生宣传》小报,至1985年共刊行76期45万余份。
  解放前全县传染病死亡和婴儿死亡比率最高。1974~1976年因病死亡情况调查,3年内死亡8424人,死亡率620/10万,居前10位死因依次排列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外伤、中毒、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历史上长期居死因首位的传染病降为第7位。因前10位病因死亡共766人,占90.92%。此三年患恶性肿瘤死亡1657人,占总死亡人数196.67/10万,平均每年死亡552.33人,每天死亡1.65人。几种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依次排列为:胃癌42.78/10万,肝癌22.53/10万,肺癌11.71/10万,宫颈癌11.56/10万,食管癌8.62/10万。
  第一节 公共卫生
  民间历来有除夕“掸尘”、端午节悬艾剑、喷雄黄酒辟邪除虫传统卫生习惯。民国期间,常开展夏令卫生宣传活动。1925年建立河工局,兼管城河水利和环境卫生,建粪池和垃圾堆场,县警察局设清卫班,有清洁工10人。1929年浙江省新政视察员报告内称:“镇海县公共卫生事项,办理较有成功者以城区、庄市及大碶、龙山数处暨江南小港、芦江各村,余未能积极进行,见道路污秽、垃圾堆积、粪缸罗列路旁、沟渠不通、死畜腐物浮沉其间,公安警察视若无见,对于妨碍公共卫生事项绝不过问……”1934年在县城内始建公共厕所,各地乡绅亦多有修路、栽树、办“义冢”、公墓之善举。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政府曾在柴桥一带取缔露天粪缸。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4月,县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次年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开展爱国防疫群众运动。城乡普遍发动大扫除,订立爱国卫生公约,扑灭“五毒”(鼠、蚊、蝇、虱、臭虫)。1956年提出除“四害”(老鼠、麻雀、蚊子、苍蝇),作为爱国卫生运动中心内容。1958年“大跃进”时期,掀起以除“四害”为中心爱国卫生运动高潮。6月15日,中共镇海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开展突击除“四害”指示,6月19日起连续3天突击消灭麻雀,每晨3时全县各地同时敲起各种响器,燃放爆竹,轰吓、围剿麻雀。1960年3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注意卫生工作有利于生产、工作、学习,标本兼治,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同时将“四害”中“麻雀”代以“臭虫”。1965年,农村结合积肥,开展“两管五改”(饮水与粪便管理,改良水源、厕所、畜圈、炉灶和环境)工作,提倡将露天粪缸“小段集中,远离水源,加盖搭棚,定期灭蛆”。十年动乱期间,爱国卫生运动处于低潮。1978年重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治“脏、乱、差”,整治环境卫生为重点,恢复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前突击搞卫生和检查制度;全县集镇配有清卫工人129名,建公共厕所287个。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同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通过《镇海县城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建立门前“三包”(包卫生、绿化、秩序)等卫生责任制度。城关镇通过3次文明礼貌月活动,清除垃圾瓦砾12310吨,疏通下水道451条,改造“烂水明堂”56个,清除卫生死角1325处,全镇配设19名街道清扫员,镇内400余口水井定期消毒。1985年4月城关镇设市容监察队8人。1984年中国石化第三建筑公司、镇海城关中心小学、镇海电影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随着改革深入,经济发展,城乡卫生面貌改观较快。
  农村饮水改良 沿海一带人民自古饮用“苦咸水”,山区人民,一遇天旱,即深夜担桶去山坑水潭汲水。平原地区人民多饮用河水、天落水,也有在村庄附近挖塘蓄水,立禁保护。
  60年代开始,推行一村一塘(井)和打灶边井,至1981年全县有各类水井12000余口,饮水塘400余只。1962年城关镇自来水厂建成。1979年开始,采用民办公助办法,开展以建造自来水厂(站)为主要形式的“改水”工作。1980年塔峙乡杨岙村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自来水站,同年柴桥镇自来水厂落成。1979~1985年,改水总投资403万元(其中省拨14万元,市拨1万元,县拨67.5万元),共建成水厂(站)46个,受益人口17万,占全县总人口34.84%。改变有的地方过去“春天吃泥水,夏天吃臭水,秋、冬吃脏水”和施用农药季节吃“毒水”(农药污染)状况。1984年镇海被评为宁波市改水工作先进单位。
  食品卫生 解放后,先后制订并执行《镇海县管理有关卫生商业暂行法则》(1952年)、《镇海县饮食行业(摊贩)卫生管理实施细则》(1963年)、《关于加强水产品卫生管理细则》(1972年)、《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禁止销售不洁饮食品暂行规定》(1981年)。1983年7月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50年代着重饭店、饮食店卫生管理。60年代开始加强公共食堂、食品生产单位以及小水产品卫生管理。1972年起,规定每年小满至秋分不得销售咸蟹、泥螺。1983年起,个体食品店摊猛增,1985年卫生局制订《饮食行业卫生许可证发放办法》,规定卫生合格才准登记开业。此年对27家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检查,食品卫生状况平均合格率86.72%,以酱油和消毒牛奶的合格率较差(分别为50%、16.76%)。每年夏秋季节组织食品卫生大检查,平时抽查。1978年,沿海地区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117人,死亡2人;1979年又发生中毒22人,死亡1人。为此,政府公告禁食织纹螺。
  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 1951年9月,镇海工人医院负责城关内工厂医疗保健工作,1954年后由县卫生防疫部门承担劳动卫生监测和指导。1974年,对工厂企业劳动卫生状况和职业病进行调查与防治。1983年,634个工厂建立劳动卫生档案,103家工厂、11594名工人建立健康档案。镇海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主要为苯、铬、铅、氰化物、矽尘、水泥尘、石棉尘和高温、噪声等。1979~1984年,对83个工厂848名接触苯的工人定期健康检查,发现有慢性中毒症状105人,占12.38%,其中慢性中毒伴再生障碍性贫血4人,经治疗,1人死亡。1984年对13家印刷、蓄电工厂178名铅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发现铅中毒10人,进行驱铅治疗。1974~1983年对52家工厂1996名粉尘作业工人定期健康检查,发现矽肺患者3人。1983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X光机射线漏出量进行测定。通过此类工作,改进防护设备,改善劳动条件。
  学校卫生 解放后,学校卫生工作由卫生、教育、体委等部门共同督促实施。镇海、柴桥、骆驼、大碶4所中学设医务室,其余各中、小学校均有兼职保健老师。学校卫生主要工作为:开设卫生课,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学生生长和健康状况调查;防治常见病;进行教室采光照明调查;饮食、饮水和营养卫生指导以及体育锻炼指导等。1981年对20所中、小学校5184名学生视力调查,城镇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2.2%,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14.89%。1982年制订县中、小学学生生长发育标准,对14所中、小学校7~18岁的4624名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均符合省规定标准。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志载北宋熙宁八年(1075),明正统十年(1445)、万历十六年(1588)、崇祯十三年(1640),清道光元年(1821)、四年(1824)、十一年(1831),同治二年(1863)、十三年(1874),镇海均发生大疫,出现“岁谷不登、疫病大作、藉尸郊野”,“患者上吐下泻,不逾时殒命,城乡死者数千人”悲惨情景。1916、1928年,民国政府先后颁发传染病管理法规及《种痘条例》,在民间布种牛痘,预防天花,收到成效,其他各类传染病仍连年发生。民国期间全县霍乱大流行7次(1915、1933、1937、1940、1942、1946、1948)。其中1937年霍乱流行长达3个月,死亡900余人;1942年流行连续2个月,柴桥、郭巨一带死亡600余人。疟疾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伤寒痢疾、肺结核等传染病也曾连年流行。
  法定传染病防治
  1955年7月,中央卫生部公布管理传染病18种,后增至25种。其中霍乱(古典型)解放后已绝迹,天花自1950年以来未曾发生。流脑、麻疹、乙脑、钩体病、疟疾、病毒性肝炎一段时间内曾在全县或局部地区流行。流脑1966年发病率405.37/10万,病死率3.30%,1967年发病率780.46/10万,病死率3.40%。麻疹1955年发病率1580.67/10万,病死率1.89%,1957年发病率1684.43/10万,病死率1.53%,1959年发病率6037.5/10万,病死率2.25%。乙脑1965年发病率51.66/10万,病死率14.85%,1967年发病率104.02/10万,病死率11.85%。钩体病大多发生在农村,1965年发病率为1111.01/10万,病死率0.18%,1966年发病率606.43/10万,病死率0.20%。疟疾流行高峰发生在1954、1963年。1963年,发病率5%以上的有250个村,30%以上有13个村,河头、汶溪、长石3个乡较严重。病毒性肝炎70年代开始流行,1985年发病3057人,发病率620.70/10万,病死率0.07%。政府卫生部门针对各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及时防治,尤注重预防接种和儿童计划免疫,效果良好。1950~1985年,施行各类生物制品预防接种2410万人次,全程1674万人次。1983年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并于1984年纳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订的扩大免疫规划,1985年全县卡介苗、脊灰糖丸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麻诊疫苗(俗称“四苗”)单苗接种率及覆盖率均在85%以上,提前实现中央卫生部提出目标,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白喉、钩体病自1982年以后,脊髓灰质炎自1984年以后未见发生。1962年以后局部地区传入性副霍乱,及时扑灭,控制蔓延。其他各类传染病除病毒性肝炎以外,发病率均大幅度下降或接近消灭。法定控制传染病发病率由50年代平均2840.53/10万到80年代前5年下降至1340.20/10万,同期相比,死亡率由32.19/10万下降到1.47/10万,病死率由1.13%下降至0.11%。
  其他传染病防治
  性病 40年代初沦陷期间,少数城镇性病多有发生。解放后严禁嫖娼,对性病患者隔离治疗,性病锐减,至60年代初绝迹。80年代初,性病重新传入沿海地区,镇海县至1985年无病例报告。
  肺结核 民国期间,此病流行,死亡率高,解放后患者大为减少。1978年据白峰乡小门村、邬隘乡邬隘村调查,患病率分别为1200/10万和710/10万。峙头乡1984年调查,患病率为150/10万。主要防治措施为:建立防痨网,接种卡介苗,建立疫情报告,正规化疗全程管理和病家访视制度。1984年专门制订《镇海县结核病防治工作条例》。
  麻风病 最早发现为1938年。1973年,全县患者18人(结核样型12人,瘤型6人),镇海籍12人,外籍6人,分别送麻风病院隔离治疗,此后无新病人发现。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1949年6月,庄市乡三官堂村民姚永康死于此病,为县内首例患者。该村在1952年发现体内血吸虫卵,1953年发现2例病人,1955年3月在前大河找到钉螺,确定该村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同年,成立镇海县血防工作组,进一步开展查螺、查病工作,在三官堂村查出钉螺面积8473平方米,全村687人,查出病患62人(男38人,女24人),感染率9.2%。1956年1月,县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五人领导小组,25年内反复防治,累计查螺面积663032平方米,查出钉螺面积19812平方米,灭螺面积26473平方米,查病42065人次,查出病人171人(包括县境内省、市企业职工),除1例巨脾型晚期病人(江苏常熟人,1977年死亡)外,余均经治疗恢复健康。同时在疫区打水井27口,管理粪便,切断传播途径。1957、1964、1970年3次在全县查螺、报病,未发现新疫情。1981年9月,经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验收,达到国家《消灭血吸虫病试行标准》。1985年12月发证确认镇海县消灭血吸虫病。
  血丝虫病 解放前,县内散发流行,以山区、海岛为多。1950年调查1439例,阳性率(微丝蚴,下同)9.4%。1958~1979年,累计治疗12762人次;同时结合农田建设,推行药物喷洒灭蚊法,改善人民生活居住道路条件,填平污水沟、池,改建畜舍,普遍使用蚊帐,发病率显著下降。1979年阳性率降至0.026%。1984年经省验收基本消灭血丝虫病。
  钩虫病 此病在农村普遍流行,以蔬菜、棉花产区为重。1958年全县普查161260人,阳性率16.2%,以青壮年最高。1973年普查236784人,阳性21279人,阳性率8.99%。通过反复防治及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用化肥增多,使用新鲜人粪和赤脚下地干活者减少,钩虫病患者逐年减少。1979年阳性率降至7.31%。
  肺吸虫病 1978年9月,县内首次在河头公社横溪村发现一例病人,并找到中间宿主川卷螺和溪蟹,在溪蟹中找到肺吸虫囊蚴,在现症病人痰液中检出肺吸虫虫卵。此后,多次对36例患者治疗,病人基本治愈。县内其他山区无病例发现。
  其他疾病 1984年调查,县内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项颈病)患病率1.39%,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率0.18%,均不属流行区。
  1960~1962年,由于“大跃进”造成失误,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病,儿童营养不良症,妇女闭经及肠原性青紫病等在县内普遍发生,患浮肿病约有5000余人,也有死亡。当时采用医疗、营养、休息三结合方法防治,如服用黄豆粉与米糠合成的“营养粉”和青松毛糖浆等中草药制剂。1963年后,随着政策调整、生产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这些疾病随之减少。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