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7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古建筑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3
页码: 770-7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浙江宁波镇海地区的多处历史建筑和景观,包括后海塘、大成殿、泮池、鼓楼、圆通宝殿、一鉴池、定海县增筑内城碑亭、乐氏宗祠、谢宅、邵尚书宅、父子进士坊、潞浦月洞、永济桥、东冈硬和燕山碘等。这些建筑和景观承载了镇海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镇海县 古建筑

内容

后海塘 位县城北部,东起巾子山,西迄俞范嘉燮亭。长4.8公里,塘面宽3米,顶高9.9~10.6米。唐乾宁四年(897)已筑泥塘。宋淳熙十六年(1189)改作单面石塘,宋嘉定十五年曾修葺增筑。明洪武二十年拓建卫城时东段1300米城塘合一,万历元年(1573)增筑内城时加阔塘体。乾隆十三年(1748)重建,历时三载,将塘修筑成顶尖脚阔如勾股状,直高2丈,斜高3.6~3.9丈不等,用厚条石一横一竖埋砌7道,名为龙骨,贯成如带。通塘匀排七带,镶入大石铺砌的六路幔板,以横贯纵,幔土为塘。龙骨与龙骨、龙骨与幔板间凿槽榫相嵌,下加衬板一层,骑缝贴砌,底夯块石兼钉顶桩。塘外束以关石排桩,塘口扣住回浪立石,上下嵌成一片,不使缝水抽土,名为夹层石塘。其垒石排桩,筑基深固,超过前代。1848年、1922年、1957年、1964年多次增筑修葺,塘身现尚完好。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 在城关鼓楼东路镇海中学内。始建于北宋雍熙二年(985),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毁,县令丁鸿阳重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1937年邑人捐资落架重修。殿高17米,钢筋混凝土屋柱、枋。1989年镇海中学又重修。
  泮池 在鼓楼东路镇海中学内,原为学宫之内环河,中列拱形泮水桥3座,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镇海口之役时,两江总督裕谦曾投此尽节。1990年重修,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砚池 在城关鼓楼东路招宝山宾馆内园。原为学宫一部分,周长97米。东侧原有文笔峰,已毁。
  鼓楼 在城关,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始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建。1987年重修。台基高5.9米,石基占地500平方米,由石阶拾级登台。下为拱形通道,拱顶离地逾5米,宽逾6米,门额南曰“朝宗古迹”,北曰“东南屏翰”。台上楼房5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高8米,面宽19.5米,进深6.9米,外有围廊,上悬“镇海楼”匾额。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通宝殿 建于招宝山巅威远城内,系宝陀禅寺主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高9.4米,面宽19.8米,进深12.3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总制胡宗宪从梅岑山紫竹林(即今普陀山)迁此,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重修。
  一鉴池 在城关中山路东首,池呈三角形,各边长15.8、26.9、30米,有明代嘉靖丙戌年(1526)所镌“一鉴池”隶书碑一方,今存。
  定海县增筑内城碑亭 在城关后海城塘西角,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兵部尚书张时彻撰文记述增筑定海内城始末。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重修。
  乐氏宗祠 在邬隘湖塘村河北岸边,本系唐光化年间(898~900)兵、刑部尚书乐仁规、乐仁厚兄弟故宅,清雍正间改建为乐氏宗祠。内存乐氏宗祠碑一方,屏风16块,记述乐氏家族历史。
  谢宅 在城关鼓楼东路42号,为明谢渭进士第,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左右。原布局为四合院前后两进,现存后厅。
  邵尚书宅 在城关仓河头25号,建于明万历年间,系兵部尚书邵辅忠故宅。原布局为前、中、后三进,大门头进8间,二进8间,三进大厅3间,东有厢房双檐硬山顶楼房8间,前、中大门和马鞍埠头等建筑物犹存。
  父子进士坊 在贵驷牌门头中街,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左右,为刘洪、刘光父子俩进士而立。现存亭式,歇山顶,四柱落地,中穿街路,为后人所筑。
  澥浦月洞 在澥浦行门口,原系澥浦闸洞,约建于元、明之间,穿东西向。澥浦在清康熙后渐淤,闸遂废。今洞门高3.45米,宽4.36米,深5.3米。两侧有矮翼墙,拱门东额“海不扬波”,西额“迴澜毓秀”,旁有楹联,保存完好。
  永济桥 俗呼长山桥,建于小港长山村小浃江上,约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89),成化年间(1465~1487)继建石梁。清康熙七年(1668)重建。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45米,半圆形拱圈,每孔净跨7.2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宽3.8米,条石拦板,莲蓬头望柱,桥南堍永济庵亭,壁上嵌明万历和清嘉庆修桥碑记各一方。
  东冈碶 在枫林东冈碶村北小浃江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全长28米,13孔,以成排方石柱为墩,条石为梁,双重石门,上游方向砌左右翼墙。
  燕(堰)山碶 在小港长山村小浃江上。清嘉庆十二年(1807)建。长26米,宽2.6米,13孔,每孔按闸以三石柱并列为墩,上游方向呈分水形,条石为梁。
  义成碶 在小港北龙头山东麓小浃江上,清道光九年(1829)建。1937、1962年先后加宽。全长32米,宽5.3米,15孔,孔距1.4~1.9米,以石柱并列为墩,以岩为基,上游两岸石砌引堤。碶桥柱上镌联云:三邑通其水,五乡碶、东冈碶、蝘山碶,至此独障狂澜;万灶乐为农,灵岩乡、泰邱乡、清泉乡,惜不共沾美利。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后海塘
相关作品
大成殿
相关作品
泮池
相关作品
砚池
相关作品
鼓楼
相关作品
圆通宝殿
相关作品
一鉴池
相关作品
乐氏宗祠
相关作品
谢宅
相关作品
邵尚书宅
相关作品
父子进士坊
相关作品
澥浦月洞
相关作品
永济桥
相关作品
东冈碶
相关作品
燕(堰)山碶
相关作品
义成碶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