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闻 广播 影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67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新闻 广播 影视
分类号: G229.275.5
页数: 4
页码: 759-7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报纸的历史是镇海县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0年代开始,镇海先后出现了《浃滨旬报》、《镇海报》、《新闻公报》、《镇海商报》等多种报纸刊物。此外,也有许多刊物和通讯社在镇海县兴办,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在广播、影视方面,镇海县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电影放映、广播及电视转播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关键词: 镇海县 地方新闻

内容

第一节 报刊
  报纸
  《浃滨旬报》 1925年冬小港李啸琴创办,襄理李仲瑜,几十期后停刊。
  《镇海报》 1929年6月李仲瑜创办。初为间日报,后改日报。职工30余名,自备短波收报机。销500~2000份,1940年夏停刊。1946年5月复刊,副刊先后名《潮音》、《海风》、《招宝山》,职工20余名。1949年5月镇海解放前夕停刊。
  《新闻公报》1930年王菱夫创刊,对开版。1932年12月停刊。
  《镇海商报》 1931年县商会创办,8开版,半年后停办。
  《镇铎日报》1933年创刊,主持人董杏芳,主编庄禹梅。4开三日刊。当局评其“主论带有刺激性,颇受少数人欢迎”。三四月后停办。
  《镇海民报》 1934年创办,主编王漱琅。4开三日刊,一年后停办。
  《镇海日报》 1940年7月创刊于庄市,县政府政工室主办,对开版,销量数百份,1941年4月停办。1945年国民党县党部复办,先为油印,后改铅印。1946年再次停刊。
  《警钟周报》 县城沦陷后郑志荫创办,吹捧日军,宣扬“大东亚共荣圈”。抗战胜利后停刊。郑以文化汉奸被捕入狱。
  《镇海简报》1943年民国县政府迁宁海西门,报社亦设于该地,社长傅剑雄。8版土纸印刷,两日刊,销数约500份,1944年停办。
  《镇海报》 1956年5月1日创刊,中共镇海县委宣传部主办,主编陈惠炳,8开三日刊,设副刊《黄蜂》。1958年改间日刊,期发行2000余份。1958年11月并入《宁波日报》。
  《镇海卫生报》 1971年县防疫站创办,4开不定期刊。印数5000份,后减至300份。现停办。
  《镇海科技报》 1981年6月县科委和科协主办。8开不定期刊。期印5000份。1985年底停办。
  刊物
  《蔷薇》 1930年7月镇海青年俞玲华、徐瑛等创办,半月刊。未几停刊。
  《镇海呼声》 1936年小港蔚斗小学教师编印,油印,主编周鸣宇。宗旨为联系进步教师,反对内战,团结抗日,密寄县内外学校、团体。3期后,因贺灏群等被捕停刊。
  《抗日》 1938年1月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办。16开旬刊,主编冯白鲁。宣传抗日救国、开展游击战、坚持统一战线,辟“战地文艺”等专栏。期印1000份,多系赠送。4个月后因刊登周鸣宇《镇海县抗日团体巡礼》一文被当局追查而停刊。
  《群力》 1938年5月创刊,县政工队主办。镇海沦陷后停刊。
  《战时镇海》 1938年12月县战时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委员会主办,李侠民分管负责,主编陈维章。8开半月刊,期印1000份,免费赠阅。宣传抗日,反对妥协。共出44期。1940年改为16开本,出刊两三期后停刊。
  《乡卫》 1938年创刊,县动员会主办,半月刊。发行人李贤彰,主编陈鱼庭,发行数100份。镇海沦陷后停刊。
  《龙山呼声》 1939年1月于龙山创刊,龙山战时服务团主办,不定期。发行人虞天石,主编先林世堂后虞金迅。宣传抗日,期发行500份,共出4期。镇海沦陷后停刊。
  《镇海儿童》 1940年1月县战时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委员会主办,旬刊,32开16面本。主编毛元仁,对象为小学中年级以上学生。有抗日前线故事,民兵、游击队、儿童团打游击、锄汉奸故事以及抗日歌曲等,免费赠阅。同年夏停刊。
  《镇海文艺》 1972年县文化馆主办,刊载各类文学、美术、摄影作品及文艺常识。32开本,出刊8期,1975年停刊。
  《招宝山》 1979年县文化馆主办,综合性文艺刊物,初为16开本,年出一期,后改16开活页,年刊3~4期,至1985年共出20期。又有不定期出32开本《招宝山》民间文学专集。
  《灵岩》1984年大碶区文化站及大碶民间文艺研究小组合办,至1985年出刊2期,汇集当地民间故事、民歌、民谚约30万字,印7000册。
  第二节 通讯报道
  民国时期镇海曾办一些通讯社,都半途而废。1936年成立正气通讯社,发行人徐景陵,主编蒋国辅。1938年成立进步通讯社,发行人王锡光,主编罗一鹏。发行宗旨为“阐扬三民主义,宣达政令及报导时事”。1946年成立青苗新闻社,发行人邱建民(即鲁克),曾办《青苗》刊物。上述通讯社均以未获省府批准而夭折。
  县委通讯站1950年中共镇海县委宣传部配置通讯干事1人,负责通讯、报导事宜。1958年成立通讯站,属县委办公室,稿件除供《镇海报》刊发外,还向国内各报刊发送。县市合并时撤。
  县报道组 1969年2月县革委会政工组组建。采写县内新闻,向各新闻单位供稿;同时组建公社级报导队伍。1979年7月每区配置专职报道员1名,1980年改称县委报道组,配专职人员2名,形成全县通讯报道网络。
  小灵通通讯社 成立于1985年2月,镇海中学学生组成,有“小记者”80名。其宗旨是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报道侧重镇海改革和建设。
  第三节 广播
  1928年镇海始装无线电收音机,配备人员收听浙江无线广播电台播音,后收音机损坏停止。1937年11月修复机件再次收音。1940年日军陷城后停办。
  1950年县人民政府设收音站于文化馆内,由省拨交直流收音机1架,收听记录国内外要闻和台风消息,发送党政机关及各部门参阅,组织人员收听重大新闻。
  1955年12月筹建镇海县人民广播站,始设广播喇叭60余只,分布县城及江北一带,翌年2月开播。1957年2月开始自办节目,辟新闻、文艺、农艺讲座等栏目。日播音3次。1958年10月并入宁波市人民广播电台。1963年复建,工作人员7名,设编辑、采访、技术、外线等组。“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东方红人民广播站。1969年备置5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同时自制方水泥杆替换竹、木线路杆。1979年设县广播事业管理局,6月恢复原站名,局、站合署办公。1981年开始承接广告业务。1984年于苗圃路新建三层广播大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内有大小播音室、录音室等技术用房220平方米,置有播音机1台、控制机1台、录音机5台、转播接收机2台、电源配电柜、输出配电柜各1台,发电机计7.5千瓦。1985年全县广播站职工共106人,其中全民36人,乡镇站员70人。
  1958年4月建城关镇人民广播站,区乡亦相继建站,至1972年底共建广播站32个,达乡乡有站。1985年建立300个村广播室,各乡镇站主要设备有扩音机32台,录音机27台,控制机30台。县、乡镇、村三级广播线路2370公里,架设广播喇叭9.6万余只,有99%村通广播,喇叭入户率70%。1984年城关、骆驼、长石、庄市、贵驷、江南、高塘、三山等广播站获省电视厅“网路标准化”证书。
  第四节 影视
  电影 镇海县内电影放映始于20年代。1926年4月4日宁波青年会至镇海放映影片。1934年省教育厅电化巡回队至镇放映9天15场。抗战初期,省电影教育巡回施教队先后在县城、澥浦、庄市、柴桥等地放映《台儿庄大捷》和《抗日必胜》等纪录片。1946年宁波商人假三北公司栈房,售票放映电影。
  解放初期,驻镇部队常放映露天电影。1953年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在龙山、范市、庄市、大碶等地放映16毫米《白毛女》等影片。1955年4月宁波专区201电影小队进驻镇海,各区乡镇设立放映点,定期巡回放映。1956年由宁波专区电影中队所属3个16毫米电影队析出组建县电影放映队。1962年又扩展2个16毫米和1个35毫米放映队。1963年撤队建立县电影管理站,有放映队4个,其一固定城关,余在骆驼、庄市、贵驷、长山、大碶流动放映。时有16毫米放映机5架,35毫米放映机1架。1966年放映队增至8个。1969年农村16毫米电影队划归公社管理。1970年峙头公社首办8.75毫米电影队,汶溪、大榭、三山等公社和杨岙、溪东等大队也相继创办。至1974年,全县有国营电影放映队11个,公社办电影放映队4个。1978年国营35毫米放映队增至17个,集体办16毫米放映队增至18个,大队办8.75毫米放映队增至9个,放映点遍及各大村。
  1980年建立县电影放映公司,管理全县电影发行、放映事宜。1982年在车站路新建大楼,面积1280平方米,职工18名。是年,全县20个乡(镇)设立室内固定放映点,有人员146人,所属办公用房等5867平方米,固定资产181万元。
  1975年来,镇海石油化工总厂、镇海发电厂、宁波港务局、北仑港区、算山原油码头,中央石化部第三工程公司等大企业单位先后建成6个电影俱乐部。1985年全县有固定放映点51处。
  35毫米映机放映点:镇海电影院、镇棉文化宫电影队、城关大会堂电影队、骆驼电影院、贵驷电影队、大碶电影院、柴桥电影队、郭巨电影队、石化影剧院、建港俱乐部、发电厂剧院、石化三公司影剧院、北仑海员俱乐部、油码头会堂。
  16毫米映机放映点:骆驼、大碶、柴桥、澥浦、河头、长石、汶溪、庄市、俞范、江南、小港、枫林、下邵、高塘、新碶、邬隘、塔峙、霞浦、大榭、紫石、三山、昆亭、白峰、上阳、峙头、梅山、万嘉、永丰、后所、后墩、上王、虾㢀、炮台、杨岙及化肥厂、林场、盐场。
  电视 1982年3月借县青少年宫楼顶建立镇海电视转播台,设10瓦小功率差转台1座,1984年5月开播,首次播出《镇海电视新闻》专辑。同年底,于金鸡山巅新建差转台1座,建筑面积204平方米。铁塔高30米,设50瓦、10瓦差转机各1台。天线结构4层蝙蝠翼,桅高7米,发射频道为七、九2个。1985年置四分之三寸摄录设备1套和5米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大碶、大榭、仰岛湾三地亦自设10瓦以下差转台各1座。
  1985年县城电视入户率达60%以上,农村也开始普及。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