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5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5.5
页数: 6
页码: 751-7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机构设施包括民众教育馆、县文化馆、区、乡(镇)文化站、乡、镇文化中心、县青少年宫、县工人俱乐部和农村俱乐部等,这些机构设施在推动民众教育、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镇海县 群众文化

内容

第一节 机构设施
  民众教育馆 1930年,县立图书馆、通俗讲演团、巡回文库等机构合并,建立县民众教育馆,设图书、推广、讲演、康乐4部,并于1936年开设民众学校。1939年李侠民(中共党员)主持馆务,组建流动施教团、戏剧协社、儿童剧社、音乐研究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增设书报阅览点、室200处,战时民校79所。1940年日军陷城,民教馆解体。抗战胜利后,大碶等地曾设临时民众教育馆一年余。
  县文化馆 1950年5月始建于城关仓河头31号。1956年前兼管文化行政工作。1958年10月并入宁波市馆,1963年复建。初设政治宣传、戏曲改革、科学普及、图书管理四职,附设收音广播。后收音广播、科学普及、图书管理分别划归广播站、科委、图书馆,增设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美术摄影、农村辅导等组。组建各区文化站,扶植农村俱乐部,开展全县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撤(区站同)。1985年馆址分设两处,时有工作人员13人。
  区、乡(镇)文化站 1952年8月建柴桥区文化站,1958年各区站相继建立,1985年底撤销。1973~1985年29个乡镇建文化站。1979年柴桥镇文化站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集体。
  乡、镇文化中心 1982年霞浦乡合文化站、大会堂、电影队、业余学校于一体,组成文化中心。1985年底全县建立乡镇文化中心12个,新建文化大楼10处,投资10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文化中心多数设图书阅览、文化娱乐、棋类、书场、老年活动等室,开展文学创作、文艺宣传等活动。
  县青少年宫 前身为青少年之家。1964年2月设中山公园内,“文化大革命”时关闭。1981年在鼓楼西路兴建5层大楼,辟活动室12间,1984年6月开放。游乐部分有乒乓、康乐球、溜冰、碰碰车、电子游戏等;培训部分有航模、无线电、象棋、书法、美术、声乐、舞蹈、武术。其中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无线电测向、海陆空航模、文艺演出等项在市、省、全国比赛中屡次获奖。1985年获共青团浙江省委颁发“青少年宫先进集体”称号。1987年在胜利路建新宫,名吴穗梅大楼,面积2100平方米。
  县工人俱乐部 1956年底建于鼓楼西路,1982年翻建为4层大楼,面积1904平方米,1984年开放。设乒乓、美术、图书、棋类、舞厅、排演厅、电视、游艺和职工学校等厅室,组织钓鱼、桥牌、乒乓3个协会。
  农村俱乐部 1960~1966年全县组建农村俱乐部400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均自行解体。1976年后少数村设立“民兵之家”、“青年之家”或“青年民兵之家”,活动内容与俱乐部大致相同。
  戏院 1927年县城隍庙改建为民众娱乐场,邀戏班演出,不久停办。1942年县城总浦桥朱家祠堂改建为和平戏院,曾接纳京徽戏、绍兴戏及滩簧戏班演出。解放初改称红旗戏院,1952年关闭。1942年改建县城小南门晏公庙为皇后戏院,解放初改称五星戏院,1953年由县文化馆接管,更名人民剧院,1963年因城建需要拆除。
  人民剧院 1955年建于城关南大街。上海磁丰号姚芳园投资人民币6万元,政府作材料补助,属公私合营,1968年改国营。占地1051平方米,座位894个。1980年座位增至1000余个。1967年安装座机放映电影,曾改名镇海影剧院,1979年复原名。
  百花剧场 1964年镇海曲艺队投资建于城关南大街。面积400平方米,座位500个。1966年后转售与城关镇作会堂。1986年转售与人民剧院辟为舞厅。
  镇海电影院 1978年10月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建造于城河西路,次年10月使用,面积2349平方米,座位1281个。1982年安装5502X型固定式放映机。1983年安装FJ2-30A冷水机组,开放冷气。1984年起添置放映设备,放映立体电影。1982年和1984年被评为省优胜红旗单位;1983年被评为省放映质量好先进集体。
  第二节 民间文艺形式
  音乐
  器乐 明时民间有业余器乐演奏会社组织,如郭巨东升社、南薰社、平安会、春云社。成员多为农民、小贩或手工业者。清末民初,城关、贵驷有晶鑫社、永香社、明德堂等演奏组织,亦称“吹行”。逢庙会、灯会、节日、婚丧喜庆应邀参加演奏。主要有丝竹乐和吹打乐。曲牌有《梅花三弄》、《细则》、《将军令》、《得胜调》、《仪仗谱》、《九连环》、《凤妆台》等10余首。吹打乐《将军令》,以吹乐唢呐为主,加上锣、钹等打击乐演奏,迎神赛会等较大场合,也加入丝竹乐演奏,为渲染气氛,常用尖号(目莲号)吹出“引子”,以壮声势;丝竹乐《凤妆台》、《细则》,演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箫、笛、笙、扬琴、二胡,称“文乐”,逢迎神赛会等场合,增板胡等音量较大乐器烘托气势,也有击打瓷碗、盆、杯等以增柔音色的。
  小调 即俚曲。曲调多由外地流入,有《马灯调》、《无锡景》、《五更调》、《孟姜女》、《怨郎五更调》、《杨柳青》、《醒世曲》、《长工叹》等20余种,唱者多为农民、手工业者、渔民等,在新春佳节跟随各类花灯挨户伴唱。词曲通俗,为群众喜闻乐见。
  舞蹈
  舞龙 又称戏龙灯。龙首、龙尾以竹木为骨架,糊上纸、布,加以彩绘。龙身用长条布幅绘上龙鳞,镶以裙边。每隔4~5尺为一节,撑以竹圈,一般9~13节,每节一人执持,随乐曲节奏盘腾翻滚回舞。
  大头舞 又称大头和尚,多为2或4人扮演。表演者戴面具,穿彩服,摇蒲扇,作姿作态,亦有表演“打城隍”、“柳翠烧香”等简单剧情的。
  铰链相 又称打连厢(莲湘)、打花棍,2或3人表演。舞者手持竹制串铜钿花棍,作“8”字型穿插铰链舞蹈,配乐器或伴唱。
  马灯 又称跑马灯。用竹、布扎马头状挂腹前,另制马尾挂臀后,多由儿童扮演,涂脂化装,可数马并驾,或进或退,表现马的跑跳等动作,伴以乐器,边舞边唱。
  纱船 又称船灯。用竹、木、布、纸扎糊成船形,由儿童扮成古装少女,负船而行,也可由另一人扮渔翁或船夫,持桨同舞,配锣鼓、丝竹,伴唱《荡湖船》等小调。
  车子舞 又称车子灯。制作材料与纱船同,扎成比人高的彩轿,两侧下画车轮状,一人化装在内负“车”行走,或两车并舞,以锣鼓、乐器伴奏。
  跳蚤舞 系大头舞另一形式。表演者扮成济公等形象,表演跳蚤式动作,滑稽风趣。
  跳加官 着古装,模拟京剧“跳加官”动作,挨户送诸如“招财进宝”、“天官赐福”、“福禄寿”等对联或条幅。
  着地盘 又称戏灯、采茶篮,化装演唱《卖花线》、《荡湖船》、《女看相》等广场歌舞小戏。
  故事 民间故事大多为神话、历史传说、人物故事和笑话,富有地方特色,如“招宝山的来历”、“张镒碶,布襕扯大旗”、“丫头羹”、“泥马船”、“乐涵故事”等,总计约1500个以上。1980年县民间文艺研究会曾搜集、整理出版《民间文艺》;1984年大碶区文化站出版民间文学集《灵岩》。其后文化馆选编《招宝山》民间文学集4辑,选刊作品120余篇。1986年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卷》。
  歌谣 主要有劳动歌(田歌、山歌、渔歌、行业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历史传说歌及杂歌,以农民田头山歌最为普遍。除劳动歌和儿歌无固定曲谱外,其余大多依附民间小调曲谱,即兴而作进行演唱。
  第三节 大型文化活动
  庙会戏 解放前,县内多数宫、殿、庙在神主诞期演戏祀神祈福。剧目多宣扬忠君扶朝,除邪扶正,因果报应。庙会戏中还愿戏和同行戏亦有演大型木偶戏的。其费用由庙产开支和庙脚弟子负担,还愿戏与同行戏则由还愿者支付和同业公摊或乐助。
  迎神赛会 俗称行会。抗日战争前,宫、殿、庙神主偶像每隔1~3年出阁“巡行”,时令多在夏历二三月农闲期间,亦称青苗会、桃花会,抗战时停行,抗战后偶行数次。城区有四月半会,规模盛大。全县庙会不下20处,有一庙一会的,如澥浦、衙前、横杨桥等地都神会、贵驷浮林庙会、霞浦杨亭庙会等;也有联合数庙组成一会的,如旧东绪乡十庙会,前绪乡十庙会、灵岩、泰邱乡二十四庙半老会、柴桥紫石庙和老芦江庙礼拜会等。行会一般3天,穿插夜会,规模、线路均据神庙统辖界域而定。
  迎神赛会,相传盛行于明朝,将城隍、东岳大帝等神祗出巡保境与庆祝抗倭胜利游行结合起来。后更趋美化,竞为纷繁。城区四月半会仪容,尚明显保留明时抗倭行列迹象。如会首由“报马”先行,背负黄包,内装顶封文书,飞骑环行大会必经之路,俨若军中探马。其次“路牌”,详载经过地段,似军中向导。然后“号马”成队,马上吹奏古式号筒以壮军威。接着“旗锣”、“金鼓”,似行军作战时闻鼓则进,鸣金收兵。随后为队旗队牌,标明小队标帜,明示序列。旗队后为大纛,乃军中帅旗。还有肩挑炮担和众多手持刀枪剑戟队伍。大型会器有联灯、抬阁和船鼓(也称鼓亭)。联灯模拟作战云梯与号灯,抬阁似将帅指挥之瞭望台,船鼓为三军提督击鼓迎战之鸣器。
  庙会由各会社组成,每会社由各堡弟子承担。大型庙会队列长达2~3华里,所到处各宗祠摆爵献敬神,同时在该处表演节目。神轿前仪仗始是对锣开道,随后清道旗、皂隶4~6名,继为“肃静”、“回避”及神衔等执事牌(俗称硬脚牌),总称神銮。神主封位高者还拥18对斧钺兵器,神轿后随万民伞,前簇后拥。
  庙会内容各处大同小异,大致为:
  鸣器 炮担,用扎彩球弧形扁担挑铁皮箱两只,盛火药、铁炮,每组六七人挑担快行为先导,至爵献处,放礼炮10余响,示会列将到。旗锣,直径2尺余,拴于雕龙木杠,后垂绸绣旌旗,一人担肩而行,锣响一组13下,音响震数里。放铳,铳杆长约1米,三管一束,灌以火药,一般列在会列之首和神轿之前,一组六七人,每到闹地,放铳鸣枪。
  鼓阁 有“船鼓”和“抬阁”。船鼓为2人抬行方柜式鼓架,上置竹片作架,扎彩球花环,配置锣、琴、笛等乐器。亦有黄杨雕刻、用骨嵌镶的大鼓阁,4人抬行,配有管弦乐队,乐曲较高雅。抬阁乃用一口长方形木柜作底盘,8人抬,8人扶,盘上有5~7个儿童固定于三节高铁架上,扮演古装戏《渭水河》、《大闹九江口》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形象。
  旗伞 旌旗、圆伞。旌旗有大、中、小、长方、正方、三角等形状,五彩缤纷。大纛旗竿高3丈,一人撑竿,两人拉绳,每到大河岸边,表现蹈旗武功,民谚“越大旗”出自此。伞均为圆顶黄罗伞,绣花佩丝穗。
  灯具 有联灯和排灯。联灯分九连、十八连、廿四连等种,用玻璃彩绘灯罩置于木制梯形框架内。廿四连灯高达2丈,重上百斤,由壮汉一人双手握联灯底盘,力举胸前,前后4支长竿支撑,缓步而行。排灯,灯具横排,盏数较少。
  特技 踏高跷,跷木高约1丈左右,人数不定,化装表演《唐僧取经》、《铁公鸡》、《乌龙院》等剧中人物。闪镋叉,每班10人左右,头裹布巾,上身赤裸,摹拟京剧舞台枪花动作。甩火篮,用铜制碗形火篮2只,中拴4~5尺长绳,用双手甩舞,显现各种圆形图像,晚上点燃炭火,呈现各种弧状火带。舞龙,一般10余节,最长有24节,每节由一青壮年支撑,龙头还配1~2人拄持,在爵献前或街上起舞,后发展有珠龙,全身用彩色珠子串成龙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舞狮,又称狮舞,一般由2人藏身在假狮身内,一舞头,一操尾,在一扮武士执彩球者逗引下,模仿狮子形象动作,如搔痒、舔毛、打滚、抖毛、跳跃、跌扑、翻腾等,配合锣鼓进行舞蹈。也有单人饰舞小狮者。造趺(或作“皂夫”),两人为一对,由10岁左右儿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站于成人肩上,称“天盘”或“上盘”,肩负者称“地盘”或“下盘”,负童而走,随锣鼓节奏,摹拟戏剧动作,上下配合默契,流行于穿山、柴桥一带。
  说唱 由一个或数人组成,边说边唱边演,表达地方风情,俗称三百六十行。常见有《施老爷审堂》、《瞎子算命》、《送信客》等。
  其他 尚有讨“二百”头等。还有“囚犯起解”,饰男女“犯人”者身穿红或青色囚衣囚裤,背枷上铐,扮起解模样,追随于神轿后。另有“肉身灯”,表演者裸露上体,以金属钩钩住臂膀肌肉,下悬香炉或其他祭器,一般重20~30斤。后两类纯属禳灾避祸求神邀福迷信。
  灯会 新春灯会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十三到十八,两次上灯落灯,偶有延至二十的。光绪二十四年前后,昆亭圣山庙曾4次举办鳌山灯会,从正月十五到十八,用水冲叶轮和以线牵引各种人物造型活动,轰动沿海乡村。民国初期,县城各同业公会每年举办大型灯会,从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城区巡行。抗战前兴起提灯会。解放后多次举行元宵灯会,1985年3月在城关镇举行元宵灯会,各单位竞扎彩灯,百姿纷呈,多有用彩电闪光装置于机动车上参赛,万人空巷,规模盛大。元宵灯会中,并有各种形式音乐舞蹈特技表演。
  展览 1952~1977年大型展览有:1952年12月文化馆、公安局合办反动会道门罪行巡回展览,会道门骨干现身说法,业余剧团配合演出活报剧;1956年2月,农林局主办农业展览,展出文字、图表、实物和模型,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发展成就;1958年1月又举行为期7天的农业成就展览,同年10月在县城举办建国10年成就展览;1963年5月地主庄院展览,展出四川地主刘文彩庄院图照和县内地主庄院模型,1964年改为“阶级教育展览”;1966年2月举办农业学大寨展览,展出县内“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展期1个月;1967年7月“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举办“三忠于”展览,历时8个月;1970年4月人武部主办打倒“新沙皇”展览;1977年初举办揭露“四人帮”罪行展览;1977年10月举办《周恩来伟大一生》展览。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