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学校建设
分类号: G46
页数: 1
页码: 7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镇海县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历史演变,从私人或宗族集资向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转变。涵盖了投资数额、校舍建设情况和教学设备配备。
关键词: 镇海县 教学设备 分级管理

内容

镇海县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向以私人或宗族集资筹募为主。解放后则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单位自筹为辅。1951~1961年改建、新建教室1898个,占全县校舍总面积12.2%。1966~1975年,全县教育事业基建投资额57.05万元。1978年,28所中小学校舍新建、扩建项目30个,建筑面积14434平方米,投资总额69.46万元。1983年基建投资总额24万元,国家投资15万元,单位自筹9万元。1984年基建投资总额64.5万元,国家投资45万元,单位自筹19.5万元。1985年国家对学校基建投资158.5万元,较1949年1.56万元增长100倍。1982年全县40所中学、316所小学共占地面积1015亩,校舍建筑面积246360平方米。
  教学设备由省财政拨款和县财政拨款购置。至1985年,各校除已配置一般教学仪器外,较贵重的计有电影放映机6台,彩色电视机26台,收录机100台,物理视波器1台,录像机7台,激光光学演示器2台,投影仪8台,显微镜200台,电冰箱1只,烘箱10只,幻灯机30台。
  1985年,教育事业试行分级管理,财务切块到乡(镇)实行包干以后,农村学校的基建投资则以集体筹资为主,国家酌情给予补助。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