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师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3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教师队伍
分类号: G451
页数: 6
页码: 725-730
摘要: 这段历史文本主要介绍了民国初期镇海县教师队伍的来源、社会地位及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以及解放后教师的待遇、师资培训和素质提高等情况。教师队伍的构成、工资待遇、福利政策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变化历程。
关键词: 镇海县 社会地位 教师队伍

内容

民国初期,教师主要来源为旧制中学或旧制师范及师范短训班毕业生和经过短期培训通过甄别的塾师。30年代时奉化、鄞县、诸暨、象山、宁海等地教师流入,尤以奉化籍为多。40年代,因战事而失业失学的知识青年充任教师者日益增多。
  旧谚: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教师被认为“文人末途”、“坐冷板凳”没出息穷职。多数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由于接触新思潮,倾向进步,易接受革命思想,投身民主革命斗争。镇海教师在民主革命中的启蒙作用与组建中共地方组织中的骨干作用相当突出。
  五四运动后,镇海教师组织各种进步团体,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以进步教师为主体组织宣传队深入村镇演讲,揭露惨案真相,抵制、查封英货、日货,提倡国货。大革命时期,曹静渊等中共党员教师组建镇海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柴桥、霞浦、三门等部分小学建立中共党团小组,十七房、灵山等小学教师开办农民夜校、农运讲习班,宣传马列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江南地区群众在进步教师吴沛宁、周浩然等组织带领下,分别缴下灵岩乡自治公所保卫团和城区羊庙自卫团枪械,吴还组织崇邱区农盐民渡甬江缴下打〓街缉私营枪械。四一二反共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城乡,柴桥、澥浦、十七房、庄市、崇正、大碶石湫等小学和龙山等地教师仍坚持秘密革命活动。
  1929~1937年抗战前,崇正、新碶、时敏、石湫、林头、灵山、扎马、王贺、横河、蔚斗等小学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与全县中小学师生一起,投入抗日救国、反对内战活动,组织宣传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蔚斗等校教师编印《镇海呼声》,宣传团结抗日。
  抗战爆发后,以各地党团员、进步教师为核心成立抗日救国团体,宣传抗日,反对投降。横河以公德小学教师为骨干组织横河抗日救亡宣传团,成立海燕歌咏团、海鹰剧团。蔚斗、延陵、大碶、霞浦、柴桥、城区、庄市、团桥、培玉、澥浦、龙山、养蒙与前绪区各校教师也积极参加宣传,讲时事、教唱歌、演短剧、出壁报等,抗日救亡热潮遍及城乡。李侠民、李健民等数名青年教师奔赴延安参加革命,部分教师参加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柴桥、灵山、公德、蔚斗、延陵等校不少师生参加抗日和革命队伍,仅公德小学在1940年前就有40余名师生走上革命道路。沦陷期间,不少教师参加浙东根据地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参加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
  1946年夏,江南地区教师开展反饥饿罢教运动半个月,取得胜利。稍后,部分青年教师在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以学马列,觅真理,迎解放的树行工学团,并进行革命工作。1947年春,新碶地区教师在附近乡镇公演《升官图》,揭露官场腐败。
  1949年解放前夕,在中共三东工委和慈镇县工委领导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建立澥浦、镇海城区等党支部,配合解放军解放镇海,参加地方人民政权建设。柴桥地区教师为解放舟山群岛参加征借军粮及支前民运宣传。解放初期,全县教师又积极投入民主建村、土地改革等运动。
  新中国建立后,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全社会尊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政协委员中均有教师代表参加。因“左”倾思潮影响,1958年1月“整风反右”学习中有95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占全县教工总数6%,占全县“右派分子”总数56.2%,其中27名为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教师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师道尊严”遭批判,教师人格被侮,劳动成为惩罚教师手段,在“教育革命”声中,镇海、柴桥、骆驼、大碶4所中学的45名教师“下伸”农村学校任教。
  1978年后拨乱反正,强调并肯定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教师政治地位。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教师全部改正,恢复名誉。
  1983年对任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证书。593名连续从事儿童教育工作25年的教师获得园丁荣誉纪念章。县(区)乡(镇)各级领导不时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尊师重教风气在全县得到恢复发扬。教师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也不断涌现。
  第一节 素质
  解放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总体素质提高不快。
  1934年9月,省督学视察镇海教育状况报告中指出,全县“小学教师有百分之八十九以上未受师范专业训练”。1945年统计,合格的小学教师占69%,其中师范生仅占14%。
  1950年人民政府对失业教师及其他知识分子择优培训录聘。全县小学有正式教师、助理教师、见习教师1061名,其中民办699人,占65.8%。抽查670名教师学历,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4人,占60.3%,师范学历93人,仅占13.8%。1955年教师文化结构明显变化,1218名小学教师中,师范学历355人,占29.8%,初中以下333人,占28%。1962年民办教师队伍扩大,公立转民办219人,代课转民办28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院校停办,农村学校多从生产队知识青年中聘请教师,教师文化素质参差。1978年,民办教师通过招工、报考师范院校,全县教师文化素质逐年提高。1981年中师、高中毕业以上比率由1978年的32%提高到44%。1982年整顿、考核民办教师队伍,辞退教师273名。1984~1985学年,全县1913名教职员中专任教师1657名,有合格学历的占51.2%。
  1926年县立初级中学有教职员12人。1947年县中、辛中有教职员24人。解放后,从小学教员、失业知识分子中挑选相当学历、历史清楚、身体健康人员充实中教队伍。1952年中学44名专任教师中本科文化水平的10名、大专13名,年龄结构20~29岁15名、30~49岁25名、50~60岁4名。1956年初办县立初中7所,中学教职员人数增加,1959年有教职员256人。1969年始小学附设初中班,教师增加。1976年全县教职员工1458人,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仅占总数百分之十几。1978年起附设初中逐年“脱帽”,1985年有教职员工1461人,其中专任教师1117人,有合格学历的初中占41.2%,高中占54.7%。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国民基础教育加强,教师队伍不断调整、补充,至1985年,全县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总数3773人,为1949年的3.63倍,其中中学教师增长48.4倍,幼儿教师增长104倍。
  第二节 待遇
  工资 1939年(民国28年),《浙江省小学教职员待遇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教职员待遇由本俸、职俸、年功加俸、特别加俸四项组成。中师毕业者俸金23元,简师毕业经鉴定合格者俸金19元。1940年县立小学教师最高月俸为27.5元,最低为16元,平均为21.84元。
  沦陷期间,教师月俸按稻谷折算。
  1946年后,镇中心学校(如柴桥)月均530余斤(稻谷),乡中心学校(如澥浦)500斤,保国民学校(如清湖一保)470余斤,较好的私立小学(如湾塘)600余斤。然多未能如数兑现,当时教师因欠薪怠教之事时有发生。
  新中国成立初,实行折实工资制,每折实单位折人民币5角左右,小学教师月折实工资一般为140斤大米。
  1952年以工资分为月工资计数单位。每工资分折2角2分。小学教师一般每月110工资分,代课教师75~95工资分。中学教师月工资分:校长265.5~285,教导238.5~265,教员174~245,职员145~190。1953年折发现款,小学教师月工资一般20余元。1954年中小学教职工调整工资,小学教师提一级的200余人,提二级的10余人。
  1956年4月工资改革,实行货币工资制,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由30元(新人民币)增至39元,平均增长32%。
  中学教师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小于小学教师。镇海中学工资水平校长104元,教导主任83元,教师44~74元,职员41~53元,工友26~34元。60年代初暂时困难阶段,教师生活艰苦。1962年据骆驼区调查,小学教师月均工资30.61元。1963年调整部分教职员工工资,升级面57%。中学月均工资53.08元,小学月均工资40.7元,有47人按月领取海岛补贴。“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公办教师回队任教,工资改为工分加补贴。1971年调整低工资,普调一级,1977~1979年两次给40%教职员调高工资。1979年10月起实行班主任津贴,中学每人5~7元,小学4~6元,民办教师减半计发。1981年,全县教职工普加一级工资,中学教师月均工资50.9元,小学教师47.8元,幼儿园教师47元,民师每人年补50元。1983年,对1966年底前大中专毕业的又补升一级工资。
  1985年全国改革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制度,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按不同职能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4个组成部分),并实行教龄津贴。1978年底以前编内民办教职工与同等学校公办人员同等幅度增资。从该年起公、民办教师全部实行工资制。改革后中学行政教学人员月均工资93元,人均增24元,小学月均工资86元,人均增26元,幼儿园月均工资86元,人均增25元;中学职工月均工资82元,人均增20元,小学月均工资82元,人均增21元,幼儿园月均工资73元,人均增15元。
  劳保福利 解放前民国政府虽有教师劳保福利条文,但流为一纸空文。报上时常出现“小学教师老病凄苦,身后萧条,死后难以成殓安葬”的报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发实施一系列关于教师福利待遇的规定。
  1951年起教师患病和女教师做产享受病产假待遇。1953年女教师产假由45天增至56天(1984年起增至90天,难产和双胞胎另加14天)。1958年起公办教师享受探亲假。1985年7月丧假扩大到死者女婿、媳妇。
  1952年12月起公办教师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64年实行公立学校教职工子女统筹医疗制度,“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止,1978年恢复。1985年全县公民办教师首次进行健康检查。
  1956年1月起执行公办教职工退休、退职制度。1978年6月起执行离休、退休、退职新办法,1979~1982年一度实行离退休教职工子女顶替招工措施。
  1953年起对因公牺牲、致残及病故教职工,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丧葬费、补助费及遗属恤金。1954年公办教职工按规定享受困难补助,金额为教职工工资总额2.5%左右。1980年,教职工中只生一个子女的实行独生子女补助,年补50元。
  1984年县委规定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中教四级、小教二级,家在农村的配偶和15周岁以下子女,允许将户粮迁往所在地城镇落户,或就地转为非农业人口,供应商品粮。全县“农转非”6人。1985年“农转非”扩大到中教五级、小教三级。
  1978年起享受书报费、卫生费、暑期清凉饮料费及副食品补贴、肉价补贴,1979年享受班主任津贴。1985年起全县9个山区、海岛教师享受人月均5元生活津贴。
  1981年镇海中学投资9万元,首建教工宿舍20套,计1140平方米。1983年城关一校、柴桥中学、大碶中学先后新建教师宿舍楼。以后,多数乡镇中小学教师住房陆续兴建。
  第三节 师资培训
  1931年10月省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招收刊授学员,发行《进修半月刊》,镇海县第一届参加27人,第二届5人,第三届8人,第四届30人。1945年教育科督导120名小学教师参加自学进修,学习《小学课程标准》和《教育心理学》,为期一学期。1942年暑期曾举办小学教师培训班,次年改为教育研究会,参加者多是青年教师,每期40~50人,为期40天左右。
  1943年抗日民主政府在龙山举办小教暑期训练班。
  1950年后,县人民政府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函授、调干学习及选送去师范院校深造等多种形式培训师资。1951~1956年先后选送50余名小学教师至鄞县初级师范、绍兴师范和各种业务训练班学习,选派50余名教学骨干参加各种培训班轮训。1953年,10余名中、小学教师分别被选送至华东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深造。1958年始组织教师参加函授,参加第一期中师函授6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轮训工作停顿。1977年后重新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工作,每年举办寒暑假中小学教师备课班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发挥县、区、社教研网作用。1979~1985年全县参加中师函授的教师547人,结业420人;参加高师函授176人,毕业122人。1984年359名未达到初中毕业的小学教师参加中师函授。经统一考试,语文合格率70%,数学合格率67%。1985年,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217名教师参加《浙江教育》主办的《教育学》、《心理学》刊授学习,经省统一考试,合格率90%。此外还举办体育教师、行政干部、初中教师等培训班及3期共128人参加的退休教师顶职子女培训班。1978~198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受训人数4654人次。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