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划 统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9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4
页码: 659-6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3年后镇海县计划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统计机构的建立和统计工作的演变。在诸如“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等历史时期中,描述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情况、调整和救灾措施、以及后续经济改革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普查和调查统计工作。
关键词: 镇海县 计划 统计

内容

第一节 计划管理
  体制 解放前无完整经济管理体制,机构也不健全。
  1953年后,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简称“一五”计划)。1954年9月建立县计划委员会,负责全县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编制发展国民经济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组织日常计划管理、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各单位经济活动纳入统一计划轨道。“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几经变动,1977年5月复建计划委员会,1984年10月与经济委员会合并称计划经济委员会。县属各企业局及局级企业单位均设相应计划部门。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物资分配、商品流转、外贸出口和地方外汇使用、综合财政、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人口、劳动工资和集体福利等10项。
  国民经济计划实施 解放初,致力执行中央制定的稳定市场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和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等政策。在农村完成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在城镇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打击投机倒把,鼓励合法经营。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服从于国家计划,发展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加强对主要工农业产品计划收购和调运,保证市场供应,平抑物价,建立市场管理制度,确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使工农业生产得以较快发展。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294%,农业总产值增长61%,农副产品采购额增长10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65%。
  “一五”计划起步时(1953年),全县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财力不足,经济管理缺乏经验。根据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和国家“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着重理顺经济关系,促进国民经济转轨变型。积极发展全民所有制现代工业、商业,农业实行互助合作,组织手工业,限制、利用、改造私营工商业。1957年全县农业、手工业基本实现合作化,私营工商业完成公私合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居民购买力和消费品可供量之间基本平衡,市场繁荣,物价稳中有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5年内全县工业总产值每年增长13.49%,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3.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每年增长12.08%,农副产品采购额每年增长14.04%,职工工资总额每年增长23.52%。1957年全民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952年的9.6%上升到79.2%,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952年的90.4%下降到4.7%,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1955年增长5.35倍。农业集体经营耕田面积占总耕田面积97.3%,粮食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4.46%,棉花总产量增长2.55倍,生猪饲养量增长2.44倍。
  1958年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伊始,兴起一场以高指标、高措施为先导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标志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夸大主观意志作用,否定客观规律,社会生产力遭受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导致1959年起历时3年的严重经济困难。至1963年初,镇海境内工业总产值下降10.47%,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减少11.88%,农业总产值下降6.47%,粮食总产量减少7.58%,棉花总产量减少36.08%,生猪饲养量减少63.35%,农副产品采购额减少17.82%,交通货运量减少68.7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因价格上涨而增长21%。在此期间,曾发展一批工业企业,全面平整农村土地,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为镇海经济发展创造一定条件。
  为纠正“大跃进”失误,1961年后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采取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大力发展和支援农业,恢复传统手工业和发展轻工业生产,加强经济管理,稳定市场,回笼货币,逐步调整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等措施。1965年工农业生产恢复正常发展速度,市场供应情况改善。是年工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45.36%,农业总产值增长67.81%,粮食产量增长37.19%,棉花产量增长3.62倍,油菜籽产量增长1.38倍,生猪饲养量增长4.89倍,货物运输量增长6.11倍,农副产品采购额增长44.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1.77%,城乡人民生活消费基本恢复至1957年水平。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计划管理机构瘫痪,计划编制工作被迫停止,生产建设处于无政府状态。1974年国家定点镇海建设镇海港、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和渔业基地等大工程项目,全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三五”期间(1966~197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5.64%,“四五”期间(1971~1975年)年增长率提高到8.57%,其中工业总产值“三五”期间年增长率7.72%,“四五”期间年增长率20.16%。至1975年,建成化肥厂、盐化厂、制药厂、汽车电器厂、电子元件厂等一批骨干企业,乡镇工业从无到有,形成系统。全县工业企业发展至264家,比1965年增加82家,比1970年增加87家,职工25714人,比1965年增加17753人,比1970年增加13681人。同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抗旱能力从1965年的38天增至51天;耕作、排灌、运输机械拥有动力从1965年的6487千瓦增至21500千瓦;旱涝保收农田也从1965年的12.5万亩增至18.2万亩。
  1979年起计划管理工作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镇海丝织厂、棉纺织厂先后投产,轻重工业比例有所改善;分批整顿企业,加强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向加深内涵为主转化,加快技术改造,外贸产品生产有所发展。同时,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依靠政策和科学,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并使农业多余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推动乡镇企业发展。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原则,城市开始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的改革,使企业在计划安排、产品购销、利润分配、资金运用等方面,逐步有自主权。“五五”计划期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增长15.13%,农业总产值年增长8.81%,货物运输量年增长21.37%,基本建设投资额年增长50.11%(含国家对重点项目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12.0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增长12.35%。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年增长11.8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9.44%。
  “六五”期间(1981~1985)为经济体制重要转换时期,计划管理工作在坚持改革、开放前提下,进一步贯彻调整经济方针,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发展消费品和社会急需产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稳定物价,繁荣市场。1984年10月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对企业计划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计划管理范围也扩大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民生活等領域,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业体系,以轻纺工业和乡镇工业为重点地方工业体系,提前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一番目标。
  198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15344万元,人均为2494元,人均国民收入1133元。工农业总产值92543万元,比1980年增长142.7%,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14.61%,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第二节 统计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由县政府各科室分业进行,1947年曾设统计室。
  1952年8月,县人民政府秘书室配专职统计员,次年设统计科,1963年6月建统计局。“文化大革命”初,统计机构撤销,由县生产指挥组兼管。1970年10月生产指挥组综合办公室改为计划办公室,统计工作附在县计委内。1981年12月复建县统计局。
  50年代,经济建设科局配有专职统计干部。60年代,商业、供销、工交等部门设计划统计股。1978年后,各区、乡建工业、农业、计划经济等办公室分口负责统计工作,大的企业单位置计划统计科室或人员,形成完整的统计系统。
  内容 解放初,为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需要,对户数、人口、阶级成份、耕田和工商企业等社会、经济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建立县级统计机构后,统计工作逐步规范和完整。始以农业统计为主,并有工业、商业、基本建设、劳动工资等专业统计。因执行“双轨制”统计制度,财政金融、交通邮电、文教卫生等统计,仍由各业务部门负责。80年代起,统计范围不断扩大深化,增加农村和城镇居民住户统计,以计算社会总产值、净产值和国内(国民)生产总值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平衡统计,物价调查统计,计算物价指数,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效益统计等。80年代末,社会经济统计内容有人口和劳动力统计,农、林、牧、渔、水利统计,工业统计,建筑业统计,固定资产增资统计,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统计,物价统计,人民生活统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统计,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统计,卫生、体育、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事业统计,金融、保险业统计,财政和财务统计,政治、法律和民政统计等。每项专业统计,均按国家统计标准设置调查项目、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及分类目录,均严格按国家统计标准执行。
  方法 1953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完善定期报表和年报制度,并成为国家搜集统计资料主要方式,沿用至今。定期报表主要有月报、季报和半年报。除统计报表外,尚有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统计调查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进行过几次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1950年和1985年2次工业普查,1953、1964、1982年3次人口普查。1950年工业普查由县政府直接负责。1985年第二次工业普查时建立办公室,对80年代后几次普查的资料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一、二次人口普查,调查指标为人口总数、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第三次普查项目增至19个,实行统一地址编码、行业、职业分类标准,严格质量控制和抽样验收。此外还进行多次物资库存普查。
  1959年根据国家要求进行农业产量抽样调查。1983年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按抽样调查原理,用抽户登记办法对农业产量进行调查,以后又分别建立农民住户家庭收入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常用于各业务部门,如商业、供销部门对春耕生产资料需求、秋后旺季市场供应等,先以此法进行调查,然后全面推算。
  资料发布 50年代起,统计工作强调为计划经济服务,按期完成编报分析任务。1984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在保守国家机密和私人家庭秘密前提下,准确及时向各方面提供统计信息,为全社会服务,以多种形式发布统计资料。1978年开始每年编印《镇海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汇编》;1979年编印《镇海县建国30周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巨大成就》;1984年编印《镇海县建国35周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巨大成就》;1985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80年代后期,逐步对各项调查统计资料,通过M28型微机进行汇总处理,以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进程。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