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筑施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8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建筑施工
分类号: F426.91
页数: 2
页码: 649-6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镇海缺少专业建筑勘察设计单位,建筑多由能工巧匠设计,并依样施工。随着时代发展,建筑设计和施工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队逐渐转化为建筑生产合作社,建筑安装企业逐渐增多。施工设备从手工工具逐步升级为机械设备,如塔吊、起重设备、动力机械等得到广泛使用。
关键词: 镇海县 建筑施工

内容

第一节 建筑设计
  解放前,境内无专业建筑勘察设计单位,重要建筑均由能工巧匠设计绘图,依样施工。清末民国初,县城贺鸿元营造厂创立者贺志奎,善于设计并建造大宅,当时城内吴杰故宅、胡亨房、虞松房、白均房、朱玉房、朱仲房、胡恭敏房等宅第均为其设计承造。民国时期,县内先后建造10余座较大规模西式楼房,多由沪甬营造厂设计承造。
  1952年县水利部门土木工程人员自行设计建造县人民大会堂。1956年城关手工业社自行设计建人民剧院,对地基承载力通过现场试压确定。1964年起,县建筑工程队派员进行设计代培,房管所引入设计人员。1969年县建筑公司建立设计小组,1975年县建设局成立建筑设计室,1984年10月更名为建筑设计处,后又增加建筑勘测业务。1985年,设计处有人员15名,其中工程师4名,累计建筑设计面积37.85万平方米。
  第二节 建筑队伍
  旧时建筑工人散居城乡各地,规模大的称作坊,有石作坊、木作坊和泥水作坊等,作头即老板,雇佣徒弟或客师3~5个不等,需要时增聘客师。清末民国初,县城创设贺鸿元营造厂,集石、木、泥水匠为一体,延至1934年闭歇。抗日战争以后,县城少数作坊改名为营造厂,较有名气有叶攸记营造厂。
  解放初,各地木、石、泥水等建筑工人组织手工业工会取代作坊。1952年后渐转组为建筑生产合作社。1969年起,单一工种合作社发展为多工种、多功能的建筑工程公司或建筑工程队。1974年后,镇海港区、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等大工程建设上马,部、省属建筑安装企业迁镇海落户,先后有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三建设公司、交通部上海航道局第二航道工程处、第三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和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等。至1985年底,全县有建筑安装企业70余家,其中全民所有制9家。从业人员计13686名,年产值21928万元,占社会总产值9.9%。县属主要建筑单位有镇海县建筑公司和镇海县房屋拆建公司。1985年,经宁波市城乡建委批准为四级施工企业的有骆驼建筑工程队、贵驷建筑工程队、庄市建筑工程队、湾塘建筑工程队、澥浦建筑工程队、江南建筑工程队、高塘建筑工程队、邬隘建筑工程队、大碶建筑工程队和白峰建筑工程队等10家。
  镇海县建筑工程公司 1956年前为城关镇建筑生产合作社,后发展为木业、泥业和石业3个生产社。1959年扩建为镇海建筑工厂,一度转为合作社。1965年改为县建筑联社建筑工程队,1969年11月更今名。1985年由省城乡建设厅批准为三级施工企业。是年有职工3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名,拥有固定资产134.2万元,年产值417万元。
  镇海县房屋拆建公司 建于1978年,与县房地产管理处合署,下设房屋修建工程队,属大集体性质。1982年后成为专业建筑施工单位,1985年被省城乡建设厅批准为三级施工企业。是年有职工37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名,拥有固定资产49.8万元,年产值301.87万元。
  第三节 施工设备
  历来建筑工人使用刀、斧、锯、刨、鎚、锤等手工工具生产,大件建筑物则用人力扛抬安装。60年代起,县建筑工程公司采用杉木作独立把杆,以手拉葫芦起重,吊装各种钢筋混凝土屋架。1968年始搭杉木井字架,用于镇海水厂的水塔安装;1970年建柴桥砖陶厂40米高烟囱时,首次采用钢铁井架、电动卷扬机起重。80年代始,普遍采用钢质井字架塔吊,配套16吨/米、49吨/米电动卷扬机起重,以及水泥拌和机、灰浆机、振动机等动力机械。70年代起逐步推广平板刨、压刨机、打眼机、锯榫机及带式、圆盘式锯板机等机械工具取代旧木工工具,且多用电力启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