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贸易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2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贸易市场
分类号: F713.58
页数: 3
页码: 577-5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贸市场在解放初期全县有60处,经历了多次整顿和关闭,1978年后逐渐恢复活跃。1985年共有农贸市场48处,上市量和成交额大幅增加。粮油市场在1953年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经历了多次开放和关闭,1980年改称粮油市场并常年开放。
关键词: 镇海县 商业体制 贸易市场

内容

农贸市场 解放初,全县有集市60处。1953年1月各地先后召开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集市贸易关闭,影响正常农副产品交易。1961年根据省有关规定,集市贸易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时“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少集市濒临闭歇。
  1978年后,农村集市贸易开始活跃,1979年上市品种由原来50种增至135种,上市量计1102万公斤,成交额321万元。1983年全县农贸市场28个,上市量3582万公斤,成交额计2573万元。1985年共有农贸市场48处,大多由露天市场改为棚屋市场,并为每日集市。据城关、骆驼、庄市、大碶、柴桥5大集镇统计,上市量5615万公斤,成交额5594万元。
  1954年在柴桥、骆驼建立牲畜交易市场,1956年耕牛交易量353头。80年代起因耕牛减少而消失。
  粮油市场 1953年11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次年6月,全县成立21个国家粮食市场,允许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后,余粮进入国家粮食市场交易。10月整顿粮食市场,由7个中心市场带动9个交易网点。是年粮食市场上市量共计1238.65吨,成交量1175.4吨。1956年又设河头、贵驷、小港、新碶、霞浦、郭巨6个流动粮食市场,同年上市量为1121.75吨,成交量为1111.3吨。1957年8月接省粮食厅通知,关闭所有粮食市场。1963年8月全县重建粮油交易市场10个,至1964年1月底,成交量1027.1吨,11月复关闭。12月底,全县再度恢复国家粮油交易所10个。1965年成交粮食2352.25吨,油脂75吨,国家议价收购粮油293.9吨。“文化大革命”期间,粮油市场曾一度关闭。1973年秋,又短期恢复城关、骆驼、小港、大碶、柴桥、郭巨等6个粮食交易市场。1979年在城关、骆驼、大碶、柴桥4集镇恢复粮食交易所,1980年改称粮油市场,常年开放,仅在国家粮油征购期间暂停营业。1983年全县粮油市场成交大米210吨,油料94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