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2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体制
分类号: F727.55
页数: 6
页码: 574-5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体制的情况。其中包括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个体商业、贸易市场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商业 体制

内容

第一节 国营商业
  商品经营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商业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1949年9月后,中国花纱布公司宁波分公司先后设范市、柴桥、梅山等棉花收购处。1951年3月中国百货公司宁波分公司设柴桥经营组。9月县专卖事业分处成立。次年6月设百货公司镇海经营组。8月全县棉花委托县供销社代购,原有3个棉花收购处由县供销社接管。1953年调整商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先后撤销百货公司镇海和柴桥经营组。1955年7月县专卖事业分处改称中国专卖公司镇海县公司。1956年7月设百货、纺织品、贸易、食品、专卖5个县公司,并在骆驼、庄市、大碶、柴桥、郭巨等地设立3个百货和5个专卖批发商店、5个食品购销站。1957年5月纺织品和贸易两公司并入县百货公司;7月设中国百货公司柴桥商店。1958年5月实行“政企合一”体制,乡镇国营企业分别并入区供销社。同时国营专业公司与供销社采购批发站合并,改组为食品、生活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采购等经营部。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各区供销社、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小组)、个体小贩分别组成镇海、骆驼、庄市、长山、大碶、柴桥、三山、郭巨8个人民公社供销部,实行“人员和资产下放,政策、计划、流动资金统一管理,财政包干”,多渠道商品流通体制遂改为国营商业独家经营体制;县城商业网点由原来420个减至68个。1961年6月《商业四十条》下达,10月撤销各人民公社供销部,在城关和柴桥增设国营百货、工业器材、食品、饮食服务等商店。
  1963年2月重建县百货、食品、水产供销3个公司和饮食服务总店,在柴桥设军需物资供应站。8月县食品商店改称烟糖酒商店,11月重建县食品公司。1965年7月县百货、糖烟酒公司与县医药商店合并称县综合贸易公司。“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属公司机构屡有更迭。1979年2月县副食品公司改称县糖业烟酒公司。1984年7月,扩大各企业经营自主权、劳动人事权和财务权,改革批发体制,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12月成立工业品贸易中心。1985年计划分配商品由1980年146种减至21种。是年对利润在8万元以下小型国营零售企业与饮食服务业,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改”和“租”的体制改革。至1985年,全县国营商业有百货、五交化、食品、烟糖酒、煤炭、石油、医药、城北商业、饮食服务等8个县公司与工业品贸易中心,共有职工1423名,年销售总额13737万元,实现利润468.1万元。
  粮油购销 1950年7月,建立中央公粮镇海县分库,下设6个区级粮库。1951年4月成立中粮公司镇海办事处,主营粮食收购、批发、销售业务。1952年全县有粮食购销点54处。次年7月,中粮公司镇海办事处撤销并入粮食局。1954年2月区粮库改建为7个区粮管所。1956年7月设粮食采储、供应、种子、饲料、油脂5个县支公司。12月撤销除油脂外其他4个支公司。1963年重建县粮食局,设城关、骆驼、柴桥等6个区粮管所。7月开始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粮合理流通。“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经营管理机构多次撤并调整。1979年12月成立县饲料公司和粮油信托贸易公司,1984年改称粮油议购议销公司。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合同定购。同年县粮食议购议销公司改称粮食贸易公司,是年共有粮油购销站36个,干部职工1166名,年销售总额4986万元,净亏9.8万元。
  物资供应 1953年起,全县所需钢材、水泥、木材、农机具、机电产品等重要物资,由工商科和计委统一分配,委托县供销社代营,使计划供应与市场交易相结合,有调拨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差别。1957年取消市场供应,主要物资概由国家计划分配。
  1963年3月成立县物资综合公司,7月成立县木材公司,8月建县农机公司。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业务长期得不到发展,物资管理机构亦几经变动。1971年后,物资部门组织计划外货源,以补充计划分配不足。1973年8月成立县生产资料服务公司,1979年4月改称县物资贸易公司。9月撤销县物资综合公司,分别建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建3个县公司。在经营体制上,逐步使计划分配型转向开放经营型,单一流通渠道转向多渠道流通,行政型转向服务型,单轨制价格转向双轨制。1979年9月成立柴桥、骆驼两个物资供应站,1981年1月又建大碶、白峰2个物资供应站。1983年8月县物资贸易公司仍改为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次年9月,柴桥、大碶、骆驼3个物资供应站改称物资供应公司,白峰站改为供应点。10月成立县物资总公司。1985年5月成立县物资开发公司。
  1985年县物资部门有干部职工271人,销售总额4901万元,实现利润166.91万元。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县社 1950年2月建立县供销商店,4月改组为县供销合作总社,在龙山、柴桥、大碶、庄市设供销站,小港设供应组,以供应大米、肥料为主,兼营代购稻谷、茶叶、棉花。1956年2月至1957年2月,棉花、茶叶等主要农副产品划归县采购站经营。1958年10月并入宁波市,1963年重建县供销社。至1985年,共有职工(含基层社)4259人,社员股金278万元,年销售总额23432万元,实现利润603万元。
  基层社 1950年5月后,城关、临江、庄市、万嘉等乡镇始建合作社,到1952年底,共建基层社30个,社员61718人,股金7.7万余兀。
  1954年11月除城关消费合作社与昆亭供销社外,其余改建为骆驼、庄市、长山、大碶、柴桥、郭巨6个区社,下属专业商店49个,棉花收购站3个,分站48个;共有干部、职工540人,社员59335人,社员股金10.8万余元,年销售额979.6万元,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49.3%。
  1958年10月所有基层社分别改建成8个人民公社供销部,成为国营商业基层单位。1961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供销部,恢复31个基层社。1962年6月基层社改建成5个区社和三山供销社。次年5月撤销镇海区社,新建湾塘区社,7月重建庄市供销社。1983年3月改建大榭分社为大榭供销社。9个基层供销社经体制改革恢复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增股金124万元,增社员2160人。同时县社对各公司和基层社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基数承包,超利分成”。
  第三节 集体商业
  1956年全县小商贩组成合作小组389个,从业人员3090名;同年营业额1125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6%。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合作小组与商店分别并入人民公社供销部。1961~1962年10月,从国营商店和供销社陆续退出小商贩2212人,重组合作商店178个,合作小组278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合作小组(商店)经营受到种种限制。1972年大部分下伸合作商店由区供销社接收改为生产大队代购代销店。1978年共有代销店292个,从业人员441名,资金25、万元,代销金额705万元。
  1978年后,国家放宽对集体商业政策。1980~1981年,新办集体商业109个,安置待业青年865人,营业额691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1982年全县合作商店实行各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4年体制改革,合作商店贯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的政策。至1985年,全县有纯商业合作商店117家,从业人员1318名,流动资金214万元,年销售总额3600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4%,实现利润35.4万元。饮食服务合作商店57家,从业人员719名,流动资金42万元,营业额306万元,实现利润11.4万元。供销社农村双代店237家,从业人员353名,资金24.83万元,代购代销额487万元。
  第四节 个体商业
  1956年私营商业改造后,全县尚有个体商贩63户,从业人员82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个体商贩直接过渡到人民公社供销部,其经营业务受到限制。1978年全县个体商贩仅182家,资金1.66万元。1978年以后,个体商业渐有发展。1982年全县个体商贩682家,从业人员691名,资金6.7万元,营业额107.5万元,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0.7%。1984年个体经济迅速发展。是年个体商贩计6802家,从业人员9941名,其中城镇个体户1289家,从业人员1721名;农村个体户5513家,从业人员8220名。共计资金943万元,营业额1806万元。至1985年,个体工商户8930家,从业人员共13351名,资金1551万元,营业零售额1266.9万元。
  第五节 贸易市场
  农贸市场 解放初,全县有集市60处。1953年1月各地先后召开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集市贸易关闭,影响正常农副产品交易。1961年根据省有关规定,集市贸易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时“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少集市濒临闭歇。
  1978年后,农村集市贸易开始活跃,1979年上市品种由原来50种增至135种,上市量计1102万公斤,成交额321万元。1983年全县农贸市场28个,上市量3582万公斤,成交额计2573万元。1985年共有农贸市场48处,大多由露天市场改为棚屋市场,并为每日集市。据城关、骆驼、庄市、大碶、柴桥5大集镇统计,上市量5615万公斤,成交额5594万元。
  1954年在柴桥、骆驼建立牲畜交易市场,1956年耕牛交易量353头。80年代起因耕牛减少而消失。
  粮油市场 1953年11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次年6月,全县成立21个国家粮食市场,允许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后,余粮进入国家粮食市场交易。10月整顿粮食市场,由7个中心市场带动9个交易网点。是年粮食市场上市量共计1238.65吨,成交量1175.4吨。1956年又设河头、贵驷、小港、新碶、霞浦、郭巨6个流动粮食市场,同年上市量为1121.75吨,成交量为1111.3吨。1957年8月接省粮食厅通知,关闭所有粮食市场。1963年8月全县重建粮油交易市场10个,至1964年1月底,成交量1027.1吨,11月复关闭。12月底,全县再度恢复国家粮油交易所10个。1965年成交粮食2352.25吨,油脂75吨,国家议价收购粮油293.9吨。“文化大革命”期间,粮油市场曾一度关闭。1973年秋,又短期恢复城关、骆驼、小港、大碶、柴桥、郭巨等6个粮食交易市场。1979年在城关、骆驼、大碶、柴桥4集镇恢复粮食交易所,1980年改称粮油市场,常年开放,仅在国家粮油征购期间暂停营业。1983年全县粮油市场成交大米210吨,油料94吨。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