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私营商业及其改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1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私营商业及其改造
分类号: F721.4
页数: 5
页码: 570-5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私营商业及其改造的情况。其中包括民国时期商业、调整、改造等。
关键词: 镇海县 私营商业 改造

内容

第一节 民国时期商业
  明清以来,镇海商业已有一定规模。民国初,以县城与柴桥最盛,澥浦、骆驼、大碶次之,范市、龙头场、团桥、庄市、贵驷、沙河、万嘉桥、小港、新碶、霞浦、郭巨等集镇亦称兴旺。农副产品交易盛行集市制,全县有固定集市60个。
  由于港口货船进出较频,报关行、代理行随之兴起。1932年(国民21年)有报关行9家,代理行135家,其中米行5家、木行25家、柴炭行21家、山货行14家、猪鸡鸭行10家、砖瓦行20家、茶叶行19家、杂货行7家、八鲜(蔬菜)行14家。是年《浙江建设统计》载:县输入最多商品有竹木50万元,柴炭30万元,棉布20万元,大豆30万元,大米50万元,煤油30万元;输出商品最多的有棉花70万元,水产品40万元,水果10万元,茶叶3万元。
  1936年,全县有商行2062家,其中座商1061家,从业人员3809名,资本145.87万元,余为摊贩。县城有商行428家,从业人员1375人。柴桥镇有商行230家,俗称“九间头”、“十三行”,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
  渔商业历史悠久。1938年,全县有渔行43家,其中澥浦11家、县城9家、新碶10家、穿山3家、柴桥10家,职工422人。总资本45万元,年总营业额357.5万元。当时,除经销县内渔民渔获物外,舟山渔民捕获之水产品亦多投售镇海各港,同时又将大量农副产品运回舟山出售。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京、上海、杭州相继沦陷,上海与内地交通受阻,镇海一度成为重要中转港口。甬江口外常泊大小客、货轮20~30艘,通过驳船进口大量军用物资、工业原料、药品和日用生活品;出口猪鬃、桐油、茶叶、棉花等。再由代理商行转销内地。多时日进口量达1万吨以上,出口5000吨以上。至1941年4月,镇海、宁波相继沦陷,中转业务被迫停歇。是时县城武宁镇又被日本军焚毁,城内商店仅存340家,比战前减少21%。柴桥镇遭日机轰炸,至1941年沦陷时仅存商店149家,比战前减少三分之一。
  1941年镇海沦陷后日军控制甬江,澥浦和新碶取代宁波港成为海运要口。澥浦镇设有各种商行40余家,辽、冀、鲁诸省之生油、红枣、胡桃、粉干及上海产日用品运集澥浦,然后转销宁波等地,畸形繁荣达4年。
  抗战胜利后,私营商业一度出现生机,未几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物价暴涨,捐税苛重,私商不堪重压,致商业萎缩。1948年,全县私商(包括摊贩)1922户,其中县城275家。从业人员749名,柴桥镇209家,从业人员606名,大部分商店处于半停业状态。
  1936年,叶谋兴等人发起成立镇海有限责任农产品(蔬菜)运销合作社。当年全县发展运销合作社4个,社员203人,股金1258元。1939年9月,新碶镇顾荆庸在共产党员帮助下组织第六区农业信用生产合作联社。1940年春荒时,贷款购粮平粜,组织生产自救。同年9月,柴桥镇抗日妇女分会发动妇女筹资400余元,成立柴桥镇妇女合作商店。1943年5月,汪伪政权亦办起合作支社16个,强行收购农产品,销售日用品;抗战胜利时,资财由国民党政府接收。1946年,先后成立镇海城区机关团体员工消费合作社、小港镇盐民产销消费合作社、中国合作事业协会镇海支会与大浃江渔业生产运销合作社。1947年6月,由县农会为主体成立镇海合作社联社,并在柴桥设土产推销处。至1948年,有股金1130万元,专营社15个,其中棉花生产运销合作社13个,渔业生产运销合作社1个,城区信用合作社1个,社员3130人,股金17586万元。乡镇社11个,社员671人,股金4503万元,保社68个,社员3008人,股金2825万元。至解放前夕,全县有各类合作社95个,社员6809人,股金26004万元,解放时全部解体。
  历史名店
  元记官酱园 位于县城大道头。道光三十年(1850)创建,资金钱4000贯,在宁波、庄桥、费市、洪塘、姜山、庄市和县城西门设分店9处,从业人员150名。其“贡方乳腐”出口香港和南洋群岛,内销“元记抽油”闻名远近。1940年宁波甬号分店被日机炸毁,次年镇海失陷,费市、庄桥分店被迫关闭。抗战胜利后通货膨胀,分店相继倒闭。解放前夕仅存镇海总店,从业人员16名。
  大生堂药店 位于县城半街。光绪元年(1875)创建,从业人员30余名。自行选料加工丸、散、膏、丹、胶、药酒300余种。1940年遭日机炸毁仓库10间。至抗战胜利,财产损失近半。解放前夕,从业人员10余名。
  馀三绸布店 位于县城南街。创于清光绪年间,从业人员10余名。经营特点为放摺赊销,送货上门,但货价高于同业10%左右。抗战期间关闭。
  大章布店 位于县城南街。1926年开业,从业人员10余名。现款交易,销价低于同业。抗战期间被炸毁关闭。
  三阳泰南货店 位于县城横街头。宣统二年(1910)创建,从业人员10余名。专营零售,商品种类较全。抗战期间为日军焚毁。
  镇生泰百货店 位于县城南街。民国初年开业,从业人员10余名。原以零售为主,后专营百货、食糖、煤油批发业务。抗战期间关闭。
  华章百货店 位于县城半街。1925年开业,从业人员6名。兼营租赁结婚礼服,后增设皮鞋作坊。抗战时营业一落千丈,由店员集资盘下,维持职工生计。
  日茂蜡烛店 位于县城南街。光绪四年(1878)开业,前店后场,从业人员7名。
  老文兴丝线店 位于县城米行街。从业人员16名,兼营百货。抗战时关闭。
  养正堂药店 位于柴桥大街。道光七年(1827)开业,从业人员16名。自制养正眼药水,享有盛名。1956年公私合营时改为柴桥药店。
  第二节 调整与改造
  商业调整 解放初,国民党飞机轰炸,物价波动,私商经营受挫。1950年3月后物价渐趋稳定,但群众购买力低,商品供过于求,不少私商营业额下降,有的难以维持。是年,政府调整商品批零和地区差价,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予以照顾。1951年4~8月全县进行私资重估和工商登记,核准座商1648户,从业人员256名,资本额93.7万元;行商149户,资本额1.73万元。1952年1~8月私商营业额708.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不少私商经营仍有困难。以后,政府采取银行贷款、减轻税负、组织初级市场商品交流会、适当扩大日用工业品批发零售差价、减少供销社经营品种等措施,鼓励私商经营积极性。1953年私商营业额942.9万元,比上年增加19.4%。
  改造粮油棉布商 1953年9月全县有粮商47户,从业人员51名,其中粮行9家,粮店14家,粮摊20户,粮贩4户。11月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所有私营粮商停止营业,国家按原价收购存粮,并安排人员工作。1954年初,城关、柴桥粮食代销店相继成立。1955年2~8月分别安置14户粮商14人至城关、柴桥、大碶、骆驼、庄市等粮食代销店工作,其余28户31人转其他商业或农业、手工业,其中吸收为国营粮食企业职工4人。全县53户(从业人员152人)私营食油零售商店全部改造为食油经销店。
  1954年全县有私营棉布商店62户,从业人员114名,资本7.1万余元。同年8月县、区成立商改办公室及商改领导小组。根据逐步改造方针,采取以经销为主的改造形式。62户私营棉布商店改造为经销店48户,转其他商业6户,转农业4户,转手工业1户,闭歇3户。棉布商改造后,月人均营业额826元,比改造前增2倍。
  全行业改造 据1955年8月商业普查,全县有私商3111户,其中座商827户、行商68户、摊贩2216户,从业人员3609人,其中职工182人;资本额77.38万元,其中座商69.8万元,行商0.72万元,摊贩6.86万元。尚有未经工商登记零售商426户,从业人员426人,资本1万元。私商中雇佣职工多者至17人。有40名资方人员资金在0.2~1.8万元。
  1955年全县烟酒百货、南北货等行业私商改造为经销或代销店,其营业额388.4万元,比上年增加1倍。1956年1月,全国大中城市私商相继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月12日全县私商积极向政府申请公私合营。经批准公私合营商店38个,从业人员240名,核定私方资金共26.3万元,规定资金定息为年息五厘。人事安排上贯彻“量才录用,适当照顾”原则,安排资方人员14名。对小商贩改造形式以组织合作小组为主,全县共组织合作小组389个,从业人员3090名;合作商店37个,从业人员316名;另有个体户63户,从业人员82名。小商贩代表12人担任国营商业和供销社领导职务,同年私商改造后营业额1125万元,比上年增加21%。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的建置、自然环境、港口、人口、姓氏、县政机构、党派群团、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侨事、农业、渔业状况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